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狄仁杰 (1/2)
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开局造了李二的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夜漫漫,天寒地冻,此时虽然已是“春天”,天气依然很冷,尤其三更过后,不但寒气森森,更有弥漫无边的沉沉雾霭,仿佛将整个人间都笼罩住了,没有一丝月光。
洛阳虽是天下繁华之地,此刻也在黑暗中沉睡着,悄然无声万籁俱寂,就连皇宫亦如是。
李芙寝宫外自然少不了值宿的侍卫,可在这呵气成雾的寒夜里苦熬半宿,即便铜铸铁打的人也坚持不住,都各觅暖和背风之地小憩去了。
唯有看守刻漏的侍卫差事最苦,还要时不时地去检查。
虽说天寒之时不用铜壶滴水,改用沙漏计时,但随着雾气渐浓,沙子受潮一样可能冻结,所以要精心照看,以免误了朝会的时辰。这会儿许多宫殿前的灯笼已被雾气熄灭,宫人们也懒得再点,只待雾散天明。整个宫苑都沉寂在夜色中,唯独上阳宫中一座不起眼的小殿气氛迥然。
此处灯火辉煌、宫婢环伺,光晕把四周的浓雾浸染得白茫茫的,殿内还时而传出几声清净悠扬的梵唱,便如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内院,无论外间是怎样的黑暗劫难,都影响不到它的光明圣洁。
这座小殿名曰“镜殿”,是唐高宗李治生前修建的。
顾名思义,殿内四壁悬挂着许多镜子,给人以奥妙玄幻之感。此殿建成之初,宰相刘仁轨陪驾至此,曾有讽谏“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此殿四壁映照,竟似有不止一位天子,恐非吉兆”。
李治闻言也觉不祥,于是下令将镜子摘去,以免灾祸。
荏苒间十多年过去了,天上并未出现两个太阳,人间却出现两个同时在位的皇帝。
而且李治的北唐也没有了。
李芙兴致勃勃来洛阳。
却如李佑所料的。
大失所望。
骆宾王确实不行,让李芙差点把他的诗稿都烧了。
不过李芙还是没有撕。
她太喜欢这些诗句了。
最后想起了父皇说的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把诗句和人分开了。
人是人,诗句就是诗句。
这样一来算是过了李芙。
当然李芙来洛阳也不仅仅是来见骆宾王和薛万彻。
主要目的自然是安抚百姓。
想比能让洛阳人害怕的暴君李佑,年轻的李芙更适合安抚人心。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对普通百姓而言,天命二十四年是个好年头。
托改朝换代的福,再次蠲免赋税,由于新旧历法的不同,南唐和武周历法的区别。
李佑默许百姓过了两次春节,整个冬天都是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的。
现在艳阳和煦、万物复苏,无论依据《周历》还是《唐历》,都是无可争议的春天了。
在这春意盎然的时刻又有喜讯传遍大街小巷。
两个民怨极深的“奸臣”也被绑赴都亭,斩首示众。
这两人一个是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积,一个是凤阁侍郎兼宰相的傅游艺。
这是薛万彻的意外收获。
丘神积乃唐室将门之后,先朝谭国公、右武侯大将军丘行恭之子,但他全无乃父遗风,攀附武氏不遗余力,而且性情歹毒、行事狠辣。
李唐宗室“叛乱”,他率军平叛,大肆杀良冒功,屠戮无辜官民千余家,深遭百姓痛恨。
傅游艺倒没做过什么大奸大恶之事,但是风评不佳,尤其他当初组织臣民谒阙请愿,把大伙折腾得够呛,所以老百姓也厌恶他。
因他一年间从七品官升到宰相,如今又一个跟头栽下来,故而民间给他起个绰号,唤作“四时仕宦”,极具嘲讽之意。
都运气不好,洛阳城破被抓住。
观看死刑一向是京畿百姓“喜闻乐见”之事,何况今天杀的是奸臣,岂能不引起轰动?洛阳民众争睹这大快人心的场面,扶老携幼纷至沓来,比赶庙会还热闹。眼瞅着两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被灰头土脸地绑在桩橛上,有人忍不住高声叫嚷:“哦!‘四时仕宦’当到头喽!当初为了升官,折腾得乡里沸沸扬扬。这次又想投降当今,当今怎么会收留你这样的小人!倒霉了吧?”
“你晓得什么?”别的看热闹的人反驳,“我昨天见了告示,傅游艺之罪乃是谋反。据说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身穿龙袍登上金殿,醒来就开始图谋不轨,鬼鬼祟祟的,结果被抓了。哼!从七品官升到宰相,还不知足,薛太尉大发慈悲,让他官复原职。竟还妄想当皇帝,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是啊!做人还是本分些好,多烧香、多拜佛,莫生非分之想。那位丘大将军何尝不是名利心太重?为了往上爬,枉害无辜,做尽了坏事,现在轮到自己掉脑袋了吧?业力不失,这是报应啊!可见苍天有眼,皇帝圣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有人接过话茬儿:“去年吴王勤王。洛阳百姓被丘神积害死不少。张光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本来也想杀良冒功,抓了五千多人。幸而狄仁杰赴任洛阳,上疏辨明是非为民求情,这才保住那数千人的性命。真是功德无量啊!”
“不错,狄公那等好官实在难得。当年他在宁州任刺史,把那里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感念其恩,给他立德政碑,连后任的几位刺史见了碑文都深受触动,没一个敢盘剥百姓的。”
又有人神秘兮兮道:“我曾听到传言,说狄仁杰是半仙之体,能元灵出窍,白天判州中政务,夜晚断阴曹冤狱,不知是真是假。”
“唉!可惜狄公常年在外任职,现在又在武媚娘那个狐媚子手下。咱们洛阳父老反倒无缘一睹他老人家的风采,遗憾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谈起狄仁杰的事迹,越说越离奇。
殊不知此刻有个年逾五旬、身材胖大、白面长须的老者骑马立于人群之后,正哭笑不得地望着他们。
恰是他们仰慕已久的狄公。
狄仁杰科举明经起家,早年以直谏驰名,近年来他远离京城在外任职,这固然是因为他善于处理民政,却更与朝廷局势有关。
当初他担任宁州刺史颇有政绩,一度调回洛阳,升任地官侍郎。
偏偏事不凑巧,那会儿武曌忙于打击异己,诛杀刘祎之等人,改用见风使舵的王本立为地官尚书、同平章事。
王本立早年曾被狄仁杰弹劾,彼此芥蒂很深,一起共事岂不尴尬?
恰逢李恪失败,于是武曌命他接任洛阳长史。
哪知刚到洛阳就赶上张光辅捕拿无辜百姓的事,为此他与张光辅大闹一场,上疏为民求情。
结果豫州百姓得救了,他却因为辱骂宰相被贬往西北。
一时间心灰意冷。
既在其位必尽其责,无论大唐还是大周,老百姓总要好好过日子吧?
所以这次听说南唐储君到了洛阳,便来试试。
&nb... -->>
长夜漫漫,天寒地冻,此时虽然已是“春天”,天气依然很冷,尤其三更过后,不但寒气森森,更有弥漫无边的沉沉雾霭,仿佛将整个人间都笼罩住了,没有一丝月光。
洛阳虽是天下繁华之地,此刻也在黑暗中沉睡着,悄然无声万籁俱寂,就连皇宫亦如是。
李芙寝宫外自然少不了值宿的侍卫,可在这呵气成雾的寒夜里苦熬半宿,即便铜铸铁打的人也坚持不住,都各觅暖和背风之地小憩去了。
唯有看守刻漏的侍卫差事最苦,还要时不时地去检查。
虽说天寒之时不用铜壶滴水,改用沙漏计时,但随着雾气渐浓,沙子受潮一样可能冻结,所以要精心照看,以免误了朝会的时辰。这会儿许多宫殿前的灯笼已被雾气熄灭,宫人们也懒得再点,只待雾散天明。整个宫苑都沉寂在夜色中,唯独上阳宫中一座不起眼的小殿气氛迥然。
此处灯火辉煌、宫婢环伺,光晕把四周的浓雾浸染得白茫茫的,殿内还时而传出几声清净悠扬的梵唱,便如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内院,无论外间是怎样的黑暗劫难,都影响不到它的光明圣洁。
这座小殿名曰“镜殿”,是唐高宗李治生前修建的。
顾名思义,殿内四壁悬挂着许多镜子,给人以奥妙玄幻之感。此殿建成之初,宰相刘仁轨陪驾至此,曾有讽谏“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此殿四壁映照,竟似有不止一位天子,恐非吉兆”。
李治闻言也觉不祥,于是下令将镜子摘去,以免灾祸。
荏苒间十多年过去了,天上并未出现两个太阳,人间却出现两个同时在位的皇帝。
而且李治的北唐也没有了。
李芙兴致勃勃来洛阳。
却如李佑所料的。
大失所望。
骆宾王确实不行,让李芙差点把他的诗稿都烧了。
不过李芙还是没有撕。
她太喜欢这些诗句了。
最后想起了父皇说的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把诗句和人分开了。
人是人,诗句就是诗句。
这样一来算是过了李芙。
当然李芙来洛阳也不仅仅是来见骆宾王和薛万彻。
主要目的自然是安抚百姓。
想比能让洛阳人害怕的暴君李佑,年轻的李芙更适合安抚人心。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对普通百姓而言,天命二十四年是个好年头。
托改朝换代的福,再次蠲免赋税,由于新旧历法的不同,南唐和武周历法的区别。
李佑默许百姓过了两次春节,整个冬天都是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的。
现在艳阳和煦、万物复苏,无论依据《周历》还是《唐历》,都是无可争议的春天了。
在这春意盎然的时刻又有喜讯传遍大街小巷。
两个民怨极深的“奸臣”也被绑赴都亭,斩首示众。
这两人一个是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积,一个是凤阁侍郎兼宰相的傅游艺。
这是薛万彻的意外收获。
丘神积乃唐室将门之后,先朝谭国公、右武侯大将军丘行恭之子,但他全无乃父遗风,攀附武氏不遗余力,而且性情歹毒、行事狠辣。
李唐宗室“叛乱”,他率军平叛,大肆杀良冒功,屠戮无辜官民千余家,深遭百姓痛恨。
傅游艺倒没做过什么大奸大恶之事,但是风评不佳,尤其他当初组织臣民谒阙请愿,把大伙折腾得够呛,所以老百姓也厌恶他。
因他一年间从七品官升到宰相,如今又一个跟头栽下来,故而民间给他起个绰号,唤作“四时仕宦”,极具嘲讽之意。
都运气不好,洛阳城破被抓住。
观看死刑一向是京畿百姓“喜闻乐见”之事,何况今天杀的是奸臣,岂能不引起轰动?洛阳民众争睹这大快人心的场面,扶老携幼纷至沓来,比赶庙会还热闹。眼瞅着两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被灰头土脸地绑在桩橛上,有人忍不住高声叫嚷:“哦!‘四时仕宦’当到头喽!当初为了升官,折腾得乡里沸沸扬扬。这次又想投降当今,当今怎么会收留你这样的小人!倒霉了吧?”
“你晓得什么?”别的看热闹的人反驳,“我昨天见了告示,傅游艺之罪乃是谋反。据说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身穿龙袍登上金殿,醒来就开始图谋不轨,鬼鬼祟祟的,结果被抓了。哼!从七品官升到宰相,还不知足,薛太尉大发慈悲,让他官复原职。竟还妄想当皇帝,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是啊!做人还是本分些好,多烧香、多拜佛,莫生非分之想。那位丘大将军何尝不是名利心太重?为了往上爬,枉害无辜,做尽了坏事,现在轮到自己掉脑袋了吧?业力不失,这是报应啊!可见苍天有眼,皇帝圣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有人接过话茬儿:“去年吴王勤王。洛阳百姓被丘神积害死不少。张光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本来也想杀良冒功,抓了五千多人。幸而狄仁杰赴任洛阳,上疏辨明是非为民求情,这才保住那数千人的性命。真是功德无量啊!”
“不错,狄公那等好官实在难得。当年他在宁州任刺史,把那里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感念其恩,给他立德政碑,连后任的几位刺史见了碑文都深受触动,没一个敢盘剥百姓的。”
又有人神秘兮兮道:“我曾听到传言,说狄仁杰是半仙之体,能元灵出窍,白天判州中政务,夜晚断阴曹冤狱,不知是真是假。”
“唉!可惜狄公常年在外任职,现在又在武媚娘那个狐媚子手下。咱们洛阳父老反倒无缘一睹他老人家的风采,遗憾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谈起狄仁杰的事迹,越说越离奇。
殊不知此刻有个年逾五旬、身材胖大、白面长须的老者骑马立于人群之后,正哭笑不得地望着他们。
恰是他们仰慕已久的狄公。
狄仁杰科举明经起家,早年以直谏驰名,近年来他远离京城在外任职,这固然是因为他善于处理民政,却更与朝廷局势有关。
当初他担任宁州刺史颇有政绩,一度调回洛阳,升任地官侍郎。
偏偏事不凑巧,那会儿武曌忙于打击异己,诛杀刘祎之等人,改用见风使舵的王本立为地官尚书、同平章事。
王本立早年曾被狄仁杰弹劾,彼此芥蒂很深,一起共事岂不尴尬?
恰逢李恪失败,于是武曌命他接任洛阳长史。
哪知刚到洛阳就赶上张光辅捕拿无辜百姓的事,为此他与张光辅大闹一场,上疏为民求情。
结果豫州百姓得救了,他却因为辱骂宰相被贬往西北。
一时间心灰意冷。
既在其位必尽其责,无论大唐还是大周,老百姓总要好好过日子吧?
所以这次听说南唐储君到了洛阳,便来试试。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