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帝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这本道经是晋王送来的。”吴太妃取出一本经书,装入木盒,递给女官,“你拿去司礼监,交给王岳,他知道该怎么做。”
“奴婢遵命。”
女官退下,吴太妃重新燃起檀香,开始诵读经书。字句流过脑海,印入心底,却再寻不回往日的宁静。
阴月时节,又将风起。
弘治十八年,农历四月辛丑
天际雷鸣,狂风骤起,京城忽降一场大雨。
街上的行人纷纷走避,马驴嘶鸣,猫狗四窜,仿佛地动将临。
翰林院值房内,杨瓒被雷声惊到,手微颤,墨迹滴落,瞬息渗透纸页,刚抄录到一半的历文当即作废。
闪电划过长空,风声呼啸卷过,雨水倾盆。
值房外行走的书吏不及躲避,顷刻被打了个透心凉。
运气好的,正巧走到杨瓒顾晣臣的值房外,告罪一声,好歹能躲躲雨。
运气不好,立在张学士和刘学士的门外,只能缩到廊檐下,要么快跑几步,寻个好说话的侍读侍讲,借地暂避两刻。非是两位学士铁石心肠,实在是上下有别,哪怕主动将门敞开,书吏也不敢迈进半步。
雷声不停,闪电嘶吼,天像是被破开一个口子。
阴云密布,白昼犹如黑夜。
燃起烛火,火光映在墙上,牵出扭曲虚影。
杨瓒无心抄录,干脆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耳边传来两个书吏的说话声。
“论理,四月天不该有雷雨。”
“这雨来得实在奇怪。”
“这几年天灾*,老黄历早不顶用。”
“去岁金陵地动,河南生蝗,今年中都又遭了大水,当真是年气不顺。”
“是啊。”
书吏声音渐小,杨瓒重新磨墨,思量着是否同小冰河期有关。
雨足足下了一个时辰,廊檐垂下千条流瀑,连成一片雨幕。
申时中,雨水停歇,书吏忙谢过杨瓒,匆匆离开值房。
杨瓒停下笔,收起抄录好的卷宗,微微皱眉。今日怕是录不完了,后日轮值弘文馆,明日恐要忙上一天。
看一眼滴漏,杨瓒走出值房,迎面遇上谢丕。
“杨贤弟。”
“谢兄。”
谢丕满脸笑容,热情得有些奇怪。
寒暄两句,见杨瓒面露疑惑,终是道明来意:“听贤弟向吏部递了条子,欲-回乡省亲,可能缓些时日?”
“为何?”
说话间,两人已行出翰林院,谢丕压低声音道:“家父看过杨贤弟论农商的文章,很是赞赏。日前带去文渊阁,李阁老亦有肯定之意。”
杨瓒仍是疑惑,这和他回乡省亲有何关联?
谢丕不再藏着掖着,从袖中取出两份名剌。
“这是家父和李阁老的名帖,贤弟得空,可过府一叙。”
捧着阁老的名帖,就像怀抱两块金砖。
别人做梦都求不到,杨瓒接来就是两张,凑了个好事成双。
“多谢以中兄。”
这个时候,推辞就显得过于虚伪。大方接下,准备好自己的名帖,寻个合适的日子上门拜访,才是最正确的应对方法。
“杨贤弟客气。”
送出名帖,谢丕便完成任务,告辞之后,掉头折返。
此时,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已开始巡视城内各处,遇有积水屋塌,第一时间便要解决。
杨瓒一路行来,遇上了两个千户,五六个锦衣卫百户,其中却没有顾卿。
一丝莫名的失望自心中升起,果然是美人难见,好兆头难寻。
授官已有半月,杨编修仍住在福来楼。
官牙介绍的宅院,不是价格太高,就是离城太远。杨土报于杨瓒,后者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在客栈里住着。
有皇帝的赏赐,稍贵些也能买下。但考虑到朝中的御史言官,还是小心些为好。
回到客栈,未见杨土,倒遇上王忠李淳三人。
“杨贤弟。”
王忠已在城内置下宅院,程文和李淳也得到吏部批文,外放为县令,不日将要启程赴任。
“这一去即是天南海北,非任满难以相见。”
程文籍贯蓟州,外放之地为平凉府,任隆德县令,狭西布政使司辖下。
李淳祖籍宣府,外放太原府,任临县县令。
相比程文,李淳的官路更不好走。
太原是晋王封地,既要面对布政使司的上官,又不能得罪晋王府的属官,纵是八面玲珑,也难保事事万全。
况且,朝廷还有不成文的规定,外放到藩王封地的官员,同时负有“监-视”藩王之责。稍有风吹草动,异常情况,必要快马飞送回京。
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却要背负如此重责,闹不好就要两面得罪,不得善终。承受力差点的,不崩溃也要辞官挂印。
官授七品,李淳不见半点喜意,反而满脸苦色,在场三人都能理解。
王忠提议,在李淳和程文离京之前,四人必要聚上一席。
“杨贤弟不能饮酒,以茶代酒,为两位同年送别,也是一段佳话。”
“小弟自当从命。”
敲定送别之日,送走王忠三人,杨瓒回房收好两张名帖,按了按额角。
算一算时间,吏部的批文应该就在这几日。然要拜会阁老,又要为李淳和程文送别,省亲的日子怕要推迟。
只可惜,杨编修做梦都想不到,计划没有变化快,第二日到翰林院应卯,没等来请假的批条,却等来了大理寺寺丞。
“涿鹿县衙递送状纸,请杨编修随本官前往大理寺。”
邓璋绷着脸,也不说明是什么状纸,只请杨瓒走一趟。
带人往大理寺,需要寺丞亲自前来?
不等杨编修问清缘由,惦记多日的锦衣千户突然出现,立在翰林院前,拦住邓璋,口称奉锦衣卫指挥使之命,请杨瓒前往北镇抚司。
“锦衣卫办事,邓寺丞可行个方便。”
邓璋脸绷得更紧,顾千户半步不让。
锦衣卫和大理寺的官员剑拔弩张,翰林院的庶吉士顾不得吵架,都出来看起了热闹。
杨瓒左右瞅瞅,突然生出一个极其诡异的念头:这是水-表-大-叔和快-递-小-哥-同时上门?接下来,会不会有人邀他上楼顶一叙?
摇摇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过,涿鹿县的状纸?
沉吟两秒,杨瓒心头微沉。
/> “这本道经是晋王送来的。”吴太妃取出一本经书,装入木盒,递给女官,“你拿去司礼监,交给王岳,他知道该怎么做。”
“奴婢遵命。”
女官退下,吴太妃重新燃起檀香,开始诵读经书。字句流过脑海,印入心底,却再寻不回往日的宁静。
阴月时节,又将风起。
弘治十八年,农历四月辛丑
天际雷鸣,狂风骤起,京城忽降一场大雨。
街上的行人纷纷走避,马驴嘶鸣,猫狗四窜,仿佛地动将临。
翰林院值房内,杨瓒被雷声惊到,手微颤,墨迹滴落,瞬息渗透纸页,刚抄录到一半的历文当即作废。
闪电划过长空,风声呼啸卷过,雨水倾盆。
值房外行走的书吏不及躲避,顷刻被打了个透心凉。
运气好的,正巧走到杨瓒顾晣臣的值房外,告罪一声,好歹能躲躲雨。
运气不好,立在张学士和刘学士的门外,只能缩到廊檐下,要么快跑几步,寻个好说话的侍读侍讲,借地暂避两刻。非是两位学士铁石心肠,实在是上下有别,哪怕主动将门敞开,书吏也不敢迈进半步。
雷声不停,闪电嘶吼,天像是被破开一个口子。
阴云密布,白昼犹如黑夜。
燃起烛火,火光映在墙上,牵出扭曲虚影。
杨瓒无心抄录,干脆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耳边传来两个书吏的说话声。
“论理,四月天不该有雷雨。”
“这雨来得实在奇怪。”
“这几年天灾*,老黄历早不顶用。”
“去岁金陵地动,河南生蝗,今年中都又遭了大水,当真是年气不顺。”
“是啊。”
书吏声音渐小,杨瓒重新磨墨,思量着是否同小冰河期有关。
雨足足下了一个时辰,廊檐垂下千条流瀑,连成一片雨幕。
申时中,雨水停歇,书吏忙谢过杨瓒,匆匆离开值房。
杨瓒停下笔,收起抄录好的卷宗,微微皱眉。今日怕是录不完了,后日轮值弘文馆,明日恐要忙上一天。
看一眼滴漏,杨瓒走出值房,迎面遇上谢丕。
“杨贤弟。”
“谢兄。”
谢丕满脸笑容,热情得有些奇怪。
寒暄两句,见杨瓒面露疑惑,终是道明来意:“听贤弟向吏部递了条子,欲-回乡省亲,可能缓些时日?”
“为何?”
说话间,两人已行出翰林院,谢丕压低声音道:“家父看过杨贤弟论农商的文章,很是赞赏。日前带去文渊阁,李阁老亦有肯定之意。”
杨瓒仍是疑惑,这和他回乡省亲有何关联?
谢丕不再藏着掖着,从袖中取出两份名剌。
“这是家父和李阁老的名帖,贤弟得空,可过府一叙。”
捧着阁老的名帖,就像怀抱两块金砖。
别人做梦都求不到,杨瓒接来就是两张,凑了个好事成双。
“多谢以中兄。”
这个时候,推辞就显得过于虚伪。大方接下,准备好自己的名帖,寻个合适的日子上门拜访,才是最正确的应对方法。
“杨贤弟客气。”
送出名帖,谢丕便完成任务,告辞之后,掉头折返。
此时,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已开始巡视城内各处,遇有积水屋塌,第一时间便要解决。
杨瓒一路行来,遇上了两个千户,五六个锦衣卫百户,其中却没有顾卿。
一丝莫名的失望自心中升起,果然是美人难见,好兆头难寻。
授官已有半月,杨编修仍住在福来楼。
官牙介绍的宅院,不是价格太高,就是离城太远。杨土报于杨瓒,后者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在客栈里住着。
有皇帝的赏赐,稍贵些也能买下。但考虑到朝中的御史言官,还是小心些为好。
回到客栈,未见杨土,倒遇上王忠李淳三人。
“杨贤弟。”
王忠已在城内置下宅院,程文和李淳也得到吏部批文,外放为县令,不日将要启程赴任。
“这一去即是天南海北,非任满难以相见。”
程文籍贯蓟州,外放之地为平凉府,任隆德县令,狭西布政使司辖下。
李淳祖籍宣府,外放太原府,任临县县令。
相比程文,李淳的官路更不好走。
太原是晋王封地,既要面对布政使司的上官,又不能得罪晋王府的属官,纵是八面玲珑,也难保事事万全。
况且,朝廷还有不成文的规定,外放到藩王封地的官员,同时负有“监-视”藩王之责。稍有风吹草动,异常情况,必要快马飞送回京。
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却要背负如此重责,闹不好就要两面得罪,不得善终。承受力差点的,不崩溃也要辞官挂印。
官授七品,李淳不见半点喜意,反而满脸苦色,在场三人都能理解。
王忠提议,在李淳和程文离京之前,四人必要聚上一席。
“杨贤弟不能饮酒,以茶代酒,为两位同年送别,也是一段佳话。”
“小弟自当从命。”
敲定送别之日,送走王忠三人,杨瓒回房收好两张名帖,按了按额角。
算一算时间,吏部的批文应该就在这几日。然要拜会阁老,又要为李淳和程文送别,省亲的日子怕要推迟。
只可惜,杨编修做梦都想不到,计划没有变化快,第二日到翰林院应卯,没等来请假的批条,却等来了大理寺寺丞。
“涿鹿县衙递送状纸,请杨编修随本官前往大理寺。”
邓璋绷着脸,也不说明是什么状纸,只请杨瓒走一趟。
带人往大理寺,需要寺丞亲自前来?
不等杨编修问清缘由,惦记多日的锦衣千户突然出现,立在翰林院前,拦住邓璋,口称奉锦衣卫指挥使之命,请杨瓒前往北镇抚司。
“锦衣卫办事,邓寺丞可行个方便。”
邓璋脸绷得更紧,顾千户半步不让。
锦衣卫和大理寺的官员剑拔弩张,翰林院的庶吉士顾不得吵架,都出来看起了热闹。
杨瓒左右瞅瞅,突然生出一个极其诡异的念头:这是水-表-大-叔和快-递-小-哥-同时上门?接下来,会不会有人邀他上楼顶一叙?
摇摇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过,涿鹿县的状纸?
沉吟两秒,杨瓒心头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