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贞观俗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何谓圣人?”
初夏,继位已满百日的吕宋第三代国王秦孝恭带着世子秦昭到玄武湖心岛庄园拜见祖父无上王,曾孙秦昭发问。
“为何有此问?”
“老师昨日说到这,曾孙儿有些不明,故特求问无上王。”七岁的秦昭虎头虎脑,不懂就问。
秦琅笑笑。
他没直接回答,而是目光望向孙子秦孝恭,“国王以为何谓圣人?”
秦孝昌想了想,答道,“说文一书解释,圣,通也。孔安国传云,圣,无所不通。孔颖达疏乐记又云,圣者,通达物理。又疏左传云,圣者,通也,博达众物,庶事尽通也。”
秦琅点头,“你这说的是圣,不是圣人。”
孝恭赶紧又答道,“孟子·离娄上云,圣人,人伦之至也。旬子·礼论云,圣人者,道之极也。论语集注则云,圣人,神明不测之号。
论语正义云:所谓聖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性情者也。
孔子家语·五仪解云:所谓聖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性情,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聖人也······
秦琅打断了孙子的背书,“你所说的这些都是上古先贤们所说的,你自己的理解呢,什么是圣人?”
“德合天地,遂为圣人,如无上王。”
“那如何才能德合天地,天人合一?”
“内尽人性,上合天心!”秦孝恭答道。
秦琅不由的有些意外,这个孙子平时总觉得比较普通,倒没料到既不擅长于军事带兵打仗,也不擅骑射武艺,写诗作赋也没天赋特长,可在这种经学哲理之上倒有不错的深刻见解。
对于圣和圣人,华夏历代的先贤们都做过总结,但精简为一句话,那就是天人合一。更具体点就是内尽人性上合天心,中庸解释,人性天生,天所命予也,人道天成,遂性而行也。教化圣裁,圣人所以匡道复性之具也,圣人者,无非极尽此天然赋予之性,做到极致,成一完全之者尔。
大雅又说,宇宙万物源生于天,天生万物,非随意而生,各必有其所以然之本质规定性,是谓理。故物有物理,事有事理,人有人事。
花遂其理必开,雨遂其理必坠,人遂其理必长。
物各遂其理而动,则天地龢龤,羌无忧患。人自遂其理而为,则天下太平,人心康乐。
周书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人之灵,孝经也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是此理之赋予人者,特名之曰性,其实与理一样。此理天赋而内在于人,即人性也,孟子谓人性本善,北善怀非由外铄,本为天生赋予,而此人性之所以善,固由于其所出之天理本善。
······
天理、天心、人心、立心、圣人、成圣······
秦孝恭对这些的理解,让秦琅非常惊讶,毕竟三十还不到,居然有此领悟,哪怕是站前代圣贤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所得,不是自己悟来的,都已经非常难得了。
他忽然觉得,秦家以前出过门神、天神、武圣,宰相、大将、诗圣,以后却有可能要出一位哲学家了。
七岁的秦昭听的一头雾水,好多词他甚至都听不懂。
什么天理什么人性什么物理、道理,太大了。
秦琅赞赏的点头,秦孝昌恭许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但不管怎么说,能够在这种哲理上有这种悟性理解的人,应当不会是一个坏国王。
“其实不论是学儒还是修佛、悟道,其实都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心境,道教说斩三尸成圣,佛家言除三毒成佛,而我们用世俗之言来讲,其实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
“要成圣必须灭除一切欲望吗?”孝恭认真的问。
“不,人有七情六欲,基本的需求欲望乃是天理,只有超出正常需求的欲望才是需要革除的,比如饮食者,天理也,过分要求美味,人欲也。同理,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贪欢好色,人欲也。”
“说白一点,就是凡事有个度,正常的需求是天理,超过正常的度那就是人的贪欲私欲**等了。存天理灭人欲,是成圣的第一步。做到这一步,还不是一个圣人,只能说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人,要成为圣人,不仅得洁身自好,还得有伟大而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努力,就就是成圣的过程,最强成功,便有如凤凰涅槃,超凡入圣。”
“儒家先贤们也早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得先修自身,然后平天下,能够造福于社稷国家,造福大多数人,那方为圣人。”
“只修自身,顶多算贤者!”
大唐立国六十九年了,能够称之为圣人的李世民算半个,秦琅也能算半个,因为他们俩人都算是引领时代,造福亿万子民的人。
之所以都只是半个,那是因为做的还不够。
>
“何谓圣人?”
初夏,继位已满百日的吕宋第三代国王秦孝恭带着世子秦昭到玄武湖心岛庄园拜见祖父无上王,曾孙秦昭发问。
“为何有此问?”
“老师昨日说到这,曾孙儿有些不明,故特求问无上王。”七岁的秦昭虎头虎脑,不懂就问。
秦琅笑笑。
他没直接回答,而是目光望向孙子秦孝恭,“国王以为何谓圣人?”
秦孝昌想了想,答道,“说文一书解释,圣,通也。孔安国传云,圣,无所不通。孔颖达疏乐记又云,圣者,通达物理。又疏左传云,圣者,通也,博达众物,庶事尽通也。”
秦琅点头,“你这说的是圣,不是圣人。”
孝恭赶紧又答道,“孟子·离娄上云,圣人,人伦之至也。旬子·礼论云,圣人者,道之极也。论语集注则云,圣人,神明不测之号。
论语正义云:所谓聖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性情者也。
孔子家语·五仪解云:所谓聖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性情,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聖人也······
秦琅打断了孙子的背书,“你所说的这些都是上古先贤们所说的,你自己的理解呢,什么是圣人?”
“德合天地,遂为圣人,如无上王。”
“那如何才能德合天地,天人合一?”
“内尽人性,上合天心!”秦孝恭答道。
秦琅不由的有些意外,这个孙子平时总觉得比较普通,倒没料到既不擅长于军事带兵打仗,也不擅骑射武艺,写诗作赋也没天赋特长,可在这种经学哲理之上倒有不错的深刻见解。
对于圣和圣人,华夏历代的先贤们都做过总结,但精简为一句话,那就是天人合一。更具体点就是内尽人性上合天心,中庸解释,人性天生,天所命予也,人道天成,遂性而行也。教化圣裁,圣人所以匡道复性之具也,圣人者,无非极尽此天然赋予之性,做到极致,成一完全之者尔。
大雅又说,宇宙万物源生于天,天生万物,非随意而生,各必有其所以然之本质规定性,是谓理。故物有物理,事有事理,人有人事。
花遂其理必开,雨遂其理必坠,人遂其理必长。
物各遂其理而动,则天地龢龤,羌无忧患。人自遂其理而为,则天下太平,人心康乐。
周书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人之灵,孝经也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是此理之赋予人者,特名之曰性,其实与理一样。此理天赋而内在于人,即人性也,孟子谓人性本善,北善怀非由外铄,本为天生赋予,而此人性之所以善,固由于其所出之天理本善。
······
天理、天心、人心、立心、圣人、成圣······
秦孝恭对这些的理解,让秦琅非常惊讶,毕竟三十还不到,居然有此领悟,哪怕是站前代圣贤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所得,不是自己悟来的,都已经非常难得了。
他忽然觉得,秦家以前出过门神、天神、武圣,宰相、大将、诗圣,以后却有可能要出一位哲学家了。
七岁的秦昭听的一头雾水,好多词他甚至都听不懂。
什么天理什么人性什么物理、道理,太大了。
秦琅赞赏的点头,秦孝昌恭许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但不管怎么说,能够在这种哲理上有这种悟性理解的人,应当不会是一个坏国王。
“其实不论是学儒还是修佛、悟道,其实都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心境,道教说斩三尸成圣,佛家言除三毒成佛,而我们用世俗之言来讲,其实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
“要成圣必须灭除一切欲望吗?”孝恭认真的问。
“不,人有七情六欲,基本的需求欲望乃是天理,只有超出正常需求的欲望才是需要革除的,比如饮食者,天理也,过分要求美味,人欲也。同理,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贪欢好色,人欲也。”
“说白一点,就是凡事有个度,正常的需求是天理,超过正常的度那就是人的贪欲私欲**等了。存天理灭人欲,是成圣的第一步。做到这一步,还不是一个圣人,只能说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人,要成为圣人,不仅得洁身自好,还得有伟大而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努力,就就是成圣的过程,最强成功,便有如凤凰涅槃,超凡入圣。”
“儒家先贤们也早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得先修自身,然后平天下,能够造福于社稷国家,造福大多数人,那方为圣人。”
“只修自身,顶多算贤者!”
大唐立国六十九年了,能够称之为圣人的李世民算半个,秦琅也能算半个,因为他们俩人都算是引领时代,造福亿万子民的人。
之所以都只是半个,那是因为做的还不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