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小学教师在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诗文则要应制……”杜十娘的语声清脆,听起来甚是舒服。

    听罢少女的话,张籍顿时也被点醒了,这文集要想流传的广还要政治正确,附和士林潮流啊,这要做成一篇精彩的官样文章,岂不是更难了?

    虽然明白了杜十娘的话,张籍却更为发愁了:“难道要我把文章写成章本似的台阁体么?”

    “台阁体有什么不好么?籍哥哥将来是要代天子牧民的,作这圆融、粉饰太平的文章也是理所当然的,倒是其余闲情所作,私下传抄还行,却上不了台面。”杜十娘说完,却见张籍极为惊奇的看着她,不由得嗔道,“哥哥为何这般看小妹……”

    “原来我家中还藏了个女中诸葛!十娘,你这些都是哪儿学来的?”一个不出闺阁的少女能有这般见识,张籍颇为惊讶的笑道。

    “这些不都是籍哥哥的那本《治心经》上写的嘛……”杜十娘被张籍赞得有些不好意思,垂首避开张籍的眼睛说道。

    好一个聪慧的少女!自己身在局中,反而不如局外的杜十娘看得清楚,这官样文章的确是读书人要学作的第一等文章。就算是后世,围绕在中央核心的文秘班子也堪称中华幕后最顶级的写手团。他们的文章虽没有散文的优美、也没有议论文的言之凿凿,但是出自他们笔下的一字一词被无数人钻研琢磨,那形成的法令和纲要,治理着这十几亿的泱泱国民。

    在大明,朝廷发布的辞命同样可列为第一等,毕竟文章之施于朝廷,布之天下者,莫此为重。又如《尚书》里的诰、誓、命等,同样都是第一等的文章。

    不过眼下问题是,写这些官场文学虽是主旋律,但难免假大空太多,那些颂圣德,歌太平的文章已被人写烂了,极不应景。若想在官场文中写出新意来,难啊。

    清渊文集上作一篇官样文章自是不行,但杜十娘的话给张籍带来了另一思路。官样文不行,可以写适用于读书人的文章啊,如韩愈的《师说》、《马说》,王安石的《伤仲永》等,虽然不应腊八佳节的主题,但是这样正能量满满、三观正确的文章绝对可以入选并流传下去。

    扬名,这个才是张籍的主要目的,而且对于自己这个少年解元郎来说,写一篇劝学砺学的文章,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对于现在身份地位的张籍而言,赚钱倒是放在第二位的事情了。

    说起劝学砺学的文章,张籍当先想起的是出自清人彭端淑《白鹤堂文稿》中的一篇在后世流传极广的文章——《为学一首示子侄》。

    这篇文章又称《为学》,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中,张籍上学时曾经读过,其文虽短小不过三百余字,但其道理精妙,堪称以小见大,实乃不可多得之佳作。

    主意已定,思路亦有,张籍当下提笔而书,不多时,一诗一文跃然纸上。

    诗是腊八应制诗,文便是略作修改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了。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