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老大是女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霍明锦的手, 宽厚而温暖,掌心干燥, 指腹薄茧粗砺,能整个把她的手包覆起来。
为了让她安心, 他竟然将如此大逆不道的秘密如实告诉她,没有一丝隐瞒。
傅云英没有挣开, 任他握着。
其实她并不害怕,即使被他发现自己是女儿身。
仔细回想,铜山上遇到他时, 便是如此了……在她面前时, 他是最温和最没有防备的。
两人一时都沉默下来, 她垂眸不语,霍明锦久久凝视着她,眼底渐渐浮起笑意。
“你和楚王世子情同兄弟?”他拉着她的手, 轻声问。
傅云英一怔, 然后瞳孔猛然一缩,脸色变了。
霍明锦知道她明白了,面色仍旧温和,缓缓说:“朱和昶是独子, 年纪小,是地方藩王嫡子, 楚王不领兵, 无权无势, 从血缘关系和身份上来说, 朱和昶很合适,不过他的父亲还在世,这就麻烦了。长沙府的潭王世子也是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家中兄弟太多……”
傅云英心念电转,霍明锦既然这么说了,一定早就做了万全准备……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恐怕保不住。
皇帝不会再有子嗣的,他年轻的时候也和太子一样,早早就开始服用助兴药物,人到中年,身体早就垮了,所以皇子们也大多身体孱弱,小小年纪就夭折。太子死得这么突然,也和这个有关。这么多年宫中妃嫔没有怀孕的,以后更不可能再怀上子嗣。
那由谁来继承皇位,坐拥这大好河山呢?
必须是皇室血脉。
所以只能从藩王里选。
霍明锦平静地道:“真到了那个时候,朝中大臣人心浮动,很多事情可能连我也不能控制,想确保朱和昶能够顺利进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你先和楚王商量,若他有意,我可以保证朱和昶的安全。”
傅云英收敛混乱的思绪,一言不发。
霍明锦看着她,并不催促,等她自己做决定。
冬日的阳光,炽烈和煦,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脸颊微微发烫,掩在网巾里的鬓发也被晒得发热。
傅云英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带着蓬勃的力量。
扶持一位新君登基的从龙之功,可比几十年寒窗苦读要强多了,泼天的富贵权势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在大理寺待的时日越长,她越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大臣前仆后继,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自己支持的皇子出谋划策。大多数人当然是冲着功名利禄去的,也有人不在意荣华,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君王利益一致,他们才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才华。
她想了很多,定定神,慢慢道:“朱和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更愿意当一个无忧无虑的世子。”
朱和昶娇生惯养,耽于享乐,爱华服,好美食,喜欢漂亮的小娘子,楚王为终生不能离开武昌府而郁积于心,他却满不在乎,只要能一直坐在金山银山堆里混吃等死,每天有奴仆殷勤伺候,他愿意在武昌府待一辈子。
霍明锦嘴角一扯,浑不在意,“情势不由人,朱和昶没有太多选择,潭王世子器量狭小,如果他坐上那个位子,不会放过曾和他竞争的人。”
他并不是危言耸听,历来新君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巩固自己的皇位。
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没有人能抵抗这样的诱惑,即使朱和昶不动心,楚王府其他人也不心动吗?
朱和昶单纯,耳根子软,很容易被身边人说动。
何况,还有一个大半辈子不老实,做梦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能离开武昌府的楚王。
即使朱和昶无意于争位,楚王派系也会蠢蠢欲动,而且一定会自作主张为他奔走,不管他有没有野心,都会被其他人当做是对手。
就像当年,荣王和皇帝相争,朝中许多大臣并未拥护哪一方,还是被扣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扔进大牢等死。
傅云英没有犹豫很久,很快下定决心,“我得先问楚王是什么打算。”
霍明锦嗯了一声。
傅云英抬眼看他,他仍然拉着她的手不放,双眉浓密,鼻骨挺直,淡金色光线勾勒出他线条分明的侧脸。
楚王绝不是一个甘于当藩王的人,年轻的时候做了不少荒唐事,这事霍明锦可以自己和楚王联系,有他相助,楚王必定对他感恩戴德。
他告诉她,让她知会楚王……
若朱和昶真的能从藩王世子一举晋升为储君,这个功劳将有一大半记在她头上。
他为什么对她这么好?
她坐着出了会儿神。
……
回到家中,傅云英立刻铺纸磨墨,给楚王写了封信,告诉他京城的局势。
楚王是聪明人,她用不着说得太明白。不过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她还是用的暗语,信被人中途劫走也不要紧。
信一共写了四封,她分别在不同时间把信交给乔嘉和傅云启,让他们立刻动身回武昌府,把信送到李寒石手上。
乔嘉不肯走,道:“公子勿怪,送信不是我的职责。”
这人是个死脑筋。
傅云英没有逼迫他,另外找了个妥帖的人。
傅云启当天就出发了,知道事情紧急,他骑快马回去,这几年跟着傅四老爷走南闯北,他的马术已经很娴熟,不再是那个只能骑驴出门的娇少爷。
信送出去后,她和往常一样每天去大理寺应卯办差。
太子身亡,丧事办得很隆重,但身后事再如何风光,也不过是供老百姓嗟叹一阵而已。
朝中大臣人心浮躁,皇上越来越易怒暴躁,每天都要发落几个官员,六部官员每天战战兢兢,唯恐被皇上迁怒。
这个时候,首辅沈介溪忽然上了一道折子,上疏辞官。
皇上驳回他的折子,不见他,也不许他离开京城一步。
消息传到傅云英耳中时,她正在批示刑部刚送来的卷宗。
沈家也要乱了。
……
雪后初霁,天光放晴。
沈府外书房内,温暖如春,金丝楠木地板上铺了一层绒毯,脚踩上去,悄无声息。
首辅沈介溪双手背在背后,来回踱步。
门外侍立的幕僚等候了许久,额上沁出一层细汗,没人敢出声打扰阁老大人。
沈介溪神情严肃,望一眼窗外那株他当年入阁时手植的丁香树,想起当时的意气风发,长叹一口气。
他毕竟是独揽朝纲的内阁重臣,得知家人瞒着他在太子身边安插了人手,而这间接导致太子暴亡,他就敏感地认识到,沈家的噩运来了。
谁是背后黑手不重要,沈家不干净,太子的死确实和沈家有关。
他风光这么些年,虽然只是臣子,却能牢牢掌控内阁,可以封驳皇上的折子,皇上忌惮他,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霍明锦忽然横空出世,此子心狠手辣,遇佛杀佛,遇神弑神,几年之内频频把刀尖对向他,狠狠撕下他几块肉,让他伤筋动骨,但他还能支撑下去。
可这一回,沈介溪知道自己也束手无策了。
他再大胆,也没想过要改朝换代做王莽。
国朝绵延百年,老百姓居家乐业,生活富足,这江山是朱家的,不说现在国富民安,天下太平,就是马上天下大乱,人心还是向着皇室的,再来一个草莽揭竿而起,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唯有朱家人能坐稳江山。
他把持内阁,权势滔天,满朝文武在他面前都得乖乖听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非要当一个谋朝篡位的贼子,不仅身后遗臭万年,子孙后代也必将堕入贱籍,永无翻身之地。
他这些年日子过得太顺了,得意忘形,任人唯亲,不分是非对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时候也会动点不该动的念头,觉得自己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差不离了。
但冷静下来时,他知道沈家再如何风光显耀,终究还是会被其他新势力取代。
皇上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又刻薄寡恩,而且没有什么才能,才给了他收揽人心、把持内阁的机会,换一个皇帝,岂会容忍得了他?
江上代有才人出。
所以他才会默许儿子和幕僚安排沈氏女入宫为太子妃,他老了,不可能一直护着沈氏一族。
但他的儿子们太冲动太急躁了,他们在他的庇护中长大,只知道沈家如日中天,不懂皇权的至高无上,一个比一个暴躁,眼高手低,不自量力。
若是他们真的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就罢了,偏偏都志大才疏,以为掌控五军都督府和京卫,就能为所欲为。
好高骛远,得陇望蜀……
沈家要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局?
沈介溪眉头紧皱。
书房外曲折的游廊里,沈大公子和沈二公子也在来回踱步。
“父亲怎么会突然上疏辞官?”
沈大公子语气焦躁。
沈二公子道:“大哥,锦衣卫还在查太子的死因……我们的人手处理干净了,可就怕还有什么地方没想到的。”
一旁的幕僚俯身,小声说:“大人,就算锦衣卫找不到我们的把柄,皇上也会怀疑到沈家。锦衣卫抓人,何须证据?”
太子死得太突然了,沈家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太子妃有孕的事他们一直隐瞒得很好,可不知怎么的,忽然间就传得沸沸扬扬,连大街上的乞丐都知道太子妃肚子里揣了个太孙。
这一切不在沈家的计划之内,锦衣卫已经登门好几次了,皇上最近对他们的父亲非常冷淡。
幕僚叹口气,接着道:“为今之计,只能等太子妃产下太孙,再做打算。太孙年幼,皇上总得为太孙的将来打算。”
太孙肯定会被册封为储君。皇上年老,等他百年之时,太孙说不定还是个奶娃娃,皇上只要还有一点大局观,就必须留下沈家,唯有血脉相关的沈家会真心辅佐太孙。
沈大公子目光一闪,袖子一甩,问:“太子妃还有几个月生产?”
幕僚道:“太医说是还有三、四个月。”
沈大公子低头沉吟片刻,抬起头,阴恻恻道:“等不了那么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听懂他的暗示,沈二公子惊出一身冷汗,腿肚子直打哆嗦。
幕僚却面色如常,表情镇定。
沈大公子瞥弟弟一眼,“这事不能让父亲知道。”
沈二公子胆战心惊,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唯有点头应喏。
……
西暖阁内。
锦衣卫副千户匆匆走进里间,对着端坐在窗前软榻的皇帝一拱手,小声道:“皇上,有人想往太子妃那边传递东西,微臣将东西拦下了。”
皇帝抬起头,神情有几分狰狞,“什么东西?”
副千户垂目答:“是一些药材,微臣请太医辨别过,太医说都是些普通的药材,不过并非保胎……而是催产用的。”
哗啦啦一片响,皇帝一掌拍在小炕桌上,力气之大,竟将炕桌炸出几条细小的裂缝,桌上的茶碗陈设等物落到地上,碎裂的裂片溅得到处都是。
守在暖阁外的太监们面面相觑,想进去收拾,又怕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脑袋搬家。
虽然他们听不起副千户和皇上说了什么,但皇上震怒的声音还是透过槛窗传了出来。这几天皇上暴躁易怒,动不动就赐死近身伺候的人,他们每天睁开眼就担惊受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今天,皇上正在气头上,谁敢进去?
可不进去吧,皇上还是会发怒。
太监们心惊肉跳,汗如雨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里头传出从容的脚步声,副千户走了出来,黑瘦的脸庞,神情淡然,望一眼左右,皱起眉:“还不进去?”
两个被他点到的小太监如丧考妣,硬着头皮往里走。
菩萨保佑,让他们多活几天吧!
……
因为太子暴亡的缘故,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礼部尚书不行了,礼部侍郎临危受命,几乎愁白头发。
出了郭嫔娘娘的事,宫里的太监宫女都不敢笑了,尤其不敢当着痛失爱子的皇上和孙贵妃笑。新年的一切庆祝活动都不能办,宫里宫外,这个年都过得冷清,唯有懵懂不知事的顽童还能高高兴兴提着灯笼去集市闲逛。>
霍明锦的手, 宽厚而温暖,掌心干燥, 指腹薄茧粗砺,能整个把她的手包覆起来。
为了让她安心, 他竟然将如此大逆不道的秘密如实告诉她,没有一丝隐瞒。
傅云英没有挣开, 任他握着。
其实她并不害怕,即使被他发现自己是女儿身。
仔细回想,铜山上遇到他时, 便是如此了……在她面前时, 他是最温和最没有防备的。
两人一时都沉默下来, 她垂眸不语,霍明锦久久凝视着她,眼底渐渐浮起笑意。
“你和楚王世子情同兄弟?”他拉着她的手, 轻声问。
傅云英一怔, 然后瞳孔猛然一缩,脸色变了。
霍明锦知道她明白了,面色仍旧温和,缓缓说:“朱和昶是独子, 年纪小,是地方藩王嫡子, 楚王不领兵, 无权无势, 从血缘关系和身份上来说, 朱和昶很合适,不过他的父亲还在世,这就麻烦了。长沙府的潭王世子也是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家中兄弟太多……”
傅云英心念电转,霍明锦既然这么说了,一定早就做了万全准备……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恐怕保不住。
皇帝不会再有子嗣的,他年轻的时候也和太子一样,早早就开始服用助兴药物,人到中年,身体早就垮了,所以皇子们也大多身体孱弱,小小年纪就夭折。太子死得这么突然,也和这个有关。这么多年宫中妃嫔没有怀孕的,以后更不可能再怀上子嗣。
那由谁来继承皇位,坐拥这大好河山呢?
必须是皇室血脉。
所以只能从藩王里选。
霍明锦平静地道:“真到了那个时候,朝中大臣人心浮动,很多事情可能连我也不能控制,想确保朱和昶能够顺利进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你先和楚王商量,若他有意,我可以保证朱和昶的安全。”
傅云英收敛混乱的思绪,一言不发。
霍明锦看着她,并不催促,等她自己做决定。
冬日的阳光,炽烈和煦,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脸颊微微发烫,掩在网巾里的鬓发也被晒得发热。
傅云英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带着蓬勃的力量。
扶持一位新君登基的从龙之功,可比几十年寒窗苦读要强多了,泼天的富贵权势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在大理寺待的时日越长,她越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大臣前仆后继,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自己支持的皇子出谋划策。大多数人当然是冲着功名利禄去的,也有人不在意荣华,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君王利益一致,他们才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才华。
她想了很多,定定神,慢慢道:“朱和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更愿意当一个无忧无虑的世子。”
朱和昶娇生惯养,耽于享乐,爱华服,好美食,喜欢漂亮的小娘子,楚王为终生不能离开武昌府而郁积于心,他却满不在乎,只要能一直坐在金山银山堆里混吃等死,每天有奴仆殷勤伺候,他愿意在武昌府待一辈子。
霍明锦嘴角一扯,浑不在意,“情势不由人,朱和昶没有太多选择,潭王世子器量狭小,如果他坐上那个位子,不会放过曾和他竞争的人。”
他并不是危言耸听,历来新君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巩固自己的皇位。
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没有人能抵抗这样的诱惑,即使朱和昶不动心,楚王府其他人也不心动吗?
朱和昶单纯,耳根子软,很容易被身边人说动。
何况,还有一个大半辈子不老实,做梦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能离开武昌府的楚王。
即使朱和昶无意于争位,楚王派系也会蠢蠢欲动,而且一定会自作主张为他奔走,不管他有没有野心,都会被其他人当做是对手。
就像当年,荣王和皇帝相争,朝中许多大臣并未拥护哪一方,还是被扣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扔进大牢等死。
傅云英没有犹豫很久,很快下定决心,“我得先问楚王是什么打算。”
霍明锦嗯了一声。
傅云英抬眼看他,他仍然拉着她的手不放,双眉浓密,鼻骨挺直,淡金色光线勾勒出他线条分明的侧脸。
楚王绝不是一个甘于当藩王的人,年轻的时候做了不少荒唐事,这事霍明锦可以自己和楚王联系,有他相助,楚王必定对他感恩戴德。
他告诉她,让她知会楚王……
若朱和昶真的能从藩王世子一举晋升为储君,这个功劳将有一大半记在她头上。
他为什么对她这么好?
她坐着出了会儿神。
……
回到家中,傅云英立刻铺纸磨墨,给楚王写了封信,告诉他京城的局势。
楚王是聪明人,她用不着说得太明白。不过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她还是用的暗语,信被人中途劫走也不要紧。
信一共写了四封,她分别在不同时间把信交给乔嘉和傅云启,让他们立刻动身回武昌府,把信送到李寒石手上。
乔嘉不肯走,道:“公子勿怪,送信不是我的职责。”
这人是个死脑筋。
傅云英没有逼迫他,另外找了个妥帖的人。
傅云启当天就出发了,知道事情紧急,他骑快马回去,这几年跟着傅四老爷走南闯北,他的马术已经很娴熟,不再是那个只能骑驴出门的娇少爷。
信送出去后,她和往常一样每天去大理寺应卯办差。
太子身亡,丧事办得很隆重,但身后事再如何风光,也不过是供老百姓嗟叹一阵而已。
朝中大臣人心浮躁,皇上越来越易怒暴躁,每天都要发落几个官员,六部官员每天战战兢兢,唯恐被皇上迁怒。
这个时候,首辅沈介溪忽然上了一道折子,上疏辞官。
皇上驳回他的折子,不见他,也不许他离开京城一步。
消息传到傅云英耳中时,她正在批示刑部刚送来的卷宗。
沈家也要乱了。
……
雪后初霁,天光放晴。
沈府外书房内,温暖如春,金丝楠木地板上铺了一层绒毯,脚踩上去,悄无声息。
首辅沈介溪双手背在背后,来回踱步。
门外侍立的幕僚等候了许久,额上沁出一层细汗,没人敢出声打扰阁老大人。
沈介溪神情严肃,望一眼窗外那株他当年入阁时手植的丁香树,想起当时的意气风发,长叹一口气。
他毕竟是独揽朝纲的内阁重臣,得知家人瞒着他在太子身边安插了人手,而这间接导致太子暴亡,他就敏感地认识到,沈家的噩运来了。
谁是背后黑手不重要,沈家不干净,太子的死确实和沈家有关。
他风光这么些年,虽然只是臣子,却能牢牢掌控内阁,可以封驳皇上的折子,皇上忌惮他,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霍明锦忽然横空出世,此子心狠手辣,遇佛杀佛,遇神弑神,几年之内频频把刀尖对向他,狠狠撕下他几块肉,让他伤筋动骨,但他还能支撑下去。
可这一回,沈介溪知道自己也束手无策了。
他再大胆,也没想过要改朝换代做王莽。
国朝绵延百年,老百姓居家乐业,生活富足,这江山是朱家的,不说现在国富民安,天下太平,就是马上天下大乱,人心还是向着皇室的,再来一个草莽揭竿而起,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唯有朱家人能坐稳江山。
他把持内阁,权势滔天,满朝文武在他面前都得乖乖听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非要当一个谋朝篡位的贼子,不仅身后遗臭万年,子孙后代也必将堕入贱籍,永无翻身之地。
他这些年日子过得太顺了,得意忘形,任人唯亲,不分是非对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时候也会动点不该动的念头,觉得自己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差不离了。
但冷静下来时,他知道沈家再如何风光显耀,终究还是会被其他新势力取代。
皇上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又刻薄寡恩,而且没有什么才能,才给了他收揽人心、把持内阁的机会,换一个皇帝,岂会容忍得了他?
江上代有才人出。
所以他才会默许儿子和幕僚安排沈氏女入宫为太子妃,他老了,不可能一直护着沈氏一族。
但他的儿子们太冲动太急躁了,他们在他的庇护中长大,只知道沈家如日中天,不懂皇权的至高无上,一个比一个暴躁,眼高手低,不自量力。
若是他们真的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就罢了,偏偏都志大才疏,以为掌控五军都督府和京卫,就能为所欲为。
好高骛远,得陇望蜀……
沈家要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局?
沈介溪眉头紧皱。
书房外曲折的游廊里,沈大公子和沈二公子也在来回踱步。
“父亲怎么会突然上疏辞官?”
沈大公子语气焦躁。
沈二公子道:“大哥,锦衣卫还在查太子的死因……我们的人手处理干净了,可就怕还有什么地方没想到的。”
一旁的幕僚俯身,小声说:“大人,就算锦衣卫找不到我们的把柄,皇上也会怀疑到沈家。锦衣卫抓人,何须证据?”
太子死得太突然了,沈家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太子妃有孕的事他们一直隐瞒得很好,可不知怎么的,忽然间就传得沸沸扬扬,连大街上的乞丐都知道太子妃肚子里揣了个太孙。
这一切不在沈家的计划之内,锦衣卫已经登门好几次了,皇上最近对他们的父亲非常冷淡。
幕僚叹口气,接着道:“为今之计,只能等太子妃产下太孙,再做打算。太孙年幼,皇上总得为太孙的将来打算。”
太孙肯定会被册封为储君。皇上年老,等他百年之时,太孙说不定还是个奶娃娃,皇上只要还有一点大局观,就必须留下沈家,唯有血脉相关的沈家会真心辅佐太孙。
沈大公子目光一闪,袖子一甩,问:“太子妃还有几个月生产?”
幕僚道:“太医说是还有三、四个月。”
沈大公子低头沉吟片刻,抬起头,阴恻恻道:“等不了那么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听懂他的暗示,沈二公子惊出一身冷汗,腿肚子直打哆嗦。
幕僚却面色如常,表情镇定。
沈大公子瞥弟弟一眼,“这事不能让父亲知道。”
沈二公子胆战心惊,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唯有点头应喏。
……
西暖阁内。
锦衣卫副千户匆匆走进里间,对着端坐在窗前软榻的皇帝一拱手,小声道:“皇上,有人想往太子妃那边传递东西,微臣将东西拦下了。”
皇帝抬起头,神情有几分狰狞,“什么东西?”
副千户垂目答:“是一些药材,微臣请太医辨别过,太医说都是些普通的药材,不过并非保胎……而是催产用的。”
哗啦啦一片响,皇帝一掌拍在小炕桌上,力气之大,竟将炕桌炸出几条细小的裂缝,桌上的茶碗陈设等物落到地上,碎裂的裂片溅得到处都是。
守在暖阁外的太监们面面相觑,想进去收拾,又怕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脑袋搬家。
虽然他们听不起副千户和皇上说了什么,但皇上震怒的声音还是透过槛窗传了出来。这几天皇上暴躁易怒,动不动就赐死近身伺候的人,他们每天睁开眼就担惊受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今天,皇上正在气头上,谁敢进去?
可不进去吧,皇上还是会发怒。
太监们心惊肉跳,汗如雨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里头传出从容的脚步声,副千户走了出来,黑瘦的脸庞,神情淡然,望一眼左右,皱起眉:“还不进去?”
两个被他点到的小太监如丧考妣,硬着头皮往里走。
菩萨保佑,让他们多活几天吧!
……
因为太子暴亡的缘故,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礼部尚书不行了,礼部侍郎临危受命,几乎愁白头发。
出了郭嫔娘娘的事,宫里的太监宫女都不敢笑了,尤其不敢当着痛失爱子的皇上和孙贵妃笑。新年的一切庆祝活动都不能办,宫里宫外,这个年都过得冷清,唯有懵懂不知事的顽童还能高高兴兴提着灯笼去集市闲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