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素衣微凉_1.凤英·夜樱 (1/2)
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柔福帝姬(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要等的人总不来,那便不要再等他。不等就不会失望,也就不会悲伤。”
说这话时,我七岁。
那日我与母亲在家中后苑绣花,父亲的三五个姬妾坐在不远之处如往常一样无所事事地闲聊。我本无倾听她们谈话内容的习惯,似乎自记事时起就已开始厌恶她们所聊的琐碎主题。我寡言的性情一半是由我沉静的母亲赋予,另一半,也许是拜她们长舌所赐,让我感到很多时候语言是多么无趣。但那次例外,我竟凝神听了下去。
因为她们谈论的是一位失宠的女人。关于她的身份,姨娘们闪烁其辞,大概是不便公然直说,她们用隐晦的说法代指她或故事中的其他人,这给年幼的我的理解造成了一些麻烦,需借助她们丰富的表情才能勉强听懂:
那女人本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秀丽贞静,嫁的夫婿年貌与她相当且高贵儒雅、才华横溢。夫妻闲时一起吟诗作画观星赏月甚是恩爱,又生下一子,一切仿佛皆如人愿美好无匹。怎奈一场突如其来的飞黄腾达令夫君渐渐离心,他扩大了他所有的收藏,例如书画,例如美女。他的妻开始独守空房,于无边的等待中日益憔悴消瘦,而这样的结果更使挽回郎君的心变得毫无可能。
虽失去丈夫的宠爱,她正妻的地位还是能使某些人心存顾忌,于是对她进行恶意诋毁,众口铄金,她的夫君开始怀疑她的品行,将她身边所有人送入秘狱严刑拷问,她亦经历了让她倍感痛苦与屈辱的盘问。后来水落石出,还她清白,可她已身心皆疲,从此缠绵病榻,每日却还不忘勉力睁着枯涩的双目,等待夫君的来临。他终究没来,也不会再来,她终于意识到这点,枕着瑟瑟秋雨声,绝望地闭目,在八岁的儿子哀哭声中离世。
我听下去,是因为那女子的经历让我想起母亲。
我极少看见父亲来找母亲,我从小跟母亲共寝一室,而父亲另宿于姬妾处,很小时,我一度以为世事本是如此。
觉得异常,是发现母亲常在夜间悄然哭泣,但天亮后会用冰块与脂粉精心掩去眼泪留下的痕迹,再以常态出现于人前,沉静安娴,容止端雅,无懈可击。
姨娘们的话让我悚然心惊,侧首小心翼翼地看身旁的母亲,她始终在垂目刺绣,一丝一线不紊不乱,那么从容。
那些女人继续谈论另一个女人悲惨的命运。她们蹙眉叹息,引巾做拭泪的姿势,反复说她有多可怜,竞相表达自己的同情,可我却不喜欢她们的语气,夸张而空洞,刻意的哀愁中有幸灾乐祸的意味。
最让我不悦的,是她们的目光常有意无意地飘向母亲,并在此刻提高音调。母亲始终未置一词,连眼皮都不曾抬过,似入定老僧,对俗世红尘不闻不问,所有心思只系于指间那枚飞舞的绣花针之上。
这样的态度显然令姨娘们兴味索然,沉默片刻,她们又讨论起那离世女人的过失,激烈地争论用何种方法才能夺回夫君,摆脱悲伤的宿命。
她们的办法我觉得可笑。一定要等他回首,才能摆脱悲伤的宿命么?父亲不来看我们,母亲会伤心哭泣,我却不,因为母亲一直在等他,而我没有,我不等任何人,我不会流下母亲那般的眼泪。
“如果要等的人总不来,那便不要再等他。不等就不会失望,也就不会悲伤。”我开口说,字字清晰。
母亲停下手中针线,有一瞬的凝滞。姨娘们更是吓了一跳,诧异地以一种古怪神情看我,半晌,才纷纷以团扇掩口,陆续发出矫饰过的娇柔笑声:“凤英小小年纪已这般有见地,真好,日后嫁人必不会受人欺负……”
凤英是父亲给我取的闺名,作为嫡长女,妾室们直呼我名字也是有悖礼数的。
母亲站起身,一言不发地牵我手领我远离她们视线。
那逝于凄雨冷风中的女人几年后被府中姬妾再度提起,这次她们更多添了数倍热情,那么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因为一场婚姻忽然使这个女人与我们的家族有了某种联系。
那一年,我伯父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的女儿、我的从姊阿萸
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当时我的年龄已足以令我听懂任何事,也是那时我才知道,姨娘们谈论的女人是皇太子赵桓的母亲,当今皇帝赵佶的原配皇后王氏。
府中的女人俨然以皇亲国戚自居,偶尔出门,外人艳羡的目光亦增长了她们高人一等的自得,故此她们有惊人的动力来探听东宫及与东宫相关的信息,从太子刚染的风寒到阿萸用的胭脂,事无巨细。
她们还会用她们的方式来议论国事,凭着贵戚女眷间捕风捉影的传闻,加上自父亲枕畔打探来的只言片语,居然也得知了太子赵桓不得宠的事实,并常为此长吁短叹,可想而知,她们真正担心的倒不是那素未谋面的太子的处境,而是若东宫易主,朱氏未来的后族地位与她们的荣华能否保住的问题。
所以她们对威胁到太子储君之位的人开始怀有敌意,常以不善语气提起最受皇帝宠爱的郓王的名字。
郓王是三皇子,王贵妃所生。“当初皇上就是因为宠爱王贵妃才冷落了王皇后。”她们如是说,仿佛很义愤。
她们的说法不尽准确。据我后来所知,事实是皇帝赵佶登基后立即纳了数位美女,其中王、郑二女较为得宠。她们起初是侍奉向太后的宫女,后升为太后慈德宫的内侍押班,皇上以前每次入宫向太后请安都是她们代为传报,见她们姿容娇艳妩媚,人也聪慧,便早有了爱悦之意。二女被纳为妃后各生一子,郑氏生的二皇子早夭,王氏生的便是后来被封为郓王的三皇子。若硬要比较,应是郑氏更为得宠,因皇上在王皇后崩后即册封她为后,连生数子及数位帝姬的王氏则被封为贵妃。姨娘们不提郑皇后而单说王贵妃,除了对当朝皇后有所顾忌,也是明显地迁怒。
当然这并非重点,王贵妃令她们不快的根源是皇上对郓王异乎寻常的重视。
在此之前我亦隐约听过关于郓王的传说。
我用“传说”二字,是因为所有关于他的事迹都像是被浓墨渲染过,让我无法不觉得他异于真人,是一抹只应... -->>
“如果要等的人总不来,那便不要再等他。不等就不会失望,也就不会悲伤。”
说这话时,我七岁。
那日我与母亲在家中后苑绣花,父亲的三五个姬妾坐在不远之处如往常一样无所事事地闲聊。我本无倾听她们谈话内容的习惯,似乎自记事时起就已开始厌恶她们所聊的琐碎主题。我寡言的性情一半是由我沉静的母亲赋予,另一半,也许是拜她们长舌所赐,让我感到很多时候语言是多么无趣。但那次例外,我竟凝神听了下去。
因为她们谈论的是一位失宠的女人。关于她的身份,姨娘们闪烁其辞,大概是不便公然直说,她们用隐晦的说法代指她或故事中的其他人,这给年幼的我的理解造成了一些麻烦,需借助她们丰富的表情才能勉强听懂:
那女人本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秀丽贞静,嫁的夫婿年貌与她相当且高贵儒雅、才华横溢。夫妻闲时一起吟诗作画观星赏月甚是恩爱,又生下一子,一切仿佛皆如人愿美好无匹。怎奈一场突如其来的飞黄腾达令夫君渐渐离心,他扩大了他所有的收藏,例如书画,例如美女。他的妻开始独守空房,于无边的等待中日益憔悴消瘦,而这样的结果更使挽回郎君的心变得毫无可能。
虽失去丈夫的宠爱,她正妻的地位还是能使某些人心存顾忌,于是对她进行恶意诋毁,众口铄金,她的夫君开始怀疑她的品行,将她身边所有人送入秘狱严刑拷问,她亦经历了让她倍感痛苦与屈辱的盘问。后来水落石出,还她清白,可她已身心皆疲,从此缠绵病榻,每日却还不忘勉力睁着枯涩的双目,等待夫君的来临。他终究没来,也不会再来,她终于意识到这点,枕着瑟瑟秋雨声,绝望地闭目,在八岁的儿子哀哭声中离世。
我听下去,是因为那女子的经历让我想起母亲。
我极少看见父亲来找母亲,我从小跟母亲共寝一室,而父亲另宿于姬妾处,很小时,我一度以为世事本是如此。
觉得异常,是发现母亲常在夜间悄然哭泣,但天亮后会用冰块与脂粉精心掩去眼泪留下的痕迹,再以常态出现于人前,沉静安娴,容止端雅,无懈可击。
姨娘们的话让我悚然心惊,侧首小心翼翼地看身旁的母亲,她始终在垂目刺绣,一丝一线不紊不乱,那么从容。
那些女人继续谈论另一个女人悲惨的命运。她们蹙眉叹息,引巾做拭泪的姿势,反复说她有多可怜,竞相表达自己的同情,可我却不喜欢她们的语气,夸张而空洞,刻意的哀愁中有幸灾乐祸的意味。
最让我不悦的,是她们的目光常有意无意地飘向母亲,并在此刻提高音调。母亲始终未置一词,连眼皮都不曾抬过,似入定老僧,对俗世红尘不闻不问,所有心思只系于指间那枚飞舞的绣花针之上。
这样的态度显然令姨娘们兴味索然,沉默片刻,她们又讨论起那离世女人的过失,激烈地争论用何种方法才能夺回夫君,摆脱悲伤的宿命。
她们的办法我觉得可笑。一定要等他回首,才能摆脱悲伤的宿命么?父亲不来看我们,母亲会伤心哭泣,我却不,因为母亲一直在等他,而我没有,我不等任何人,我不会流下母亲那般的眼泪。
“如果要等的人总不来,那便不要再等他。不等就不会失望,也就不会悲伤。”我开口说,字字清晰。
母亲停下手中针线,有一瞬的凝滞。姨娘们更是吓了一跳,诧异地以一种古怪神情看我,半晌,才纷纷以团扇掩口,陆续发出矫饰过的娇柔笑声:“凤英小小年纪已这般有见地,真好,日后嫁人必不会受人欺负……”
凤英是父亲给我取的闺名,作为嫡长女,妾室们直呼我名字也是有悖礼数的。
母亲站起身,一言不发地牵我手领我远离她们视线。
那逝于凄雨冷风中的女人几年后被府中姬妾再度提起,这次她们更多添了数倍热情,那么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因为一场婚姻忽然使这个女人与我们的家族有了某种联系。
那一年,我伯父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的女儿、我的从姊阿萸
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当时我的年龄已足以令我听懂任何事,也是那时我才知道,姨娘们谈论的女人是皇太子赵桓的母亲,当今皇帝赵佶的原配皇后王氏。
府中的女人俨然以皇亲国戚自居,偶尔出门,外人艳羡的目光亦增长了她们高人一等的自得,故此她们有惊人的动力来探听东宫及与东宫相关的信息,从太子刚染的风寒到阿萸用的胭脂,事无巨细。
她们还会用她们的方式来议论国事,凭着贵戚女眷间捕风捉影的传闻,加上自父亲枕畔打探来的只言片语,居然也得知了太子赵桓不得宠的事实,并常为此长吁短叹,可想而知,她们真正担心的倒不是那素未谋面的太子的处境,而是若东宫易主,朱氏未来的后族地位与她们的荣华能否保住的问题。
所以她们对威胁到太子储君之位的人开始怀有敌意,常以不善语气提起最受皇帝宠爱的郓王的名字。
郓王是三皇子,王贵妃所生。“当初皇上就是因为宠爱王贵妃才冷落了王皇后。”她们如是说,仿佛很义愤。
她们的说法不尽准确。据我后来所知,事实是皇帝赵佶登基后立即纳了数位美女,其中王、郑二女较为得宠。她们起初是侍奉向太后的宫女,后升为太后慈德宫的内侍押班,皇上以前每次入宫向太后请安都是她们代为传报,见她们姿容娇艳妩媚,人也聪慧,便早有了爱悦之意。二女被纳为妃后各生一子,郑氏生的二皇子早夭,王氏生的便是后来被封为郓王的三皇子。若硬要比较,应是郑氏更为得宠,因皇上在王皇后崩后即册封她为后,连生数子及数位帝姬的王氏则被封为贵妃。姨娘们不提郑皇后而单说王贵妃,除了对当朝皇后有所顾忌,也是明显地迁怒。
当然这并非重点,王贵妃令她们不快的根源是皇上对郓王异乎寻常的重视。
在此之前我亦隐约听过关于郓王的传说。
我用“传说”二字,是因为所有关于他的事迹都像是被浓墨渲染过,让我无法不觉得他异于真人,是一抹只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