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以往的一种较好方法,也会让他感到欣慰。但他并不知道,此刻朱允熥是在刻意掩饰。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孙子允炆,向皇爷爷请安,您身体可好?”
听见朱允炆的声音,朱元璋的眉头微皱。朱允熥则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这个朱允炆太心急了,一看到朱元璋让他看奏折,就迫不及待地借着请安的名义来了。这种心思,大家一目了然。
尽管朱元璋越来越不喜欢朱允炆,但他已经在门外,便开口道:“进来吧!”
朱允炆进来后,向朱元璋行了个大礼。朱元璋面无表情地挥手示意他起身,朱允炆有些惊讶,不明白朱元璋为何突然对他冷淡。
“你既然来了,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看这份奏折,觉得该怎么妥善处理?”
朱允炆接过奏折,仔细阅读,心中暗想这是个展现自己的好机会。朱元璋肯定已经问过朱允熥同样的问题,只要他的回答更出色,就能再次压过朱允熥。
于是,朱允炆开口说:“皇爷爷,孙儿认为,应该立即命令户部,调集湖口县附近粮食充足的城镇,命令官员开仓放粮,用这些粮食救济湖口县及周边受灾县的灾民。”
朱元璋点点头,这个方法很常见,没什么特别的。
附近几个县的粮食就像喝水解渴一样,总比从更远的地方甚至京城调粮过来要快得多。毕竟距离太远,如果从京城附近调粮,恐怕等粮食到了,灾民都已经饿得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有点无奈。本来打算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但现在看来,他对国家大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反而是朱允炆还能凑合应对。
这让朱元璋不禁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就在这时,朱允熥不屑地笑了一声,接着说:“想法不错,但我敢肯定,那些富裕的县城不会拿出多少粮食。所以这个建议太理想化了,真正实施起来恐怕起不到多大作用。”
朱元璋听到这话,眼睛微微一亮。朱允炆却瞪大眼睛反驳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虽然有些缺陷,但如果严格执行,不会出太大问题。”
朱允熥淡然回应:“我可以打赌,那些富裕的县城接到命令后,只会象征性地拿出一点粮食,绝不会全力以赴地帮助受灾县城。这样做反而会耽误更有效的救灾措施。”
朱允炆还想争论,朱元璋却严肃地问:“允熥,你说周围县城不会全力配合,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笑了笑,解释道:“很简单,这些县城也要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旱灾。如果他们把粮食拿去救济灾区,当他们自己地方遭遇灾情时该怎么办呢?当官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自己。正所谓,聪明人不会站在危险的墙下。如果一味地开放粮仓去救济别处的灾民,一旦自己地方受灾,又该如何自处呢?简单来说,有粮食的县令拿出粮食救济灾区,不会得到朝廷的赞扬,那只是执行命令。但如果他们的地方没了粮食,又发生旱灾,官员就会受到朝廷的责罚。怎么选择,很明显吧?这虽然反映了人性,但也不能怪罪这些官员。”
朱允熥的话让朱元璋陷入了沉默。从洪武元年至今二十多年,各地都有各种灾害。让邻近县城支援灾区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每次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直到现在,听了朱允熥的话,朱元璋似乎明白了问题所在,为什么这种方法效果不佳。他轻轻叹了口气,看着朱允熥,眼里多了几分欣慰,说:“以前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今天听你这么一说,豁然开朗,觉得很有道理。”
朱允文显得有些不高兴,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提议能得到朱元璋的赞赏,结果却让朱允熥抓住机会反驳,还让朱元璋称赞了朱允熥。于是,不甘心的朱允文开口问道:
“那你觉得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朱允熥微微一笑,此刻不再刻意隐藏自己的想法,回答说:
“我刚才提到,周边县城不愿提供粮食援助湖口县,是因为他们做了好事却得不到表扬。而一旦他们那里发生灾害,处理不好反而会被责罚。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我的建议是反其道而行之。”
朱元璋立刻来了兴致,急切地问:
“这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解释道:
“很简单,皇爷爷您下一道命令,让湖口县附近的富裕县城开仓救济。哪个县城提供的粮食最多,就给那个地方的所有官员记功,贡献越大,功绩越显赫。这些都会计入吏部每年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作为加分项。而那些支援粮食少的,就少记功,甚至不记功。”
朱元璋听完,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
“这个主意好啊,用奖惩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真是高明。这样一来,官员们为了在考核中加分,为将来的晋升铺路,肯定会全心全意地去支援,而且更积极。”
朱允熥笑着点头,没有说话。而朱允文则面色尴尬,一言不发。
到以往的一种较好方法,也会让他感到欣慰。但他并不知道,此刻朱允熥是在刻意掩饰。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孙子允炆,向皇爷爷请安,您身体可好?”
听见朱允炆的声音,朱元璋的眉头微皱。朱允熥则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这个朱允炆太心急了,一看到朱元璋让他看奏折,就迫不及待地借着请安的名义来了。这种心思,大家一目了然。
尽管朱元璋越来越不喜欢朱允炆,但他已经在门外,便开口道:“进来吧!”
朱允炆进来后,向朱元璋行了个大礼。朱元璋面无表情地挥手示意他起身,朱允炆有些惊讶,不明白朱元璋为何突然对他冷淡。
“你既然来了,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看这份奏折,觉得该怎么妥善处理?”
朱允炆接过奏折,仔细阅读,心中暗想这是个展现自己的好机会。朱元璋肯定已经问过朱允熥同样的问题,只要他的回答更出色,就能再次压过朱允熥。
于是,朱允炆开口说:“皇爷爷,孙儿认为,应该立即命令户部,调集湖口县附近粮食充足的城镇,命令官员开仓放粮,用这些粮食救济湖口县及周边受灾县的灾民。”
朱元璋点点头,这个方法很常见,没什么特别的。
附近几个县的粮食就像喝水解渴一样,总比从更远的地方甚至京城调粮过来要快得多。毕竟距离太远,如果从京城附近调粮,恐怕等粮食到了,灾民都已经饿得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有点无奈。本来打算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但现在看来,他对国家大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反而是朱允炆还能凑合应对。
这让朱元璋不禁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就在这时,朱允熥不屑地笑了一声,接着说:“想法不错,但我敢肯定,那些富裕的县城不会拿出多少粮食。所以这个建议太理想化了,真正实施起来恐怕起不到多大作用。”
朱元璋听到这话,眼睛微微一亮。朱允炆却瞪大眼睛反驳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虽然有些缺陷,但如果严格执行,不会出太大问题。”
朱允熥淡然回应:“我可以打赌,那些富裕的县城接到命令后,只会象征性地拿出一点粮食,绝不会全力以赴地帮助受灾县城。这样做反而会耽误更有效的救灾措施。”
朱允炆还想争论,朱元璋却严肃地问:“允熥,你说周围县城不会全力配合,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笑了笑,解释道:“很简单,这些县城也要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旱灾。如果他们把粮食拿去救济灾区,当他们自己地方遭遇灾情时该怎么办呢?当官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自己。正所谓,聪明人不会站在危险的墙下。如果一味地开放粮仓去救济别处的灾民,一旦自己地方受灾,又该如何自处呢?简单来说,有粮食的县令拿出粮食救济灾区,不会得到朝廷的赞扬,那只是执行命令。但如果他们的地方没了粮食,又发生旱灾,官员就会受到朝廷的责罚。怎么选择,很明显吧?这虽然反映了人性,但也不能怪罪这些官员。”
朱允熥的话让朱元璋陷入了沉默。从洪武元年至今二十多年,各地都有各种灾害。让邻近县城支援灾区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每次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直到现在,听了朱允熥的话,朱元璋似乎明白了问题所在,为什么这种方法效果不佳。他轻轻叹了口气,看着朱允熥,眼里多了几分欣慰,说:“以前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今天听你这么一说,豁然开朗,觉得很有道理。”
朱允文显得有些不高兴,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提议能得到朱元璋的赞赏,结果却让朱允熥抓住机会反驳,还让朱元璋称赞了朱允熥。于是,不甘心的朱允文开口问道:
“那你觉得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朱允熥微微一笑,此刻不再刻意隐藏自己的想法,回答说:
“我刚才提到,周边县城不愿提供粮食援助湖口县,是因为他们做了好事却得不到表扬。而一旦他们那里发生灾害,处理不好反而会被责罚。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我的建议是反其道而行之。”
朱元璋立刻来了兴致,急切地问:
“这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解释道:
“很简单,皇爷爷您下一道命令,让湖口县附近的富裕县城开仓救济。哪个县城提供的粮食最多,就给那个地方的所有官员记功,贡献越大,功绩越显赫。这些都会计入吏部每年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作为加分项。而那些支援粮食少的,就少记功,甚至不记功。”
朱元璋听完,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
“这个主意好啊,用奖惩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真是高明。这样一来,官员们为了在考核中加分,为将来的晋升铺路,肯定会全心全意地去支援,而且更积极。”
朱允熥笑着点头,没有说话。而朱允文则面色尴尬,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