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覆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江南道,而不是送往京城治罪,仅仅是为了要李朝隐这个绝对属于那老狗手下嫡系之人来见证他们的失败。这一点当然可以确认李朝隐绝对是王公公手下之人,并且在那些人中身份也是尊贵的,因此,范慎得到了那一个消息确实是准确的。

    江南道上那些各州的官员在这几日内赶来苏州府,便正是依王公公几日前针对江南道的旨意而作出的反映。只不过,他们来这苏州府却并非是因为楚南仁这个人,楚南轩是武将,他们都是文人,虽说江南道上属于王公公手下之人中要属楚南仁最为势大,可这些文人官员们更愿意来问问总管大人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官员可以轻易无视楚南仁这么一号人物,不能否认这其中肯定有些人是愿意听从楚南仁差遣的;但相对来说肯定也有人更注重王公公的意思,而这些人中便是以李朝隐为首,李朝隐在王公公手下身份不低,他当然不可能成为楚南仁的一个马前卒。

    今日这个局面便正是那些愿意顺从楚南仁的官员一力促成的,这些官员们在得到楚南仁决然而发出动手的意思后,便赶来了此处,目的当然是要总管大人李朝隐倾力从旁相助楚南仁。

    可很显然,李朝隐这个老狐狸是不会站在一旁为楚南仁摇旗呐喊的,他面对着这些前来挑唆他的官员,很淡定很平静的继续言着:“王公公早前传下话来,说是要我等听从公子的意思行事,那公子到现在不曾有意思传来,我等当然是要静侯。”

    “可在下以为,事当权轻重而为,若是那位公子一日不见行踪,那我等难道便一日不能行事?如此一来,无疑更会让楚南轩那些人得益,若是因此最终导致了我等最不想看到的那种局面,那将来该如何向王公公交代?”开口说话之人乃是一中年人,这人眼睛生的极小,透露着许多奸诈之意,他能做到处州刺史这一个官职,当然是因为他奸诈的为人处事风格。

    处州刺史,赵成。这么多年来楚南仁当然是将他喂饱了,他要为楚南仁摇旗呐喊也绝对是理所应当,当然,赵成的这点心思是不会说出来的。这会儿的李朝隐目光瞥向赵成时,却是稍带了一些鄙夷,他一向最瞧不起的便是用溜须拍马这等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来谋求出身之人,而这个处州刺史恰恰便是这其中的一个典范,他哪儿有什么读书人应该有的风范?

    至于赵成那最后一句该如何向王公公交代,李朝隐更是直接无视,在场的这十几人都是侵淫官场数十年之人,其实虽然不曾明言直说,但李朝隐也很清楚他们担心的并非是楚南仁的失败,而是楚南仁失败后他们的下场,或者是他们家人的下场,至于向王公公交代那更是不靠谱,这其中又有谁会真的在意王公公的布置?他们选择依附王公公,也仅仅是因为王公公的权势而让他们心动,继而试图抱上王公公这么一条粗到不能再粗的大腿来谋求一片的前程锦绣罢了。

    “收场如何不是我等应该考虑之事,而至于最终若是落败该如何向王公公交代,那更不是我等应该考虑之事,这其中还有那位公子,有他在前,确实不必我等费心。”李朝隐再道了这么一句之后却径自闭目养神了起来,显得自在无比。

    “在下对李翁此言,深以为是。”开口之人乃是苏州刺史杨慎名,他当然不想参合到这一事中,因此与让他亲身历入这件事,与置身观望相比起来,杨慎名肯定是毫不犹豫而选择后者。

    王公公手下江南道的这些官员,显然是太过良莠不齐,在那位神秘公子不曾现身不曾有任何指示前,始终是不能够团结一起来面对这件事,这便正是王公公绝对强大优势下的一个缺陷。而这个缺陷能为日后带来怎样的变数,却不是他们这些人所能看到的。

    江南道前总管李朝隐,这时他似乎是自在闭目养神了起来,可其实他心中快要压抑不住的惶恐焦虑也只有他一个人清楚。

    若是他们这些官员不插手那楚南仁会面临怎样的困境,这一点李朝隐当然能够清晰看得出来,可他为何依旧如此固执而反对处州刺史等人提议即刻插手此事?原因只有他一人知晓。

    出身相王,也便是当今皇帝陛下府上的李朝隐为何投效王公公,这一点是因为相王府当时的门人太多,李朝隐当时想要上位想要出人头地便必须换个选择,因为他在那时并无太大才名,而相王也根本不会注意到他。所以他后来选择了王公公,所以他后来仕途一路顺风。

    可李朝隐如何都想不到,他怎样都想不到皇帝陛下早在当年就是注视着他,偏偏是在这等紧要关头皇帝陛下给他发来了一封密旨,便正是这封密旨让本来决定站在楚南仁身旁的李朝隐大为犹豫了起来,他再也不敢轻易将他陷入这件事中。

    这是李朝隐的惶恐所在,他必须得惶恐着皇帝陛下随时对他的手段。而至于焦虑则便是牵涉到王公公,江南道非同寻常的便数王公公理应知道,他所指派来的那位公子也始终没有站出来有任何指示王公公也应该知道,可他为何还不曾有明言下来?难道他不知道若是江南道上这些官员一日不团结起来那便一日不可能成事吗?

    思来想去,李朝隐只能得到出一个结论,那便是王公公现下在京中的处境想来也太好,他即便是知道那位公子始终不曾站出来,也根本不能对江南道之事再有任何明言。

    能让权势如此跋扈的王公公过的不好,那这些人会有哪些?不难想象,便连李朝隐这时也能断定,太平公主殿下想来是与皇帝陛下联手了,他二人要王公公不好过,那王公公再如何的权势滔天也肯定不能好过。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算盘,注定了的同船异心却是影响着江南道之事的走向,在现下江南道这一局中,那位不曾露面的公子,以及现如今不知情况如何的王公公,都是这一局中的关键。

    可偏偏也是这关键的二人没有明确的指示下来,因此,今日这宅院中的江南道官员聚会一事,必定不会有个明确的结果出来。而也因为这二人的不曾露面,便最终让楚南仁只能得到江南道极部分的官员支持,他始终不可能完全利用得了王公公在江南道的权势。

    江南道,风雨飘摇,叵测非常,没有人能够把握到明日的情况,虽然王公公已经在京城表明了态度要动手,要针对楚南轩等人来一次彻底的清洗,但因为他所指派之人的行踪不显,便造就了即便到这时他的旨意也没能完全贯彻落实。

    那位公子,究竟心存何意,他又究竟是哪位公子?

    ……

    也是在众人依旧争论不休,双方各执一词决定不了是否该在这时站在楚南轩身旁时,自这宅院外间却匆忙跑来一名奴仆,这奴仆乃是李朝隐府中之人,他步入这宅院后根本顾不得场间这些人都乃是朝廷大员,远非他这等下人所能轻易打扰,直接便小跑到李朝隐身前,在其耳边神情皆是紧张,嘀咕道:“外间有一名将军,自称乃是相王府故人。”

    相王府故人,将军。李朝隐把握到这一句中关键的几个字,瞬间便是大惊失色,他当时不曾去看场下这十几位大人们奇怪的表情,急忙迎了出去。

    在江南道的相王府门人本就不多,更何况乃是一个将军,这让李朝隐当然能够想到那少年身旁那位禁军副统领,李剑。

    一个从五品的禁军副统领当然不足以让李朝隐惊而失色,但只有李朝隐最为清楚这个李剑彻底便是代表着皇帝陛下的旨意,而他则是无论如何要须要对这位故人恭敬以待。

    …

    …

    京城。

    早在张宏密信抵达京城前,朝中局势已经有了一番风起云涌,没有人知道这一场不曾有任何征兆的变故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总之在这几日内基本上朝野上下讨论争议的皆是此事,彻彻底底的引起了京城中的一阵轩然大波。

    以尚书侍郎崔正礼为首的部分官员弹劾江南道前任中书令楚南轩,以及江南道督护府将军韦和,江南观察使马周等人在江南道恣意妄为,搅动江南道祸国殃民等等罪状,这些奏折在朝上由崔正礼逐字而道出之后便引起了朝上的哗然,事实上江南道的那些事情虽然离京城尚远,但因为皇帝陛下与太平公主,以及那个在朝上很不得人心少年,都让朝廷官员们偶尔探察过江南道的情况,因此谁都清楚这几个奏折的出现,便代表了某位大人物的态度。

    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些奏折,现任中书令陆象先,黄门侍郎魏知古,吏部尚书岑羲,左御史大夫兼中书门下平章事窦怀贞等人也纷纷上言,这些人的上言却正是为楚南轩,马周等人清洗罪名,竭力为这二人脱身之时也正式宣告了太平公主殿下与皇帝陛下在对待江南道之上的态度,在这一刻皇帝陛下与太平公主殿下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配合,他二人针对王公公插手江南道之事显然是态度一致。

    不过,这些弹劾奏章中却基本上没有人为江南道督护府将军韦和来洗脱罪名,由此可见张宏在朝上是如何的不得人心,虽然是太平公主与皇帝陛下都在宠信着他,但岑羲这些人对他也并无太多好感,因此便也根本不曾理会韦和这个赤裸裸的属于张宏的嫡系。

    但韦和依旧不曾出事,张宏的一个大缺陷在这时虽然暴露,他在朝上虽然没有任何属于他的话语权,但毕竟有个尚书左仆射张说这位知交,因此在张说察觉到韦和的危险,也知道张宏身旁绝对不能缺少这么一个握着兵权的将军外,很快便顶着压力上书皇帝陛下,为韦和开脱。而有了张说的上书之后,平王李隆基殿下以及宁王李宪殿下也一一上言,言道韦和无罪。

    这场朝廷纷争注定了不会很快收场,一时间内那些弹劾楚南轩等人的朝臣们也在太平公主与皇帝陛下的双重压力下陷入困境,只是僵持着而不能有半分寸进。

    尚书侍郎崔正礼,这个人从来不显山不露水,在朝上起初也根本没有什么派系立场之分,但经由此事之后确实是名噪一时,谁都不知道一一小小的尚书侍郎怎敢弹劾堂堂江南楚氏家主楚南轩。

    这其中的苦楚自然只能由崔正礼一人来受,他是王公公的人,当然须要秉承王公公的意思,事实上他在弹劾楚南轩之前便能料到皇帝陛下对此事的态度,他当然知道王公公近日来在江南道的那些事,也肯定知道皇帝陛下绝不会容许有人能够撼动那个少年。

    可即便事先料到了皇帝陛下的意思,崔正礼却也绝不曾想到太平公主居然也参合进来针对于王公公,要知道,王公公始终是公主府的人,可太平公主殿下为何要对自己人动手?

    这一点崔正礼永远都不会清楚,事实上便连这时的皇帝陛下李旦也颇为疑虑,他是知道当年王公公阻挠太平公主染指江南道之事的,他也知道太平公主对张宏那个少年一向都是极为重视宠信的,但这依然不是太平公主保下楚南轩的理由。所以皇帝陛下思来想去只能将太平公主的动机定义在针对王公公之上,而与楚南轩等人无关。

    但本身便是她的人,那太平公主为何又要针对王公公?皇帝陛下想不通,不过想不通他也不再深想,他本身当然是乐意见到太平公主来铲除这个老狗的,有么一个老狗在身边,那太平公主实际掌握的权势绝对远远超过了他这么一个皇帝,更何况是三郎李隆基?

    因此,皇帝陛下肯定乐意帮助太平公主削弱她的权势,最好能让她与三郎齐平。

    可在这时,当皇帝陛下与太平公主联手时却惊而发现一个问题,他不得不考虑若是王公公倒台,那王公公手中的权势被太平公主吸收之后,太平公主将会成为一个如何可怕的人物?怕即便是他皇帝与平王父子联手也敌不过彻底掌握了王公公手中那些权势的太平公主罢?

    究由这些,让皇帝陛下不得不开始思考太平公主的动机,他不得不担心太平公主为何会来针对王公公。难道单纯的是因为当年王公公阻挠了她染指江南道之事?或者仅仅是因为太平公主对张宏那少年的回护?当然不会如此简单,皇帝陛下甚至认为更有可能是因为太平公主他这个妹妹原本就觊觎着王公公手中的那些东西!

    发现了这一点,奉行中庸平衡之道,深若海渊的皇帝陛下在处理王公公一事之上便很快有了一个度,他根本不可能让他所最为担忧的情况发生,而也随着他的担忧,更是让他迫切的需要张宏这么一个平衡点的出现,他必须得在东宫之争正式上演前有这个少年来居中制横着太平公主他的妹妹。

    如此,张宏的那封密信便正式发挥了它极致的作用,在太平公主与皇帝陛下的联手干预下,便最终造就了李朝隐现如今的猜测。

    王公公在京城,确实不太好过,他手下的那些人也因为太平公主与皇帝陛下的拖着而根本无法分身插手江南道之事。

    …

    …

    (一定一定一定得在近期结束江南之事,步入东宫之争,展现一代帝王唐玄宗强悍的手段。)(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