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寒门首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虽然谢慎也想直接搭上县令的线,但眼下二人的身份地位实在太过悬殊,远不是一个圈子,贸然制造机会也只会让事情变糟。倒不如步步为营,先搞定这个授业师。
思定之后,谢慎便思考着可以用到的诗词。现在是春日,要作诗只能作与春景有关的。唐宋诗词虽好,无奈不能用。明代有名的诗人就那么几个,另外倒是有个纳兰性德,好好琢磨一番,谢慎便将可以用到的诗词一一写了下来。
至于这些诗词能不能用上,谢慎现在也不可能肯定。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当然,什么诗词能用,什么诗词不能用谢慎心里还是有谱的,不然要是被人当成神童送到国子监去学习,岂不是会露馅?
饭要一口一口吃,谢慎眼下并不着急。
转眼三日已过,刘老夫子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书院总算可以开课了。
对于谢慎来说,这倒是个不错的缓冲期,让他可以充分适应弘治朝的生活节奏。
余姚虽是县城,却是大县,及至弘治年间却是有三万户,五万余人。
刘老夫子的宅院在余姚城东,紧邻着主街,可以算是位处闹市了。
不过这些对于谢慎来说却没有什么影响。心远地自偏,只有心如止水才能做好学问。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在科举这条路上闯出个名头来,再嘈杂的环境也不会成为羁绊。
宅院是三进,在余姚已经算是了不得的规模了。除了吴县尊,孔教谕和刘老夫子,谁也不敢住这么大的宅子。
书院实际就建在刘老夫子的宅院里,故而来到宅邸进学需要走上一段不算短的路程。
谢慎背着布包走了一段抄手游廊,又穿过一道月亮门,待见到那块青石影壁便知道他已经来到了书院的授业堂。
授业堂牌匾上题有白鹿二字,据说是刘老夫子仰慕宋时白鹿洞书院特地起的名字。
谢慎心中好笑,想不到老学究也喜欢附庸风雅。
他脑海中关于这个刘老夫子的记忆不多,只知道余姚城不少大户人家的子弟都在他这里进学。从刘老夫子的宅邸规模来看,他应该混的很不错,可能不仅仅是个老秀才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谢慎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如果能够在刘老夫子这里得到赞赏,扬名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出了名,还愁没有机会面见县尊吗?
“谢家小郎,还愣在那里干什么,快进去,夫子要开始授课了。”
一名小厮冲谢慎招了招手,少年这才意识到自己还站在门口,忙冲小厮善意的拱手致谢,随着迈步进入授业堂。
整个授业堂摆放着五十余面马蹄脚方桌,配着一并圆角小方凳。
谢慎寻着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神色颇为放松。
此时授业堂里的学生已经来了大半,谢慎扫视了一周发现大部分都是十二三岁的同龄人。
这些学生互相之间应该相熟,倒是聊得火热,谢慎摇了摇头从布包中取出了纸笔、砚台。
&... -->>
虽然谢慎也想直接搭上县令的线,但眼下二人的身份地位实在太过悬殊,远不是一个圈子,贸然制造机会也只会让事情变糟。倒不如步步为营,先搞定这个授业师。
思定之后,谢慎便思考着可以用到的诗词。现在是春日,要作诗只能作与春景有关的。唐宋诗词虽好,无奈不能用。明代有名的诗人就那么几个,另外倒是有个纳兰性德,好好琢磨一番,谢慎便将可以用到的诗词一一写了下来。
至于这些诗词能不能用上,谢慎现在也不可能肯定。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当然,什么诗词能用,什么诗词不能用谢慎心里还是有谱的,不然要是被人当成神童送到国子监去学习,岂不是会露馅?
饭要一口一口吃,谢慎眼下并不着急。
转眼三日已过,刘老夫子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书院总算可以开课了。
对于谢慎来说,这倒是个不错的缓冲期,让他可以充分适应弘治朝的生活节奏。
余姚虽是县城,却是大县,及至弘治年间却是有三万户,五万余人。
刘老夫子的宅院在余姚城东,紧邻着主街,可以算是位处闹市了。
不过这些对于谢慎来说却没有什么影响。心远地自偏,只有心如止水才能做好学问。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在科举这条路上闯出个名头来,再嘈杂的环境也不会成为羁绊。
宅院是三进,在余姚已经算是了不得的规模了。除了吴县尊,孔教谕和刘老夫子,谁也不敢住这么大的宅子。
书院实际就建在刘老夫子的宅院里,故而来到宅邸进学需要走上一段不算短的路程。
谢慎背着布包走了一段抄手游廊,又穿过一道月亮门,待见到那块青石影壁便知道他已经来到了书院的授业堂。
授业堂牌匾上题有白鹿二字,据说是刘老夫子仰慕宋时白鹿洞书院特地起的名字。
谢慎心中好笑,想不到老学究也喜欢附庸风雅。
他脑海中关于这个刘老夫子的记忆不多,只知道余姚城不少大户人家的子弟都在他这里进学。从刘老夫子的宅邸规模来看,他应该混的很不错,可能不仅仅是个老秀才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谢慎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如果能够在刘老夫子这里得到赞赏,扬名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出了名,还愁没有机会面见县尊吗?
“谢家小郎,还愣在那里干什么,快进去,夫子要开始授课了。”
一名小厮冲谢慎招了招手,少年这才意识到自己还站在门口,忙冲小厮善意的拱手致谢,随着迈步进入授业堂。
整个授业堂摆放着五十余面马蹄脚方桌,配着一并圆角小方凳。
谢慎寻着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神色颇为放松。
此时授业堂里的学生已经来了大半,谢慎扫视了一周发现大部分都是十二三岁的同龄人。
这些学生互相之间应该相熟,倒是聊得火热,谢慎摇了摇头从布包中取出了纸笔、砚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