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明之汉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部分官员都用在赈灾,自京城顺山西一路,还有钱响被当地饥民抢掠,故此到了洪承畴的手中之后,这钱响也就十不存一了。”
“抢饷?难道那些饥民,不知道这是皇响么?这可是杀头的大罪,难道那些饥民,就敢于触犯大不为之罪?”
“皇上,那些饥民固然可恨,但是人若是不知明日是死是活,哪怕杀人为食,都不见怪了,哪会再看重死不死的罪名。”
说到这里,王承恩也是有些黯然落泪,如果不是这样的情报,王承恩也没想到天下间,灾民的生活如此严重。
“哎,吉庆你说得对,可是百姓真到了如此地步?朕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啊。”
崇祯满脸苦涩的说到,如果这事情是言官所言,或是地方官员上报,怕是崇祯以为这是地方上报,想要套取赈灾粮饷而为。
可是这话是从王承恩的嘴中说出,要知道王承恩掌管的是西厂,那可是对他最忠诚的机构,如果西厂不能相信,怕是没有人会让他相信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崇祯此时已经不相信文臣武将,可见那些官员做的多么过分了。
“皇上,老奴觉得,赈灾还是要赈灾的,派响也还是要派的,但是地方官员横加暴敛、贪污贿赂、中饱私囊才是根本,这粮饷怕是到了他们的手中,灾民反而不会受惠,当务之急还是想个办法,派遣能够办实事的官员,主导这笔粮饷用于赈灾。”
王承恩见到崇祯沉默,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如何制止?朕还有可信之人么?朕总不能把你们几个都派出去,一地一地的赈灾,怕是到了那个时候,灾民都要饿死了。”
崇祯摇首苦叹,不过转眼却想到一事,不等王承恩开口说话,直接缓缓的开口道:“有了,朕可以重启内臣监军,为何不能重启内臣监督那些文管,哼,当初内阁与朝中大臣们,纷纷开言说是内臣扰乱朝政,致使他们不能制政,现在看来乃是他们自己,想要聚拢手中的权利,朕不能如他们之愿。”
“皇上,重启内臣监国,真乃是大事,还请皇上三思啊。”
王承恩怎么也没想到崇祯,会来这么一出,心中顿时惊悚无比,急忙开口劝阻道。虽然重启内臣监国之事,对自己十分有利,但是王承恩不得不考虑大局,现在这个时候重启内臣监视文臣,定会让那些文武百官彷徨失措,一旦有些人图谋不轨,肯定是要乱了套的。
“哼,三思?再犹豫的话,怕是朝廷成为他们的一言堂了,朕不能再如此犹豫了,朕即可下旨,重启内臣监国之事,若是有人反对,也尽是党派之人,怕是分夺了他们手中的权利罢了,此事莫要说了。”
崇祯五年二月初,大明朝廷再一次动荡,自太监监军之后,再一次重启太监监国之事,让满朝文武大臣皆是彷徨失措,可惜无论他们如何劝谏奏请,都被崇祯挡在门外。为了此事不少言官,进了锦衣卫大牢。
而东林党更是对此大为不满,毕竟当初内臣误国的口号,就是他们提出的,崇祯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对东林党当初的决议给予否决,这让东林党觉的满脸无光。
虽然东林党因为周延儒、温体仁等人的掣肘,导致朝廷势力大不如从前,但是朝廷官员百分之六十的人,还是与东林党藕断丝连,因为崇祯这一举措,不少官员黯然离去。
就连内阁也是大有变动,在周延儒上台成为首辅之后,已经开始悄悄对内阁动手,何如宠、钱象坤等人的离去,也让内阁空缺数位。
二月,周延儒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温体仁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吴宗达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周延儒的正式提干,吴宗达的突然逆袭,温体仁终于上位,让满朝文武终于哑口无言,不错崇祯的意思很明确,他们自己心中自然也是明白。
崇祯这般的手段,就是在告诉所有人东林党误国,也是正式确定排除东林党,不在重用东林党学士。
而吴宗达的提拔,也是崇祯在平稳东林一系之心,也是在告诉多有东林党人,只要你们老老实实的听话,朕不会对你们追究,但是若是还像当初那样,上蹦下窜公然反对朕,你们是自己离去,还是让朕下手驱逐,你们自己想去吧。
如此一来朝廷不稳,地方官员更是惊惶,这使得在以后的时间里,大明的政务一度处于瘫痪。
部分官员都用在赈灾,自京城顺山西一路,还有钱响被当地饥民抢掠,故此到了洪承畴的手中之后,这钱响也就十不存一了。”
“抢饷?难道那些饥民,不知道这是皇响么?这可是杀头的大罪,难道那些饥民,就敢于触犯大不为之罪?”
“皇上,那些饥民固然可恨,但是人若是不知明日是死是活,哪怕杀人为食,都不见怪了,哪会再看重死不死的罪名。”
说到这里,王承恩也是有些黯然落泪,如果不是这样的情报,王承恩也没想到天下间,灾民的生活如此严重。
“哎,吉庆你说得对,可是百姓真到了如此地步?朕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啊。”
崇祯满脸苦涩的说到,如果这事情是言官所言,或是地方官员上报,怕是崇祯以为这是地方上报,想要套取赈灾粮饷而为。
可是这话是从王承恩的嘴中说出,要知道王承恩掌管的是西厂,那可是对他最忠诚的机构,如果西厂不能相信,怕是没有人会让他相信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崇祯此时已经不相信文臣武将,可见那些官员做的多么过分了。
“皇上,老奴觉得,赈灾还是要赈灾的,派响也还是要派的,但是地方官员横加暴敛、贪污贿赂、中饱私囊才是根本,这粮饷怕是到了他们的手中,灾民反而不会受惠,当务之急还是想个办法,派遣能够办实事的官员,主导这笔粮饷用于赈灾。”
王承恩见到崇祯沉默,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如何制止?朕还有可信之人么?朕总不能把你们几个都派出去,一地一地的赈灾,怕是到了那个时候,灾民都要饿死了。”
崇祯摇首苦叹,不过转眼却想到一事,不等王承恩开口说话,直接缓缓的开口道:“有了,朕可以重启内臣监军,为何不能重启内臣监督那些文管,哼,当初内阁与朝中大臣们,纷纷开言说是内臣扰乱朝政,致使他们不能制政,现在看来乃是他们自己,想要聚拢手中的权利,朕不能如他们之愿。”
“皇上,重启内臣监国,真乃是大事,还请皇上三思啊。”
王承恩怎么也没想到崇祯,会来这么一出,心中顿时惊悚无比,急忙开口劝阻道。虽然重启内臣监国之事,对自己十分有利,但是王承恩不得不考虑大局,现在这个时候重启内臣监视文臣,定会让那些文武百官彷徨失措,一旦有些人图谋不轨,肯定是要乱了套的。
“哼,三思?再犹豫的话,怕是朝廷成为他们的一言堂了,朕不能再如此犹豫了,朕即可下旨,重启内臣监国之事,若是有人反对,也尽是党派之人,怕是分夺了他们手中的权利罢了,此事莫要说了。”
崇祯五年二月初,大明朝廷再一次动荡,自太监监军之后,再一次重启太监监国之事,让满朝文武大臣皆是彷徨失措,可惜无论他们如何劝谏奏请,都被崇祯挡在门外。为了此事不少言官,进了锦衣卫大牢。
而东林党更是对此大为不满,毕竟当初内臣误国的口号,就是他们提出的,崇祯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对东林党当初的决议给予否决,这让东林党觉的满脸无光。
虽然东林党因为周延儒、温体仁等人的掣肘,导致朝廷势力大不如从前,但是朝廷官员百分之六十的人,还是与东林党藕断丝连,因为崇祯这一举措,不少官员黯然离去。
就连内阁也是大有变动,在周延儒上台成为首辅之后,已经开始悄悄对内阁动手,何如宠、钱象坤等人的离去,也让内阁空缺数位。
二月,周延儒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温体仁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吴宗达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周延儒的正式提干,吴宗达的突然逆袭,温体仁终于上位,让满朝文武终于哑口无言,不错崇祯的意思很明确,他们自己心中自然也是明白。
崇祯这般的手段,就是在告诉所有人东林党误国,也是正式确定排除东林党,不在重用东林党学士。
而吴宗达的提拔,也是崇祯在平稳东林一系之心,也是在告诉多有东林党人,只要你们老老实实的听话,朕不会对你们追究,但是若是还像当初那样,上蹦下窜公然反对朕,你们是自己离去,还是让朕下手驱逐,你们自己想去吧。
如此一来朝廷不稳,地方官员更是惊惶,这使得在以后的时间里,大明的政务一度处于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