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东周末年有战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承了一下赵括。
“你怎么毛病,说事就说事,又在耍小人般阿谀奉承的手段了!”赵括知道缭子是有心露骨奉承,表明示自己无意逢迎。
可是缭子把儒家视为贤达的许由说成伪君子,却在不经意之间,刺激了已经因李斯之事而心中大为不快的荀子。赵括看荀子脸色更为难看了,只好一面在心中暗骂缭子口无遮拦,一面想法挽回李斯在荀子心中的地位。
“老师,您看许由是贤人,唐尧是圣人。他们要出来给天下人做事,都使了如此手段;可是后人皆赞叹许由贤、唐尧圣……同样,即便是李斯师兄使了点君子不耻的心术,那也是为了出仕为官,为天下人操劳――虽说有过,便用心还是好的,也不算错!”赵括宽慰荀子道,心中却想着不要因为挑穿了李斯的真面目,而让荀子觉得伤了颜面,最后又来个负气出走――他还指着荀子再为他招揽几个文治之才呢。
“老师,至孔子之过逝后,众儒家地子就分成了两帮。一派以子思、孟子为代表,他们这些假儒死儒,只知读先贤经典,看重个体的心性修养,而不关心天下人,这与那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又有什么不一样?而我们稷下学派一门则主张身体力行,出仕为民做实事好事,注重改旧革弊,建立大同世界。
李斯师兄是在行大道而不拘泥小节,这才是融会各家之学说,行儒家正论啊。”缭子看到赵括在一边好言劝荀子,知道又说错话了,也顺着赵括之意,说了下去。不过他的话,扯出了荀子的一贯主张;这话说得可比赵括说得可要漂亮得多。
出身于鬼谷学派的杂学兵家的缭子,有一种旁观者清的心境,倒是对儒家学说有几分透彻的了解,一语就说到了荀子学说的核心――主张实践与理论二者不可缺其一。
“罢了罢了,说‘窃不算偷的’是你们,又说‘过不是错的’,也是你们……儒术没有学好,道家阴阳互化之说,倒是精进得很――你们俩人所学本来就是以兵家为主的杂学,为师的也不好说你们什么了……”荀子也是豁达之人,看到身边还有两个算是明事理的弟子。
他理了理长长的胡须,转念又想,觉得李斯本就是个平家穷人出身,为了出仕使了点花样,本心也是实践发扬他的学说,也算是好弟子;于是他也就不再动气。
接着,荀子一脸严肃,又问赵括:“大公子,你就让李师在我身边做个正式的书吏吧――看样子,还是师有错,以为他是学有所成,可是今日看来,他还要在我身边多学两年,而不是出去历练啊!”
“当然,李师兄自然要在老师身边为老师分忧,不过不是什么书吏,而是做老师副手,为刑法之官,我会拜他为县丞!”赵括已经对李斯的才学操守从侧面有了个大致了解,知道要是官小了,定会把李斯放走,于是就给他许下了马服君封邑行政之官的二把手位置。
“县丞……李斯虽然精通法家之说,可他先前只做过仓库书吏,就是到了我身边来,才助我处理了县务――一下子让他做县丞……这是不是……”看到赵括如此大胆重用自家名不见经传的学生,荀子还以为自己耳背听错了,连声推辞道。
“当然不是,我观李斯之才,可以为县令,甚至持掌一国相印……可是他的名望少微,资历太浅,恐难服众,所以我要为他立威!”赵括直直而立,手中扬起那在沙盘习字用的木条,如手握玉圭一般,一字一顿,掷地作金石声道。
“立威?”荀子、缭子两人看着一本正经的赵括,知道他绝非戏言,纷纷问道。
“对!缭,你就留在老师身边,平时里要除了向老师讨教学习,还请你代替我为照料老师。另外就是这帮你李师兄立威之事:你告诉他,我来拜访过他,只是无缘相见,想请他为我办件事,事成之后,我必拜他为县丞。”赵括拉来缭子吩咐道:“我要李斯想个法子,能让我赵国国库不出一分一里金,便能凑到造出百辆新式广车之钱。”
“这个是不是太难了……”缭子还记得他向赵括问起“新式广车”造价几何时,赵括避而不答,便知道此车造价不菲,要让李斯成事很是困难。
“要是不难,我还不找他了呢,他这样耍我,还不兴我给他找个难题,为难他一下,然后才许他为官――再说了事件做好了,他才能在紫山一带竖立起威信啊!”赵括恶意地对缭子笑了笑,又走到沙盘,把先前所作云中地形抹去,重新写上四字:许由洗耳――作为对李斯玩弄在他面前把戏的警告。
赵括写完了字,便留下车马,又向荀子借来骑乘之马;与荀子、缭子道别之后,一骑红尘,奔向邯郸而去。(未完待续)
承了一下赵括。
“你怎么毛病,说事就说事,又在耍小人般阿谀奉承的手段了!”赵括知道缭子是有心露骨奉承,表明示自己无意逢迎。
可是缭子把儒家视为贤达的许由说成伪君子,却在不经意之间,刺激了已经因李斯之事而心中大为不快的荀子。赵括看荀子脸色更为难看了,只好一面在心中暗骂缭子口无遮拦,一面想法挽回李斯在荀子心中的地位。
“老师,您看许由是贤人,唐尧是圣人。他们要出来给天下人做事,都使了如此手段;可是后人皆赞叹许由贤、唐尧圣……同样,即便是李斯师兄使了点君子不耻的心术,那也是为了出仕为官,为天下人操劳――虽说有过,便用心还是好的,也不算错!”赵括宽慰荀子道,心中却想着不要因为挑穿了李斯的真面目,而让荀子觉得伤了颜面,最后又来个负气出走――他还指着荀子再为他招揽几个文治之才呢。
“老师,至孔子之过逝后,众儒家地子就分成了两帮。一派以子思、孟子为代表,他们这些假儒死儒,只知读先贤经典,看重个体的心性修养,而不关心天下人,这与那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又有什么不一样?而我们稷下学派一门则主张身体力行,出仕为民做实事好事,注重改旧革弊,建立大同世界。
李斯师兄是在行大道而不拘泥小节,这才是融会各家之学说,行儒家正论啊。”缭子看到赵括在一边好言劝荀子,知道又说错话了,也顺着赵括之意,说了下去。不过他的话,扯出了荀子的一贯主张;这话说得可比赵括说得可要漂亮得多。
出身于鬼谷学派的杂学兵家的缭子,有一种旁观者清的心境,倒是对儒家学说有几分透彻的了解,一语就说到了荀子学说的核心――主张实践与理论二者不可缺其一。
“罢了罢了,说‘窃不算偷的’是你们,又说‘过不是错的’,也是你们……儒术没有学好,道家阴阳互化之说,倒是精进得很――你们俩人所学本来就是以兵家为主的杂学,为师的也不好说你们什么了……”荀子也是豁达之人,看到身边还有两个算是明事理的弟子。
他理了理长长的胡须,转念又想,觉得李斯本就是个平家穷人出身,为了出仕使了点花样,本心也是实践发扬他的学说,也算是好弟子;于是他也就不再动气。
接着,荀子一脸严肃,又问赵括:“大公子,你就让李师在我身边做个正式的书吏吧――看样子,还是师有错,以为他是学有所成,可是今日看来,他还要在我身边多学两年,而不是出去历练啊!”
“当然,李师兄自然要在老师身边为老师分忧,不过不是什么书吏,而是做老师副手,为刑法之官,我会拜他为县丞!”赵括已经对李斯的才学操守从侧面有了个大致了解,知道要是官小了,定会把李斯放走,于是就给他许下了马服君封邑行政之官的二把手位置。
“县丞……李斯虽然精通法家之说,可他先前只做过仓库书吏,就是到了我身边来,才助我处理了县务――一下子让他做县丞……这是不是……”看到赵括如此大胆重用自家名不见经传的学生,荀子还以为自己耳背听错了,连声推辞道。
“当然不是,我观李斯之才,可以为县令,甚至持掌一国相印……可是他的名望少微,资历太浅,恐难服众,所以我要为他立威!”赵括直直而立,手中扬起那在沙盘习字用的木条,如手握玉圭一般,一字一顿,掷地作金石声道。
“立威?”荀子、缭子两人看着一本正经的赵括,知道他绝非戏言,纷纷问道。
“对!缭,你就留在老师身边,平时里要除了向老师讨教学习,还请你代替我为照料老师。另外就是这帮你李师兄立威之事:你告诉他,我来拜访过他,只是无缘相见,想请他为我办件事,事成之后,我必拜他为县丞。”赵括拉来缭子吩咐道:“我要李斯想个法子,能让我赵国国库不出一分一里金,便能凑到造出百辆新式广车之钱。”
“这个是不是太难了……”缭子还记得他向赵括问起“新式广车”造价几何时,赵括避而不答,便知道此车造价不菲,要让李斯成事很是困难。
“要是不难,我还不找他了呢,他这样耍我,还不兴我给他找个难题,为难他一下,然后才许他为官――再说了事件做好了,他才能在紫山一带竖立起威信啊!”赵括恶意地对缭子笑了笑,又走到沙盘,把先前所作云中地形抹去,重新写上四字:许由洗耳――作为对李斯玩弄在他面前把戏的警告。
赵括写完了字,便留下车马,又向荀子借来骑乘之马;与荀子、缭子道别之后,一骑红尘,奔向邯郸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