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三教九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剃度剃度,要剃了头发才好普度众生啊!佛教徒们为了表明自己舍弃尘缘,一心向佛,便从皈依佛门的那一天起,将头发剪去,甚至还在头上烫出香疤。当然也有留头发的,不过那些都是记名的俗家弟子,而非亲传。
“南无阿弥陀佛。”谈起佛法,静璇迅速从先前的羞赧中走了出来,在宣了一声佛号后,道:“李道友所说原也不错,只是小尼以为我等礼佛,当不拘束于身上羁绊,唯有诚心诚意而已,不是么?”
静璇说罢,睁大着一双晶亮的眸子,直瞧着李易,彷佛在期盼着李易的认同。
李易一怔,这静璇小尼姑哪次与自己谈话不是引经据典,将佛祖曰翻来覆去,侃侃而谈中自信从容?今儿个怎么说得如此的小心翼翼。
联想着静璇前后表现,李易迅速找到了原因所在:这小尼姑定然是爱煞了自己的秀发,舍不得剪掉,但是小尼姑在向来信奉不疑的佛经上却找不到理由,于是小尼姑只有自我安慰了。
我还真当你以大无畏无悔的精神,将此身此生献给了佛祖如来呢?原来也还是有所保留的。难得见到静璇如此的小儿女姿态,李易禁不住的心中一乐。
不过李易面上却不显露出来,故作一本正经道:“师太此言差矣,佛祖不是在《华严经》上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由此可见,成佛之途,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意思便是说“佛”与“众生”在本体上是一样的,这个本体是“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性”。这句话通俗点讲就是“众生平等,众生皆佛。”
既然“佛性”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人成了佛陀菩萨,有的人却是凡夫俗子?这便是修行的作用了。
佛陀菩萨与凡夫俗子的“佛性”好比两颗原本一模一样的明珠,但是佛陀菩萨的明珠洁净无尘,而凡夫俗子的明珠布满尘埃。凡夫俗子只有通过修行,去除明珠上的尘埃,才能成佛。
自从佛祖做“三千烦恼丝”的佛偈来点化那位堕入苦海的弟子后,佛教徒便认为头发也是“明珠上的尘埃”,必须去除才行。成佛是为了去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哪里会有什么烦恼,简直是开玩笑嘛。
听得李易以佛经来反驳自己,静璇一张俏脸霎时变得惨白,静璇从小将佛经读得滚瓜烂熟,李易说的静璇如何不知?
此番静璇将事情说与李易知晓,是觉得李易于佛法上颇有慧根,每每能推陈出新,不同于佛经所记载却又言之凿凿,出乎自己所想,发人深思。或许李易真能找到佛法真谛,解决这个困扰了自己十几年的“三千烦恼丝”呢?
原来李道友也觉得我要将头发剪去,否则身为道教弟子的李道友怎么会一个字也不改的照搬佛经呢?可悲的是自己一直意志不坚,下不了决心。
静璇心底有个声音在一直叫唤着,很有些自怨自艾的想道:自己一直想要点化李道友,如今看来,真正需要点化的是自己啊!
静璇抿紧着嘴唇,似想要说着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心思急转中,呼吸都显得有些急促起来,****起起伏伏,宛然里面藏住了什么秘密。
………………
李易见得静璇眼中梨花带雨,娇眩欲滴,似受了无穷委屈,生怕静璇一个不小心哭出来,暗道自己还是点到即止,别太玩过火了,万一静璇在听了自己的话之后,为了坚定向佛之心,回去找把剪子,来个“喀嚓”一声给整成了大光头,自己可真是罪莫大焉。
话说回来,静璇这样子真是我见犹怜,即便不是惋惜于静璇的秀发,自己也见不得静璇这般的楚楚模样,哪怕是赴汤蹈火,也要在所不惜啊!
李易抬头望天,手抚下巴做沉思状,呃……可惜年纪太小,还没有长出胡须,否则自己也能过一把长须飘飘仙风道骨的瘾了。
李易摇了摇头,叹道:“其实小道对佛祖‘三千烦恼丝’的看法是很不以为然的,秀发何辜?竟要承担起三千烦恼?!”
“啊!”静璇正在犹豫要不要剪去秀发,事情居然在李易口中峰回路转,少不得眼中一亮,话语里带着几分求知的迫切,询道:“李道友有何高见?竟能对佛祖之言有所旁见?且教导于小尼……”
正说话间,静璇却是觑见李易一双眼睛目光灼灼,直盯着自己看,而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玩味,俨然自己的一切反应都在李易意料之中。
李易早就知自己心中所想,也早就对剃度之事有与佛祖不同的看法,之所以要说出那《华严经》故事,不过是想看看自己的表情,可恨的是,自己居然还傻乎乎的配合着李易。
这么一想,静璇登时又羞又脑,脸儿涨得就像那熟透的苹果,都快要滴出血来。情急之下静璇一跺脚,朝着李易狠狠的瞪了一眼,娇嗔道:“你……你欺负小尼,你还不快说?”连一直挂在嘴上的称呼“李道友”都换成了“你”。
话刚出口,有着良好素养的静璇很快就后悔了,这不是犯了“嗔戒”么?静璇赶忙双手合十,虔诚万分的道:“南无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还请菩萨勿要怪罪小尼。”
李易可不管什么菩萨怪罪不怪罪,小道我是信奉三清祖师爷的。见得修真界三大名女之一,普陀山观音禅院座下,以普度世界芸芸众生为己任的静璇女尼做如何小儿女姿态,李易心中畅快哪里还按捺的住心中笑意,哈哈大笑起来。
听到李易的笑声,静璇只觉得自己连脖子根都红了,直恨不得拿什么去堵住李易的嘴,毕竟十几年的青灯古佛不是白白度过,于是静璇紧紧握住手中寒玉拂尘,也不理睬李易,只低头将着“南无阿弥陀佛”一遍又一遍的念着。
呃……好吧,我一个人笑也怪没意思的!见到静璇又要念经,李易咳嗽一声,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人生老病死,皆冥冥中自有定数,佛祖既然说‘心即是佛’,何不一切随缘随法?”
李易对道教儒教义理精通,对佛教义理却是似懂非懂,不过融合古今所论,知道佛教与道教皆是出世之教,其理相通,道教讲求的“无为”与佛教讲求的“涅槃”便相差无几,不过是各自的表述不同罢了,真要探个究竟透彻些,不外乎是“顺其自然”。
李易的这句话似道非道,似佛非佛,便是以“自然”揉合了佛道的思想。
人的头发不比身上的衣服,每个人一出生便有头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也在慢慢的变长,而没有人是穿着衣服出生的,尽管每个人出身后都会穿着衣服。
所以说,修行中常说的不为外物所羁绊中的“外物”可以包括衣服在内,却不能包括头发在内,因为头发是自然而生,而衣服不是。
按照《华严经》上的诸佛众生唯心无别法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其“心”纯净无暇,自然是“佛”了,那么婴儿的头发又怎么去解释?难道是“佛”带着“烦恼”出生?
禅宗六祖慧能做佛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头发乃是自然而生,你为了皈依佛教而去剪头发,那岂不是为了去除“烦恼”而烦恼?
………………
其实以李易看来,佛教的剃度,不仅是去除“三千烦恼丝”,也有着身份识别的作... -->>
剃度剃度,要剃了头发才好普度众生啊!佛教徒们为了表明自己舍弃尘缘,一心向佛,便从皈依佛门的那一天起,将头发剪去,甚至还在头上烫出香疤。当然也有留头发的,不过那些都是记名的俗家弟子,而非亲传。
“南无阿弥陀佛。”谈起佛法,静璇迅速从先前的羞赧中走了出来,在宣了一声佛号后,道:“李道友所说原也不错,只是小尼以为我等礼佛,当不拘束于身上羁绊,唯有诚心诚意而已,不是么?”
静璇说罢,睁大着一双晶亮的眸子,直瞧着李易,彷佛在期盼着李易的认同。
李易一怔,这静璇小尼姑哪次与自己谈话不是引经据典,将佛祖曰翻来覆去,侃侃而谈中自信从容?今儿个怎么说得如此的小心翼翼。
联想着静璇前后表现,李易迅速找到了原因所在:这小尼姑定然是爱煞了自己的秀发,舍不得剪掉,但是小尼姑在向来信奉不疑的佛经上却找不到理由,于是小尼姑只有自我安慰了。
我还真当你以大无畏无悔的精神,将此身此生献给了佛祖如来呢?原来也还是有所保留的。难得见到静璇如此的小儿女姿态,李易禁不住的心中一乐。
不过李易面上却不显露出来,故作一本正经道:“师太此言差矣,佛祖不是在《华严经》上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由此可见,成佛之途,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意思便是说“佛”与“众生”在本体上是一样的,这个本体是“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性”。这句话通俗点讲就是“众生平等,众生皆佛。”
既然“佛性”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人成了佛陀菩萨,有的人却是凡夫俗子?这便是修行的作用了。
佛陀菩萨与凡夫俗子的“佛性”好比两颗原本一模一样的明珠,但是佛陀菩萨的明珠洁净无尘,而凡夫俗子的明珠布满尘埃。凡夫俗子只有通过修行,去除明珠上的尘埃,才能成佛。
自从佛祖做“三千烦恼丝”的佛偈来点化那位堕入苦海的弟子后,佛教徒便认为头发也是“明珠上的尘埃”,必须去除才行。成佛是为了去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哪里会有什么烦恼,简直是开玩笑嘛。
听得李易以佛经来反驳自己,静璇一张俏脸霎时变得惨白,静璇从小将佛经读得滚瓜烂熟,李易说的静璇如何不知?
此番静璇将事情说与李易知晓,是觉得李易于佛法上颇有慧根,每每能推陈出新,不同于佛经所记载却又言之凿凿,出乎自己所想,发人深思。或许李易真能找到佛法真谛,解决这个困扰了自己十几年的“三千烦恼丝”呢?
原来李道友也觉得我要将头发剪去,否则身为道教弟子的李道友怎么会一个字也不改的照搬佛经呢?可悲的是自己一直意志不坚,下不了决心。
静璇心底有个声音在一直叫唤着,很有些自怨自艾的想道:自己一直想要点化李道友,如今看来,真正需要点化的是自己啊!
静璇抿紧着嘴唇,似想要说着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心思急转中,呼吸都显得有些急促起来,****起起伏伏,宛然里面藏住了什么秘密。
………………
李易见得静璇眼中梨花带雨,娇眩欲滴,似受了无穷委屈,生怕静璇一个不小心哭出来,暗道自己还是点到即止,别太玩过火了,万一静璇在听了自己的话之后,为了坚定向佛之心,回去找把剪子,来个“喀嚓”一声给整成了大光头,自己可真是罪莫大焉。
话说回来,静璇这样子真是我见犹怜,即便不是惋惜于静璇的秀发,自己也见不得静璇这般的楚楚模样,哪怕是赴汤蹈火,也要在所不惜啊!
李易抬头望天,手抚下巴做沉思状,呃……可惜年纪太小,还没有长出胡须,否则自己也能过一把长须飘飘仙风道骨的瘾了。
李易摇了摇头,叹道:“其实小道对佛祖‘三千烦恼丝’的看法是很不以为然的,秀发何辜?竟要承担起三千烦恼?!”
“啊!”静璇正在犹豫要不要剪去秀发,事情居然在李易口中峰回路转,少不得眼中一亮,话语里带着几分求知的迫切,询道:“李道友有何高见?竟能对佛祖之言有所旁见?且教导于小尼……”
正说话间,静璇却是觑见李易一双眼睛目光灼灼,直盯着自己看,而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玩味,俨然自己的一切反应都在李易意料之中。
李易早就知自己心中所想,也早就对剃度之事有与佛祖不同的看法,之所以要说出那《华严经》故事,不过是想看看自己的表情,可恨的是,自己居然还傻乎乎的配合着李易。
这么一想,静璇登时又羞又脑,脸儿涨得就像那熟透的苹果,都快要滴出血来。情急之下静璇一跺脚,朝着李易狠狠的瞪了一眼,娇嗔道:“你……你欺负小尼,你还不快说?”连一直挂在嘴上的称呼“李道友”都换成了“你”。
话刚出口,有着良好素养的静璇很快就后悔了,这不是犯了“嗔戒”么?静璇赶忙双手合十,虔诚万分的道:“南无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还请菩萨勿要怪罪小尼。”
李易可不管什么菩萨怪罪不怪罪,小道我是信奉三清祖师爷的。见得修真界三大名女之一,普陀山观音禅院座下,以普度世界芸芸众生为己任的静璇女尼做如何小儿女姿态,李易心中畅快哪里还按捺的住心中笑意,哈哈大笑起来。
听到李易的笑声,静璇只觉得自己连脖子根都红了,直恨不得拿什么去堵住李易的嘴,毕竟十几年的青灯古佛不是白白度过,于是静璇紧紧握住手中寒玉拂尘,也不理睬李易,只低头将着“南无阿弥陀佛”一遍又一遍的念着。
呃……好吧,我一个人笑也怪没意思的!见到静璇又要念经,李易咳嗽一声,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人生老病死,皆冥冥中自有定数,佛祖既然说‘心即是佛’,何不一切随缘随法?”
李易对道教儒教义理精通,对佛教义理却是似懂非懂,不过融合古今所论,知道佛教与道教皆是出世之教,其理相通,道教讲求的“无为”与佛教讲求的“涅槃”便相差无几,不过是各自的表述不同罢了,真要探个究竟透彻些,不外乎是“顺其自然”。
李易的这句话似道非道,似佛非佛,便是以“自然”揉合了佛道的思想。
人的头发不比身上的衣服,每个人一出生便有头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也在慢慢的变长,而没有人是穿着衣服出生的,尽管每个人出身后都会穿着衣服。
所以说,修行中常说的不为外物所羁绊中的“外物”可以包括衣服在内,却不能包括头发在内,因为头发是自然而生,而衣服不是。
按照《华严经》上的诸佛众生唯心无别法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其“心”纯净无暇,自然是“佛”了,那么婴儿的头发又怎么去解释?难道是“佛”带着“烦恼”出生?
禅宗六祖慧能做佛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头发乃是自然而生,你为了皈依佛教而去剪头发,那岂不是为了去除“烦恼”而烦恼?
………………
其实以李易看来,佛教的剃度,不仅是去除“三千烦恼丝”,也有着身份识别的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