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浊漳水(1) (1/2)
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水经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
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也。
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散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为别耳。
东过其县南。
又东,尧水自西山东北流,迳尧庙北,又东,迳长子县故城南,周史辛甲所封邑也。《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即是县也。秦置上党郡,治此。其水东北流入漳水。漳水东会於梁水。梁水出南梁山,北流,迳长子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子、涅。尚子,即长子之异名也。梁水又北入漳水。
屈从县东北流。
陶水南出陶乡,北流迳长子城东,西转迳其城北,东注於漳水。
又东过壶关县北。
漳水东迳屯留县南,又屈迳其城东,东北流,有绛水注之。水西出谷远县东发鸠之谷,谓之为滥水也。东迳屯留县故城南,故留吁国也,潞氏之属。《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孙蒯于纯留是也。其水东北流,入于漳。故桑钦云:绛水出屯留西南,东入海。漳水又东,冻水注之。水出西发鸠山,东迳余吾县故城南。汉光武建武六年封景丹子尚为侯国。冻水又东,迳屯留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韩共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史记》赵肃侯夺晋君端氏而徙居之,此矣。其水又东流,注于漳。故许慎曰:水出发鸠山入河,从水,东声也。
漳水又东北,迳壶关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故黎国也,有黎亭。县有壶口关,故曰壶关矣。吕后元年,立孝惠后宫子武为侯国。汉有壶关三老公乘兴上书讼卫太子,即邑人也。
县在屯留东,不得先壶关而后屯留也。
漳水历鹿台山,与铜鞮水合。水出铜鞮县西北石磴山,东流与专池水合。水出八持山,东北流,入铜鞮水。铜鞮水又东南,合女谏水。水西北出好松山,东南流,北则苇池水,与公主水合,而右注之,南则榆交水,与皇后水合,而左入焉。乱流东南,注於铜鞮水。铜鞮水又东,迳李憙墓,墓前有碑,碑石破碎,故李氏以太和元年立之。其水又东迳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临岫壑,东西北三面阻涧,广袤二里,世谓之断梁城,即故县之上虒亭也。铜鞮水又东,迳铜鞮县故城北,城在水南山中,晋大夫羊舌赤铜鞮伯华之邑也。汉高祖破韩王信于此县。
铜鞮水又东南流,迳顷城西,即县之下虒聚也。《地理志》曰:县有上虒亭、下虒聚者也。铜鞮水又南,迳胡邑西,又东,屈迳其城南,又东,迳襄垣县入于漳。
漳水又东北流,迳襄垣县故城南,王莽之上党亭。
又东北过屯留县南潞县北。
县故赤翟潞子国也。其相丰舒,有俊才,而不以茂德。晋伯宗数其五罪,使荀林父灭之。阚骃曰:有潞水,为冀州浸,即漳水也。余按《燕书》,王猛与慕容评相遇于潞川也,评鄣固山泉,鬻水与军,入绢匹,水二石。无佗大川,可以为浸,所有巨浪长湍,惟漳水耳,故世人亦谓浊漳为潞水矣。县北对故台壁,漳水迳其南,本潞子所立也,世名之为台壁。慕容垂伐慕容永於长子,军次潞川。
永率精兵拒战,阻河自固,垂阵台壁,一战破之,即是处也。漳水于是左合黄须水口。水出台壁西张讳岩下,世传岩赤则土离兵害,故恶其变化无常,恒以石粉污之,令白,是以俗目之为张讳岩。其水南流迳台壁西,又南入于漳。
漳水又东北,历望夫山,山之南有石人,伫于山上,状有怀于云表,因以名焉。有涅水,出覆甑山,而东流与西汤溪水合。水出涅县西山汤谷,五泉俱会,谓之五会之泉。又东南流,谓之西汤水。又东南流,注涅水,又东迳涅县故城南,县氏涅水也。东与白鸡水合,水出县之西山,东迳其县北,东南流入涅水。涅水又东南,武乡水会焉。水源出武山,西南迳武乡县故城西,而南出得清谷口。水源出东北长山清谷,西南与鞸鞈、白壁二水合,南入武乡水,又南得黄水口,黄水三源,同注一壑,东南流,与隐室水合。水源西北出隐室山,东南注黄水,又东入武乡水,武乡水又东南,注于涅水,涅水又东南流,注于漳水。
漳水又东,迳磻阳城北,仓石水入焉。水出林虑县之仓石溪,东北迳鲁班门西,双阙昂藏,石壁霞举,左右结石修防。崇基仍存,北迳偏桥东,即林虑之峤岭,抱犊固也。石磴西陛,陟踵修上,五里馀,崿路中断,四五丈中,以木为偏桥,劣得通行,亦言故有偏桥之名矣。自上犹须攀萝扪葛,方乃自津山顶,即庾衮眩坠处也。仓石溪水又北,合白木溪。溪水出壶关县东白木川,东迳百畮城北,盖同仇池百顷之称矣。又东,迳林虑县之石门谷,又注于苍溪水。苍溪水又北,迳磻阳城东,而北流注于漳水。漳水又东,迳葛公亭北而东注矣。
又东过武安县南。
漳水于县南,清漳水自涉县东南来流注之。世谓决入之所为交漳口也。
又东出山,过邺县西。
漳水又东,迳三户峡,为三户津。张晏曰:三户,地名也,在梁期西南。孟康曰:津峡名也,在邺西三十里。又东,污水注之。水出武安山,东南流,迳污城北。昔项羽与蒲将军、英布济自三户,破章邯于是水。污水东注于漳水。
漳水又东,迳武城南,世谓之梁期城。梁期在邺北,俗亦谓之两期城,皆为非也。司马彪《郡国志》曰:邺县有武城,即斯城矣。漳水又东北,迳西门豹祠前。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赵建武中所修也。魏文帝《述征赋》曰:羡西门之嘉迹,忽遥睇其灵宇。漳水右与枝水合,其水上承漳水于邯会西,而东别与邯水合。水发源邯山东北,迳邯会县故城西,北注枝水。故曰邯会也。张晏曰:漳水之别,自城西南与邯山之水会。今城劳犹有沟渠存焉。
汉武帝元朔二年,封赵敬肃王子刘仁为侯国。其水又东北入於漳。昔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也,引漳以溉邺,民赖其用。其后至魏襄王,以史起为邺令,又堰漳水以灌邺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魏武王又堨漳水,回流东注。号天井堰。
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陆氏《邺中记》云:水所溉之处,名曰晏陂泽。故左思之赋魏都也。谓墱流十二,同源异口者也。魏武之攻邺也,引漳水以围之。《献帝春秋》曰:司空邺城围,周四十里,初浅而狭,如或可越。审配不出争利,望而笑之。司... -->>
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
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也。
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散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为别耳。
东过其县南。
又东,尧水自西山东北流,迳尧庙北,又东,迳长子县故城南,周史辛甲所封邑也。《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即是县也。秦置上党郡,治此。其水东北流入漳水。漳水东会於梁水。梁水出南梁山,北流,迳长子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子、涅。尚子,即长子之异名也。梁水又北入漳水。
屈从县东北流。
陶水南出陶乡,北流迳长子城东,西转迳其城北,东注於漳水。
又东过壶关县北。
漳水东迳屯留县南,又屈迳其城东,东北流,有绛水注之。水西出谷远县东发鸠之谷,谓之为滥水也。东迳屯留县故城南,故留吁国也,潞氏之属。《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孙蒯于纯留是也。其水东北流,入于漳。故桑钦云:绛水出屯留西南,东入海。漳水又东,冻水注之。水出西发鸠山,东迳余吾县故城南。汉光武建武六年封景丹子尚为侯国。冻水又东,迳屯留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韩共侯、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史记》赵肃侯夺晋君端氏而徙居之,此矣。其水又东流,注于漳。故许慎曰:水出发鸠山入河,从水,东声也。
漳水又东北,迳壶关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故黎国也,有黎亭。县有壶口关,故曰壶关矣。吕后元年,立孝惠后宫子武为侯国。汉有壶关三老公乘兴上书讼卫太子,即邑人也。
县在屯留东,不得先壶关而后屯留也。
漳水历鹿台山,与铜鞮水合。水出铜鞮县西北石磴山,东流与专池水合。水出八持山,东北流,入铜鞮水。铜鞮水又东南,合女谏水。水西北出好松山,东南流,北则苇池水,与公主水合,而右注之,南则榆交水,与皇后水合,而左入焉。乱流东南,注於铜鞮水。铜鞮水又东,迳李憙墓,墓前有碑,碑石破碎,故李氏以太和元年立之。其水又东迳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临岫壑,东西北三面阻涧,广袤二里,世谓之断梁城,即故县之上虒亭也。铜鞮水又东,迳铜鞮县故城北,城在水南山中,晋大夫羊舌赤铜鞮伯华之邑也。汉高祖破韩王信于此县。
铜鞮水又东南流,迳顷城西,即县之下虒聚也。《地理志》曰:县有上虒亭、下虒聚者也。铜鞮水又南,迳胡邑西,又东,屈迳其城南,又东,迳襄垣县入于漳。
漳水又东北流,迳襄垣县故城南,王莽之上党亭。
又东北过屯留县南潞县北。
县故赤翟潞子国也。其相丰舒,有俊才,而不以茂德。晋伯宗数其五罪,使荀林父灭之。阚骃曰:有潞水,为冀州浸,即漳水也。余按《燕书》,王猛与慕容评相遇于潞川也,评鄣固山泉,鬻水与军,入绢匹,水二石。无佗大川,可以为浸,所有巨浪长湍,惟漳水耳,故世人亦谓浊漳为潞水矣。县北对故台壁,漳水迳其南,本潞子所立也,世名之为台壁。慕容垂伐慕容永於长子,军次潞川。
永率精兵拒战,阻河自固,垂阵台壁,一战破之,即是处也。漳水于是左合黄须水口。水出台壁西张讳岩下,世传岩赤则土离兵害,故恶其变化无常,恒以石粉污之,令白,是以俗目之为张讳岩。其水南流迳台壁西,又南入于漳。
漳水又东北,历望夫山,山之南有石人,伫于山上,状有怀于云表,因以名焉。有涅水,出覆甑山,而东流与西汤溪水合。水出涅县西山汤谷,五泉俱会,谓之五会之泉。又东南流,谓之西汤水。又东南流,注涅水,又东迳涅县故城南,县氏涅水也。东与白鸡水合,水出县之西山,东迳其县北,东南流入涅水。涅水又东南,武乡水会焉。水源出武山,西南迳武乡县故城西,而南出得清谷口。水源出东北长山清谷,西南与鞸鞈、白壁二水合,南入武乡水,又南得黄水口,黄水三源,同注一壑,东南流,与隐室水合。水源西北出隐室山,东南注黄水,又东入武乡水,武乡水又东南,注于涅水,涅水又东南流,注于漳水。
漳水又东,迳磻阳城北,仓石水入焉。水出林虑县之仓石溪,东北迳鲁班门西,双阙昂藏,石壁霞举,左右结石修防。崇基仍存,北迳偏桥东,即林虑之峤岭,抱犊固也。石磴西陛,陟踵修上,五里馀,崿路中断,四五丈中,以木为偏桥,劣得通行,亦言故有偏桥之名矣。自上犹须攀萝扪葛,方乃自津山顶,即庾衮眩坠处也。仓石溪水又北,合白木溪。溪水出壶关县东白木川,东迳百畮城北,盖同仇池百顷之称矣。又东,迳林虑县之石门谷,又注于苍溪水。苍溪水又北,迳磻阳城东,而北流注于漳水。漳水又东,迳葛公亭北而东注矣。
又东过武安县南。
漳水于县南,清漳水自涉县东南来流注之。世谓决入之所为交漳口也。
又东出山,过邺县西。
漳水又东,迳三户峡,为三户津。张晏曰:三户,地名也,在梁期西南。孟康曰:津峡名也,在邺西三十里。又东,污水注之。水出武安山,东南流,迳污城北。昔项羽与蒲将军、英布济自三户,破章邯于是水。污水东注于漳水。
漳水又东,迳武城南,世谓之梁期城。梁期在邺北,俗亦谓之两期城,皆为非也。司马彪《郡国志》曰:邺县有武城,即斯城矣。漳水又东北,迳西门豹祠前。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赵建武中所修也。魏文帝《述征赋》曰:羡西门之嘉迹,忽遥睇其灵宇。漳水右与枝水合,其水上承漳水于邯会西,而东别与邯水合。水发源邯山东北,迳邯会县故城西,北注枝水。故曰邯会也。张晏曰:漳水之别,自城西南与邯山之水会。今城劳犹有沟渠存焉。
汉武帝元朔二年,封赵敬肃王子刘仁为侯国。其水又东北入於漳。昔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也,引漳以溉邺,民赖其用。其后至魏襄王,以史起为邺令,又堰漳水以灌邺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魏武王又堨漳水,回流东注。号天井堰。
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陆氏《邺中记》云:水所溉之处,名曰晏陂泽。故左思之赋魏都也。谓墱流十二,同源异口者也。魏武之攻邺也,引漳水以围之。《献帝春秋》曰:司空邺城围,周四十里,初浅而狭,如或可越。审配不出争利,望而笑之。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