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生的变态心理--谁喜欢我谁就是王八蛋。记得初高中时期那些被某个男生喜欢的女生总是有一股恶狠狠的气质,当她在教室内外的走道上遇到那个喜欢她的男生简直就像看见了杀父仇人,恨不得磨刀霍霍冲向对方还要大声质问一声:“你个王八蛋,那么多人你不喜欢,为什么非要喜欢我呀!”
除了讨厌和鄙视喜欢我的异性,在我身上还有一个怪现象:当那些我苦苦爱恋却一直不爱我的人如果忽然转过身来爱我时,原本在我眼中无比耀眼迷人,头顶上笼罩着金光闪闪光环的爱人瞬间就从神位上掉下来,像个泥塑像碎了一地,他在我眼中变得一钱不值,狗屁不是,我对他的爱恋也顷刻消失了。
记得初恋失恋后我一个人默默忧郁难过,流了无数悲痛之泪,写了无数伤心的思念日记。当爱情之痛不再剧烈却依然存在的两年后的某一天,对方忽然主动联系我,然后便开始不断通过邮件、QQ、手机频繁和我沟通,最后表达出对我念念不忘,欲与我复合的意愿时,瞬间我就放弃了自己对他多年的爱,从此以后不再爱他,彻底从得不到的爱情绝望中走了出来,继续大踏步地走在寻找真爱的康庄大道上。
我这种状态与那种苦苦追求一个女人,在终于把对方搞上床后就再也不喜欢她,甩人离开的男人多少有点相似。只不过作为前者的我是得不到的渴望幻灭了,后者是征服感消失,两者都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失落与沮丧。
总之,我只爱得不到,没有回报的爱。我爱的要不爱我,爱我的我不爱,听起来是不是神经病?挺欠揍的?如果你也同意,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达成了共识!
全世界都爱得不到
我只爱得不到的,但是我知道我绝对很普通,绝对不特别。追溯过去,放眼全球,并非只有我一个人热衷这得不到的爱,无数伟大的文艺作品都在演绎这得不到的爱。
在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如果“爱得不到”可以分等级,那么,这至多只能算得上小学毕业级的爱情故事。但是,就是一个如此基础版的“爱得不到”的故事却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在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讲了一个暗恋的悲剧故事,一个女人一生都在暗恋一个男人,和他几次交欢,还生下一子。迫于生活,沦入风尘。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却依旧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都不记得她。这个女人完美演绎了默默守候,不求回报,也得不到的爱情。
在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阿里萨没有同自己深深爱恋的费尔米纳在一起,他看着她嫁给了乌尔比诺,于是他开始了五十三年的等待,等到心中女神的丈夫挂了,才终于与之在一起。虽然最终得到了爱人,但那时两人都已是行将就木的老人了。
在F.S.菲茨杰拉德的众多小说中不是讲爱情梦追求不到,就是爱情梦已经幻灭、失落的故事,总之就是得不到的爱,有《了不起的盖茨比》、《明智之举》、《冬天的梦》等篇,其中《了不起的盖茨比》堪称经典。发了财的屌丝盖茨比千里迢迢来到西卵,为了追寻住在对面东卵,已经嫁人的黛西。他买下豪宅,夜夜召开盛大party,就是为了黛西能看到,后来终于与黛西见了面,但是最后他还是没有得到心中女神的爱。不仅如此,他还因她梦碎人亡。
在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中,30岁少爷凯末尔爱上了自己的穷亲戚、18岁的清纯美少女芙颂。可两人的爱情来而复去,为了找回爱人的心,凯末尔苦苦追寻了八年,找到芙颂时她已嫁人。凯末尔爱她所爱,甚至爱她触碰过的一切。他收集着心上人摸过的所有物品,盐瓶、顶针、发卡、耳坠、纸牌、扇子、香水瓶……甚至是4213个烟头。他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纯真博物馆”,所有的物件成为这座爱情博物馆的珍藏,纪念他得不到的、永失的爱。
在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简·奥斯汀爱上了心灵相通的汤姆,他是个实习律师,穷得叮当响。因为汤姆家人并不赞成二人的婚事,于是他决定携简私奔。但是这样一来,汤姆的经济来源就会被切断,简亦将面临着世俗的压力和贫困的生活。为了两个人的前途,简放弃了私奔,终身未嫁。多年后,成为首席大律师的汤姆将自己的长女取名为“简”。
……
看看,哪一个爱情故事不是“我爱得不到”,哪一个不是“我自虐我快乐”的模式,这“得不到”不是追求不到,就是永远失去,不再拥有。这自虐不分男女,我爱自虐,自虐爱我,对我来说,可以得到的爱算什么……(关于文艺作品中得不到的爱,实在是太多了,我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省略号的部分,欢迎大家随意热情补充。)
一样的得不到,不一样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多文艺作品都在讲述这样那样痛苦曲折,受到阻碍而得不到的爱?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得不到的爱趋之若鹜?
因为得不到的爱算得上爱情中最为强烈的一种,它显然带有剧烈的痛苦。可是人们就是爱着这痛苦,这痛苦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是因自身的迷恋不愿割舍的重要部分,因为痛苦具有快感。我爱的人送我以伤口,伤口固然疼痛,但却不是身外之物,它长在身上,嵌进肉里;爱我的人送我以礼物,礼物固然美好,但却是身外之物,随时可以抛弃不要。我爱我的一切,包括爱我的痛苦。我痛故我在,这是一种“我受虐我快乐”的心智模式。算不算自恋的一种变形?除了快感,痛苦还很有益,它能使得一个人的心灵获得成长,变得强韧,值得感恩。就像田馥甄《My Love》的歌词:如果你被她伤得很痛,请感谢她好心折磨;如果你对她感到愧疚,请感谢她慷慨泪流。当然,痛苦也有可能带来毁灭。
因为得不到的爱带有悲剧性质,而悲剧融合了同情、快感、伟大、牺牲、崇高、英雄主义等诸多感情,这些感情都非常美好又难能可贵,让甘当悲剧的主角们产生“我悲剧我伟大”的感觉;悲剧还具有缓和情绪、净化心灵、升华人性的作用。我们看完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一方面为他们的爱情感动,另一方面庆幸自己还活着,顿生优越感,同时还会因为流了眼泪,心情轻松和愉快。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很好很完整地论述了悲剧的作用。
因为得不到的爱是特别的,不平凡的。与和和美美、一帆风顺的爱情相比,它显得非常独特、不平凡,它大大帮助主人公摆脱了平凡和庸俗。法国哲学家在给妻子的情书《致D》中说:“第一次深深地爱上一个人,同时也得到这个人的爱,以前我觉得这样的故事太平庸,太个人,太普通;这不是能够让我进入普遍意义的物质。相反,失败的、不可能的爱情才是高贵文学的范畴。我一向只在失败和虚无之美中感觉自在,而不是在成功和肯定之中。我必须位于你我之上,不惜以损害我们,损害你为代价,借助超越我们个体存在的思考。”你看,连哲学家都会受到得不到爱情的诱惑,更何况普通大众。试想一下,那些没有曲折,没有阻碍,平平淡淡,和谐顺利的爱情电影、爱情小说谁爱看啊!多么无聊,多么没意思啊!
为什么那么多人甘当并乐当暗恋悲剧的主角?
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痴痴地追忆逝去的爱情却不愿重新行动去找寻新的爱情?
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苦苦追寻远在天边得不到的爱而唾弃鄙视近在眼前随手可以得到的爱?
大部分原因就是得不到的爱情是痛苦的、悲剧的、不平凡的。
生的变态心理--谁喜欢我谁就是王八蛋。记得初高中时期那些被某个男生喜欢的女生总是有一股恶狠狠的气质,当她在教室内外的走道上遇到那个喜欢她的男生简直就像看见了杀父仇人,恨不得磨刀霍霍冲向对方还要大声质问一声:“你个王八蛋,那么多人你不喜欢,为什么非要喜欢我呀!”
除了讨厌和鄙视喜欢我的异性,在我身上还有一个怪现象:当那些我苦苦爱恋却一直不爱我的人如果忽然转过身来爱我时,原本在我眼中无比耀眼迷人,头顶上笼罩着金光闪闪光环的爱人瞬间就从神位上掉下来,像个泥塑像碎了一地,他在我眼中变得一钱不值,狗屁不是,我对他的爱恋也顷刻消失了。
记得初恋失恋后我一个人默默忧郁难过,流了无数悲痛之泪,写了无数伤心的思念日记。当爱情之痛不再剧烈却依然存在的两年后的某一天,对方忽然主动联系我,然后便开始不断通过邮件、QQ、手机频繁和我沟通,最后表达出对我念念不忘,欲与我复合的意愿时,瞬间我就放弃了自己对他多年的爱,从此以后不再爱他,彻底从得不到的爱情绝望中走了出来,继续大踏步地走在寻找真爱的康庄大道上。
我这种状态与那种苦苦追求一个女人,在终于把对方搞上床后就再也不喜欢她,甩人离开的男人多少有点相似。只不过作为前者的我是得不到的渴望幻灭了,后者是征服感消失,两者都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失落与沮丧。
总之,我只爱得不到,没有回报的爱。我爱的要不爱我,爱我的我不爱,听起来是不是神经病?挺欠揍的?如果你也同意,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达成了共识!
全世界都爱得不到
我只爱得不到的,但是我知道我绝对很普通,绝对不特别。追溯过去,放眼全球,并非只有我一个人热衷这得不到的爱,无数伟大的文艺作品都在演绎这得不到的爱。
在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如果“爱得不到”可以分等级,那么,这至多只能算得上小学毕业级的爱情故事。但是,就是一个如此基础版的“爱得不到”的故事却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在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讲了一个暗恋的悲剧故事,一个女人一生都在暗恋一个男人,和他几次交欢,还生下一子。迫于生活,沦入风尘。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却依旧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都不记得她。这个女人完美演绎了默默守候,不求回报,也得不到的爱情。
在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阿里萨没有同自己深深爱恋的费尔米纳在一起,他看着她嫁给了乌尔比诺,于是他开始了五十三年的等待,等到心中女神的丈夫挂了,才终于与之在一起。虽然最终得到了爱人,但那时两人都已是行将就木的老人了。
在F.S.菲茨杰拉德的众多小说中不是讲爱情梦追求不到,就是爱情梦已经幻灭、失落的故事,总之就是得不到的爱,有《了不起的盖茨比》、《明智之举》、《冬天的梦》等篇,其中《了不起的盖茨比》堪称经典。发了财的屌丝盖茨比千里迢迢来到西卵,为了追寻住在对面东卵,已经嫁人的黛西。他买下豪宅,夜夜召开盛大party,就是为了黛西能看到,后来终于与黛西见了面,但是最后他还是没有得到心中女神的爱。不仅如此,他还因她梦碎人亡。
在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中,30岁少爷凯末尔爱上了自己的穷亲戚、18岁的清纯美少女芙颂。可两人的爱情来而复去,为了找回爱人的心,凯末尔苦苦追寻了八年,找到芙颂时她已嫁人。凯末尔爱她所爱,甚至爱她触碰过的一切。他收集着心上人摸过的所有物品,盐瓶、顶针、发卡、耳坠、纸牌、扇子、香水瓶……甚至是4213个烟头。他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纯真博物馆”,所有的物件成为这座爱情博物馆的珍藏,纪念他得不到的、永失的爱。
在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简·奥斯汀爱上了心灵相通的汤姆,他是个实习律师,穷得叮当响。因为汤姆家人并不赞成二人的婚事,于是他决定携简私奔。但是这样一来,汤姆的经济来源就会被切断,简亦将面临着世俗的压力和贫困的生活。为了两个人的前途,简放弃了私奔,终身未嫁。多年后,成为首席大律师的汤姆将自己的长女取名为“简”。
……
看看,哪一个爱情故事不是“我爱得不到”,哪一个不是“我自虐我快乐”的模式,这“得不到”不是追求不到,就是永远失去,不再拥有。这自虐不分男女,我爱自虐,自虐爱我,对我来说,可以得到的爱算什么……(关于文艺作品中得不到的爱,实在是太多了,我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省略号的部分,欢迎大家随意热情补充。)
一样的得不到,不一样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多文艺作品都在讲述这样那样痛苦曲折,受到阻碍而得不到的爱?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得不到的爱趋之若鹜?
因为得不到的爱算得上爱情中最为强烈的一种,它显然带有剧烈的痛苦。可是人们就是爱着这痛苦,这痛苦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是因自身的迷恋不愿割舍的重要部分,因为痛苦具有快感。我爱的人送我以伤口,伤口固然疼痛,但却不是身外之物,它长在身上,嵌进肉里;爱我的人送我以礼物,礼物固然美好,但却是身外之物,随时可以抛弃不要。我爱我的一切,包括爱我的痛苦。我痛故我在,这是一种“我受虐我快乐”的心智模式。算不算自恋的一种变形?除了快感,痛苦还很有益,它能使得一个人的心灵获得成长,变得强韧,值得感恩。就像田馥甄《My Love》的歌词:如果你被她伤得很痛,请感谢她好心折磨;如果你对她感到愧疚,请感谢她慷慨泪流。当然,痛苦也有可能带来毁灭。
因为得不到的爱带有悲剧性质,而悲剧融合了同情、快感、伟大、牺牲、崇高、英雄主义等诸多感情,这些感情都非常美好又难能可贵,让甘当悲剧的主角们产生“我悲剧我伟大”的感觉;悲剧还具有缓和情绪、净化心灵、升华人性的作用。我们看完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一方面为他们的爱情感动,另一方面庆幸自己还活着,顿生优越感,同时还会因为流了眼泪,心情轻松和愉快。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很好很完整地论述了悲剧的作用。
因为得不到的爱是特别的,不平凡的。与和和美美、一帆风顺的爱情相比,它显得非常独特、不平凡,它大大帮助主人公摆脱了平凡和庸俗。法国哲学家在给妻子的情书《致D》中说:“第一次深深地爱上一个人,同时也得到这个人的爱,以前我觉得这样的故事太平庸,太个人,太普通;这不是能够让我进入普遍意义的物质。相反,失败的、不可能的爱情才是高贵文学的范畴。我一向只在失败和虚无之美中感觉自在,而不是在成功和肯定之中。我必须位于你我之上,不惜以损害我们,损害你为代价,借助超越我们个体存在的思考。”你看,连哲学家都会受到得不到爱情的诱惑,更何况普通大众。试想一下,那些没有曲折,没有阻碍,平平淡淡,和谐顺利的爱情电影、爱情小说谁爱看啊!多么无聊,多么没意思啊!
为什么那么多人甘当并乐当暗恋悲剧的主角?
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痴痴地追忆逝去的爱情却不愿重新行动去找寻新的爱情?
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苦苦追寻远在天边得不到的爱而唾弃鄙视近在眼前随手可以得到的爱?
大部分原因就是得不到的爱情是痛苦的、悲剧的、不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