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第三次机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能够自由选择的话,再让端方选择100,他也不会选择亲赴永平府处理民变的。如果是单纯的处理民变,不仅简单,他亦早有经验,足可以得心应手。但这次民变的复杂不在于民变本身,而在民变背后的华、洋对抗,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之事,这便让他颇为踌躇与犯难。若不是朝廷催促的紧,林广宇又下了上谕严词斥责,端方原本还揣着拖一日是一日的态度。理由也是现成的——毅军不稳,有酿成更大变故的先兆,他作为一省长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谕令清清楚楚打消了他的念头,毅军之事由专人处理,直督务必解决永平民变,否则御史将强词弹劾。
见够了御史的骂人笔和皇帝的杀人刀,端方再有一百个不请愿,永平一行也在所难免。毅军果然是有骚乱的迹象,临行前他也不敢调用,只叫上自两江便一直跟随他的贴身亲随前往,以保万无一失,免受池鱼之殃。
待他赶到永平府之时,直隶提法道特派专员其实已经将有关“民变”的情况调查得差不多了。这一个多月以来,专员以最佳的耐心、最大地决心、最久地细心。将整件案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翻了一遍。从而得出了最后的事情真相,写成了厚厚一本条陈呈递给端方过目。
就事态真相而言,中国方面和英国方面所描绘内容并无多少区别。无非是:矿工与管事起冲突,引起大规模对峙乃至罢工,矿上在处理时开枪伤了人,然后便是大规模骚乱云云……
一边翻阅着条陈,端方一边在想着心事:这事该怎么办呢?想着想着,眉头已经越拧越紧。问道:“此间调查,还有遗漏否?”
“禀大人,除开平局几位洋先生未能调查后录得口供,其余与事件相关之人,属下均已一一问明。条陈上所有描述,句句属实,亦有他们的签名或手印……”
“我地意思是……”端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心底想问的其实是——对这样一份事情经过调查。英国方面有何意见?
又是云里雾里绕了好大一圈,专员才明白总督大人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他哑然失笑,但又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加以叙述:
在众多见证人面前。要想说谎是不太容易的,英国人也深知这一点。德璀琳和那森不在案情细节上与专员相纠缠。只反复声明,矿上对矿工的管理是正当的,开枪是被迫云云。
而矿工群则认定一条死理,不管我们怎么闹,你都不该开枪,何况还死了人。在开枪之时,谁能分得清你是蓄意还是“被迫”?
但这样说并不能满足端方所欲知道地情形,无怪乎他眉头的川字会拧得越来越紧。
在专员的心里,他对端方的到来是一种极大的庆幸,连续拿掉两个知府后,案件处理者这个位置几乎成为直隶司法界的噩梦,专员被选中担当此任时,仍感慨于造化弄人。事态的发展也没有超乎他的想象,在调查清楚事实、准备认定责任之时,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完成这样地使命与任务。唯一能做的,便是不停地在两方之间斡旋,希望能够得到一条折中的解决方案——在这个意义上,这个法官其实是软弱且无能的,哪有法官在刑事案原被告之间进行调解以判案地?
端方也深知此理,所以为之头疼异常。
“大人,开平方面的立场起初很强硬,谓如果不按照他们意思来,此案永远也不要想了结,而中英之间地外交关系亦会受到影响。但据卑职观察,最近一二月以来,德璀琳先生也好、那森先生也罢,调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缓和。”
“这是为何?”
“因为案子的久拖不决造成了开平的巨大损失。”
如果认真追究原因,开平态度的松动不是因为德璀琳与那森的良心发现,亦不是舆论攻势的奏效,而是在于开平摇摇欲坠的生产能力与股票价格。
万余矿工罢工后的开平变成了一... -->>
如果能够自由选择的话,再让端方选择100,他也不会选择亲赴永平府处理民变的。如果是单纯的处理民变,不仅简单,他亦早有经验,足可以得心应手。但这次民变的复杂不在于民变本身,而在民变背后的华、洋对抗,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之事,这便让他颇为踌躇与犯难。若不是朝廷催促的紧,林广宇又下了上谕严词斥责,端方原本还揣着拖一日是一日的态度。理由也是现成的——毅军不稳,有酿成更大变故的先兆,他作为一省长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谕令清清楚楚打消了他的念头,毅军之事由专人处理,直督务必解决永平民变,否则御史将强词弹劾。
见够了御史的骂人笔和皇帝的杀人刀,端方再有一百个不请愿,永平一行也在所难免。毅军果然是有骚乱的迹象,临行前他也不敢调用,只叫上自两江便一直跟随他的贴身亲随前往,以保万无一失,免受池鱼之殃。
待他赶到永平府之时,直隶提法道特派专员其实已经将有关“民变”的情况调查得差不多了。这一个多月以来,专员以最佳的耐心、最大地决心、最久地细心。将整件案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翻了一遍。从而得出了最后的事情真相,写成了厚厚一本条陈呈递给端方过目。
就事态真相而言,中国方面和英国方面所描绘内容并无多少区别。无非是:矿工与管事起冲突,引起大规模对峙乃至罢工,矿上在处理时开枪伤了人,然后便是大规模骚乱云云……
一边翻阅着条陈,端方一边在想着心事:这事该怎么办呢?想着想着,眉头已经越拧越紧。问道:“此间调查,还有遗漏否?”
“禀大人,除开平局几位洋先生未能调查后录得口供,其余与事件相关之人,属下均已一一问明。条陈上所有描述,句句属实,亦有他们的签名或手印……”
“我地意思是……”端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心底想问的其实是——对这样一份事情经过调查。英国方面有何意见?
又是云里雾里绕了好大一圈,专员才明白总督大人的言下之意是什么,他哑然失笑,但又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加以叙述:
在众多见证人面前。要想说谎是不太容易的,英国人也深知这一点。德璀琳和那森不在案情细节上与专员相纠缠。只反复声明,矿上对矿工的管理是正当的,开枪是被迫云云。
而矿工群则认定一条死理,不管我们怎么闹,你都不该开枪,何况还死了人。在开枪之时,谁能分得清你是蓄意还是“被迫”?
但这样说并不能满足端方所欲知道地情形,无怪乎他眉头的川字会拧得越来越紧。
在专员的心里,他对端方的到来是一种极大的庆幸,连续拿掉两个知府后,案件处理者这个位置几乎成为直隶司法界的噩梦,专员被选中担当此任时,仍感慨于造化弄人。事态的发展也没有超乎他的想象,在调查清楚事实、准备认定责任之时,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完成这样地使命与任务。唯一能做的,便是不停地在两方之间斡旋,希望能够得到一条折中的解决方案——在这个意义上,这个法官其实是软弱且无能的,哪有法官在刑事案原被告之间进行调解以判案地?
端方也深知此理,所以为之头疼异常。
“大人,开平方面的立场起初很强硬,谓如果不按照他们意思来,此案永远也不要想了结,而中英之间地外交关系亦会受到影响。但据卑职观察,最近一二月以来,德璀琳先生也好、那森先生也罢,调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缓和。”
“这是为何?”
“因为案子的久拖不决造成了开平的巨大损失。”
如果认真追究原因,开平态度的松动不是因为德璀琳与那森的良心发现,亦不是舆论攻势的奏效,而是在于开平摇摇欲坠的生产能力与股票价格。
万余矿工罢工后的开平变成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