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2/2)
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aB1367788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向来是以理行事,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文天祥被捕,跳水,撞墙,唯求一死。鲁迅受到恐嗔吓,出门都不带锁匙,以示不归之志。毛泽东赞美朱自清宁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粉。秋白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已达到自由阶段的知识分子。蒋介石威逼利诱实在不能使之屈服,遂下令枪决。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
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一篇[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的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泣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就像敌人要给他治病时,他说;“不必了。他将生命看得很淡。现在,为了做人,他又将虚名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是从绅士家庭,从旧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着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诀择中受着煎熬。他说以后旧文人将不会有了,他要将这个典型,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他说过;“光明和火焰从地心里钻出来的时候,难免要经过好几次的偿试,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他不但解剖了自己的灵魂,在这[多余的话]里还嘱咐死后请解剖他的尸体,因为他是个得了多年肺病的人。这又是他的伟大,他的无私。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为隐恶扬善,特别是一些地位越高的人越爱这样做,别人也帮他这样做,所谓为尊者讳。而他却不肯,作为领袖,人们希望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人生投入革命,革命是他的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山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暇想,他既是一个内心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回觅渡的小舟,秋白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上海办学,去会鲁迅;去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到九江去主持“八七会议”发起武装斗争;到江西苏区去,主持教育工作。他生命短促,行色匆匆。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裙,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如果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只要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梁实秋,徐志摩现在不是尚享后人之飨吗?如果,他革命之后,又拔转船头,退而治学呢,仍然可以成为一个文坛泰斗。与他同时代的陈望道,本来是和陈独秀一起筹建共产党的,后来退而研究修辞,著[修辞学发凡],发了中国修辞第一人,人们也记住了他。可是秋白没有这样做。就像一个美女偏不肯去演戏,像一个高个儿男子偏不肯去打球。他另有所求,但又求而无获,甚至被人误会。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至一件也没有干有,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飞的诗词写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记住了他的武功,辛弃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轻时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后人也只知他的诗才。瞿秋白以文人之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不说什么,也许他早以没有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将行将定格的生命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秋白不朽。
。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向来是以理行事,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文天祥被捕,跳水,撞墙,唯求一死。鲁迅受到恐嗔吓,出门都不带锁匙,以示不归之志。毛泽东赞美朱自清宁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粉。秋白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已达到自由阶段的知识分子。蒋介石威逼利诱实在不能使之屈服,遂下令枪决。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
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一篇[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的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泣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就像敌人要给他治病时,他说;“不必了。他将生命看得很淡。现在,为了做人,他又将虚名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是从绅士家庭,从旧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着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诀择中受着煎熬。他说以后旧文人将不会有了,他要将这个典型,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他说过;“光明和火焰从地心里钻出来的时候,难免要经过好几次的偿试,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他不但解剖了自己的灵魂,在这[多余的话]里还嘱咐死后请解剖他的尸体,因为他是个得了多年肺病的人。这又是他的伟大,他的无私。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为隐恶扬善,特别是一些地位越高的人越爱这样做,别人也帮他这样做,所谓为尊者讳。而他却不肯,作为领袖,人们希望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人生投入革命,革命是他的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山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暇想,他既是一个内心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回觅渡的小舟,秋白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上海办学,去会鲁迅;去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到九江去主持“八七会议”发起武装斗争;到江西苏区去,主持教育工作。他生命短促,行色匆匆。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裙,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如果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只要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梁实秋,徐志摩现在不是尚享后人之飨吗?如果,他革命之后,又拔转船头,退而治学呢,仍然可以成为一个文坛泰斗。与他同时代的陈望道,本来是和陈独秀一起筹建共产党的,后来退而研究修辞,著[修辞学发凡],发了中国修辞第一人,人们也记住了他。可是秋白没有这样做。就像一个美女偏不肯去演戏,像一个高个儿男子偏不肯去打球。他另有所求,但又求而无获,甚至被人误会。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至一件也没有干有,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飞的诗词写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记住了他的武功,辛弃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轻时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后人也只知他的诗才。瞿秋白以文人之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不说什么,也许他早以没有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将行将定格的生命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秋白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