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导读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不过,现存的《中庸》版本,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
《中庸》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易经》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中的许多命题、概念都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核心理念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旨并非部分人所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要思想在于修身养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倡导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至德。
中庸之道鼓励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监督,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完美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德、至道、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
第一章(纲领)
第二章(知人)
第三章(正心)
第四章(正心)
第五章(修身)
第六章(审问)
第七章(明道)
第八章(正心)
第九章(正心)
第十章(明道)
第十一章(正心)
第十二章(知物)
第十三章(笃行)
第十四章(修身)
第十五章(齐家)
第十六章(齐家)
第十七章(知天)
第十八章(齐家)
第十九章(齐家)
第二十章(治国)
第二十一章(知性)
第二十二章(诚意)
第二十三章(诚意)
第二十四章(治国)
第二十五章(诚意)
第二十六章(博学)
第二十七章(修身)
第二十八章(明道)
第二十九章(明辨)
第三十章(知法)
第三十一章(修身)
第三十二章(诚意)
第三十三章(正心)
中庸
第一章(纲领)
【原文】
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④,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⑤,谓之中;发而皆中节⑥,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⑦;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⑨。
【注释】
①天命之谓性:上天规定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上天所赋予的美德叫做人的本性。
②率:顺着,遵循。
③修道之谓教:圣人对道进行修订、限制,使道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就叫做“教”。
④戒慎:警戒谨慎。
⑤未发:没有发现的时候。
⑥中节:合乎自然的道理。
⑦大本:最大的根本。
⑧达道:天下人共同走的路。
⑨位:各得其位,指天地间万事和顺。
【译文】
天所给予的秉赋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修明此道加以推广叫做教。“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的,能够脱离的,就不是天命的“道”了。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警戒,不可疏忽;即使在大家都听不见的地方,也要恐慌担忧,不能怠懈。幽暗的地方无论隐藏得多么好,始终会被发现;细微的事情无论多么渺小,终究会显露出来。所以君子独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时时省察自己。欢喜、愤怒、悲伤、快乐是人之常情,当这些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不偏不倚的,这就叫做“中”。当这些感情表现出来的时候,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能够合乎自然的道理,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所在;和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共通贯通的大路。能够达到“中和”,那么天地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第二章(知人)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①,小人反中庸②。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③;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④。”
【注释】
①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始终坚持正道。
②反:背离。
③时中:指君子在做事时能够恰到好处。
④忌:顾忌。惮: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做事没有偏倚,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事事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与君子不同,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中庸。君子按照中庸的道理来行事,所以他的言行恰到好处,符合自然规律;小人背离中庸之道,所以小人做事没有顾忌和畏惧。
第三章(正心)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①!民鲜能久矣②。”
【注释】
①中庸其至:指中庸是最高的境界。至,极。
②能:达到。
【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啊!人们很少能达到中庸,这已经有很久了!”
第四章(正心)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①,我知之矣:知者过之②,愚者不及也。道之者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孝者不及之。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①道:指中庸之道。行:流行。
②知:同“智”。知者:聪明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流行,我知道其中缘由了:聪明的人过于聪明,愚笨的人过于愚笨,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中庸之道不显明,我知道它的缘由:贤明的人过于贤明,不贤明的人又不够贤明,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没有不吃不喝的人,却很少有人真正分辨出不同滋味。”
第六章(审问)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①好问:好,音hào,喜爱。好问,指喜欢去请教别人。迩(ěr)言:浅近之言。
【译文】
孔子说:“舜帝真可算是一个极其明智的人。他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对那些浅近的语言仔细审察,包容别人的短处而表扬别人的长处,掌握人们认识的过与不及两个极端,取中庸之道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吧!”
第七章(明道)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①,而莫之知辟也②。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③。”
【注释】
①罟:音gǔ,捕鱼鸟用的网。擭,音huò,一种捕兽的机关。
②辟:音,bì,同“避”,避免。
③期:音,jī一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是聪明的’,然而在利欲的驱使下,他们却像禽兽落入网罟、木笼、陷阱一样,不知道逃避。人们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够坚守。”
第八章(正心)
【原文】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着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①。”
【注释】
①拳拳:音quán,忠实地奉行。服,著,放置。膺,音yīng,胸中。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是这样为人处事的,他选择了中庸之道,每当得到一条好的道理,就牢记在心中,永不丢失。”
第九章(正心)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①,爵禄可辞也②,白刃可蹈也③,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①均:平治。
②爵禄:官位俸禄。辞:辞掉。
③白刃:利刃,快刀。蹈(dǎo):踩。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平治,官爵俸禄可以辞掉,锋利的刀刃可以用脚踩,但是中庸之道却不容易做到。”
第十章(明道)
【原文】
子路问强①。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②,不报无道③,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④,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⑤,强哉矫⑥!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⑦,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释】
①子路:孔了的弟子仲由,字子路,好勇。强:刚强。
②教:教诲,教化。
③无道:横逆无理。
④衽(rèn)金革:枕着武器、盔甲睡觉。衽,卧席。金革,武器和盔甲。
⑤流:随波逐流。
⑥矫:强大的样子。
⑦不变塞:不因为贫困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塞:不通过,指仕途不顺利。
【译文】
子路向孔子询问怎样才称得上坚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坚强,还是北方的坚强,还是你自己所具有的这种坚强呢?用宽容柔顺的办法来教诲别人,假使别人对自己横逆无理也不去报复,这是能够容忍别人南方的刚强。君子奉行这种刚强。枕着武器、盔甲睡觉,遇到战斗就奋勇拼搏,即使死了也不悔恨,这是北方的刚强。强健的人奉行这种刚强。所以君子为人处事和顺又不随波逐流,真是强大啊!君子信守中庸,不偏不倚,真是强大啊!国家政治清明时,君子不会因为贫穷困窘或仕途不顺而改变自己的主张,真是强大啊!国家政治混乱时,君子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操守,真是强大啊!”
第十一章(正心)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①,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②,半涂而废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④,唯圣者能之。”
【注释】
①素:按照《汉书》当作“索”,寻求之意。行怪:做怪异的事。
②遵:遵循,按照。
③涂:通“途”路。
④遁世:避世,指隐居。
【译文】
孔子说:“有些人探求隐僻的道理,行怪异这事,也许后世对这些人有所称道,但我不会这样做。君子应该遵循中庸之道行事,虽然有些人往往半途而废,但我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君子按照中庸的大道来行事,即使终生避世隐居不被人理解,也不悔恨,这只有圣人能够做到。”
第十二章(知物)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①。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②,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③。《诗》云④:“鸢飞戾天⑤,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⑥。
【注释】
①费:作用非常广大。隐:隐微,细小。古人将事物分为本体和作用两个方面,隐指道的本体,费是指作用。
②不肖:指平庸浅陋。
③破:分析、剖析。
④《诗》:指《诗经·大雅·早麓》篇。
⑤鸢(yuān):一种鹰,毛褐色,以蛇、鼠、晰蜴等为食。戾(lì):显明、昭著。
⑥察:显明、昭著。
【译文】
君子的中庸之道,功用广大而本体细微。即使天下男女中最愚笨的,也能够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推究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即使圣人也难以企及。即使天下男女中最浅陋平庸的,也能够按照中庸之道来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要推究中庸之道的最终极限,即使圣人也有不及之处。天地如此广大,人们不对它有所遗憾。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广大,天下没不什么能够承载容纳它;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细微,天下没有什么能够剖析它。《诗经·大雅·早麓》中说:“鹰高飞向蓝天,鱼跳跃进深潭。”这是说中庸之道是无所不至的。君子的中庸之道,从最愚笨的男女知道的浅显道理开始,到它的最高境界,就能昭著天地。
第十三章(笃行)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①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②,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③,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④;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⑤,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⑥,君子胡不慥慥尔。”
【注释】
①柯,毛亨注,“斧柄也”。伐柯,砍斧柄。则,郑玄注,“法也”,样子。
②睨:音nì,斜眼观看。
③违:离开,去。
④“所求乎子”句:责求别人懂得做人子的道理,我却未能以此侍奉父亲。
⑤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我只是实践平常的道德,谨守平常的言论。庸,作平常解。
⑥言顾行,行顾言:话说时要想到行动,行动时要顾及说话。
⑦慥慥:音zào,笃厚忠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远离人群,如果人在修道过程中故作玄妙高深,使得道远离了人,这样的修道不能称为中庸。《诗》说‘伐木做斧柄啊伐木做斧柄,斧柄的样式就在眼前’。拿着斧柄来砍伐斧柄,斜起眼睛就看得见样子还以为远吗。因此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人们痛改前非为止。能做到忠恕,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别人施加给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君子要遵循的道德有四项,我孔丘却一项也不能做到:我要求做子女的要孝顺父母,而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做臣下的要忠于国君,而我自己却不能为国尽忠;我要求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而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做朋友的要遵守信用,而自己却未能首先做到这一点。中庸道德的实行,中庸格言的谨记,我做得还有不足之处,不敢不努力勤勉。有做得好的地方,也不敢把话全部说尽。言语时要看到行动,行动时也要想到言语。君子怎能不老老实实地言行一致呢!”
第十四章(修身)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①,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②。
在上位,不陵下③,在下位,不援上④,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⑤,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⑥,失诸正鹄⑦,反求诸其身。”
【注释】
①“君子”句:素,在。君子在什么样的地位,做什么样的事。
②“君子无入”句:入,处于。君子不论在什么地位,都能够做到悠然自得。
③陵,欺陵。
④援:攀援。
⑤居易以俟命:居:处。易:平安之处。俟,音sì,等待。
⑥射有似乎君子:射箭的道理像君子的为人。
⑦失诸正鹄:射不到中心。鹄,音gǔ,指箭靶中心的圆圈。古时画布称正,画在皮上称鹄。
【译文】
君子处在平常的地位就做应做的事,不要去羡慕本职以外的名利。身处在富贵的地位上,就做在富贵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贫贱的地位上,就做在贫贱地位上所做的事;身处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在夷狄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患难之中,就做处在患难中所应做的事情。如果能如此,君子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坦然处之的了。
君子高居上位,不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也不去高攀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却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埋怨天,下不责怪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已,等待天命赐德,小人企图冒险,存侥幸得利之心。
孔子说:“射箭的道理就好像君子行道。倘若箭头射在靶心圆圈以外,应该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第十五章(齐家)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①,辟如登高必自卑②。《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③。”子曰:“父母其顺矣乎④!”
【注释】
①辟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比如。迩,接近,近处。譬如行远路必从近地起。
②卑:近处,低处。
③好合,郑玄注:“志意合也。”
④父母其顺矣乎:父母一定很安乐了!
【译文】
学习君子之道,譬如远行;一定要从近处出发;就譬如登高,一定要从低处开始。《诗经》说:“与妻子相亲相爱,就像弹奏琴瑟一样,相处和睦,和气而且情深厚。你建立美好的家庭,使家人幸福无忧。”孔子说:“能够如此,父母大概就能称心如意了。”
第十六章(齐家)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①!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②。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③,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④!’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⑤。”
【注释】
①其盛矣乎:非常盛大的啊!
②体物:生养万物。
③齐明盛服:齐,音zhāi,通“斋”,斋戒。明,洁净。意思是,鬼神能使天下人斋戒沐浴,整齐衣服。
④“《诗》曰”句:格,来,至。度,揣度,推测。矧,音shěn,况。射,厌倦,厌怠不敬。
⑤诚之不可揜如此夫:揜,音yǎn,掩藏,掩盖。恭敬诚实的不可掩蔽,意至与此。
【译文】
孔子说:“鬼神发挥的功德,真是盛在无比啊!看它不见形状,听它不闻声音,然而,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而生长发育。天下的人都斋戒沐浴,穿上华丽的服装,以敬奉祭祀他们。浩浩荡荡啊,鬼神仿佛悠闲地漂浮在人群的上空,又好像充溢在人们的身旁。《诗》说:‘鬼神的来临啊,不可揣度啊,何况对他们懈怠不敬啊!’鬼神的行迹本来就是隐匿的,但是其功德却真实而不可遮蔽,的确如此啊!”
第十七章(知天)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①,子孙保之②。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③。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④。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⑤。《诗》曰⑥:‘嘉乐君子,宪宪令德⑦。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⑧。’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释】
①飨(xiǎng):用酒食祭祀。
②保:保住。
③位:指天子之位。禄:指富有四海。名:指臣民称颂。
④材:指事物的本质。笃:加厚。
⑤栽:栽培。培:培养。覆,推败。
⑥《诗》:指《诗经·大雅·假乐》篇。
⑦宪宪:显著,光明。《诗经》中为“显显”。
⑧申:重复。
【译文】
孔子说:“舜是多么孝顺啊!讲德行他是圣人,讲尊贵他是天子。他资财显赫,拥有天下的财富。宗庙祭祀他,子孙保住他的基业。所以有了圣人的德行,一定会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天子之位,一定会得到天下的财富,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称颂,也一定会长命百岁。所以天生万物,必定依照各自材质而诚实对侍。所以,可以栽植的树木,就细心培养它;将要倾倒的树木,就趁势摧败它。《诗经·大雅·假乐》中说:‘快乐的君子啊,他的德行光明显耀。他能够和顺地待周围的人,所以能够接受上天所赐予的富禄。上天会保佑他做天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所以大德之人必能秉受天命。”
第十八章(齐家)
【原文】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①!以王季为父②,以武王为子③,父作之,子述之④,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⑤,壹戎衣而有天下⑥,身不失天下之显为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⑦,追王大王、王季⑧,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⑨。斯礼也⑩,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11)。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12),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注释】
①文王: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末周的领袖,武王灭纣后追封他为文王。
②王季:姓姬名季烈,文王之父。武王灭纣后追封他为王季。
③武王:周武王姬发,文王之子,打败商纣灭商后建立周朝。
④作:开创。述:继承。
⑤缵(zuǎn):继承。大王:即太王,本名古公亶父,王季之父。绪:事业。
⑥壹戎衣:穿上铠甲(讨伐商纣),意为消灭商朝。
⑦周公:周公姬旦,武王之弟,帮助年幼的武王管理朝政。周公平定了内部和外族的叛乱,还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制作礼乐,建立典章制度。
⑧追王(wàng):给先辈们追加王号。
⑨先公:周在取得天下以前的历代祖先。
⑩斯礼:这种礼制。指按死者的爵位进行葬礼,按子孙的爵位进行祭祀的这种礼制。
(11)及:推及。士:商、西周、春秋时期,级别最低的贵族阶层。庶人: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呼。
(12)期(jī)之丧:守丧一周年。
【译文】
孔子说:“没有忧愁的人,恐怕只有周文王了!他的父亲王季贤明通达,他的儿子武王圣明光耀,父亲开创基业,儿子能够继承发扬。武王继承太王、王季、文王的事业,消灭商朝,赢得天下。他自己并不因为讨伐商纣而失去光明显耀的忠诚的名声。他贵为天子,拥有天下的财富。宗庙里祭祀他,儿孙们继承他的事业。武王接受天命成为天子,但是没有完成文王未竟的事业。于是周公继承先辈的事业,发展文王、武王美德,追封古公为太王、季公为王季,追溯到各位先祖,都用天子的礼节来祭祀他们。这种礼制,上至诸侯大夫,下至士人、庶人,都可以使用。父亲是大夫,儿子为士,那么用大夫的礼节来举行葬礼,用士的礼节来举行葬礼,用大夫的礼节进行祭祀;一周年的守丧礼制,一直到大夫都可以使用;服丧三年的丧制,从下一直通行到天子,因为无论贵贱,为父母守丧的期限都是一样的。”
第十九章(齐家)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之事者也①。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②,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③。序爵④,所以辨贵贱也。序事⑤,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⑥,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⑦。践其位⑧,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⑨,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⑩,治国其如示诸掌乎(11)!”
【注释】
①人:指先人。述:继承。
②宗器: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器物。
③序昭穆:宗庙中供奉祖先灵位,始祖居正中,二世、四世、六世祖居于左侧,称昭位;三世、五世、七世祖居于右侧,称穆位,以此类推昭穆相承,以为次序。
④序爵:按爵位等级排列顺序。
⑤序事,按具体职务排列顺序。事:职务。
⑥旅酬:古代祭祀完毕要举行宴会,来酬谢宾客,宾客也要依次酬答。旅,众人。酬,给客人敬酒。
⑦燕毛:宴会时按毛发的颜色确定次序。燕,同“宴”。序齿:按年龄大小来确定次序。
⑧践:登。
⑨郊社:都是祭祀的礼节。周代在冬至的时候,在南郊举行祭天的仪式,称之为“郊”;夏至的时候,在北郊举行祭地的仪式,称之为“社”。
⑩禘(dì):帝王在宗庙中祭祀祖先,五年一次,极为隆重。尝:每年秋天举行的祭祀,用新谷物进献祖先。
(11)示诸掌:在手掌上看某一物件,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译文】
孔子说:“武王、周公大概是最通达孝顺的人吧!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承先人的事业。在春夏秋冬各个季节中都打扫祖庙,陈列出那些祭祀用的器物,摆出祖先遗留下来的衣服,进献应时的食品。在宗庙里进行祭祀的礼节是用来区分左昭右穆的顺序的;按爵位来排列顺序是用来区分富贵与贫贱;按职务来排列顺序是用来区别贤明与不贤明。祭祀完毕举行宴会,在下位的向在上位的举杯劝酒,这是为了使地位低的人能够有机会表现礼仪。大家到私室饮酒,就按头发黑白来确定坐次的上下,以表示尊敬年长的人。人们站到先王所元宝的位置上,举行祭祀的礼节,演奏先王制定的音乐,尊敬先王所尊敬的祖先,爱护先王所爱护的臣子百姓。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好像他们还活着一样;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好像他们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样。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祭祀天地的礼节是用来侍奉上帝的。在宗庙里进行祭祀,是用来祭祀祖先的。明白祭祀天地原礼节、祭祀先祖的意义,那么治理国家就如同观看掌中之物一样的清楚简易。”
第二十章(治国)
【原文】
哀公问政①。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②。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③。夫政也者,蒲卢也④。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⑤;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⑥,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⑦!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⑧;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注释】
①哀公:鲁哀公,姓姬,名蒋,春秋时期鲁国国君。
②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③人道:指为政之道。敏:勤勉,或解释为迅速。地道:指种植之道。
④蒲卢:即蒲苇,是一种易生长的草本植物。
⑤亲亲:亲爱亲属。第一个“亲”为动词,是亲爱之意,第二个“亲”为名词,是亲属之意。
⑥杀(shài):减少,降低。儒家主张仁爱,提倡亲疏有别。
⑦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这两句话,郑玄和朱熹都认为是衍文,应删去。
⑧知人:知道尊贤爱人。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为政的方法。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治措施是最完备的,都写在古代典籍里了。这样的贤人在世,那政法就能实行。如果推行这些政治措施的文王、武王以及他们的臣民都不存在了,那么这些政治措施就要停息了。人的性能可以勉力推行政法,地的性能可以勉力生长草木。这国政犹如蒲苇一般,具备一定的人才才能有成效。所以,为政的根本在于得到贤臣,得到贤臣的关键在于君主自身,努力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的关键在于达到仁爱的标准。仁爱是人的本性,而亲爱自己的亲属是最大的仁爱;有仁爱就应该有道义,而尊重贤人是最大的道义。亲爱自己的亲属要分清远近差别,尊重贤人要区分等级差别,这就是礼节产生的原因。反以君子不可以不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修养不可以不敬奉双亲;敬奉双亲不可以不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人的本性不可以不了解天理。”
【原文】
天下之达道五①,所以行之者之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②,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者一也③。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④,或困而知之⑤,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⑥,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⑦,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⑧,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①达道:古往今来天下所共行的大道。
②昆弟:兄弟。
③达德:天下人都有的美德。一:指专一、诚实,是《中庸》提倡的美德。
④学:博闻强记。
⑤困:苦苦思索。
⑥安:从容、顺利、安然自得。
⑦勉强:力量不够而强求。
⑧力行:发奋用功。
【译文】
古往今来天下共大道理有五项,用来实行这五项大道理的办法有三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项就是天下共行的大道理。智慧、仁义、勇敢是天下人共有的美德,具有了这些美德进而能够达到那五项大道理的关键在于一个“诚”字。有的人天性聪明,不用思虑就能明白这些大道理;有的人博闻强记,发愤学习也能明白这些大道理;有些人天性愚笨,但通达苦心思索也能明白这些大道理。虽然他们天分不同,但他们最终都明白了这些大道理了,在本质上就是一致的了。有的人心安理得去做,有的人为了名利去做,有的人勉力去做。虽然他们推行大道理时各有难易,但等到他们成功地推行大道理了,他们在本质上就是一致的了。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聪明了;发愤用功,就接近仁义了;懂得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理解了这三句话,就知道修身的道理了;知道了修身的道理,就知道治理百姓的道理了;通晓治理百姓的道理,就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了。
【... -->>
导读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不过,现存的《中庸》版本,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
《中庸》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易经》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中的许多命题、概念都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核心理念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旨并非部分人所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要思想在于修身养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倡导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至德。
中庸之道鼓励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监督,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完美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德、至道、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
第一章(纲领)
第二章(知人)
第三章(正心)
第四章(正心)
第五章(修身)
第六章(审问)
第七章(明道)
第八章(正心)
第九章(正心)
第十章(明道)
第十一章(正心)
第十二章(知物)
第十三章(笃行)
第十四章(修身)
第十五章(齐家)
第十六章(齐家)
第十七章(知天)
第十八章(齐家)
第十九章(齐家)
第二十章(治国)
第二十一章(知性)
第二十二章(诚意)
第二十三章(诚意)
第二十四章(治国)
第二十五章(诚意)
第二十六章(博学)
第二十七章(修身)
第二十八章(明道)
第二十九章(明辨)
第三十章(知法)
第三十一章(修身)
第三十二章(诚意)
第三十三章(正心)
中庸
第一章(纲领)
【原文】
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④,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⑤,谓之中;发而皆中节⑥,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⑦;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⑨。
【注释】
①天命之谓性:上天规定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上天所赋予的美德叫做人的本性。
②率:顺着,遵循。
③修道之谓教:圣人对道进行修订、限制,使道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就叫做“教”。
④戒慎:警戒谨慎。
⑤未发:没有发现的时候。
⑥中节:合乎自然的道理。
⑦大本:最大的根本。
⑧达道:天下人共同走的路。
⑨位:各得其位,指天地间万事和顺。
【译文】
天所给予的秉赋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修明此道加以推广叫做教。“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的,能够脱离的,就不是天命的“道”了。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警戒,不可疏忽;即使在大家都听不见的地方,也要恐慌担忧,不能怠懈。幽暗的地方无论隐藏得多么好,始终会被发现;细微的事情无论多么渺小,终究会显露出来。所以君子独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时时省察自己。欢喜、愤怒、悲伤、快乐是人之常情,当这些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不偏不倚的,这就叫做“中”。当这些感情表现出来的时候,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能够合乎自然的道理,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所在;和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共通贯通的大路。能够达到“中和”,那么天地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第二章(知人)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①,小人反中庸②。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③;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④。”
【注释】
①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始终坚持正道。
②反:背离。
③时中:指君子在做事时能够恰到好处。
④忌:顾忌。惮: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做事没有偏倚,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事事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与君子不同,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中庸。君子按照中庸的道理来行事,所以他的言行恰到好处,符合自然规律;小人背离中庸之道,所以小人做事没有顾忌和畏惧。
第三章(正心)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①!民鲜能久矣②。”
【注释】
①中庸其至:指中庸是最高的境界。至,极。
②能:达到。
【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啊!人们很少能达到中庸,这已经有很久了!”
第四章(正心)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①,我知之矣:知者过之②,愚者不及也。道之者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孝者不及之。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①道:指中庸之道。行:流行。
②知:同“智”。知者:聪明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流行,我知道其中缘由了:聪明的人过于聪明,愚笨的人过于愚笨,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中庸之道不显明,我知道它的缘由:贤明的人过于贤明,不贤明的人又不够贤明,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没有不吃不喝的人,却很少有人真正分辨出不同滋味。”
第六章(审问)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①好问:好,音hào,喜爱。好问,指喜欢去请教别人。迩(ěr)言:浅近之言。
【译文】
孔子说:“舜帝真可算是一个极其明智的人。他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对那些浅近的语言仔细审察,包容别人的短处而表扬别人的长处,掌握人们认识的过与不及两个极端,取中庸之道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吧!”
第七章(明道)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①,而莫之知辟也②。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③。”
【注释】
①罟:音gǔ,捕鱼鸟用的网。擭,音huò,一种捕兽的机关。
②辟:音,bì,同“避”,避免。
③期:音,jī一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是聪明的’,然而在利欲的驱使下,他们却像禽兽落入网罟、木笼、陷阱一样,不知道逃避。人们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够坚守。”
第八章(正心)
【原文】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着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①。”
【注释】
①拳拳:音quán,忠实地奉行。服,著,放置。膺,音yīng,胸中。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是这样为人处事的,他选择了中庸之道,每当得到一条好的道理,就牢记在心中,永不丢失。”
第九章(正心)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①,爵禄可辞也②,白刃可蹈也③,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①均:平治。
②爵禄:官位俸禄。辞:辞掉。
③白刃:利刃,快刀。蹈(dǎo):踩。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平治,官爵俸禄可以辞掉,锋利的刀刃可以用脚踩,但是中庸之道却不容易做到。”
第十章(明道)
【原文】
子路问强①。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②,不报无道③,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④,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⑤,强哉矫⑥!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⑦,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释】
①子路:孔了的弟子仲由,字子路,好勇。强:刚强。
②教:教诲,教化。
③无道:横逆无理。
④衽(rèn)金革:枕着武器、盔甲睡觉。衽,卧席。金革,武器和盔甲。
⑤流:随波逐流。
⑥矫:强大的样子。
⑦不变塞:不因为贫困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塞:不通过,指仕途不顺利。
【译文】
子路向孔子询问怎样才称得上坚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坚强,还是北方的坚强,还是你自己所具有的这种坚强呢?用宽容柔顺的办法来教诲别人,假使别人对自己横逆无理也不去报复,这是能够容忍别人南方的刚强。君子奉行这种刚强。枕着武器、盔甲睡觉,遇到战斗就奋勇拼搏,即使死了也不悔恨,这是北方的刚强。强健的人奉行这种刚强。所以君子为人处事和顺又不随波逐流,真是强大啊!君子信守中庸,不偏不倚,真是强大啊!国家政治清明时,君子不会因为贫穷困窘或仕途不顺而改变自己的主张,真是强大啊!国家政治混乱时,君子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操守,真是强大啊!”
第十一章(正心)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①,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②,半涂而废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④,唯圣者能之。”
【注释】
①素:按照《汉书》当作“索”,寻求之意。行怪:做怪异的事。
②遵:遵循,按照。
③涂:通“途”路。
④遁世:避世,指隐居。
【译文】
孔子说:“有些人探求隐僻的道理,行怪异这事,也许后世对这些人有所称道,但我不会这样做。君子应该遵循中庸之道行事,虽然有些人往往半途而废,但我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君子按照中庸的大道来行事,即使终生避世隐居不被人理解,也不悔恨,这只有圣人能够做到。”
第十二章(知物)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①。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②,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③。《诗》云④:“鸢飞戾天⑤,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⑥。
【注释】
①费:作用非常广大。隐:隐微,细小。古人将事物分为本体和作用两个方面,隐指道的本体,费是指作用。
②不肖:指平庸浅陋。
③破:分析、剖析。
④《诗》:指《诗经·大雅·早麓》篇。
⑤鸢(yuān):一种鹰,毛褐色,以蛇、鼠、晰蜴等为食。戾(lì):显明、昭著。
⑥察:显明、昭著。
【译文】
君子的中庸之道,功用广大而本体细微。即使天下男女中最愚笨的,也能够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推究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即使圣人也难以企及。即使天下男女中最浅陋平庸的,也能够按照中庸之道来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要推究中庸之道的最终极限,即使圣人也有不及之处。天地如此广大,人们不对它有所遗憾。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广大,天下没不什么能够承载容纳它;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细微,天下没有什么能够剖析它。《诗经·大雅·早麓》中说:“鹰高飞向蓝天,鱼跳跃进深潭。”这是说中庸之道是无所不至的。君子的中庸之道,从最愚笨的男女知道的浅显道理开始,到它的最高境界,就能昭著天地。
第十三章(笃行)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①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②,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③,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④;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⑤,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⑥,君子胡不慥慥尔。”
【注释】
①柯,毛亨注,“斧柄也”。伐柯,砍斧柄。则,郑玄注,“法也”,样子。
②睨:音nì,斜眼观看。
③违:离开,去。
④“所求乎子”句:责求别人懂得做人子的道理,我却未能以此侍奉父亲。
⑤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我只是实践平常的道德,谨守平常的言论。庸,作平常解。
⑥言顾行,行顾言:话说时要想到行动,行动时要顾及说话。
⑦慥慥:音zào,笃厚忠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远离人群,如果人在修道过程中故作玄妙高深,使得道远离了人,这样的修道不能称为中庸。《诗》说‘伐木做斧柄啊伐木做斧柄,斧柄的样式就在眼前’。拿着斧柄来砍伐斧柄,斜起眼睛就看得见样子还以为远吗。因此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人们痛改前非为止。能做到忠恕,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别人施加给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君子要遵循的道德有四项,我孔丘却一项也不能做到:我要求做子女的要孝顺父母,而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做臣下的要忠于国君,而我自己却不能为国尽忠;我要求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而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做朋友的要遵守信用,而自己却未能首先做到这一点。中庸道德的实行,中庸格言的谨记,我做得还有不足之处,不敢不努力勤勉。有做得好的地方,也不敢把话全部说尽。言语时要看到行动,行动时也要想到言语。君子怎能不老老实实地言行一致呢!”
第十四章(修身)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①,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②。
在上位,不陵下③,在下位,不援上④,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⑤,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⑥,失诸正鹄⑦,反求诸其身。”
【注释】
①“君子”句:素,在。君子在什么样的地位,做什么样的事。
②“君子无入”句:入,处于。君子不论在什么地位,都能够做到悠然自得。
③陵,欺陵。
④援:攀援。
⑤居易以俟命:居:处。易:平安之处。俟,音sì,等待。
⑥射有似乎君子:射箭的道理像君子的为人。
⑦失诸正鹄:射不到中心。鹄,音gǔ,指箭靶中心的圆圈。古时画布称正,画在皮上称鹄。
【译文】
君子处在平常的地位就做应做的事,不要去羡慕本职以外的名利。身处在富贵的地位上,就做在富贵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贫贱的地位上,就做在贫贱地位上所做的事;身处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在夷狄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患难之中,就做处在患难中所应做的事情。如果能如此,君子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坦然处之的了。
君子高居上位,不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也不去高攀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却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埋怨天,下不责怪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已,等待天命赐德,小人企图冒险,存侥幸得利之心。
孔子说:“射箭的道理就好像君子行道。倘若箭头射在靶心圆圈以外,应该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第十五章(齐家)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①,辟如登高必自卑②。《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③。”子曰:“父母其顺矣乎④!”
【注释】
①辟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比如。迩,接近,近处。譬如行远路必从近地起。
②卑:近处,低处。
③好合,郑玄注:“志意合也。”
④父母其顺矣乎:父母一定很安乐了!
【译文】
学习君子之道,譬如远行;一定要从近处出发;就譬如登高,一定要从低处开始。《诗经》说:“与妻子相亲相爱,就像弹奏琴瑟一样,相处和睦,和气而且情深厚。你建立美好的家庭,使家人幸福无忧。”孔子说:“能够如此,父母大概就能称心如意了。”
第十六章(齐家)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①!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②。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③,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④!’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⑤。”
【注释】
①其盛矣乎:非常盛大的啊!
②体物:生养万物。
③齐明盛服:齐,音zhāi,通“斋”,斋戒。明,洁净。意思是,鬼神能使天下人斋戒沐浴,整齐衣服。
④“《诗》曰”句:格,来,至。度,揣度,推测。矧,音shěn,况。射,厌倦,厌怠不敬。
⑤诚之不可揜如此夫:揜,音yǎn,掩藏,掩盖。恭敬诚实的不可掩蔽,意至与此。
【译文】
孔子说:“鬼神发挥的功德,真是盛在无比啊!看它不见形状,听它不闻声音,然而,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而生长发育。天下的人都斋戒沐浴,穿上华丽的服装,以敬奉祭祀他们。浩浩荡荡啊,鬼神仿佛悠闲地漂浮在人群的上空,又好像充溢在人们的身旁。《诗》说:‘鬼神的来临啊,不可揣度啊,何况对他们懈怠不敬啊!’鬼神的行迹本来就是隐匿的,但是其功德却真实而不可遮蔽,的确如此啊!”
第十七章(知天)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①,子孙保之②。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③。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④。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⑤。《诗》曰⑥:‘嘉乐君子,宪宪令德⑦。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⑧。’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释】
①飨(xiǎng):用酒食祭祀。
②保:保住。
③位:指天子之位。禄:指富有四海。名:指臣民称颂。
④材:指事物的本质。笃:加厚。
⑤栽:栽培。培:培养。覆,推败。
⑥《诗》:指《诗经·大雅·假乐》篇。
⑦宪宪:显著,光明。《诗经》中为“显显”。
⑧申:重复。
【译文】
孔子说:“舜是多么孝顺啊!讲德行他是圣人,讲尊贵他是天子。他资财显赫,拥有天下的财富。宗庙祭祀他,子孙保住他的基业。所以有了圣人的德行,一定会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天子之位,一定会得到天下的财富,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称颂,也一定会长命百岁。所以天生万物,必定依照各自材质而诚实对侍。所以,可以栽植的树木,就细心培养它;将要倾倒的树木,就趁势摧败它。《诗经·大雅·假乐》中说:‘快乐的君子啊,他的德行光明显耀。他能够和顺地待周围的人,所以能够接受上天所赐予的富禄。上天会保佑他做天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所以大德之人必能秉受天命。”
第十八章(齐家)
【原文】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①!以王季为父②,以武王为子③,父作之,子述之④,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⑤,壹戎衣而有天下⑥,身不失天下之显为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⑦,追王大王、王季⑧,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⑨。斯礼也⑩,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11)。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12),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注释】
①文王: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末周的领袖,武王灭纣后追封他为文王。
②王季:姓姬名季烈,文王之父。武王灭纣后追封他为王季。
③武王:周武王姬发,文王之子,打败商纣灭商后建立周朝。
④作:开创。述:继承。
⑤缵(zuǎn):继承。大王:即太王,本名古公亶父,王季之父。绪:事业。
⑥壹戎衣:穿上铠甲(讨伐商纣),意为消灭商朝。
⑦周公:周公姬旦,武王之弟,帮助年幼的武王管理朝政。周公平定了内部和外族的叛乱,还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制作礼乐,建立典章制度。
⑧追王(wàng):给先辈们追加王号。
⑨先公:周在取得天下以前的历代祖先。
⑩斯礼:这种礼制。指按死者的爵位进行葬礼,按子孙的爵位进行祭祀的这种礼制。
(11)及:推及。士:商、西周、春秋时期,级别最低的贵族阶层。庶人: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呼。
(12)期(jī)之丧:守丧一周年。
【译文】
孔子说:“没有忧愁的人,恐怕只有周文王了!他的父亲王季贤明通达,他的儿子武王圣明光耀,父亲开创基业,儿子能够继承发扬。武王继承太王、王季、文王的事业,消灭商朝,赢得天下。他自己并不因为讨伐商纣而失去光明显耀的忠诚的名声。他贵为天子,拥有天下的财富。宗庙里祭祀他,儿孙们继承他的事业。武王接受天命成为天子,但是没有完成文王未竟的事业。于是周公继承先辈的事业,发展文王、武王美德,追封古公为太王、季公为王季,追溯到各位先祖,都用天子的礼节来祭祀他们。这种礼制,上至诸侯大夫,下至士人、庶人,都可以使用。父亲是大夫,儿子为士,那么用大夫的礼节来举行葬礼,用士的礼节来举行葬礼,用大夫的礼节进行祭祀;一周年的守丧礼制,一直到大夫都可以使用;服丧三年的丧制,从下一直通行到天子,因为无论贵贱,为父母守丧的期限都是一样的。”
第十九章(齐家)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之事者也①。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②,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③。序爵④,所以辨贵贱也。序事⑤,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⑥,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⑦。践其位⑧,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⑨,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⑩,治国其如示诸掌乎(11)!”
【注释】
①人:指先人。述:继承。
②宗器: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器物。
③序昭穆:宗庙中供奉祖先灵位,始祖居正中,二世、四世、六世祖居于左侧,称昭位;三世、五世、七世祖居于右侧,称穆位,以此类推昭穆相承,以为次序。
④序爵:按爵位等级排列顺序。
⑤序事,按具体职务排列顺序。事:职务。
⑥旅酬:古代祭祀完毕要举行宴会,来酬谢宾客,宾客也要依次酬答。旅,众人。酬,给客人敬酒。
⑦燕毛:宴会时按毛发的颜色确定次序。燕,同“宴”。序齿:按年龄大小来确定次序。
⑧践:登。
⑨郊社:都是祭祀的礼节。周代在冬至的时候,在南郊举行祭天的仪式,称之为“郊”;夏至的时候,在北郊举行祭地的仪式,称之为“社”。
⑩禘(dì):帝王在宗庙中祭祀祖先,五年一次,极为隆重。尝:每年秋天举行的祭祀,用新谷物进献祖先。
(11)示诸掌:在手掌上看某一物件,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译文】
孔子说:“武王、周公大概是最通达孝顺的人吧!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承先人的事业。在春夏秋冬各个季节中都打扫祖庙,陈列出那些祭祀用的器物,摆出祖先遗留下来的衣服,进献应时的食品。在宗庙里进行祭祀的礼节是用来区分左昭右穆的顺序的;按爵位来排列顺序是用来区分富贵与贫贱;按职务来排列顺序是用来区别贤明与不贤明。祭祀完毕举行宴会,在下位的向在上位的举杯劝酒,这是为了使地位低的人能够有机会表现礼仪。大家到私室饮酒,就按头发黑白来确定坐次的上下,以表示尊敬年长的人。人们站到先王所元宝的位置上,举行祭祀的礼节,演奏先王制定的音乐,尊敬先王所尊敬的祖先,爱护先王所爱护的臣子百姓。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好像他们还活着一样;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好像他们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样。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祭祀天地的礼节是用来侍奉上帝的。在宗庙里进行祭祀,是用来祭祀祖先的。明白祭祀天地原礼节、祭祀先祖的意义,那么治理国家就如同观看掌中之物一样的清楚简易。”
第二十章(治国)
【原文】
哀公问政①。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②。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③。夫政也者,蒲卢也④。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⑤;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⑥,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⑦!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⑧;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注释】
①哀公:鲁哀公,姓姬,名蒋,春秋时期鲁国国君。
②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③人道:指为政之道。敏:勤勉,或解释为迅速。地道:指种植之道。
④蒲卢:即蒲苇,是一种易生长的草本植物。
⑤亲亲:亲爱亲属。第一个“亲”为动词,是亲爱之意,第二个“亲”为名词,是亲属之意。
⑥杀(shài):减少,降低。儒家主张仁爱,提倡亲疏有别。
⑦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这两句话,郑玄和朱熹都认为是衍文,应删去。
⑧知人:知道尊贤爱人。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为政的方法。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治措施是最完备的,都写在古代典籍里了。这样的贤人在世,那政法就能实行。如果推行这些政治措施的文王、武王以及他们的臣民都不存在了,那么这些政治措施就要停息了。人的性能可以勉力推行政法,地的性能可以勉力生长草木。这国政犹如蒲苇一般,具备一定的人才才能有成效。所以,为政的根本在于得到贤臣,得到贤臣的关键在于君主自身,努力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的关键在于达到仁爱的标准。仁爱是人的本性,而亲爱自己的亲属是最大的仁爱;有仁爱就应该有道义,而尊重贤人是最大的道义。亲爱自己的亲属要分清远近差别,尊重贤人要区分等级差别,这就是礼节产生的原因。反以君子不可以不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修养不可以不敬奉双亲;敬奉双亲不可以不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人的本性不可以不了解天理。”
【原文】
天下之达道五①,所以行之者之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②,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者一也③。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④,或困而知之⑤,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⑥,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⑦,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⑧,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①达道:古往今来天下所共行的大道。
②昆弟:兄弟。
③达德:天下人都有的美德。一:指专一、诚实,是《中庸》提倡的美德。
④学:博闻强记。
⑤困:苦苦思索。
⑥安:从容、顺利、安然自得。
⑦勉强:力量不够而强求。
⑧力行:发奋用功。
【译文】
古往今来天下共大道理有五项,用来实行这五项大道理的办法有三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项就是天下共行的大道理。智慧、仁义、勇敢是天下人共有的美德,具有了这些美德进而能够达到那五项大道理的关键在于一个“诚”字。有的人天性聪明,不用思虑就能明白这些大道理;有的人博闻强记,发愤学习也能明白这些大道理;有些人天性愚笨,但通达苦心思索也能明白这些大道理。虽然他们天分不同,但他们最终都明白了这些大道理了,在本质上就是一致的了。有的人心安理得去做,有的人为了名利去做,有的人勉力去做。虽然他们推行大道理时各有难易,但等到他们成功地推行大道理了,他们在本质上就是一致的了。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聪明了;发愤用功,就接近仁义了;懂得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理解了这三句话,就知道修身的道理了;知道了修身的道理,就知道治理百姓的道理了;通晓治理百姓的道理,就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