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挽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蕺山先生的道德人品都被世人推崇,慎独一说,也正好去去那些官员心中的杂念,我看就由蕺山先生担任这所官员进修学校的校长,这校长的品阶吗?就加礼部尚书头衔好了。
至于整理科道一事,右副都御史先整理个条务出来,然后蕺山先生、文太常、右副都御史三人表决后,再报给朕知晓好了。有两位道德之士把关,相信应该没有人会质疑,他们两位也会和右副都御史勾结吧?”
从刘宗周的一个不合时宜的奏章开始,崇祯今天在朝会上似乎相当活跃。
整理科道官员,撤换吏部尚书,建立一个莫名其妙的官员进修学校,又把蕺山先生、文太常、右副都御史硬生生的凑在了一起。
不管是黄立极等内阁成员,阉党余孽,还是东林党人,现在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崇祯到底想要做什么。
整理东林党控制的科道,可以说崇祯打击东林党人?但是让蕺山先生、文太常两位东林领袖去审核,打击东林党言路的方案,却又显得太过儿戏了。
撤了吏部尚书周应秋这位阉党大头目,换上了徐光启这位对东林党立场较为中立的学者,看起来似乎对阉党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是崇祯意思是,吏部官员们操纵堂官是以下犯上,坏了规矩。可想而知,徐光启就任之后,这吏部肯定是要清洗一番了。但是吏部的不少官员们,之前已经投奔了东林党了,现在清洗吏部,不等于还是在对付东林党人吗?
当今日的朝会散去后,退朝的官员队伍中都没有发出往日一般的议论声,今天的官员们走的都很安静。
黄立极正要穿过会极门,向着文渊阁中的内阁值房走去时,一名太监却候在此处拦住他说道:“黄阁老,陛下有口谕,请阁老去乾清宫一叙。”
黄立极眼睛打量了一眼这位中年太监,有些狐疑的问道:“陛下是正式宣召吗?”
“非也,陛下之说请阁老去叙话,并非宣召。请阁老移步。”这位太监只是简单的解释了几句,就弯腰请黄立极动身了。
一路上黄立极旁敲侧问了几句,想要从这位太监口中了解下崇祯找自己谈什么。然而这位中年太监虽然对黄立极态度极为谦恭,但是却什么都没有告诉黄立极。
这让黄立极有些惊奇了,他可是知道就在几个月前,这些宫内的太监是什么德行,别说他主动发问,就算是他不问,这些想要讨好他的太监们,也会主动的向他透露皇帝的消息。
以往皇宫内就像是一个筛子,什么消息都能很快传到宫外有心人的耳中。只要是有些政治野心的文官,都会试图在宫内交好几位太监,因为只有这些和皇帝朝夕相处的人,才能最明白皇帝的喜好。
而了解了一个皇帝的喜好之后,在去获得皇帝的信任就比较容易了。虽然大明的文官们花了几代人,把皇权关在了京城之内,但是在明代这个皇权已经发展到极致的极权社会,没有了皇帝的授命,文官们就无法获得合法的行政权。
理论上来说,文官虽然可以用听而不从来抵制皇权下到地方。但是没有皇帝的同意,文官发布任何施政命令都是非法的。所以在现实面前,皇帝和文官集团都必须要互相妥协。
皇帝愤怒了可以躲在宫内死活不出来,搞消极罢工。但是像大明这样中央集权的国家,皇帝罢工一天,地方上就要乱套了。掌握了大明行政权力的文官们,也不得不向皇帝低头。
为了某些不必要的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皇帝的性格和每天的心情,还有皇帝所关注的事务。这也是为什么明代内阁大臣们往往都要结交内侍的原因,因为有现实的需要。
黄立极在宫内交好魏忠贤,同样是遵从了这个潜规则。没有掌控司礼监的魏忠贤的配合,内阁还能干什么呢?但是东林党人就因此把他打成了阉党,这也就激起了黄立极对东林党人的反击。
魏忠贤下台后,黄立极在宫内的耳目也就没有了。不过黄立极能理解,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那个皇帝会留用先皇的亲信来负责自己的安危的。
由于害怕帝位交接时,交接内侍,会引起崇祯的怀疑。所以黄立极这几个月,一直都谨守本分,没有试图再找个宫内太监,了解宫中的情况。
不过到了今天,他觉得崇祯的疑心应该不会有这么大了,于是想着要探探宫内的消息。(未完待续)
bsp; 蕺山先生的道德人品都被世人推崇,慎独一说,也正好去去那些官员心中的杂念,我看就由蕺山先生担任这所官员进修学校的校长,这校长的品阶吗?就加礼部尚书头衔好了。
至于整理科道一事,右副都御史先整理个条务出来,然后蕺山先生、文太常、右副都御史三人表决后,再报给朕知晓好了。有两位道德之士把关,相信应该没有人会质疑,他们两位也会和右副都御史勾结吧?”
从刘宗周的一个不合时宜的奏章开始,崇祯今天在朝会上似乎相当活跃。
整理科道官员,撤换吏部尚书,建立一个莫名其妙的官员进修学校,又把蕺山先生、文太常、右副都御史硬生生的凑在了一起。
不管是黄立极等内阁成员,阉党余孽,还是东林党人,现在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崇祯到底想要做什么。
整理东林党控制的科道,可以说崇祯打击东林党人?但是让蕺山先生、文太常两位东林领袖去审核,打击东林党言路的方案,却又显得太过儿戏了。
撤了吏部尚书周应秋这位阉党大头目,换上了徐光启这位对东林党立场较为中立的学者,看起来似乎对阉党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是崇祯意思是,吏部官员们操纵堂官是以下犯上,坏了规矩。可想而知,徐光启就任之后,这吏部肯定是要清洗一番了。但是吏部的不少官员们,之前已经投奔了东林党了,现在清洗吏部,不等于还是在对付东林党人吗?
当今日的朝会散去后,退朝的官员队伍中都没有发出往日一般的议论声,今天的官员们走的都很安静。
黄立极正要穿过会极门,向着文渊阁中的内阁值房走去时,一名太监却候在此处拦住他说道:“黄阁老,陛下有口谕,请阁老去乾清宫一叙。”
黄立极眼睛打量了一眼这位中年太监,有些狐疑的问道:“陛下是正式宣召吗?”
“非也,陛下之说请阁老去叙话,并非宣召。请阁老移步。”这位太监只是简单的解释了几句,就弯腰请黄立极动身了。
一路上黄立极旁敲侧问了几句,想要从这位太监口中了解下崇祯找自己谈什么。然而这位中年太监虽然对黄立极态度极为谦恭,但是却什么都没有告诉黄立极。
这让黄立极有些惊奇了,他可是知道就在几个月前,这些宫内的太监是什么德行,别说他主动发问,就算是他不问,这些想要讨好他的太监们,也会主动的向他透露皇帝的消息。
以往皇宫内就像是一个筛子,什么消息都能很快传到宫外有心人的耳中。只要是有些政治野心的文官,都会试图在宫内交好几位太监,因为只有这些和皇帝朝夕相处的人,才能最明白皇帝的喜好。
而了解了一个皇帝的喜好之后,在去获得皇帝的信任就比较容易了。虽然大明的文官们花了几代人,把皇权关在了京城之内,但是在明代这个皇权已经发展到极致的极权社会,没有了皇帝的授命,文官们就无法获得合法的行政权。
理论上来说,文官虽然可以用听而不从来抵制皇权下到地方。但是没有皇帝的同意,文官发布任何施政命令都是非法的。所以在现实面前,皇帝和文官集团都必须要互相妥协。
皇帝愤怒了可以躲在宫内死活不出来,搞消极罢工。但是像大明这样中央集权的国家,皇帝罢工一天,地方上就要乱套了。掌握了大明行政权力的文官们,也不得不向皇帝低头。
为了某些不必要的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皇帝的性格和每天的心情,还有皇帝所关注的事务。这也是为什么明代内阁大臣们往往都要结交内侍的原因,因为有现实的需要。
黄立极在宫内交好魏忠贤,同样是遵从了这个潜规则。没有掌控司礼监的魏忠贤的配合,内阁还能干什么呢?但是东林党人就因此把他打成了阉党,这也就激起了黄立极对东林党人的反击。
魏忠贤下台后,黄立极在宫内的耳目也就没有了。不过黄立极能理解,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那个皇帝会留用先皇的亲信来负责自己的安危的。
由于害怕帝位交接时,交接内侍,会引起崇祯的怀疑。所以黄立极这几个月,一直都谨守本分,没有试图再找个宫内太监,了解宫中的情况。
不过到了今天,他觉得崇祯的疑心应该不会有这么大了,于是想着要探探宫内的消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