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狙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世有人对陈鹞子土匪及徐烈强势镇压行为进行了很多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徐烈在强势镇压陈鹞子悍匪及给灯洼儿镇死难民众公祭之时,就开始了一条与满清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说徐烈与清廷不可调和,其分歧也正在这儿。
研究认为,满清及所有旧的王朝,他们坚持的是“无限皇权”主义,是以皇为本;而徐烈要走的路,则是“有限皇权”,以民为本,皇为一国民众之象征。
研究认为,正是徐烈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民本主张,导致他比此前任何王朝的统治者,都有着更广泛的民众基础。虽然徐烈对士绅阶层也行打压,但他又扶持了新的工商阶层,这是一支比士绅阶层更为强大的,人数也更为广大的力量。
当然,这是后来的评价。此时,人们只感受到徐烈的铁腕与铁血,对土匪的毫不留情。为配合这一震慑性举动,在砍了陈鹞子脑袋公祭死难民众之后,蒙山军司令部,向蒙山境内所有土匪下达了最后通牒:限令十日内下山缴械投降,其曾经所犯罪孽可以得到宽恕,如不投降,大军一到,立即剿灭!
毛啊,要不要这么凶残?少数自知过不了蒙山军那种日子的土匪头子带着骨干连夜翻山越岭向着蒙阴之外逃窜,奇特的是,这些人逃了也就逃了,蒙山军竟然不再追究,当然,也有下山投降的人,竟然投降之后蒙山军也没有追究。这种诡异的情况,一下子让所有人明白了:那就是此后蒙阴境内,除了蒙山军外,绝不允许任何武装力量的出现。
其实,造成这一结果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土匪就躲在山上不跑,徐烈肯定能够将其剿灭,但如果小股精悍土匪沿着山岭流窜,除非徐烈手下都像徐烈那样厉害,否则根本就拦不住他们。但是,即便都那么厉害,就能拦住么?徐烈自己都未必有那个信心。
徐烈在蒙山的这一把火,让周围各县治安顿感亚历山大。此前,他们对于蒙阴的剧变,属于“提防”状态,如果蒙阴军攻打他们,县太爷们已经做好了逃离的准备,毕竟,蒙阴前后两任知县,现在蒙阴活得好好的,朝廷都拿之毫无办法,你要叫我等小知县死守一座县城不是专门与人作对么?
但是,蒙山军在击败巡抚大人张汝梅的上万大军后,蒙山军竟然没有进一步出击,这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看来,那个匪首徐烈暂时不出击其他地方了,他们也可以安稳地当几天官了。
只是蒙山军没有攻打其他县,但却在县内攻打土匪,而这些土匪怎么可能与蒙山军抗衡呢,所以只有四散而逃了,这一下,他们所在的县就遭了殃。严格地说,是他们县上的一些村民乡民们遭了殃,县城的大户及官吏们,依然还稳如泰山。
不过他们却由此感觉到了害怕,因为,一个县境内没有土匪的县,这个徐烈要干什么?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农民起义的传说,尼玛,徐烈这是要造反啊!
于是,出于害怕的各地官员们,风也似地把消息传到沂州府及山东巡抚,知县太爷们当然也没忘了直接送奏折到北京城,太后老佛爷啊,你再不派大军来,这蒙山怕是要变色啦!
或许是感受到了地方士绅、官吏的呼唤,北京城里也正在奏对有关山东巡抚剿匪失陷蒙阴县城的事项。
此次奏对的主事人是慈禧太后。
时间定格于一八九八年,其实这一年对光绪还是有利的。此时,他大权在握,当然,太后的权利也不小。这年春,他启用康有为,准备实施系列变化。因此,参与这场奏对的有他的老师翁同和(龠+禾),变法干将康有为。
此外则有军机大臣系列官员:礼亲王世铎、刚毅、钱应溥、廖寿恒、王文韶、裕禄等六人,其实康有为此时也属于“军机大臣”。其中,礼亲王世铎为“首席军机大臣”。后世有军机大臣参与军事一说,其实军机处只是个临时议事机构,所议之事也不尽是军事,而是“国家大事”。
但无论怎样说,这些人再加上两个主子,其份量是百分百够了。有一个老臣李鸿章,只不过这人此时担任粤督,并不在京城。而袁世凯,此时根本还没资格进入这个圈子。
话题由慈禧挑起,问的是世铎:“礼亲王,这山东地界儿,到底出了何等妖孽,前次是山东按察使司毓贤失陷于悍匪被枭首,这次又是山东巡抚张汝梅失陷于悍匪,再加上蒙阴两任知县也投身于匪,这个,你们军机处就没个章程?”
“启秉皇上、太后:山东之事确实妖孽,但上次毓贤败于蒙阴抱犊山土匪,山东方面只有一个简报,就说毓贤剿匪殉职,并没有关于抱犊山巨匪的详细情报,所以臣等无依无凭,并没有相应策略。
四月初,悍匪徐烈部攻占蒙阴县城,朝野震动,军机处时奏请皇上、太后,并决定由山东巡抚张汝梅督派山东地方绿营各军限三个月剿灭,那张汝梅接到圣旨后,据臣等调查,到是中规中矩,并不懈怠,并于六月中旬到达蒙阴城北常路之地,结果再次失陷于巨匪徐烈部,万名大军亦全军覆没。
而此后,关于山东方面的奏折不断增多,臣等亦从中察出端倪,原来那悍匪徐烈一来以银两招匪,因乡民贫困,愿为匪从匪者众多;二来徐匪拥有众多洋枪洋炮,甚至比我绿营装备更为先进,所以……”
“土匪的银两哪儿来的,洋枪洋炮又是哪儿来的?你们清楚吗?”慈禧的口气明显不善。尼玛,这事儿打脸啊,而且是被土匪打脸,真是要了命了。
“臣等在徐匪占据蒙阴城后,就派有密探前往打探消息,那徐匪除了洋枪洋炮外,还有很多洋货出售,但密探无论如何打听,就是打听不出其财货来源。
后世有人对陈鹞子土匪及徐烈强势镇压行为进行了很多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徐烈在强势镇压陈鹞子悍匪及给灯洼儿镇死难民众公祭之时,就开始了一条与满清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说徐烈与清廷不可调和,其分歧也正在这儿。
研究认为,满清及所有旧的王朝,他们坚持的是“无限皇权”主义,是以皇为本;而徐烈要走的路,则是“有限皇权”,以民为本,皇为一国民众之象征。
研究认为,正是徐烈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民本主张,导致他比此前任何王朝的统治者,都有着更广泛的民众基础。虽然徐烈对士绅阶层也行打压,但他又扶持了新的工商阶层,这是一支比士绅阶层更为强大的,人数也更为广大的力量。
当然,这是后来的评价。此时,人们只感受到徐烈的铁腕与铁血,对土匪的毫不留情。为配合这一震慑性举动,在砍了陈鹞子脑袋公祭死难民众之后,蒙山军司令部,向蒙山境内所有土匪下达了最后通牒:限令十日内下山缴械投降,其曾经所犯罪孽可以得到宽恕,如不投降,大军一到,立即剿灭!
毛啊,要不要这么凶残?少数自知过不了蒙山军那种日子的土匪头子带着骨干连夜翻山越岭向着蒙阴之外逃窜,奇特的是,这些人逃了也就逃了,蒙山军竟然不再追究,当然,也有下山投降的人,竟然投降之后蒙山军也没有追究。这种诡异的情况,一下子让所有人明白了:那就是此后蒙阴境内,除了蒙山军外,绝不允许任何武装力量的出现。
其实,造成这一结果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土匪就躲在山上不跑,徐烈肯定能够将其剿灭,但如果小股精悍土匪沿着山岭流窜,除非徐烈手下都像徐烈那样厉害,否则根本就拦不住他们。但是,即便都那么厉害,就能拦住么?徐烈自己都未必有那个信心。
徐烈在蒙山的这一把火,让周围各县治安顿感亚历山大。此前,他们对于蒙阴的剧变,属于“提防”状态,如果蒙阴军攻打他们,县太爷们已经做好了逃离的准备,毕竟,蒙阴前后两任知县,现在蒙阴活得好好的,朝廷都拿之毫无办法,你要叫我等小知县死守一座县城不是专门与人作对么?
但是,蒙山军在击败巡抚大人张汝梅的上万大军后,蒙山军竟然没有进一步出击,这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看来,那个匪首徐烈暂时不出击其他地方了,他们也可以安稳地当几天官了。
只是蒙山军没有攻打其他县,但却在县内攻打土匪,而这些土匪怎么可能与蒙山军抗衡呢,所以只有四散而逃了,这一下,他们所在的县就遭了殃。严格地说,是他们县上的一些村民乡民们遭了殃,县城的大户及官吏们,依然还稳如泰山。
不过他们却由此感觉到了害怕,因为,一个县境内没有土匪的县,这个徐烈要干什么?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农民起义的传说,尼玛,徐烈这是要造反啊!
于是,出于害怕的各地官员们,风也似地把消息传到沂州府及山东巡抚,知县太爷们当然也没忘了直接送奏折到北京城,太后老佛爷啊,你再不派大军来,这蒙山怕是要变色啦!
或许是感受到了地方士绅、官吏的呼唤,北京城里也正在奏对有关山东巡抚剿匪失陷蒙阴县城的事项。
此次奏对的主事人是慈禧太后。
时间定格于一八九八年,其实这一年对光绪还是有利的。此时,他大权在握,当然,太后的权利也不小。这年春,他启用康有为,准备实施系列变化。因此,参与这场奏对的有他的老师翁同和(龠+禾),变法干将康有为。
此外则有军机大臣系列官员:礼亲王世铎、刚毅、钱应溥、廖寿恒、王文韶、裕禄等六人,其实康有为此时也属于“军机大臣”。其中,礼亲王世铎为“首席军机大臣”。后世有军机大臣参与军事一说,其实军机处只是个临时议事机构,所议之事也不尽是军事,而是“国家大事”。
但无论怎样说,这些人再加上两个主子,其份量是百分百够了。有一个老臣李鸿章,只不过这人此时担任粤督,并不在京城。而袁世凯,此时根本还没资格进入这个圈子。
话题由慈禧挑起,问的是世铎:“礼亲王,这山东地界儿,到底出了何等妖孽,前次是山东按察使司毓贤失陷于悍匪被枭首,这次又是山东巡抚张汝梅失陷于悍匪,再加上蒙阴两任知县也投身于匪,这个,你们军机处就没个章程?”
“启秉皇上、太后:山东之事确实妖孽,但上次毓贤败于蒙阴抱犊山土匪,山东方面只有一个简报,就说毓贤剿匪殉职,并没有关于抱犊山巨匪的详细情报,所以臣等无依无凭,并没有相应策略。
四月初,悍匪徐烈部攻占蒙阴县城,朝野震动,军机处时奏请皇上、太后,并决定由山东巡抚张汝梅督派山东地方绿营各军限三个月剿灭,那张汝梅接到圣旨后,据臣等调查,到是中规中矩,并不懈怠,并于六月中旬到达蒙阴城北常路之地,结果再次失陷于巨匪徐烈部,万名大军亦全军覆没。
而此后,关于山东方面的奏折不断增多,臣等亦从中察出端倪,原来那悍匪徐烈一来以银两招匪,因乡民贫困,愿为匪从匪者众多;二来徐匪拥有众多洋枪洋炮,甚至比我绿营装备更为先进,所以……”
“土匪的银两哪儿来的,洋枪洋炮又是哪儿来的?你们清楚吗?”慈禧的口气明显不善。尼玛,这事儿打脸啊,而且是被土匪打脸,真是要了命了。
“臣等在徐匪占据蒙阴城后,就派有密探前往打探消息,那徐匪除了洋枪洋炮外,还有很多洋货出售,但密探无论如何打听,就是打听不出其财货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