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13级海啸之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电话的兄弟应该是东北那旮沓的来北漂的,特逗,听着听着就笑出声,现在感觉好多了。
还是不想写故事,我就随便写点别的。
我们来尝试用科学手段解释一下“我是谁”这个问题:
-
先描述一下人的共情能力:
尝试代入这样一个场景当中。
我偷了我的同桌美女小红的一块钱,然后被小红发现了,这时我看到了小红的表情,我知道了小红很生气。
ok,上面是场景。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怎么知道同桌的小红“生气”了?
通过看表情吗?
看表情当然可以知道,比如小红眼睛瞪着我,或者脸红红的,或者气鼓鼓的,总而言之,这些都是生气的表情,于是,我知道小红生气了。
但其实,就算我没有看到小红的表情,甚至小红还没有发现我偷东西的时候,我就能知道小红会生气。
这里的原因在于,我有一个“共情”能力,我能在大脑中“想象”出小红(小红发现我偷东西)的场景,这样我就知道了“小红”会生气。
这个“想象”的过程很重要,可以帮我们解释:意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
-
好,接着上面的问题接着说:
在我想象小红生气的过程中,用网文的话讲,就是我代入了小红。那么,我具体的代入小红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是在我大脑中,用大约几百万个神经元,模拟出了一个“小红的个体”,然后,给这个由几百万神经元组成的“模拟小红”,输入一个“东西被偷了”的外界反馈,于是这个“模拟小红”做出了“生气”的反映。
所以我知道小红会生气。
整个过程,虽然用语言文字描述有些复杂,但时间其实很短,是在0.01秒内就完成的。
所以我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小红要生气。
--
你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没关系,这个知识我们下面用的时候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划重点:我的大脑中,可以模拟一个“小红”出来。不用费太多力气,几百万个神经元,就可以塑造一个小红的人格(人脑有几千亿神经元,几百万个不算多)。
这几百万个神经元,都模拟出了小红的什么呢?有(长相、身材、表情、发型、以前做过的事情、以前遇见事情的反映(比被夸奖会脸红,被批评会羞愧、被偷东西会生气)、各种各种,),这一项一项的东西,就是小红的人设。人设越全面,我就越能完整的模拟出“小红”的人格。我脑中的小红就和真实的小红越接近。
由于我和小红做同桌,所以我非常了解她。那么,要完全了解她,我就需要几百万个神经元之多。
反之,如果是想要描述不认识的人,比如隔壁张三,可能几十万神经元就够了。张三在我眼中的定义就是(名字张三,性别男),以及大部分普通人都有的特点)。
说到这里,我想表达的问题,可能聪明的同学已经才出来了。
没错:每一个熟悉的人,在我的脑袋里面,都是用神经元模拟出来的,这些神经元,有多有少。神经元越多,越能模拟出更加真实、更像真人的那个人。
比如,我很熟悉我妈妈,所以我要在脑中想一下我妈妈,可能需要调用几亿个神经元。
所以说,我们心中住了很多很多的小人,通过心中住着的这些小人,通过不断的完善这些小人,我们建立了我们对于“周围的人”的认知。
————
那我“自己”呢?
这就是我想说的关键问题。
我自己是什么呢?
其实,根据上面这一套,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自己,也是一个脑中的小人。当然了,组成这个小人的神经元可能会非常多,可能有几亿个,甚至几十亿个。因为,我们有最多的关于自己的信息。(注意这些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
我有很多证据来证明:当我说“我”这个字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说我的身体+我的脑子,而是在说“我脑中的小人”。
所以,这个观点就是:“我”全等于“我脑中的小人”。
所以,我是谁呢?我就是“我脑中的小人”。
就是我脑中的那一坨神经元。
----
这就是“我”这个概念的由来了。
为什么这样就能解释“我是谁”这个概念呢?
因为这个“脑中的小人”假设,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我现在就来随便解释几个问题。
问题1:
所有人小时候都没有记忆,最早的记事要么从1岁,从2岁,甚至3,4岁才开始记事都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形成。那一坨神经元还没有完善。
也就是说,小时候,“我”这个意识,并不存在。
在脑中生成“我”,是一个神经元的聚合过程。如何生成?
方法就是:接受反馈。
吃奶的时候,吸咪咪的感觉+天冷了的感觉+被抱着的感觉+手的感觉+嘴的感觉+身体疼、痒的感觉……这些构成了“我脑中小人”的神经元的感觉部分。
能睁开眼睛以后,看到了爸爸妈妈,看到了房间,看到了食物,看到了一切,这些视觉信息进入了“我脑中的小人”。
还有听觉、味觉、嗅觉。
五感,构成了我们对外界的认知。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依旧不认识“我自己”。
那么,是什么时候生成的“我”呢?
事实上,是当别人关注我的时候,也就是别人的反馈。
中括号标识的是重点内容。
“我”的存在,是通过别人来定义的。
比如,“我是否好看”这个问题。完全由别人定义:爸爸说你好看,妈妈说你好看,奶奶说你好看,小伙伴都说你好看……如果所有人都说我好看,那么我一定是好看的。
这和是否照镜子无关。
那读者的你可能会问,如果我真的很丑,他们只是骗我呢?
很简单,去马路上溜一圈就是知道了,看路人怎么说?是回头率超高?都来搭讪?还是我路过的时候路人都捏着鼻子?
爸爸妈妈会善意的欺骗,路人总不会吧?所以这样,我就知道我到底是好看还是不好看了。
所以……我们还是通过别人,来定义的我自己。不过,这里下定义的,是更加真实的路人。
其实,关键并不在于我到底好不好看,而在于:“我是通过什么知道的”我是否好看。
是通过“反馈”,通过别人的反映!
再比如,我多高?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看不见自己,所以必须要通过看别人多高,我比小明高,我比小红高,比所有人都高,那么就知道我很高。也可以通过物体来比较,比桌子高,比椅子高,比冰箱矮,这里就是通过物体去反馈,总而言之,定义“我”的方法,一定是通过看到外界,在反馈回自己。来定义“我”。
除了好看不好看,高或者矮,“我”还有什么属性呢?
我学习好(不是考100分,而是老师对你说“考100分你真棒”所以你才认为你学习好;因为同学羡慕你的眼光你才觉得你学习好;爸爸妈妈夸奖你你才觉得你学... -->>
接电话的兄弟应该是东北那旮沓的来北漂的,特逗,听着听着就笑出声,现在感觉好多了。
还是不想写故事,我就随便写点别的。
我们来尝试用科学手段解释一下“我是谁”这个问题:
-
先描述一下人的共情能力:
尝试代入这样一个场景当中。
我偷了我的同桌美女小红的一块钱,然后被小红发现了,这时我看到了小红的表情,我知道了小红很生气。
ok,上面是场景。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怎么知道同桌的小红“生气”了?
通过看表情吗?
看表情当然可以知道,比如小红眼睛瞪着我,或者脸红红的,或者气鼓鼓的,总而言之,这些都是生气的表情,于是,我知道小红生气了。
但其实,就算我没有看到小红的表情,甚至小红还没有发现我偷东西的时候,我就能知道小红会生气。
这里的原因在于,我有一个“共情”能力,我能在大脑中“想象”出小红(小红发现我偷东西)的场景,这样我就知道了“小红”会生气。
这个“想象”的过程很重要,可以帮我们解释:意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
-
好,接着上面的问题接着说:
在我想象小红生气的过程中,用网文的话讲,就是我代入了小红。那么,我具体的代入小红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是在我大脑中,用大约几百万个神经元,模拟出了一个“小红的个体”,然后,给这个由几百万神经元组成的“模拟小红”,输入一个“东西被偷了”的外界反馈,于是这个“模拟小红”做出了“生气”的反映。
所以我知道小红会生气。
整个过程,虽然用语言文字描述有些复杂,但时间其实很短,是在0.01秒内就完成的。
所以我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小红要生气。
--
你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没关系,这个知识我们下面用的时候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划重点:我的大脑中,可以模拟一个“小红”出来。不用费太多力气,几百万个神经元,就可以塑造一个小红的人格(人脑有几千亿神经元,几百万个不算多)。
这几百万个神经元,都模拟出了小红的什么呢?有(长相、身材、表情、发型、以前做过的事情、以前遇见事情的反映(比被夸奖会脸红,被批评会羞愧、被偷东西会生气)、各种各种,),这一项一项的东西,就是小红的人设。人设越全面,我就越能完整的模拟出“小红”的人格。我脑中的小红就和真实的小红越接近。
由于我和小红做同桌,所以我非常了解她。那么,要完全了解她,我就需要几百万个神经元之多。
反之,如果是想要描述不认识的人,比如隔壁张三,可能几十万神经元就够了。张三在我眼中的定义就是(名字张三,性别男),以及大部分普通人都有的特点)。
说到这里,我想表达的问题,可能聪明的同学已经才出来了。
没错:每一个熟悉的人,在我的脑袋里面,都是用神经元模拟出来的,这些神经元,有多有少。神经元越多,越能模拟出更加真实、更像真人的那个人。
比如,我很熟悉我妈妈,所以我要在脑中想一下我妈妈,可能需要调用几亿个神经元。
所以说,我们心中住了很多很多的小人,通过心中住着的这些小人,通过不断的完善这些小人,我们建立了我们对于“周围的人”的认知。
————
那我“自己”呢?
这就是我想说的关键问题。
我自己是什么呢?
其实,根据上面这一套,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自己,也是一个脑中的小人。当然了,组成这个小人的神经元可能会非常多,可能有几亿个,甚至几十亿个。因为,我们有最多的关于自己的信息。(注意这些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
我有很多证据来证明:当我说“我”这个字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在说我的身体+我的脑子,而是在说“我脑中的小人”。
所以,这个观点就是:“我”全等于“我脑中的小人”。
所以,我是谁呢?我就是“我脑中的小人”。
就是我脑中的那一坨神经元。
----
这就是“我”这个概念的由来了。
为什么这样就能解释“我是谁”这个概念呢?
因为这个“脑中的小人”假设,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我现在就来随便解释几个问题。
问题1:
所有人小时候都没有记忆,最早的记事要么从1岁,从2岁,甚至3,4岁才开始记事都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形成。那一坨神经元还没有完善。
也就是说,小时候,“我”这个意识,并不存在。
在脑中生成“我”,是一个神经元的聚合过程。如何生成?
方法就是:接受反馈。
吃奶的时候,吸咪咪的感觉+天冷了的感觉+被抱着的感觉+手的感觉+嘴的感觉+身体疼、痒的感觉……这些构成了“我脑中小人”的神经元的感觉部分。
能睁开眼睛以后,看到了爸爸妈妈,看到了房间,看到了食物,看到了一切,这些视觉信息进入了“我脑中的小人”。
还有听觉、味觉、嗅觉。
五感,构成了我们对外界的认知。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依旧不认识“我自己”。
那么,是什么时候生成的“我”呢?
事实上,是当别人关注我的时候,也就是别人的反馈。
中括号标识的是重点内容。
“我”的存在,是通过别人来定义的。
比如,“我是否好看”这个问题。完全由别人定义:爸爸说你好看,妈妈说你好看,奶奶说你好看,小伙伴都说你好看……如果所有人都说我好看,那么我一定是好看的。
这和是否照镜子无关。
那读者的你可能会问,如果我真的很丑,他们只是骗我呢?
很简单,去马路上溜一圈就是知道了,看路人怎么说?是回头率超高?都来搭讪?还是我路过的时候路人都捏着鼻子?
爸爸妈妈会善意的欺骗,路人总不会吧?所以这样,我就知道我到底是好看还是不好看了。
所以……我们还是通过别人,来定义的我自己。不过,这里下定义的,是更加真实的路人。
其实,关键并不在于我到底好不好看,而在于:“我是通过什么知道的”我是否好看。
是通过“反馈”,通过别人的反映!
再比如,我多高?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看不见自己,所以必须要通过看别人多高,我比小明高,我比小红高,比所有人都高,那么就知道我很高。也可以通过物体来比较,比桌子高,比椅子高,比冰箱矮,这里就是通过物体去反馈,总而言之,定义“我”的方法,一定是通过看到外界,在反馈回自己。来定义“我”。
除了好看不好看,高或者矮,“我”还有什么属性呢?
我学习好(不是考100分,而是老师对你说“考100分你真棒”所以你才认为你学习好;因为同学羡慕你的眼光你才觉得你学习好;爸爸妈妈夸奖你你才觉得你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