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恪之死 (2/2)
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开局造了李二的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过头。
官员们话说一半都顿住了,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为难不忍之色,隔了好半天才有一人低声道:“洛阳安危事小,可殿下乃帝王之裔,高贵无极,岂能……岂能坐待戮辱?”
的确,对于他这等身份的人,遭受刑戮身首异处确是奇耻大辱,那言下之意呢?
李恪凝然注视着这几名官员,见他们个个低头,故意闪躲自己的目光。
是啊!
他们于心有愧,平日我待他们不薄,现在他们想顾全身家性命,逼我自行了断,他们好献出城池免去祸劫,却又难以启齿。
虽明知众人心思,李恪并没憎恶他们。世人谁不贪生?
谁无妻儿老小?
这本来就是李家与武家之争,又与其他人何干?
怪就怪他们老李家自己不争气!怪苍天无眼吧……
想到此李恪提了一口气,倏然挺起胸膛,又展现出贤王的风度,甚至还露出一丝微笑,对众人道:“我父子在洛阳四年,未能为百姓多谋好处,到最后还闹出这等乱子,实在愧对苍生。事已至此不能再连累大家,你们好歹追随我一场,也实在是辛苦,本王感恩不尽!”
说着抱拳拱手微施一礼,又指了指城下道,“有劳你们告知麴崇裕,叫他等候一个时辰……”
说罢左手拉住李英,右手拉住李知十,在众人惭愧而钦佩的目光中从容离去。
三人手挽着手,脚步坚定走下城楼,沿着大街径自回到唐王府,一路上谁都没说话,这一行的终点究竟是哪儿,彼此心照不宣。
踏入府门之际,里面早就空空如也,侍卫宦官都已从军,有的殒命沙场,有的仍在城楼坚守,侍女也都赏给将士了,只剩十几个户奴老婢看守院落,有的见势不妙,唯恐事败之际官兵杀戮,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李恪依旧无言,继续往里走,方至堂前见一衣着华丽的妇人迎面而来。
正是他的侧妃、李英之母。
王妃见李贞还倒犹可,一见李英浑身是血,当即泪水涟涟扑至近前:“我的儿!你怎么伤成这……啊!”
话未说完便是一声惨叫。
李英陡然而惊,低头一看,父王已抽出佩剑刺入母亲腹内!
李恪扭身抱住爱妃颓然的身躯,轻轻放倒在地,哽咽道:“谢谢你,给我养了个忠孝两全的好儿子。李唐社稷已败,咱们一家到那边团圆吧。”
也不知王妃听没听清这番话,她那失去神采的双眸茫然地转了连转,貌似点了点头,随即向上一翻,断气身亡。
“娘啊……”李英伏在母亲身上大放悲声。
李恪却浑浑噩噩起身,一脸淡淡道:“早去早好。你俩也把妻妾都杀了吧。倘落入官军之手,不但辱没家门,只怕她们受的罪更多,还不如死了干净痛快。”
两人噙着眼泪遵令而行,裴守德提剑奔入侧院。
没走几步恰与县主撞见。
其实李知十已年近四旬,原有妻室已病故,若非遭遇奇变,焉能得尚县主?
而且他俩十天前才定亲,根本未合卺,连面也只见过一次,只是挂名夫妻,此刻才有机会细细打量这位王室之女。
见县主尚在碧玉年华,五官清秀、肌肤白皙,身段婀娜、步履轻盈,倥偬之际未及妆扮,微微蹙着眉,却越发显得美丽动人。
面对这个根本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青春少女,李知十怎忍动手?
但诚如唐王所言,倘若此女落入太后之手,不是明正典刑,就是没入掖庭终生为奴,更不幸的话可能沦为官妓。
与其名花落尘受尽凌辱,还不如现在就死了呢!
他想下手,却觉掌中佩剑似乎变得千钧沉重,就是举不起来。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县主却很坦然,目光交错间她已明白发生了什么,笑道:“莫非大势已去?”
虽然那是一抹无奈的惨笑,却显得格外粲然。
李知十越发不忍,浑身气力全没了,佩剑竟失落于地。
嗟叹片刻,走到他身边不无遗憾道:“枉我年年七夕穿针拜月,父王竟把我许配你这半大老头子……唉!”
“我、我……”裴知十无言可对,脸都羞红了。
“也罢!”县主叹了口气,转而又道,“你可是我夫君,至今还没亲过我呢……来,亲一下。”
李知十又悲又痛又紧张,怔怔愣在当场,哪还动得了半分。
县主见状也不管那么多了,猛然踮起脚尖在他挂着血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既而嫣然一笑,转身进入内室。
只留下他呆愣在那里,回味着这一丝温存……
好久好久,李知十才渐渐缓过神来,狠狠心拾起掉在地下的佩剑,鼓足勇气冲进内室,却见这位美丽的少女已悬梁自尽。
与此同时李英也含泪缢死自己的妻子,又提着剑在内宅一通乱斩,把父王和自己的所有姬妾都杀尽了。
李恪检视了那满院的尸体,在正堂之上端然落座,整了整褶皱的袍服,
又扶正头上的乌纱,从怀中取出一只小瓷瓶。
从举兵那天他就给自己预备了。时至此刻仍没有其他宗室起兵的消息,也不可能再接到消息了,此时就算他们行动也晚了。李恪心如明镜,李唐的社稷没救了,一切辉煌荣耀已成往昔,这天下快要改姓武了……
算了,他已经竭尽全力,没什么遗憾的。以他和媚娘的关系本可不必如此,但他还是为了大义拼到今天,这足以名垂青史,足以令那些贪生怕死、懦弱不前的人羞愧汗颜!
在坦然的心境下李恪仰面饮了鸩酒,很快毒发身亡。
儿子李英,女婿李知十满脸凝重地向他拜了三拜,既而就在他一左一右的房梁上投缳自尽……
天命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唐王李恪举兵失败,全家殉国。
英勇倒是很英勇。
不过对于赶到江北扬州,准备救援三哥的李佑来说。
就很失望。
传说中李世民说李恪“英果类我”。
可这次也太拉了。
起兵到失败,不过二十来天。
自己想救也来不及啊。
只能去收收尸了。
回过头。
官员们话说一半都顿住了,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为难不忍之色,隔了好半天才有一人低声道:“洛阳安危事小,可殿下乃帝王之裔,高贵无极,岂能……岂能坐待戮辱?”
的确,对于他这等身份的人,遭受刑戮身首异处确是奇耻大辱,那言下之意呢?
李恪凝然注视着这几名官员,见他们个个低头,故意闪躲自己的目光。
是啊!
他们于心有愧,平日我待他们不薄,现在他们想顾全身家性命,逼我自行了断,他们好献出城池免去祸劫,却又难以启齿。
虽明知众人心思,李恪并没憎恶他们。世人谁不贪生?
谁无妻儿老小?
这本来就是李家与武家之争,又与其他人何干?
怪就怪他们老李家自己不争气!怪苍天无眼吧……
想到此李恪提了一口气,倏然挺起胸膛,又展现出贤王的风度,甚至还露出一丝微笑,对众人道:“我父子在洛阳四年,未能为百姓多谋好处,到最后还闹出这等乱子,实在愧对苍生。事已至此不能再连累大家,你们好歹追随我一场,也实在是辛苦,本王感恩不尽!”
说着抱拳拱手微施一礼,又指了指城下道,“有劳你们告知麴崇裕,叫他等候一个时辰……”
说罢左手拉住李英,右手拉住李知十,在众人惭愧而钦佩的目光中从容离去。
三人手挽着手,脚步坚定走下城楼,沿着大街径自回到唐王府,一路上谁都没说话,这一行的终点究竟是哪儿,彼此心照不宣。
踏入府门之际,里面早就空空如也,侍卫宦官都已从军,有的殒命沙场,有的仍在城楼坚守,侍女也都赏给将士了,只剩十几个户奴老婢看守院落,有的见势不妙,唯恐事败之际官兵杀戮,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李恪依旧无言,继续往里走,方至堂前见一衣着华丽的妇人迎面而来。
正是他的侧妃、李英之母。
王妃见李贞还倒犹可,一见李英浑身是血,当即泪水涟涟扑至近前:“我的儿!你怎么伤成这……啊!”
话未说完便是一声惨叫。
李英陡然而惊,低头一看,父王已抽出佩剑刺入母亲腹内!
李恪扭身抱住爱妃颓然的身躯,轻轻放倒在地,哽咽道:“谢谢你,给我养了个忠孝两全的好儿子。李唐社稷已败,咱们一家到那边团圆吧。”
也不知王妃听没听清这番话,她那失去神采的双眸茫然地转了连转,貌似点了点头,随即向上一翻,断气身亡。
“娘啊……”李英伏在母亲身上大放悲声。
李恪却浑浑噩噩起身,一脸淡淡道:“早去早好。你俩也把妻妾都杀了吧。倘落入官军之手,不但辱没家门,只怕她们受的罪更多,还不如死了干净痛快。”
两人噙着眼泪遵令而行,裴守德提剑奔入侧院。
没走几步恰与县主撞见。
其实李知十已年近四旬,原有妻室已病故,若非遭遇奇变,焉能得尚县主?
而且他俩十天前才定亲,根本未合卺,连面也只见过一次,只是挂名夫妻,此刻才有机会细细打量这位王室之女。
见县主尚在碧玉年华,五官清秀、肌肤白皙,身段婀娜、步履轻盈,倥偬之际未及妆扮,微微蹙着眉,却越发显得美丽动人。
面对这个根本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青春少女,李知十怎忍动手?
但诚如唐王所言,倘若此女落入太后之手,不是明正典刑,就是没入掖庭终生为奴,更不幸的话可能沦为官妓。
与其名花落尘受尽凌辱,还不如现在就死了呢!
他想下手,却觉掌中佩剑似乎变得千钧沉重,就是举不起来。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县主却很坦然,目光交错间她已明白发生了什么,笑道:“莫非大势已去?”
虽然那是一抹无奈的惨笑,却显得格外粲然。
李知十越发不忍,浑身气力全没了,佩剑竟失落于地。
嗟叹片刻,走到他身边不无遗憾道:“枉我年年七夕穿针拜月,父王竟把我许配你这半大老头子……唉!”
“我、我……”裴知十无言可对,脸都羞红了。
“也罢!”县主叹了口气,转而又道,“你可是我夫君,至今还没亲过我呢……来,亲一下。”
李知十又悲又痛又紧张,怔怔愣在当场,哪还动得了半分。
县主见状也不管那么多了,猛然踮起脚尖在他挂着血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既而嫣然一笑,转身进入内室。
只留下他呆愣在那里,回味着这一丝温存……
好久好久,李知十才渐渐缓过神来,狠狠心拾起掉在地下的佩剑,鼓足勇气冲进内室,却见这位美丽的少女已悬梁自尽。
与此同时李英也含泪缢死自己的妻子,又提着剑在内宅一通乱斩,把父王和自己的所有姬妾都杀尽了。
李恪检视了那满院的尸体,在正堂之上端然落座,整了整褶皱的袍服,
又扶正头上的乌纱,从怀中取出一只小瓷瓶。
从举兵那天他就给自己预备了。时至此刻仍没有其他宗室起兵的消息,也不可能再接到消息了,此时就算他们行动也晚了。李恪心如明镜,李唐的社稷没救了,一切辉煌荣耀已成往昔,这天下快要改姓武了……
算了,他已经竭尽全力,没什么遗憾的。以他和媚娘的关系本可不必如此,但他还是为了大义拼到今天,这足以名垂青史,足以令那些贪生怕死、懦弱不前的人羞愧汗颜!
在坦然的心境下李恪仰面饮了鸩酒,很快毒发身亡。
儿子李英,女婿李知十满脸凝重地向他拜了三拜,既而就在他一左一右的房梁上投缳自尽……
天命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唐王李恪举兵失败,全家殉国。
英勇倒是很英勇。
不过对于赶到江北扬州,准备救援三哥的李佑来说。
就很失望。
传说中李世民说李恪“英果类我”。
可这次也太拉了。
起兵到失败,不过二十来天。
自己想救也来不及啊。
只能去收收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