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南园梦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鹅湖会相互鞭策
论时事不忘故土
见到远道而来的辛弃疾,陈亮喜不自胜。二人兴致勃勃地回忆五年前的鹅湖之会。
鹅湖,在铅山县东北,东临浙江,南接八闽,是临安至闽北的必经之路。因为山顶积水成湖,湖中有荷、荷间有鹅,故称“荷湖”或“鹅湖”。唐时,山下便建有鹅湖禅院,至宋代香火益盛。
而铅山在江西东部、靠近武夷山,地势偏僻,但在当时,却是一条交通要道,本朝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一带为边界;江北淮南一带是前方,长江南岸即苏南、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是后方,福建则是大后方。
信州是本朝中心地带的腹地(属江南东路)。临安去往福建大后方的交通要道是,从富阳出发,向西向南经桐庐、建德、兰溪、衢州、常山、玉山、上饶、铅山、紫溪、过分水关至福建崇安,信州为必经之地。同时,朝廷与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的联络,以及东西向运转的物流,也要通过信江航道。因此,信州又成为东西交通大动脉——浙赣走廊的要冲。
朱、辛、陈三人之所以选择在鹅湖相会,就是因为此处处于交通要道的便利条件。
淳熙十六年(1188年)冬天,陈亮风闻朱熹和辛弃疾将被重新启用,辛弃疾是天下闻名的主战派,朱熹也是主张北伐收复故地的,尽管不那么强烈,但他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朝野中门生故旧甚多,极有影响力。
陈亮心想,一旦这两个人出山,受到皇帝重用,北伐大业必然可成,所以,邀两人去鹅湖会面。辛弃疾此时在鹅湖附近的瓢泉,又修了一套新宅子,住在那里,据说风光不错,那里既就辛弃疾的方便,又可使朱熹故地重游。
朱熹开始答应了这个邀请,但最终爽约没来。辛弃疾却如约守信,在家中恭迎陈亮的到来。
陈亮自家乡永康出发,沿浙赣道直赴信州,顶风冒雪,跋涉八百多里,在信州带湖新居见到了日思月想的辛弃疾。
其时,辛弃疾正患病卧床,陈亮的到来使他十分兴奋,两人雪中煮酒,纵论天下大事,十分痛快。辛弃疾以其出神的文笔记录下了两人第一天会谈的情景:“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陈亮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凌晨即起,舞剑练武。辛弃疾,年龄已近五十,二十年的仕宦飘泊、六年的乡间退隐,加上岁月的无情侵蚀,已使他精力衰退,兴味懒散,他开始生病,肚子也挺起来,嗜睡、口渴,头发也谢顶了,甚至还掉了几颗牙齿。身体的老病与精神的抑郁,使他已经荒疏了武艺的习练,他饮食起居无度,因过量饮酒加重了病情,发誓罢酒又罢不了,早晨也难得起早,晏睡似乎成了习惯。
陈亮的到来让病中的辛弃疾,重新燃烧起生命的力量。陈亮当时也已四十五岁了,仅比辛弃疾年轻三岁,而且三次考科举不中,此时还是乡间一介布衣,却保着一位职业军人时刻在岗的军事素养,他的昂扬斗志和火热激情,使辛弃疾又回到了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状态,病也不知不觉地好了起来。
两人在瓢泉、鹅湖游谈数日之后,便南下到靠近福建的紫溪去等朱熹,这里离朱熹所住的崇安不远,朱熹只要走一百里路,出分水关北上便可相见。
但朱熹最终爽约没来,他后来致信陈亮,解释自己爽约不到的原因是:自己不愿参与政事,只想在山里过着读书隐居的日子。
事后辛弃疾知道,真正的原因完全不是他嘴上说的“淡泊自处”,却是另外一种功利盘算。当时,朝中周必大要当左相,王蔺要任枢密使。这两个人都是辛弃疾的政治对头,此次就是王蔺出手将辛弃疾弹劾落职的,但这两个人与朱熹的关系却很好,外界称他们同为“道学”一党。朱熹是担心自己再与辛弃疾搅在一起,会引起周、王的误会,影响自己出山当官的前途,所以,借故不来。
若他真是甘于在山中过着“吃菜根、读闲书”的淡泊生活,倒也无可厚非,可他又在不久后,获得漳州知州的官职后,未作迟疑,便马上出山就职。
对于这些,辛弃疾不怨他,每个人都有小算盘,即便是好友,也要趋利避害,没有必要往枪口上撞。
辛陈二人尽管是第三次握手。但如此敞开胸怀、赤诚相见还是首次。辛弃疾久历行伍,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亲自两次潜入金人的首都燕京侦察地形,他所积累的丰富的战场经验,实际考察所获得的地理地形知识,都是陈亮望尘莫及的。迄今为止,这位立志北伐的乡间布衣,所到过的最北的地方只是建邺,所以,在这方面,他要向辛弃疾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以军事地理方面的观点为例,陈亮曾主张由东、西两线同时出兵北伐,而辛弃疾却主张只把山东一个方向作为第一步实际攻击方向,待宋兵控制山东、打乱敌人的防御系统后,再由其它方向相机进兵。这一思路无疑更符合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击一个方向的军事科学原则。再比如,陈亮主张把迁都建邺作为北伐的第一个重要的军事举措;而辛弃疾则认为,迁都建邺,只具有象征意义,并不具有真正的军事地理价值。如果朝廷真有心北伐,首都放在哪里倒无所谓,犯不上为这等事儿太费心思。这些方面的见解,应该说要比陈亮高明一些,所以,陈亮说他们的话头多合。而陈亮身上洋溢着的理想主义热情,也是辛弃疾所久违了的美好感情,激发得他仿佛又回到了“壮岁旌旗拥万夫”的青春岁月。
两个四十有余的中年人,视为知己,豪情满怀,对恢复中原充满信心,只要朝廷召唤,便可以跃马扬鞭,驰骋疆场。
鹅湖会相互鞭策
论时事不忘故土
见到远道而来的辛弃疾,陈亮喜不自胜。二人兴致勃勃地回忆五年前的鹅湖之会。
鹅湖,在铅山县东北,东临浙江,南接八闽,是临安至闽北的必经之路。因为山顶积水成湖,湖中有荷、荷间有鹅,故称“荷湖”或“鹅湖”。唐时,山下便建有鹅湖禅院,至宋代香火益盛。
而铅山在江西东部、靠近武夷山,地势偏僻,但在当时,却是一条交通要道,本朝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一带为边界;江北淮南一带是前方,长江南岸即苏南、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是后方,福建则是大后方。
信州是本朝中心地带的腹地(属江南东路)。临安去往福建大后方的交通要道是,从富阳出发,向西向南经桐庐、建德、兰溪、衢州、常山、玉山、上饶、铅山、紫溪、过分水关至福建崇安,信州为必经之地。同时,朝廷与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的联络,以及东西向运转的物流,也要通过信江航道。因此,信州又成为东西交通大动脉——浙赣走廊的要冲。
朱、辛、陈三人之所以选择在鹅湖相会,就是因为此处处于交通要道的便利条件。
淳熙十六年(1188年)冬天,陈亮风闻朱熹和辛弃疾将被重新启用,辛弃疾是天下闻名的主战派,朱熹也是主张北伐收复故地的,尽管不那么强烈,但他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朝野中门生故旧甚多,极有影响力。
陈亮心想,一旦这两个人出山,受到皇帝重用,北伐大业必然可成,所以,邀两人去鹅湖会面。辛弃疾此时在鹅湖附近的瓢泉,又修了一套新宅子,住在那里,据说风光不错,那里既就辛弃疾的方便,又可使朱熹故地重游。
朱熹开始答应了这个邀请,但最终爽约没来。辛弃疾却如约守信,在家中恭迎陈亮的到来。
陈亮自家乡永康出发,沿浙赣道直赴信州,顶风冒雪,跋涉八百多里,在信州带湖新居见到了日思月想的辛弃疾。
其时,辛弃疾正患病卧床,陈亮的到来使他十分兴奋,两人雪中煮酒,纵论天下大事,十分痛快。辛弃疾以其出神的文笔记录下了两人第一天会谈的情景:“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陈亮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凌晨即起,舞剑练武。辛弃疾,年龄已近五十,二十年的仕宦飘泊、六年的乡间退隐,加上岁月的无情侵蚀,已使他精力衰退,兴味懒散,他开始生病,肚子也挺起来,嗜睡、口渴,头发也谢顶了,甚至还掉了几颗牙齿。身体的老病与精神的抑郁,使他已经荒疏了武艺的习练,他饮食起居无度,因过量饮酒加重了病情,发誓罢酒又罢不了,早晨也难得起早,晏睡似乎成了习惯。
陈亮的到来让病中的辛弃疾,重新燃烧起生命的力量。陈亮当时也已四十五岁了,仅比辛弃疾年轻三岁,而且三次考科举不中,此时还是乡间一介布衣,却保着一位职业军人时刻在岗的军事素养,他的昂扬斗志和火热激情,使辛弃疾又回到了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状态,病也不知不觉地好了起来。
两人在瓢泉、鹅湖游谈数日之后,便南下到靠近福建的紫溪去等朱熹,这里离朱熹所住的崇安不远,朱熹只要走一百里路,出分水关北上便可相见。
但朱熹最终爽约没来,他后来致信陈亮,解释自己爽约不到的原因是:自己不愿参与政事,只想在山里过着读书隐居的日子。
事后辛弃疾知道,真正的原因完全不是他嘴上说的“淡泊自处”,却是另外一种功利盘算。当时,朝中周必大要当左相,王蔺要任枢密使。这两个人都是辛弃疾的政治对头,此次就是王蔺出手将辛弃疾弹劾落职的,但这两个人与朱熹的关系却很好,外界称他们同为“道学”一党。朱熹是担心自己再与辛弃疾搅在一起,会引起周、王的误会,影响自己出山当官的前途,所以,借故不来。
若他真是甘于在山中过着“吃菜根、读闲书”的淡泊生活,倒也无可厚非,可他又在不久后,获得漳州知州的官职后,未作迟疑,便马上出山就职。
对于这些,辛弃疾不怨他,每个人都有小算盘,即便是好友,也要趋利避害,没有必要往枪口上撞。
辛陈二人尽管是第三次握手。但如此敞开胸怀、赤诚相见还是首次。辛弃疾久历行伍,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亲自两次潜入金人的首都燕京侦察地形,他所积累的丰富的战场经验,实际考察所获得的地理地形知识,都是陈亮望尘莫及的。迄今为止,这位立志北伐的乡间布衣,所到过的最北的地方只是建邺,所以,在这方面,他要向辛弃疾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以军事地理方面的观点为例,陈亮曾主张由东、西两线同时出兵北伐,而辛弃疾却主张只把山东一个方向作为第一步实际攻击方向,待宋兵控制山东、打乱敌人的防御系统后,再由其它方向相机进兵。这一思路无疑更符合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击一个方向的军事科学原则。再比如,陈亮主张把迁都建邺作为北伐的第一个重要的军事举措;而辛弃疾则认为,迁都建邺,只具有象征意义,并不具有真正的军事地理价值。如果朝廷真有心北伐,首都放在哪里倒无所谓,犯不上为这等事儿太费心思。这些方面的见解,应该说要比陈亮高明一些,所以,陈亮说他们的话头多合。而陈亮身上洋溢着的理想主义热情,也是辛弃疾所久违了的美好感情,激发得他仿佛又回到了“壮岁旌旗拥万夫”的青春岁月。
两个四十有余的中年人,视为知己,豪情满怀,对恢复中原充满信心,只要朝廷召唤,便可以跃马扬鞭,驰骋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