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人性绝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很多奢侈品有超乎常人的狂热,疯狂追求名牌并购买收藏,一旦心仪的名牌买不到就心痒难耐、热辣辣的,所以美其名曰“辣奢族”。她说,她们簇里有一个年轻的mm,才17岁。她拿着她母亲的卡,刷掉了13万元。除了新款lv包包,还有dior最新款秋鞋、卡地亚的首饰等。而购买这些商品花的时间没超过3小时。
时髦美女说的这些商品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不得不承认我是真正的老土。时髦美女见我好奇心依旧旺盛,继续给我说着她们“辣奢族”的惊人之事:我男朋友也是“辣奢族”,他的墨镜是古琦的,衣服是宝姿的。有时为了购买名牌,他会去香港或者澳门扫货。只是他受条件限制,要不,他肯定会出国扫货,他只要看见喜欢的,会不记后果地买,他的原则是要么不买,要买就买最好的。
这样疯狂追求名牌值吗?我冒失地问了一句。时髦美女不屑地说:“怎么不值?我们口号就是:赚钱为了品质生活!”
“品质生活?”我心里暗自打了一个问号。我所知道的品质生活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品质生活不仅仅是经济生活品质,还应该包括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难道疯狂地追求名牌就能代表追求“五大品质生活”?还有,她羡慕的那个3小时就刷掉母亲13万元的女孩,难道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代表吗?如果那样,那些有钱却又生活朴实,大力支持公益事业的人追求的又是什么生活呢?
生活方式是个人的事,所以这些疑问我没有问出口。但我总觉得,“辣奢族”的热辣辣,辣的不仅仅是自己,有时还会辣着父母,辣着亲人。如果辣得父母和亲人都出眼泪了,这就关系到了家庭,进而关系到了社会。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说了:人家喜欢当“辣奢族”,关你什么事?我说,这个还真问对了。不知道“辣奢族”的时候不关我事了。知道了还真关我事了:比如这个时髦美女,她工作时间没我长,工资还没我高,她凭什么一身名牌高消费?这不,她让我心里不平衡了,让我的醋劲上来了。你说是不是已经关我的事了?
其实,很多行为看似无关他人的事,但实际上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想想,对社会,对人类有没有负面影响。如果有,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大家的事。
我的“信任日”
每年4月9日傍晚,我总会给几百里外的一位去世老人烧纸钱。这是我对老人的承诺。这天,是我的“信任日”,它提醒我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重要性。
1998年我到长沙打工钱花完了,工没找到。我闷闷不乐地走在芙蓉中路上。一位老人在卖报,我走过去拿起报纸看招工广告。我想,哪怕找个临时工暂时把自己安顿下来也好。老人很平和,以为我要买报。我告诉老人:“我没钱买报,只想找个工作让自己先有吃有住。”
老人可能是见我衣着整齐,以为我逗乐,他笑呵呵地说:“看你的举止像个文化人,难怪这么幽默。”我认真地说我的确是身无分文的时候,老人开始警觉。我笑笑:“老大爷,您别多心,我不是骗子。但我今天想得到您的帮助,我想把我的手机放您这儿,您分发点报刊给我去卖卖。当然,您可以比您的进价高一点,但也要让我挣一点钱吃饭。”老大爷说:“用您的手机做抵押,这不好吧!”我掏出手机,问了老人手机号码给他打通了,说:“我的手机不是玩具吧!”老人笑着说:“你的幽默很难得。这样吧,你的手机你带着,你拿报刊去卖。因为你的乐观和幽默,我信你!”听老人这样一说,我的眼眶就红了。
老人告诉我去什么地方报刊好卖,还给我20元零钱,说:“是支给你的,到时会扣除。”我笑笑,接了。
我先把一些报刊的目录看了看,编了几句顺口溜。
我开始卖报。我编的顺口溜我叫不出口。我连“卖报”二字都在喉咙里打转。
想到老人对我的信任,我觉得必须要把报纸卖出去。我环顾四周,没有人在意我。是呀,谁也不认识我,我为什么怕人家笑话我?我开始大声叫卖起来。
下午五点,我站在了老大爷面前。老大爷很高兴地说:“想不到你卖报还真行。”他点点钱抽出30元给我:“这是你应得的,等下我们一起吃饭,你就先住我家,房子不好,将就下吧。我今天已经把你的房租、伙食费都给扣下了,你并不欠我的。”就这样,我跟老人成了忘年交。
2001年4月9日,老人走了,我把这个日子定为我的“信任日”用以纪念他和鞭策我。
玩物尚志
世人都说玩物丧志。然而,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同惠满头白发了还对“玩”津津乐道:“创新是玩出来的。我只是小时候比较爱玩而已,又喜欢动手,玩着玩着,我就喜欢上了分析化学。”
古今中外,很多人玩物不仅没有丧志,反而让自己的志向早日实现了。真正有志向的人,不仅爱玩,而且会玩,玩得有水准有价值。
列文虎克当门卫时喜欢玩镜片,玩了几十年,玩出了早期的“显微镜”来。
瓦特为了在工作时能出去玩,发明了蒸汽联动装置,后来经改进成为蒸汽机。
莱特看到鸟儿天空飞认为鸟儿很好玩,他为了让人也能像鸟那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玩,发明了飞机。
门捷列夫在玩扑克牌时发现了元素的周期表。
玩,人之天性。玩,让人放松,让人快乐。人在放松、快乐的时候,容易展开想象,产生灵感。会“玩”且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创新,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那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志向人,是急功近利。这样的人,为“官”而“苦”,为“名”而“苦”,功成名就了,志向也就实现了。但这样的人并不能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他们只能把社会财富积聚到自己的“小家”。
从小会“玩”可立志。参加“第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表彰大会的秦湘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看见父亲修理自行车时,就喜欢在一边拿着起子、榔头玩。上了小学以后,她拿着剪刀浆糊玩。他对父亲说:“我想参加学校科技小组。”因为这个小小的“志向”和她能玩、会玩,结果玩出了名堂。秦湘云小学的自然课老师陈长明也说,湘云这个“小院士”是玩出来的。其实,现在获“科技创新奖”的青少年都很贪玩。他们从小无意识地贪玩,后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过渡到了“会玩”。
玩物尚志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得到了认可。法国的家长为了教会孩子“玩”,高薪聘请知识渊博的家教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他陪孩子玩,玩海底世界,玩少年科技宫等等。巴黎为了孩子有场所玩,特别在街心给孩子们留出一些空地来,让它们成为孩子的旱冰场、自行车练习地、滑梯、秋千板等。事实证明:法国人太会让孩子玩了!
玩物尚志,是人类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处女作”情结
1980年,我到县城读初中。1986年,高中毕业的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山村。白天,我面朝黄土背朝天;晚上,没有电视可看,我不想背贴床板眼望瓦片,只好点着煤油灯看旧书、旧报。山村的夜,出奇的静。静夜里,文字很容易打动我的心。我觉得把文字变成铅字是一件高深而高尚的事。我心生羡慕却又不敢触及。
一天晚上,再一次被文字“打”出泪水的时候,我忍不住用笔在纸上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写完后,突然萌发了想让它变成铅字的冲动。于是,我用信纸认真地抄写了一遍。第二天,我到镇上买了信封,在信封上工整地写上了报社的地址,贴上邮票,把信放在心窝上祈祷了几秒钟投进了邮箱。
半个月后,无意间在报纸上竟然看到了自己写的读后感。顿时,我心跳加速。文章后面有“请作者告知详细通联地址,以便寄样报、稿费。”我寄信的时候没想到文字会发表,更没想到会有钱,所以就没写地址。我赶紧给编辑写了封信。没过多久,我收到了编辑寄来的样报和一封短信。编辑在信里告诉我,以后投稿用方格稿子。
又过了几天,我收到一张8元钱的稿费单。第二天,我借了一辆自行车到镇上取出稿费,我拿着8元钱去文具店买方格稿纸。但是,镇上几个文具店都没有方格稿纸。我毫不犹豫地骑着自行车去30多公里远的县城。赶到县城已经中午过头了,到文具店一问,方格稿纸2元一本。买好稿子,我花1元钱买了包子填饱了肚子。我又在县城转了转,淘了3本旧书。
回到家的时候天黑了。跑了一天,我竟然不觉得累,兴奋得一夜没睡。这篇“处女作”给我的激励很大,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希望。此后,我与土地打交道的空隙都要跟文字“亲近”一下。
文字是很重感情的,经常“亲近”它,它总会给我意想不到的回报。这回报,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现在,想起发表“处女作”的经历,心情依旧无比的愉悦,也许,这是我的“处女作”情结吧。
闲时读旧书
我喜欢读旧书。因为旧书能安慰我空寂的心。
迷醉于读旧书缘于一次长假。那次长假,新买了几本书,可没几天就被我贪婪地“啃”完了。空寂的心找不到安慰就开始四处伸出“爪子”。“读旧书,是和过去的岁月谈话。”早读过的这句话一下子把心照亮了,于是,“爪子”伸向了二十年前读过的初中课本书。因为我怀恋初中的岁月。没想到,已到不惑之年的我,竟从中找回了往昔的温馨。
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让我忆起拥有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等优秀品质的许许多多的母亲:生我养我的母亲,一边手纳鞋底,脚摇箩筐(箩筐里围一件破旧的棉袄,小弟躺在里面,小圆眼睛滴溜溜地转),一边不时地看一下我怎么一笔一画地学写字。暖暖的阳光照着母亲慈祥的脸,母亲那甜甜的微笑所透出的温情把我罩得心里也暖洋洋的;小弟的小圆眼转得大概累了就“哇哇”地哭起来。邻居张大娘忙把他抱出来,撩起衣服就把奶头塞进他的嘴里,小弟的哭声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直乐得手脚乱舞。我想,小弟把大娘当母亲了,因为,在我心中大娘拥有母亲的博大胸怀……
读朱自清的《背影》,父亲的殷殷爱子之情,又涌心头。我苦命的父亲,挑过脚,打过短工,挨过斗,卖过血……所有这些,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吗?我倔强的父亲被割“资本主义”尾巴挨斗后分不到生产队的猪肉而卖血买粮食、肉等,尽管如此,在大年夜仍然不能让儿子大口地吃肉而泪水涟涟,不也是对儿子的爱怜渗透着哀愁和无奈吗?
读鲁迅的《社戏》,把我带回了少年时代看“野电影”的快乐之中。草坪、山坡、晒谷坪放映电影,我们躺着、坐着或骑在大人的肩膀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整个血液也跟着奔腾,羊肠小道上我们的“火把龙”宛然盘旋,一呼一应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所有这些,又重现脑海,无不充满着山村的诗情画意。我们农家小朋友也在这情致中结下了诚挚的友谊。
……
重读旧书,真是:书旧,内容却未旧;内容旧,意却未旧。重读旧书的滋味,好比遇到了久别的挚友,许多祝福的话语,在嗓子眼打成感情的泪结,让彼此的心跳再一次成熟。重读旧书不仅让我空寂的心得到了安慰,还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崇高的洗礼。
读旧书的滋味就跟嗜酒者饮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救命红薯
50年前,我刚成年从学校回到村里当“劳力”,村里的“领导”就让我在土墙上书写“力争上游,火烧中游,鞭打下游”的标语。不久,我们的粮食亩产量开始“放卫星”似的一个劲地往上窜,由原来的亩产几百斤一下窜到了亩产几万斤。大家都信心百倍地喊着“苦战四十天,实现农业现代化”、“十年超英国”的口号,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
整天游行喊口号,我开始相信共产主义真要来了:我们已经不在家吃饭,而是到村里的大礼堂吃大锅饭了。吃饭的时候,“领导”说现在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再过段日子,大家就可以各取所需了,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填张表,只管拿就是。
我们吃着收回来的公家大米做的饭,日子很快就到了收获红薯的季节。我们虽然一起出工挖红薯,但想到共产主义都到眼前了,谁还在乎那几个红薯?我们在挖红薯的时候就挖一兜,用泥土盖一兜。可我父亲却不跟潮流走,他还是一兜一兜地挖,大大小小的红薯都要装进箩筐里。社员们对父亲意见很大,责怪他拖大家的后退,阻止共产主义的到来,父亲面对那么多的压力,只好也随了大流。
每天在礼堂吃了晚饭回到家里,父亲都会唉声叹气。我说:“共产主义都快到我们这里了,你还叹气干什么?”父亲说:“你看看那些红薯丢在地里多可惜呀,等到霜雨一来就都变质腐烂成了泥巴。现在我们播种谎言,将来就要收获灾难呀!”那天晚上,父亲跟我说了很久,我终于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最后,我跟父亲决定晚上去偷红薯。
从此,每天晚上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跟父亲就拿着锄头挑着箩筐去离村子较远的地方挖红薯。我们摸黑挖一担红薯后又偷偷挑到村后的山里埋在一个很隐蔽的岩洞里。
一年后,全国饿殍遍地,大家找不到吃的,连附近的草根都没有了。这时候,社员们想起去年的浪费,后悔已经没有用了。我每天半夜到后山的岩洞里带回几个红薯分给家人吃一点度过了难关。其间,父亲跟我商量说:“这是大家的红薯,但如果一下拿出来也吃不了几天,我们只能拿些红薯偷偷去救那些饿得快死的人。所以,这事得小心又小心。”
大难过去后,村里很多人都说我们是他们的大恩人。但我跟父亲从来不敢以恩人自居,因为,我们送给他们的救命红薯毕竟是我们偷来的。
不能让良心举债
大学同学李键在电话里开口说要向我借一万元钱。李键的为人我信得过,于是我满口答应,让他来我家里拿顺便聚一聚。我跟李键虽然有几年没有走动了,但逢年过节的时候总要互相发条祝贺的短信。
李键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往日英俊潇洒的他变得又黑又瘦,而且一身疲惫。
通过谈心,我知道了李键近几年的生活境况。
原来,李键婚后不到一年就因为夫妻之间性格不合开始了争吵。他们在争吵中勉强生活三年后来就协议离婚了。
离婚后,他俩都各自开始准备新的生活。因为两人都吸取了第一次婚姻的教训,他们再一次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时都格外的谨慎。离婚三年了,两人都还独身一人。正当李键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准备再婚的时候,他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前妻突然得了重病!
李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赶去看望了他的前妻。李键通过三天的激烈思想斗争,最后对即将成为他新娘的意中人说:“我们的婚期必须推迟,因为我的前妻现在需要我。我这样做并不是我现在依旧爱着她。但她原来是我的妻子,我跟她曾经爱过,现在她重病在身,又没有其他的亲人,我不能丢下她不管。为了对你公平,我必须把推迟婚礼的原因告诉你,选择等与不等是你的自由,我不会强求你,尽管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你,但让我丢下她不管,我做不到。”
此后,李键开始背着他的前妻四处求医,可是医生告诉他,她前妻的瘫痪症治愈的希望不大。李键相信前妻的病可以好起来,为此,他背着她换了六家医院。李键为了帮前妻治病,辞掉了公司的工作,日夜陪伴着她;为了给前妻治病,他花掉了自己离婚后挣下的的四万多元存款还举债三万多元。李键的意中人受不了无望的等待,终于离开了他。
听李键说完他的生活遭遇。我问:“你们已经离婚了,你为什么举债去救一个法律上已经与你毫不相干的人?”李键好奇地看着我:“难道你也不理解我?金钱债我可以挣了钱还人家,如果欠下良心举债我一辈子还得了吗?”
李键的反问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是呀,人要是背上了良心债就会一辈子不安,所以,什么债都可以举,就是不能让良心举债!
上电视
一位普通老师上电视,镜头一扫而过,本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但那次我上电视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痛。
那年扫盲给指标,我在我们村里的小学教书。我们村有19个扫盲指标。校长先摸底,摸出18个没有出去打工的初中毕业生。还差一个人,校长找到我说:“老柏,你帮帮忙,给我当回老文盲吧!年纪大点的还没一个代表呢,对了,就你最好。”我说:“校长,我们村我这把年纪的文盲不是多的是吗?”校长一笑:“你以为真扫盲啊,那可要累死人的,再说,真文盲怎么过考试关?好了,就你去,过关了,村里还给每人一百元钱呢!”
我怎么都不同意顶替文盲,校长做工作做久了就生气了。他说:“这可是大事!你要是耽误了,责任你负得起吗?”没办法,我只好答应了。
快到扫盲考试的时候,我们村作为县里的扫盲典型,要拍上夜校的电视。那天吃过晚饭,我们19个假文盲拿着手电筒从四面八方赶到了我平时给学生上课那破教室。校长来了后说:“县电视台的记者已经从镇里出发了,我们现在就开始上扫盲课,请大家务必配合好。”接着,校长象模象样的教我们识字、写字。教了几个字后,记者在镇领导的陪同下来了。记者一到就夸说我们的扫盲工作搞得好,他们把镜头对着我们扫来扫去。大家都很高兴,因为终于有机会上电视镜头了!可我心里却打翻了五味瓶:我这个多年的县、市级优秀教师也上过几次县电视台的镜头,可这次在镜头里是一个文盲,人家可怎么看啊!
我当时心里难受,就在扫盲作业本上写下了几句顺口溜:扫盲盲扫,上忙下忙,越扫越忙……正写着,有人在我背上重重的拍了一下,说:“高级文盲?”我扭头一看。是一个拿着采访本的记者。我脑子轰的一下一片空白。好在那记者没深究,大概是他见多了我这样的“高级文盲”,他凑在我耳边说:“有的真话是不能随便说的,注意点。”
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记者凑在我耳边的镜头,但解说员说是记者现场辅导文盲学员。这个镜头就这样刻在了我心坎里,每每想起,我都感到无比的痛。同时,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形式主义的确害人不浅!
一生的温暖
婚后,我跟妻子满怀希望地来到了这座城市。
一年后,妻子怀上了我们的宝宝。怀上宝宝的妻子不得不呆在我们租住的小房子里了。一天,我满怀喜悦地回到租住的小屋时,挺着大肚子的妻子一下子扑进了她的怀里,呜呜地哭起来。我听了妻子的哭诉后来到了房东面前。我给房东陪着笑,房东却拉长着脸说:“别说你们老欠租金,就是不欠,我也绝不允许你们再住这里!告诉你们,我的房子就是放死人都可以,但坐月子绝对不行!”
无奈之下,我带着挺着大肚子的妻子,从一个小区问到另一个小区,一直问到火车站后面一个治安很混乱的地方。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我们落着的“小家”,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房东的冷脸和不屑。只有一个房东说:“我也知道这是迷信,但我不这样做,我心里就不安。”
我们走到快到郊区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跨过一条伸懒腰的狗,进入了一间旧房子。妻子看见那条伸懒腰的狗,说:“你瞧那狗多舒心啊!”我勉强笑笑:“你不知道吧!那狗伸懒腰只是为了让长期受到束缚的身体得以舒展,让肺部吸入更多的氧气,以保持健康呢!”妻子幸福地笑:“武哥,你懂得还真多!唉!可惜啊,你一个大学生……”妻子说着就停了嘴,收了笑。我拍拍妻子的肩,微笑着说:“面包会有的,放心吧!瞧你肚子里有了我们的希望,我也很快就可以提高工资了!”我说这话的时候,真想痛哭一场,好好地让自己压抑的心灵,得到自由与释放。但我不能,我无论如何也得在妻子面前微笑,让她看到我们美好的未来。
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地方安下了小家,接纳我们的就是跨过那条伸懒腰的狗的老人。他让我们住到了他那并不宽敞的旧房子。那一刻,妻子要给老人下跪,但老人慈祥地说:“我还得感谢你们不嫌弃我一个老头呢,你们住这里我就不感到孤独了。”
我们在老人那住了一年,但老人那间旧房子和老人那慈祥的面容以及他那温暖的话语足可以温暖我们一生!
一位让我感动的作者
我在一家晚报做副刊编辑的时候,曾经因为一位作者的笔名的事,而让我深深感动。
记得那是深秋的一天,我早早地到了办公室。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然后打开我的邮箱,因为看作者的稿子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很多作者的稿子不仅能给我带来阅读的快感,还能净化我的心灵。但我看了几篇后,出现了一篇极为眼熟的稿子。我停顿下来回忆了一下,记起来了:是在一家大报上看到的一篇很感人的亲情散文!文章的作者原来也给过我稿子,我们晚报只要求在本市首发,于是我决定发了这篇稿子。但当我看看作者署名时,名字却很陌生,作者用笔名并不奇怪,但我还是认真地看了看作者留下的地址,发现地址也很陌生,而且地址写了县、镇、村的名字,后面也留下了联系电话。为了慎重起见,我按稿子后面留下的电话拨了过去。拨通后,却是无人接。拨了三次都是如此。
我开始找原来作者的通联,找到后,我跟他说了稿子的事情。他听后说:“对不起,编辑老师,那稿子是我投的,是我不细心一篇稿子用了两个名字和两个地址,请您给我三分钟我跟您解释,好吗?”我答应了他,然后,我就被他的叙说深深地打动了。
原来,这次给我的稿子的名字和地址都是他的母亲的!他说他在外面工作,一年难得回两次,母亲很勤劳,从来不肯空闲下来。他原来是每月给母亲寄钱,后来想怎么样才能让母亲也上镇上去多看看呢?于是,他想到了让母亲多几次去镇邮局取钱的办法:自己写的文章拿出三分之一署上母亲的名字附上家乡的地址。他打电话告诉母亲,以后收到报社的汇款就是稿费,要及时去邮局取出来。他这样做不仅让母亲多点时间出去走走散散心,还让母亲在乡亲们面前感到骄傲。他了解到,他的做法让母亲很开心。而这次,文章放了几天投的时候没注意用了一个跟上次投稿不同的名字和地址。
我听着他那深情的叙说,想着自己的母亲也在农村日夜操劳,不由地掉下了眼泪。
学学名家的写作态度
因为喜欢写作,加了几个编辑的qq群。群里都是爱好写作的人,聊天的内容自然离不开写作。但是,聊天内容却大多是稿子过了没有,最近发表了多少文章;聊有关写作知识的人却很少。特别是编辑手过稿情况的时候,大家异常活跃,稿子过了的,喜形于色;没过的,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一天,编辑通报了2011年第9期的过稿情况。编辑通报后,寂静的群里突然热闹起来。大家除了互相祝贺还逗乐取笑。文章能发表,高兴一下,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于在于自己的文章是否能发表,自己的心情让能不能发表文章而左右,则另当别论了。大家都知道,写作是要耐得住寂寞了。历史上,“苏氏文章擅天下。”“唐宋八大家”中就有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苏家父子在文学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去掉了浮躁,静心写作,能耐住寂寞。
苏洵少时聪明,但喜表现。读书“只求知之,不求解之。”苏洵年青时也跟我们一样,喜欢跟一些文友互相吹捧,自我陶醉,没有沉下心来研究学问。他聪明过人的儿子苏轼、苏辙也“子承父业”,卖弄学问,根本静不下心来。后来,苏洵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上犯了大忌,他跟两个儿子进行了深情交谈。最后,达成了共识:写作,必须静心,不能浮躁!共识达成,苏洵叮嘱两个儿子说:“我年少时没有懂得这个道理。你们从现在开始必须静心写作,不要等到了我这把年纪再努力,那时就只有跟我一样后悔了!”苏轼、苏辙听了父亲这话,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露出调皮地笑。苏洵心里一震:看来儿子并不死心啊!苏洵拿出自己以前的所有文字付之一炬。苏轼、苏辙急了,劝父亲不要这样。苏洵说:“要这些浮华的文字做什么?从今天开始,我们父子三人谁不静下心来,谁就是苏家的不孝子孙!就这样,苏洵父子三人写下了一式俩份的保证书,一份贴在书屋用以警醒,一份供在祖先灵牌前,以示向祖先立下雄心壮志。
然而,写保证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苏洵父子三人都已经自由贯了,几天之后,苏洵自己都难以忍受闭门苦读和写作的寂寞。他也想重过原来那潇洒的日子,但想到自己的儿子,他总是咬咬牙,坚持住。他跟苏轼、苏辙说:“我们现在一定要有‘三心’:第一是信心。我们父子三人谁也不笨,人家能成才,我们努力了肯定能成才!第二是雄心。我们不仅要成才,还要有成大才的雄心!第三是最重要的,就是静心!我们不能今天心血来潮了,信心百倍,雄心勃勃,明天见人家有功名了,急功近利。心不静,耐不住寂寞,是做写作的大忌!”
苏洵父子三人终于静下心来,在寂寞中写作,终于成名天下。当然,我们爱好写作的人,不可能人人成名成家。但是,学学名家的写作态度还是可取的。
——————————————————————————————
我们再来看看《红楼梦》中对人性的揭示,也许说得欠妥,请大家谅解。
通过认真阅读《红楼梦》,不难看出,作者曹雪芹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生活。可以说,这部书描写的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书中告诉我们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崩溃。从书中文字看,作者只是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而作者的高明在于他没有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这样,作品的主题已经不在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从而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大胆敏锐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正因为此,《红楼梦》成了中国评价、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此,笔者只简单地分析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三个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性格叛逆、不读书、不求上进、厌恶八股文、反对儒家思想提倡的道德标准。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又传奇人物然而他也是一个很俗气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举止“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贾宝玉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犹如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他的思想性格,是在他的遭遇和经历里,在那种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的多方面复杂的条件和因素给予他影响,发生作用,而于不知不觉中形成起来的。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他曾以为天下女孩子的眼泪都要送给他。他爱林黛玉,可是,他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为着他感情的游移不明,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不断地施加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使他的性格趋于纯化,头脑趋于清醒,思想感情趋于稳固与坚定。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在“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贾家,贾母、贾政等统治者本来对宝玉寄以很大希望,盼望宝玉读书、中举、扬名显赫,成为地主阶级事业的忠臣孝子。可是宝玉却走着一条与此相反的道路,是由贵族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叛逆者。在第三回中,借《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两首词概括地介绍了他的叛逆性格:“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所谓“愚顽”、“偏僻”、“乖张”就是指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活道路。
我们知道:贾宝玉在荣国府是处于继承人的地位,他的“聪俊灵秀”的天赋,使这个贵族家庭对他寄予了特别殷切的希望和要求,然而,他不仅丝毫无意于立身扬名、治国经家,而且他对那个家、国已经彻底绝望,并走上背叛的道路,他和他的父亲是那样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他不爱读的书,父亲偏偏要他读;他不爱做八股文,大家偏偏要他做;他不爱和那些峨冠博带的家伙应酬,家人偏偏逼他出去应酬;他认为茫茫尘世,只有女孩子们的世界是一片净土,他的父亲总要把他拉出这片净土,他的母亲总要来摧残这一片净土,还有他的伯父、哥哥、侄辈之流总要来污秽、践踏这片净土。特别是,他爱的人,偏偏不许他爱;他不愿结的姻缘,偏偏要他结。“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见第五回)尽管家里人逼着他去做这些事,他仍然坚持着不去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确实是背叛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所以他在其父母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统治阶级眼里是一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
宝玉对八股文更是深恶痛绝,可以斥之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它诓功名,混饭吃”的工具,他认为程元理学等儒家的书,“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杜撰”出来的。但宝玉平素却“杂学旁搜”如饥似渴地阅读《西厢记》、《牡丹亭》一类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淫词”。他将“读书上进的人”称作“全惑于功名二字”的“国贼禄鬼”,将“仕途经济”的说教斥之为“混帐话”。他明确地表示鄙弃功名利禄,平时更“懒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最厌恶“峨冠礼服贺吊往还之事”。而且还对儒家所提倡的最高道德标准,“文死谏”、“武死战”进行了批判,认为此“皆非正死”。宝玉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做官”道路。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被压迫者;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借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林黛玉给予了他精神上的安慰,并且以同样叛逆的话语来劝宝玉。正因为这样,他们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他们的爱情才那样令人心动。而书中宝玉这一性格的形成是跟作者当时的思想高度是分不开的。
二、尊重女性、热爱女性、崇拜女性、同情女性。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正因为此,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贫寒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他除了自省之外,还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观赏草花、低吟诗歌、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红楼梦》反复写了这个特征,有时还用神话(如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太虚幻境”的描写)和夸张的笔墨(如“抓周”试志,对刘姥姥信口开河信以为真)渲染强调这一特征。他还没有出场,作者就借冷子兴和贾雨村的谈话介绍了他七八岁时说的孩子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第二回)后来又写了他这样的想法:“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见第二十回)他对许多少女都多情。不但对于活人,连画上的美人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
贾宝玉既然对许多少女都多情,就不能不发生苦恼。有一次,当林黛玉和史湘云都对他不满的时候,他就不能不“越想越无趣”,“目下不过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又欲何为?”(见第二十二回)又一次,当晴雯要和袭人吵闹的时候,他就伤心地说:“叫我怎么样才好呢?把这个心使碎了,也没有人知道。”(见第三十一回)虽然通过“龄官画蔷”一事,“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见第三十六回),不可能死时得到所有女孩子的眼泪,但他喜欢在女孩子身上用心痴情并没有改变。如警幻仙子所说的“意淫”。这样概括和形容贾宝玉的性格特性,不单因为贾宝玉生长在少女群中,多所眷爱,而且他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所谓“爱博”或云“博大的爱”似应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这种爱是广义的,包括亲近、爱恋、体贴、尊重、同情等;因此其二:这爱所及的对像也就是比较广泛的。不限于黛、钗、湘,也包括晴、袭、紫鹃、鸳鸯、平儿、香菱和其他一些小丫头等等。惟其“博爱”,所以“心劳”。设想贾宝玉心目中仅有一黛玉,他哪里至于如此劳碌!为人担忧,代人受过,替丫头充役,这类事在贾宝玉的“行状”中简直多不胜举,俯拾即是。即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不幸,不仅“劳形”、为其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他想到“贾琏惟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淫,凤姐之威,他竞能周全妥帖,今日还遭荼毒,想来此人命薄,比黛玉尤甚。”但因他能为平儿理妆,补偿了他平日不能“尽心”的“恨事”,竟感到是“今生意中不想之乐”。香菱因斗草弄脏了石榴红绫裙之后,他让袭人将同样一条裙子送给她换,也是很高兴得到这样一次“意外之意外”的体贴和尽心的机会。后来他又把香菱斗草时采来的夫妻蕙和并蒂莲用落花铺垫着埋在土里,以至香菱说他“使人肉麻”。
由此可见,宝玉并不因为钟情林妹妹而一叶障目,无视其他众多女儿的不幸和痛苦。他的心怀,可算得较为博大的。即以其对林黛玉的爱而言,如果仅属单纯的性爱,也不至于“劳心”到那种地步。他对黛玉的爱,正是以同情、关切、尊重、相知为基础的。同情和爱情自然是两回事,但同情可以是爱情的起点和支柱。这边,一曲《葬花辞》尚未吟罢;那边,早已恸倒在山坡之上了。足见宝玉对黛玉的身世、处境、病体、心性体察最深,感受最切,这些绝不是单纯的性爱所能包容的。贾宝玉的“多所爱”的确包含了对弱者的不幸和痛苦的同情和关切。这种性质的爱,就叫人道主义!还有他和“年近七十”、“宦囊羞涩”的“营缮司郎中”秦邦业的幼子秦钟见面时的谈话(见第八回),和“一贫如洗”、“父母早丧”的破落世家子弟柳湘莲缔结浓厚的友谊(见第四十七回),对为当时社会所轻贱的“唱小旦的”蒋玉菡的衷心倾慕(见第二十八回),也完全是这种对于微贱人物的爱慕和亲近。当然,秦钟、柳湘莲、蒋玉菡等人的“人品”,是贾宝玉同他们亲厚的主要原因。假如没有具备这种使他引为知己的“人品”,贾宝玉对他们的交情是建立不起来的。比如对贾芸,最初宝玉是怀有好感的,但是接谈了几次之后,看到贾芸人品的庸俗,他就不愿和他交往了。
贾宝玉非常讲究尊重个性,尊重意志。第二十回他对贾环说:“大正月里,哭什么?这里不好,到别处玩去……譬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舍了这件取那件……你原是要取乐儿,倒招的自己烦恼。”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写晴雯生气说到怕砸了盘子,宝玉笑道:“你爱砸就砸。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使得,只是别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欢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砸了,也是使得的,只别在气头儿上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这番议论,我们今天看来自然觉得太过分,很不妥帖,其中流露了浓厚的贵家公子气味。但主要的意思,却是尊重意志,尊重个性;用当时思想家戴震的话说,就是“使人各得其情,各遂其欲”(转引自吴组缃《论贾宝玉形象的典型性》)。第三十六回写“情悟梨香院”的一段,贾宝玉兴冲冲去找龄官,因素日和女孩子玩惯了,只当龄官也一样,央她唱一套《牡丹亭》曲子。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起身躲避,正色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见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样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后来看见贾蔷那样体爱龄官,龄官又那样自爱并爱着贾蔷,他就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理。他是完全尊重龄官的个性、意志和她与贾蔷的关系的。他平日和姊妹、丫环们一处,也总是尊重别人的意见,很少拿自己的主张;更不想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贾宝玉也一贯流露这一思想。第四十回贾母、王夫人和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贾宝玉因说:“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儿,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这意见立刻为贾母所接受。他做诗也不主张限韵,要求自由发挥个性。贾宝玉这种思想是和封建主义原则正面抵触的,它直接破坏着封建秩序。贾宝玉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总是否定封建社会的礼法观念,主张听任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心愿去自由活动。他对弟弟贾环:“宝钗素知他家规矩,凡做兄弟的怕哥哥,却不知那宝玉是不要人怕的”。“并不想自己是男子,须要为子弟之表率。是以贾环等都不甚怕他,只因怕贾母不依,才只得让他三分。”(见第二十回)他对茗烟,也是亲密无间,没有什么主奴的界限。像第十九回写他对茗烟和万儿的喜剧,第二十三回写的茗烟替他买来各种小说,第二十六回写的茗烟受薛蟠之嘱竟诳说老爷叫他,第四十三回写他和茗烟偷偷到水仙庵去祭奠,茗烟祝告的时候说:“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在丫环们跟前,反倒经常服待她们;并且受她们的排揎,不以为忤。正如袭人说的:“你这个人,一天不捱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见第六十三回)麝月甚至这样“村”他:“你偏要比杨树,你也太下流了!”(见第五十一回)傅家婆子议论他:“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得了!”(见第三十五回)。在贾宝玉这种思想影响下,怡红院关起门来,除了袭人作些梗,可说是个没多少封建礼法观念的民主自由的世界。第六十三回描写“寿怡红”,林之孝家的走后,丫头们要为宝玉安席,贾宝玉笑道,“这一安席,就要到五更了。知道我最怕这些熟套,在外人跟前不得已的,这会子还怄我,就不好了。”众人听了,都说:“依你。”于是先不上坐,且忙着卸妆宽衣。出现了“吃酒从未如此者”的场面。尤其姊妹们散后,简直弄得“无法无天”。但他觉得称心如愿,无比的快乐。袭人也说:“昨日夜里热闹非常,连往日老太太,太太带着玩,也不及昨儿这一玩。”这话从袭人这样思想的人说出来,可见她们这些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女子们都是喜爱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方式的。所以平儿说:“还说给我听,气我!”从这些颇具规模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看,当时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儿子所安排的道路,贾宝玉当然不能遵循。除了家庭中晨昏定省而外,一切应该参加的交游和礼节,他都不愿参加,尽力逃避。这是明显的事,他和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孩子们的纯真自由的世界,与居于统治地位的庸俗腐朽的男子们或利欲薰心的士大夫们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贾宝玉的具体生活环境里是尖锐地矛盾对立着的。对这两相矛盾对立的生活道路加以抉择的问题,早就提到贾宝玉的面前。自幼虽经家长训诫逼迫、袭人和宝钗等规劝,他却利用衰朽制度和腐败社会的空隙,极力抗拒逼来的压力。他批评“读书上进的人”是“禄蠹”,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把所有士大夫都骂为“国贼禄鬼”。
三、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思想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封建贵族要求自己的子孙加官进爵,功名出仕。自然像贾宝玉这样的贵族公子,也逃不脱封建教育的迫害,在家族的面子与利益的逼迫下,宝玉也必须努力地去维护贾家的荣耀。然而苍天似乎偏要与贾家作对。安排宝玉自“衔玉”而生开始,就被视作“奇异”。在宝玉周岁时抓取“脂粉钗环”的举动,更是惹得政老爷的“不喜欢”,十来岁时是“异常淘气”,居然还说出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混话”来。在当时的社会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叛逆,一种大逆不道。此番举动也正寄托了曹公内心深处的想法。站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来看,宝玉其实是那个年代——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贾宝玉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形象:贾宝玉有与封建主义格格不入的性格,贾宝玉其实是那个年代——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萌芽的历史时期,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在封建主义母体里萌动着的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胎儿。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民主主义精神的完整轮廓和雏形:这在当时我国历史现实中,在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中,无疑是“新人的典型”。贾宝玉的民主主义思想,首先表现在他的“爱人”上,即对于有些寒素和微贱人物的爱慕和亲近,尤其是他对于女孩子的特殊的亲爱和尊重。这就积极方面意义看,实即反映了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和人权平等的要求,实质上也就是人道观念和人权思想,就是进步的民主主义精神。
总之,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思想者,他是作者对宗法礼教的背叛和对女性主义张扬的代言人。是作者对一切美好的赞叹和美好毁灭的悲伤的表现者。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终结的产物。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就在情理之中了。
很多奢侈品有超乎常人的狂热,疯狂追求名牌并购买收藏,一旦心仪的名牌买不到就心痒难耐、热辣辣的,所以美其名曰“辣奢族”。她说,她们簇里有一个年轻的mm,才17岁。她拿着她母亲的卡,刷掉了13万元。除了新款lv包包,还有dior最新款秋鞋、卡地亚的首饰等。而购买这些商品花的时间没超过3小时。
时髦美女说的这些商品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不得不承认我是真正的老土。时髦美女见我好奇心依旧旺盛,继续给我说着她们“辣奢族”的惊人之事:我男朋友也是“辣奢族”,他的墨镜是古琦的,衣服是宝姿的。有时为了购买名牌,他会去香港或者澳门扫货。只是他受条件限制,要不,他肯定会出国扫货,他只要看见喜欢的,会不记后果地买,他的原则是要么不买,要买就买最好的。
这样疯狂追求名牌值吗?我冒失地问了一句。时髦美女不屑地说:“怎么不值?我们口号就是:赚钱为了品质生活!”
“品质生活?”我心里暗自打了一个问号。我所知道的品质生活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品质生活不仅仅是经济生活品质,还应该包括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难道疯狂地追求名牌就能代表追求“五大品质生活”?还有,她羡慕的那个3小时就刷掉母亲13万元的女孩,难道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代表吗?如果那样,那些有钱却又生活朴实,大力支持公益事业的人追求的又是什么生活呢?
生活方式是个人的事,所以这些疑问我没有问出口。但我总觉得,“辣奢族”的热辣辣,辣的不仅仅是自己,有时还会辣着父母,辣着亲人。如果辣得父母和亲人都出眼泪了,这就关系到了家庭,进而关系到了社会。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说了:人家喜欢当“辣奢族”,关你什么事?我说,这个还真问对了。不知道“辣奢族”的时候不关我事了。知道了还真关我事了:比如这个时髦美女,她工作时间没我长,工资还没我高,她凭什么一身名牌高消费?这不,她让我心里不平衡了,让我的醋劲上来了。你说是不是已经关我的事了?
其实,很多行为看似无关他人的事,但实际上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想想,对社会,对人类有没有负面影响。如果有,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大家的事。
我的“信任日”
每年4月9日傍晚,我总会给几百里外的一位去世老人烧纸钱。这是我对老人的承诺。这天,是我的“信任日”,它提醒我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重要性。
1998年我到长沙打工钱花完了,工没找到。我闷闷不乐地走在芙蓉中路上。一位老人在卖报,我走过去拿起报纸看招工广告。我想,哪怕找个临时工暂时把自己安顿下来也好。老人很平和,以为我要买报。我告诉老人:“我没钱买报,只想找个工作让自己先有吃有住。”
老人可能是见我衣着整齐,以为我逗乐,他笑呵呵地说:“看你的举止像个文化人,难怪这么幽默。”我认真地说我的确是身无分文的时候,老人开始警觉。我笑笑:“老大爷,您别多心,我不是骗子。但我今天想得到您的帮助,我想把我的手机放您这儿,您分发点报刊给我去卖卖。当然,您可以比您的进价高一点,但也要让我挣一点钱吃饭。”老大爷说:“用您的手机做抵押,这不好吧!”我掏出手机,问了老人手机号码给他打通了,说:“我的手机不是玩具吧!”老人笑着说:“你的幽默很难得。这样吧,你的手机你带着,你拿报刊去卖。因为你的乐观和幽默,我信你!”听老人这样一说,我的眼眶就红了。
老人告诉我去什么地方报刊好卖,还给我20元零钱,说:“是支给你的,到时会扣除。”我笑笑,接了。
我先把一些报刊的目录看了看,编了几句顺口溜。
我开始卖报。我编的顺口溜我叫不出口。我连“卖报”二字都在喉咙里打转。
想到老人对我的信任,我觉得必须要把报纸卖出去。我环顾四周,没有人在意我。是呀,谁也不认识我,我为什么怕人家笑话我?我开始大声叫卖起来。
下午五点,我站在了老大爷面前。老大爷很高兴地说:“想不到你卖报还真行。”他点点钱抽出30元给我:“这是你应得的,等下我们一起吃饭,你就先住我家,房子不好,将就下吧。我今天已经把你的房租、伙食费都给扣下了,你并不欠我的。”就这样,我跟老人成了忘年交。
2001年4月9日,老人走了,我把这个日子定为我的“信任日”用以纪念他和鞭策我。
玩物尚志
世人都说玩物丧志。然而,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同惠满头白发了还对“玩”津津乐道:“创新是玩出来的。我只是小时候比较爱玩而已,又喜欢动手,玩着玩着,我就喜欢上了分析化学。”
古今中外,很多人玩物不仅没有丧志,反而让自己的志向早日实现了。真正有志向的人,不仅爱玩,而且会玩,玩得有水准有价值。
列文虎克当门卫时喜欢玩镜片,玩了几十年,玩出了早期的“显微镜”来。
瓦特为了在工作时能出去玩,发明了蒸汽联动装置,后来经改进成为蒸汽机。
莱特看到鸟儿天空飞认为鸟儿很好玩,他为了让人也能像鸟那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玩,发明了飞机。
门捷列夫在玩扑克牌时发现了元素的周期表。
玩,人之天性。玩,让人放松,让人快乐。人在放松、快乐的时候,容易展开想象,产生灵感。会“玩”且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创新,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那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志向人,是急功近利。这样的人,为“官”而“苦”,为“名”而“苦”,功成名就了,志向也就实现了。但这样的人并不能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他们只能把社会财富积聚到自己的“小家”。
从小会“玩”可立志。参加“第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表彰大会的秦湘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看见父亲修理自行车时,就喜欢在一边拿着起子、榔头玩。上了小学以后,她拿着剪刀浆糊玩。他对父亲说:“我想参加学校科技小组。”因为这个小小的“志向”和她能玩、会玩,结果玩出了名堂。秦湘云小学的自然课老师陈长明也说,湘云这个“小院士”是玩出来的。其实,现在获“科技创新奖”的青少年都很贪玩。他们从小无意识地贪玩,后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过渡到了“会玩”。
玩物尚志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得到了认可。法国的家长为了教会孩子“玩”,高薪聘请知识渊博的家教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他陪孩子玩,玩海底世界,玩少年科技宫等等。巴黎为了孩子有场所玩,特别在街心给孩子们留出一些空地来,让它们成为孩子的旱冰场、自行车练习地、滑梯、秋千板等。事实证明:法国人太会让孩子玩了!
玩物尚志,是人类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处女作”情结
1980年,我到县城读初中。1986年,高中毕业的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山村。白天,我面朝黄土背朝天;晚上,没有电视可看,我不想背贴床板眼望瓦片,只好点着煤油灯看旧书、旧报。山村的夜,出奇的静。静夜里,文字很容易打动我的心。我觉得把文字变成铅字是一件高深而高尚的事。我心生羡慕却又不敢触及。
一天晚上,再一次被文字“打”出泪水的时候,我忍不住用笔在纸上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写完后,突然萌发了想让它变成铅字的冲动。于是,我用信纸认真地抄写了一遍。第二天,我到镇上买了信封,在信封上工整地写上了报社的地址,贴上邮票,把信放在心窝上祈祷了几秒钟投进了邮箱。
半个月后,无意间在报纸上竟然看到了自己写的读后感。顿时,我心跳加速。文章后面有“请作者告知详细通联地址,以便寄样报、稿费。”我寄信的时候没想到文字会发表,更没想到会有钱,所以就没写地址。我赶紧给编辑写了封信。没过多久,我收到了编辑寄来的样报和一封短信。编辑在信里告诉我,以后投稿用方格稿子。
又过了几天,我收到一张8元钱的稿费单。第二天,我借了一辆自行车到镇上取出稿费,我拿着8元钱去文具店买方格稿纸。但是,镇上几个文具店都没有方格稿纸。我毫不犹豫地骑着自行车去30多公里远的县城。赶到县城已经中午过头了,到文具店一问,方格稿纸2元一本。买好稿子,我花1元钱买了包子填饱了肚子。我又在县城转了转,淘了3本旧书。
回到家的时候天黑了。跑了一天,我竟然不觉得累,兴奋得一夜没睡。这篇“处女作”给我的激励很大,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希望。此后,我与土地打交道的空隙都要跟文字“亲近”一下。
文字是很重感情的,经常“亲近”它,它总会给我意想不到的回报。这回报,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现在,想起发表“处女作”的经历,心情依旧无比的愉悦,也许,这是我的“处女作”情结吧。
闲时读旧书
我喜欢读旧书。因为旧书能安慰我空寂的心。
迷醉于读旧书缘于一次长假。那次长假,新买了几本书,可没几天就被我贪婪地“啃”完了。空寂的心找不到安慰就开始四处伸出“爪子”。“读旧书,是和过去的岁月谈话。”早读过的这句话一下子把心照亮了,于是,“爪子”伸向了二十年前读过的初中课本书。因为我怀恋初中的岁月。没想到,已到不惑之年的我,竟从中找回了往昔的温馨。
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让我忆起拥有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等优秀品质的许许多多的母亲:生我养我的母亲,一边手纳鞋底,脚摇箩筐(箩筐里围一件破旧的棉袄,小弟躺在里面,小圆眼睛滴溜溜地转),一边不时地看一下我怎么一笔一画地学写字。暖暖的阳光照着母亲慈祥的脸,母亲那甜甜的微笑所透出的温情把我罩得心里也暖洋洋的;小弟的小圆眼转得大概累了就“哇哇”地哭起来。邻居张大娘忙把他抱出来,撩起衣服就把奶头塞进他的嘴里,小弟的哭声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直乐得手脚乱舞。我想,小弟把大娘当母亲了,因为,在我心中大娘拥有母亲的博大胸怀……
读朱自清的《背影》,父亲的殷殷爱子之情,又涌心头。我苦命的父亲,挑过脚,打过短工,挨过斗,卖过血……所有这些,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吗?我倔强的父亲被割“资本主义”尾巴挨斗后分不到生产队的猪肉而卖血买粮食、肉等,尽管如此,在大年夜仍然不能让儿子大口地吃肉而泪水涟涟,不也是对儿子的爱怜渗透着哀愁和无奈吗?
读鲁迅的《社戏》,把我带回了少年时代看“野电影”的快乐之中。草坪、山坡、晒谷坪放映电影,我们躺着、坐着或骑在大人的肩膀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整个血液也跟着奔腾,羊肠小道上我们的“火把龙”宛然盘旋,一呼一应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所有这些,又重现脑海,无不充满着山村的诗情画意。我们农家小朋友也在这情致中结下了诚挚的友谊。
……
重读旧书,真是:书旧,内容却未旧;内容旧,意却未旧。重读旧书的滋味,好比遇到了久别的挚友,许多祝福的话语,在嗓子眼打成感情的泪结,让彼此的心跳再一次成熟。重读旧书不仅让我空寂的心得到了安慰,还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崇高的洗礼。
读旧书的滋味就跟嗜酒者饮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救命红薯
50年前,我刚成年从学校回到村里当“劳力”,村里的“领导”就让我在土墙上书写“力争上游,火烧中游,鞭打下游”的标语。不久,我们的粮食亩产量开始“放卫星”似的一个劲地往上窜,由原来的亩产几百斤一下窜到了亩产几万斤。大家都信心百倍地喊着“苦战四十天,实现农业现代化”、“十年超英国”的口号,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
整天游行喊口号,我开始相信共产主义真要来了:我们已经不在家吃饭,而是到村里的大礼堂吃大锅饭了。吃饭的时候,“领导”说现在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再过段日子,大家就可以各取所需了,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填张表,只管拿就是。
我们吃着收回来的公家大米做的饭,日子很快就到了收获红薯的季节。我们虽然一起出工挖红薯,但想到共产主义都到眼前了,谁还在乎那几个红薯?我们在挖红薯的时候就挖一兜,用泥土盖一兜。可我父亲却不跟潮流走,他还是一兜一兜地挖,大大小小的红薯都要装进箩筐里。社员们对父亲意见很大,责怪他拖大家的后退,阻止共产主义的到来,父亲面对那么多的压力,只好也随了大流。
每天在礼堂吃了晚饭回到家里,父亲都会唉声叹气。我说:“共产主义都快到我们这里了,你还叹气干什么?”父亲说:“你看看那些红薯丢在地里多可惜呀,等到霜雨一来就都变质腐烂成了泥巴。现在我们播种谎言,将来就要收获灾难呀!”那天晚上,父亲跟我说了很久,我终于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最后,我跟父亲决定晚上去偷红薯。
从此,每天晚上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跟父亲就拿着锄头挑着箩筐去离村子较远的地方挖红薯。我们摸黑挖一担红薯后又偷偷挑到村后的山里埋在一个很隐蔽的岩洞里。
一年后,全国饿殍遍地,大家找不到吃的,连附近的草根都没有了。这时候,社员们想起去年的浪费,后悔已经没有用了。我每天半夜到后山的岩洞里带回几个红薯分给家人吃一点度过了难关。其间,父亲跟我商量说:“这是大家的红薯,但如果一下拿出来也吃不了几天,我们只能拿些红薯偷偷去救那些饿得快死的人。所以,这事得小心又小心。”
大难过去后,村里很多人都说我们是他们的大恩人。但我跟父亲从来不敢以恩人自居,因为,我们送给他们的救命红薯毕竟是我们偷来的。
不能让良心举债
大学同学李键在电话里开口说要向我借一万元钱。李键的为人我信得过,于是我满口答应,让他来我家里拿顺便聚一聚。我跟李键虽然有几年没有走动了,但逢年过节的时候总要互相发条祝贺的短信。
李键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往日英俊潇洒的他变得又黑又瘦,而且一身疲惫。
通过谈心,我知道了李键近几年的生活境况。
原来,李键婚后不到一年就因为夫妻之间性格不合开始了争吵。他们在争吵中勉强生活三年后来就协议离婚了。
离婚后,他俩都各自开始准备新的生活。因为两人都吸取了第一次婚姻的教训,他们再一次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时都格外的谨慎。离婚三年了,两人都还独身一人。正当李键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准备再婚的时候,他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前妻突然得了重病!
李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赶去看望了他的前妻。李键通过三天的激烈思想斗争,最后对即将成为他新娘的意中人说:“我们的婚期必须推迟,因为我的前妻现在需要我。我这样做并不是我现在依旧爱着她。但她原来是我的妻子,我跟她曾经爱过,现在她重病在身,又没有其他的亲人,我不能丢下她不管。为了对你公平,我必须把推迟婚礼的原因告诉你,选择等与不等是你的自由,我不会强求你,尽管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你,但让我丢下她不管,我做不到。”
此后,李键开始背着他的前妻四处求医,可是医生告诉他,她前妻的瘫痪症治愈的希望不大。李键相信前妻的病可以好起来,为此,他背着她换了六家医院。李键为了帮前妻治病,辞掉了公司的工作,日夜陪伴着她;为了给前妻治病,他花掉了自己离婚后挣下的的四万多元存款还举债三万多元。李键的意中人受不了无望的等待,终于离开了他。
听李键说完他的生活遭遇。我问:“你们已经离婚了,你为什么举债去救一个法律上已经与你毫不相干的人?”李键好奇地看着我:“难道你也不理解我?金钱债我可以挣了钱还人家,如果欠下良心举债我一辈子还得了吗?”
李键的反问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是呀,人要是背上了良心债就会一辈子不安,所以,什么债都可以举,就是不能让良心举债!
上电视
一位普通老师上电视,镜头一扫而过,本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但那次我上电视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痛。
那年扫盲给指标,我在我们村里的小学教书。我们村有19个扫盲指标。校长先摸底,摸出18个没有出去打工的初中毕业生。还差一个人,校长找到我说:“老柏,你帮帮忙,给我当回老文盲吧!年纪大点的还没一个代表呢,对了,就你最好。”我说:“校长,我们村我这把年纪的文盲不是多的是吗?”校长一笑:“你以为真扫盲啊,那可要累死人的,再说,真文盲怎么过考试关?好了,就你去,过关了,村里还给每人一百元钱呢!”
我怎么都不同意顶替文盲,校长做工作做久了就生气了。他说:“这可是大事!你要是耽误了,责任你负得起吗?”没办法,我只好答应了。
快到扫盲考试的时候,我们村作为县里的扫盲典型,要拍上夜校的电视。那天吃过晚饭,我们19个假文盲拿着手电筒从四面八方赶到了我平时给学生上课那破教室。校长来了后说:“县电视台的记者已经从镇里出发了,我们现在就开始上扫盲课,请大家务必配合好。”接着,校长象模象样的教我们识字、写字。教了几个字后,记者在镇领导的陪同下来了。记者一到就夸说我们的扫盲工作搞得好,他们把镜头对着我们扫来扫去。大家都很高兴,因为终于有机会上电视镜头了!可我心里却打翻了五味瓶:我这个多年的县、市级优秀教师也上过几次县电视台的镜头,可这次在镜头里是一个文盲,人家可怎么看啊!
我当时心里难受,就在扫盲作业本上写下了几句顺口溜:扫盲盲扫,上忙下忙,越扫越忙……正写着,有人在我背上重重的拍了一下,说:“高级文盲?”我扭头一看。是一个拿着采访本的记者。我脑子轰的一下一片空白。好在那记者没深究,大概是他见多了我这样的“高级文盲”,他凑在我耳边说:“有的真话是不能随便说的,注意点。”
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记者凑在我耳边的镜头,但解说员说是记者现场辅导文盲学员。这个镜头就这样刻在了我心坎里,每每想起,我都感到无比的痛。同时,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形式主义的确害人不浅!
一生的温暖
婚后,我跟妻子满怀希望地来到了这座城市。
一年后,妻子怀上了我们的宝宝。怀上宝宝的妻子不得不呆在我们租住的小房子里了。一天,我满怀喜悦地回到租住的小屋时,挺着大肚子的妻子一下子扑进了她的怀里,呜呜地哭起来。我听了妻子的哭诉后来到了房东面前。我给房东陪着笑,房东却拉长着脸说:“别说你们老欠租金,就是不欠,我也绝不允许你们再住这里!告诉你们,我的房子就是放死人都可以,但坐月子绝对不行!”
无奈之下,我带着挺着大肚子的妻子,从一个小区问到另一个小区,一直问到火车站后面一个治安很混乱的地方。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我们落着的“小家”,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房东的冷脸和不屑。只有一个房东说:“我也知道这是迷信,但我不这样做,我心里就不安。”
我们走到快到郊区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跨过一条伸懒腰的狗,进入了一间旧房子。妻子看见那条伸懒腰的狗,说:“你瞧那狗多舒心啊!”我勉强笑笑:“你不知道吧!那狗伸懒腰只是为了让长期受到束缚的身体得以舒展,让肺部吸入更多的氧气,以保持健康呢!”妻子幸福地笑:“武哥,你懂得还真多!唉!可惜啊,你一个大学生……”妻子说着就停了嘴,收了笑。我拍拍妻子的肩,微笑着说:“面包会有的,放心吧!瞧你肚子里有了我们的希望,我也很快就可以提高工资了!”我说这话的时候,真想痛哭一场,好好地让自己压抑的心灵,得到自由与释放。但我不能,我无论如何也得在妻子面前微笑,让她看到我们美好的未来。
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地方安下了小家,接纳我们的就是跨过那条伸懒腰的狗的老人。他让我们住到了他那并不宽敞的旧房子。那一刻,妻子要给老人下跪,但老人慈祥地说:“我还得感谢你们不嫌弃我一个老头呢,你们住这里我就不感到孤独了。”
我们在老人那住了一年,但老人那间旧房子和老人那慈祥的面容以及他那温暖的话语足可以温暖我们一生!
一位让我感动的作者
我在一家晚报做副刊编辑的时候,曾经因为一位作者的笔名的事,而让我深深感动。
记得那是深秋的一天,我早早地到了办公室。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然后打开我的邮箱,因为看作者的稿子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很多作者的稿子不仅能给我带来阅读的快感,还能净化我的心灵。但我看了几篇后,出现了一篇极为眼熟的稿子。我停顿下来回忆了一下,记起来了:是在一家大报上看到的一篇很感人的亲情散文!文章的作者原来也给过我稿子,我们晚报只要求在本市首发,于是我决定发了这篇稿子。但当我看看作者署名时,名字却很陌生,作者用笔名并不奇怪,但我还是认真地看了看作者留下的地址,发现地址也很陌生,而且地址写了县、镇、村的名字,后面也留下了联系电话。为了慎重起见,我按稿子后面留下的电话拨了过去。拨通后,却是无人接。拨了三次都是如此。
我开始找原来作者的通联,找到后,我跟他说了稿子的事情。他听后说:“对不起,编辑老师,那稿子是我投的,是我不细心一篇稿子用了两个名字和两个地址,请您给我三分钟我跟您解释,好吗?”我答应了他,然后,我就被他的叙说深深地打动了。
原来,这次给我的稿子的名字和地址都是他的母亲的!他说他在外面工作,一年难得回两次,母亲很勤劳,从来不肯空闲下来。他原来是每月给母亲寄钱,后来想怎么样才能让母亲也上镇上去多看看呢?于是,他想到了让母亲多几次去镇邮局取钱的办法:自己写的文章拿出三分之一署上母亲的名字附上家乡的地址。他打电话告诉母亲,以后收到报社的汇款就是稿费,要及时去邮局取出来。他这样做不仅让母亲多点时间出去走走散散心,还让母亲在乡亲们面前感到骄傲。他了解到,他的做法让母亲很开心。而这次,文章放了几天投的时候没注意用了一个跟上次投稿不同的名字和地址。
我听着他那深情的叙说,想着自己的母亲也在农村日夜操劳,不由地掉下了眼泪。
学学名家的写作态度
因为喜欢写作,加了几个编辑的qq群。群里都是爱好写作的人,聊天的内容自然离不开写作。但是,聊天内容却大多是稿子过了没有,最近发表了多少文章;聊有关写作知识的人却很少。特别是编辑手过稿情况的时候,大家异常活跃,稿子过了的,喜形于色;没过的,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一天,编辑通报了2011年第9期的过稿情况。编辑通报后,寂静的群里突然热闹起来。大家除了互相祝贺还逗乐取笑。文章能发表,高兴一下,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于在于自己的文章是否能发表,自己的心情让能不能发表文章而左右,则另当别论了。大家都知道,写作是要耐得住寂寞了。历史上,“苏氏文章擅天下。”“唐宋八大家”中就有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苏家父子在文学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去掉了浮躁,静心写作,能耐住寂寞。
苏洵少时聪明,但喜表现。读书“只求知之,不求解之。”苏洵年青时也跟我们一样,喜欢跟一些文友互相吹捧,自我陶醉,没有沉下心来研究学问。他聪明过人的儿子苏轼、苏辙也“子承父业”,卖弄学问,根本静不下心来。后来,苏洵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上犯了大忌,他跟两个儿子进行了深情交谈。最后,达成了共识:写作,必须静心,不能浮躁!共识达成,苏洵叮嘱两个儿子说:“我年少时没有懂得这个道理。你们从现在开始必须静心写作,不要等到了我这把年纪再努力,那时就只有跟我一样后悔了!”苏轼、苏辙听了父亲这话,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露出调皮地笑。苏洵心里一震:看来儿子并不死心啊!苏洵拿出自己以前的所有文字付之一炬。苏轼、苏辙急了,劝父亲不要这样。苏洵说:“要这些浮华的文字做什么?从今天开始,我们父子三人谁不静下心来,谁就是苏家的不孝子孙!就这样,苏洵父子三人写下了一式俩份的保证书,一份贴在书屋用以警醒,一份供在祖先灵牌前,以示向祖先立下雄心壮志。
然而,写保证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苏洵父子三人都已经自由贯了,几天之后,苏洵自己都难以忍受闭门苦读和写作的寂寞。他也想重过原来那潇洒的日子,但想到自己的儿子,他总是咬咬牙,坚持住。他跟苏轼、苏辙说:“我们现在一定要有‘三心’:第一是信心。我们父子三人谁也不笨,人家能成才,我们努力了肯定能成才!第二是雄心。我们不仅要成才,还要有成大才的雄心!第三是最重要的,就是静心!我们不能今天心血来潮了,信心百倍,雄心勃勃,明天见人家有功名了,急功近利。心不静,耐不住寂寞,是做写作的大忌!”
苏洵父子三人终于静下心来,在寂寞中写作,终于成名天下。当然,我们爱好写作的人,不可能人人成名成家。但是,学学名家的写作态度还是可取的。
——————————————————————————————
我们再来看看《红楼梦》中对人性的揭示,也许说得欠妥,请大家谅解。
通过认真阅读《红楼梦》,不难看出,作者曹雪芹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生活。可以说,这部书描写的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书中告诉我们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崩溃。从书中文字看,作者只是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而作者的高明在于他没有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这样,作品的主题已经不在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从而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大胆敏锐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正因为此,《红楼梦》成了中国评价、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此,笔者只简单地分析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三个性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性格叛逆、不读书、不求上进、厌恶八股文、反对儒家思想提倡的道德标准。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又传奇人物然而他也是一个很俗气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举止“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贾宝玉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犹如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他的思想性格,是在他的遭遇和经历里,在那种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的多方面复杂的条件和因素给予他影响,发生作用,而于不知不觉中形成起来的。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他曾以为天下女孩子的眼泪都要送给他。他爱林黛玉,可是,他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为着他感情的游移不明,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不断地施加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使他的性格趋于纯化,头脑趋于清醒,思想感情趋于稳固与坚定。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在“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贾家,贾母、贾政等统治者本来对宝玉寄以很大希望,盼望宝玉读书、中举、扬名显赫,成为地主阶级事业的忠臣孝子。可是宝玉却走着一条与此相反的道路,是由贵族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叛逆者。在第三回中,借《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两首词概括地介绍了他的叛逆性格:“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所谓“愚顽”、“偏僻”、“乖张”就是指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活道路。
我们知道:贾宝玉在荣国府是处于继承人的地位,他的“聪俊灵秀”的天赋,使这个贵族家庭对他寄予了特别殷切的希望和要求,然而,他不仅丝毫无意于立身扬名、治国经家,而且他对那个家、国已经彻底绝望,并走上背叛的道路,他和他的父亲是那样的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他不爱读的书,父亲偏偏要他读;他不爱做八股文,大家偏偏要他做;他不爱和那些峨冠博带的家伙应酬,家人偏偏逼他出去应酬;他认为茫茫尘世,只有女孩子们的世界是一片净土,他的父亲总要把他拉出这片净土,他的母亲总要来摧残这一片净土,还有他的伯父、哥哥、侄辈之流总要来污秽、践踏这片净土。特别是,他爱的人,偏偏不许他爱;他不愿结的姻缘,偏偏要他结。“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见第五回)尽管家里人逼着他去做这些事,他仍然坚持着不去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确实是背叛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所以他在其父母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统治阶级眼里是一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
宝玉对八股文更是深恶痛绝,可以斥之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它诓功名,混饭吃”的工具,他认为程元理学等儒家的书,“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杜撰”出来的。但宝玉平素却“杂学旁搜”如饥似渴地阅读《西厢记》、《牡丹亭》一类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淫词”。他将“读书上进的人”称作“全惑于功名二字”的“国贼禄鬼”,将“仕途经济”的说教斥之为“混帐话”。他明确地表示鄙弃功名利禄,平时更“懒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最厌恶“峨冠礼服贺吊往还之事”。而且还对儒家所提倡的最高道德标准,“文死谏”、“武死战”进行了批判,认为此“皆非正死”。宝玉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做官”道路。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被压迫者;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借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林黛玉给予了他精神上的安慰,并且以同样叛逆的话语来劝宝玉。正因为这样,他们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他们的爱情才那样令人心动。而书中宝玉这一性格的形成是跟作者当时的思想高度是分不开的。
二、尊重女性、热爱女性、崇拜女性、同情女性。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正因为此,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贫寒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他除了自省之外,还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观赏草花、低吟诗歌、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红楼梦》反复写了这个特征,有时还用神话(如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太虚幻境”的描写)和夸张的笔墨(如“抓周”试志,对刘姥姥信口开河信以为真)渲染强调这一特征。他还没有出场,作者就借冷子兴和贾雨村的谈话介绍了他七八岁时说的孩子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第二回)后来又写了他这样的想法:“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见第二十回)他对许多少女都多情。不但对于活人,连画上的美人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
贾宝玉既然对许多少女都多情,就不能不发生苦恼。有一次,当林黛玉和史湘云都对他不满的时候,他就不能不“越想越无趣”,“目下不过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又欲何为?”(见第二十二回)又一次,当晴雯要和袭人吵闹的时候,他就伤心地说:“叫我怎么样才好呢?把这个心使碎了,也没有人知道。”(见第三十一回)虽然通过“龄官画蔷”一事,“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见第三十六回),不可能死时得到所有女孩子的眼泪,但他喜欢在女孩子身上用心痴情并没有改变。如警幻仙子所说的“意淫”。这样概括和形容贾宝玉的性格特性,不单因为贾宝玉生长在少女群中,多所眷爱,而且他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所谓“爱博”或云“博大的爱”似应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这种爱是广义的,包括亲近、爱恋、体贴、尊重、同情等;因此其二:这爱所及的对像也就是比较广泛的。不限于黛、钗、湘,也包括晴、袭、紫鹃、鸳鸯、平儿、香菱和其他一些小丫头等等。惟其“博爱”,所以“心劳”。设想贾宝玉心目中仅有一黛玉,他哪里至于如此劳碌!为人担忧,代人受过,替丫头充役,这类事在贾宝玉的“行状”中简直多不胜举,俯拾即是。即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不幸,不仅“劳形”、为其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他想到“贾琏惟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淫,凤姐之威,他竞能周全妥帖,今日还遭荼毒,想来此人命薄,比黛玉尤甚。”但因他能为平儿理妆,补偿了他平日不能“尽心”的“恨事”,竟感到是“今生意中不想之乐”。香菱因斗草弄脏了石榴红绫裙之后,他让袭人将同样一条裙子送给她换,也是很高兴得到这样一次“意外之意外”的体贴和尽心的机会。后来他又把香菱斗草时采来的夫妻蕙和并蒂莲用落花铺垫着埋在土里,以至香菱说他“使人肉麻”。
由此可见,宝玉并不因为钟情林妹妹而一叶障目,无视其他众多女儿的不幸和痛苦。他的心怀,可算得较为博大的。即以其对林黛玉的爱而言,如果仅属单纯的性爱,也不至于“劳心”到那种地步。他对黛玉的爱,正是以同情、关切、尊重、相知为基础的。同情和爱情自然是两回事,但同情可以是爱情的起点和支柱。这边,一曲《葬花辞》尚未吟罢;那边,早已恸倒在山坡之上了。足见宝玉对黛玉的身世、处境、病体、心性体察最深,感受最切,这些绝不是单纯的性爱所能包容的。贾宝玉的“多所爱”的确包含了对弱者的不幸和痛苦的同情和关切。这种性质的爱,就叫人道主义!还有他和“年近七十”、“宦囊羞涩”的“营缮司郎中”秦邦业的幼子秦钟见面时的谈话(见第八回),和“一贫如洗”、“父母早丧”的破落世家子弟柳湘莲缔结浓厚的友谊(见第四十七回),对为当时社会所轻贱的“唱小旦的”蒋玉菡的衷心倾慕(见第二十八回),也完全是这种对于微贱人物的爱慕和亲近。当然,秦钟、柳湘莲、蒋玉菡等人的“人品”,是贾宝玉同他们亲厚的主要原因。假如没有具备这种使他引为知己的“人品”,贾宝玉对他们的交情是建立不起来的。比如对贾芸,最初宝玉是怀有好感的,但是接谈了几次之后,看到贾芸人品的庸俗,他就不愿和他交往了。
贾宝玉非常讲究尊重个性,尊重意志。第二十回他对贾环说:“大正月里,哭什么?这里不好,到别处玩去……譬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舍了这件取那件……你原是要取乐儿,倒招的自己烦恼。”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写晴雯生气说到怕砸了盘子,宝玉笑道:“你爱砸就砸。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使得,只是别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欢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砸了,也是使得的,只别在气头儿上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这番议论,我们今天看来自然觉得太过分,很不妥帖,其中流露了浓厚的贵家公子气味。但主要的意思,却是尊重意志,尊重个性;用当时思想家戴震的话说,就是“使人各得其情,各遂其欲”(转引自吴组缃《论贾宝玉形象的典型性》)。第三十六回写“情悟梨香院”的一段,贾宝玉兴冲冲去找龄官,因素日和女孩子玩惯了,只当龄官也一样,央她唱一套《牡丹亭》曲子。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起身躲避,正色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见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样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后来看见贾蔷那样体爱龄官,龄官又那样自爱并爱着贾蔷,他就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理。他是完全尊重龄官的个性、意志和她与贾蔷的关系的。他平日和姊妹、丫环们一处,也总是尊重别人的意见,很少拿自己的主张;更不想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贾宝玉也一贯流露这一思想。第四十回贾母、王夫人和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贾宝玉因说:“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儿,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这意见立刻为贾母所接受。他做诗也不主张限韵,要求自由发挥个性。贾宝玉这种思想是和封建主义原则正面抵触的,它直接破坏着封建秩序。贾宝玉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总是否定封建社会的礼法观念,主张听任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心愿去自由活动。他对弟弟贾环:“宝钗素知他家规矩,凡做兄弟的怕哥哥,却不知那宝玉是不要人怕的”。“并不想自己是男子,须要为子弟之表率。是以贾环等都不甚怕他,只因怕贾母不依,才只得让他三分。”(见第二十回)他对茗烟,也是亲密无间,没有什么主奴的界限。像第十九回写他对茗烟和万儿的喜剧,第二十三回写的茗烟替他买来各种小说,第二十六回写的茗烟受薛蟠之嘱竟诳说老爷叫他,第四十三回写他和茗烟偷偷到水仙庵去祭奠,茗烟祝告的时候说:“跟二爷这几年,二爷的心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在丫环们跟前,反倒经常服待她们;并且受她们的排揎,不以为忤。正如袭人说的:“你这个人,一天不捱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见第六十三回)麝月甚至这样“村”他:“你偏要比杨树,你也太下流了!”(见第五十一回)傅家婆子议论他:“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得了!”(见第三十五回)。在贾宝玉这种思想影响下,怡红院关起门来,除了袭人作些梗,可说是个没多少封建礼法观念的民主自由的世界。第六十三回描写“寿怡红”,林之孝家的走后,丫头们要为宝玉安席,贾宝玉笑道,“这一安席,就要到五更了。知道我最怕这些熟套,在外人跟前不得已的,这会子还怄我,就不好了。”众人听了,都说:“依你。”于是先不上坐,且忙着卸妆宽衣。出现了“吃酒从未如此者”的场面。尤其姊妹们散后,简直弄得“无法无天”。但他觉得称心如愿,无比的快乐。袭人也说:“昨日夜里热闹非常,连往日老太太,太太带着玩,也不及昨儿这一玩。”这话从袭人这样思想的人说出来,可见她们这些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女子们都是喜爱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方式的。所以平儿说:“还说给我听,气我!”从这些颇具规模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看,当时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儿子所安排的道路,贾宝玉当然不能遵循。除了家庭中晨昏定省而外,一切应该参加的交游和礼节,他都不愿参加,尽力逃避。这是明显的事,他和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孩子们的纯真自由的世界,与居于统治地位的庸俗腐朽的男子们或利欲薰心的士大夫们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贾宝玉的具体生活环境里是尖锐地矛盾对立着的。对这两相矛盾对立的生活道路加以抉择的问题,早就提到贾宝玉的面前。自幼虽经家长训诫逼迫、袭人和宝钗等规劝,他却利用衰朽制度和腐败社会的空隙,极力抗拒逼来的压力。他批评“读书上进的人”是“禄蠹”,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把所有士大夫都骂为“国贼禄鬼”。
三、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思想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封建贵族要求自己的子孙加官进爵,功名出仕。自然像贾宝玉这样的贵族公子,也逃不脱封建教育的迫害,在家族的面子与利益的逼迫下,宝玉也必须努力地去维护贾家的荣耀。然而苍天似乎偏要与贾家作对。安排宝玉自“衔玉”而生开始,就被视作“奇异”。在宝玉周岁时抓取“脂粉钗环”的举动,更是惹得政老爷的“不喜欢”,十来岁时是“异常淘气”,居然还说出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混话”来。在当时的社会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叛逆,一种大逆不道。此番举动也正寄托了曹公内心深处的想法。站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来看,宝玉其实是那个年代——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贾宝玉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形象:贾宝玉有与封建主义格格不入的性格,贾宝玉其实是那个年代——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萌芽的历史时期,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在封建主义母体里萌动着的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胎儿。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民主主义精神的完整轮廓和雏形:这在当时我国历史现实中,在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中,无疑是“新人的典型”。贾宝玉的民主主义思想,首先表现在他的“爱人”上,即对于有些寒素和微贱人物的爱慕和亲近,尤其是他对于女孩子的特殊的亲爱和尊重。这就积极方面意义看,实即反映了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和人权平等的要求,实质上也就是人道观念和人权思想,就是进步的民主主义精神。
总之,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思想者,他是作者对宗法礼教的背叛和对女性主义张扬的代言人。是作者对一切美好的赞叹和美好毁灭的悲伤的表现者。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终结的产物。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