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岸边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母亲这一生,除了辛勤劳作之外就是节俭过日子了。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不是细水长流,就是不节约从哪来。我们家能有今天,可以说是一大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我母亲了。但现在在我眼里,母亲那已经不是节约,简直就是吝啬。
在母亲家里,只要是母亲用过的东西,随便找出一件都有不短的年头,即使后来再也用不上了,母亲也都当宝贝似的舍不得扔掉。记得有一回,我回去后在家里打扫卫生,从床底下扫出几只很旧的鞋底,有布的也有塑料的,一看就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没有告诉母亲,自己偷偷送到屋后面去扔了。如果跟母亲请示的话,母亲一定会让我留着的。过了不一会,我的杰作也不知怎么被母亲发现了,母亲又捡了回来,还把我这个败家子(母亲说的)狠狠地数落了我一顿,说以后不定什么时候会用上的。
以前,家里的日子过得眼巴巴的时候,母亲巴不得一分钱能当两分钱用才好。现在日子好过了,母亲仍是巴不得一分钱能当两分用。每到傍晚,不是到了实在看不见的时候,母亲是不会把电灯打开了的,更不用提什么人走灯灭了。即便这样,每到人家上门来收电费的时候,面对那很多人根本就不屑一顾的几元钱,母亲也是心疼得不得了。
有时,我们帮母亲买了衣服,母亲知道价格后一个劲地嫌贵,叫我们以后不要在买了,说镇上的衣服几十元就能买到。我们就给钱让母亲自己去买,但母亲就是舍不得。后来说多了,母亲偶尔也会买上一两件,等我回去时,母亲就拿出还没穿的衣服让我猜花了多少钱,我故意说得很贵,母亲就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说只花了几十元。
我父亲在五十多岁之前,基本上是在外面东跑西走的多,在家里的时候少。因为,我父亲从年轻时代起就一直在我们家所在的那个大队里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大小也算是个村干部。用我父亲自己的话讲,那时候是毛主席的干部,只知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话虽如此,父亲不说我们也知道,在那个年代,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享受的,能够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就是万幸了。
大队里那时是没有工资这个词的,只讲工分。我母亲说父亲的一年所得还不如村里的一个壮劳力,而我们兄妹四个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张张嘴都等着吃的,情况可想而知了。再加上父母心地善良,下放到我们村里的知青,有些人太老实了,晚去一会食堂就会连稀饭也没得吃了,父亲知道后就时常叫他们来我家吃。母亲说一到年底,别的人家还能分这分那的,而我家经常是要倒贴。
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父亲一定会帮助的。因而,大队里的知青得到父亲帮助过的就不是一两个了。父亲一直相信好人就会有好报,我也相信。知青返城后,有的知青还曾和我家有过来往,只是后来渐渐淡了。但人还是讲感情的,这是父亲说的。
父亲说他有一次去外地,在火车站碰到了一个曾经在我家吃过饭的知青,回城后在火车站上班。那知青看见我父亲,拉着我父亲的手说他家就在附近,要父亲无论如何去他家里坐一坐。父亲急着办事,但盛情难却,就去了。知青的家只有母子两个人,那母亲忙着给父亲倒茶,并要留父亲吃饭,父亲说好不容易才没让他母亲出去买菜,说坐一会就要走。
喝完茶,父亲又和母子俩说了一会闲话,就要去赶火车。那知青连忙跑去买了两包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塞进父亲的口袋里。名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父亲说过是当时最好的烟,他也是第一次见到。母子俩一直把我父亲送上火车,父亲说火车走了好半天,他还看见母子俩站在那里,直到父亲看不见了。我也相信,人是讲感情的。
前不久,我回母亲家时,听母亲说我们大队里搞了一次活动,并邀请了当年下放到我们大队里的所有的知青们。父亲说那一天大队里像过年一般很是热闹,而母亲说我们家也像过节一般很热闹。因为,当年的知青能够联系上的基本都来了,而且有好多人混得很不错,都是自己开着小车来的,并有好几个知青找到我家里去了。母亲说有个知青还带了一个好几层的大蛋糕,她和父亲吃了好几天,而且左邻右舍的还帮着吃了些。
父亲在大队里一干就是二三十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可惜没有干出什么成绩,但其中也有过机会的。有一年,县里准备从乡镇里抽调四个年轻又有能力的人去新疆支边,我父亲的名字就在四人之中。父亲说,当时一切都办好了,全家一起去,连那边的职务都定了,是某兵团的政委。但就像父亲所说的,入错了丛林走错了道。就在我们全家正准备动身的时候,二伯突然生病了,奶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抱着父亲的腿不让父亲走,父亲就决定不去了。
父亲在大队里一直到五十多岁才离开,差不多够现在退休的年龄了,但父亲并没有退休费。记得当时队里算了一笔钱给父亲,大概是一千多块,别的就什么也没有了。后来不知是从哪一年兴起的,反正是近几年的事,就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大队里会有人象征性地到我家向父亲表示慰问,并送上一百元钱。但这也不是铁的规定,还得看人家的记性,如果好就会有人来,如果不好就没了。我对那一百元钱不屑一顾,说简直是花小孩,要是我就干脆不要了。父亲说钱是不多,但是人家的一番心意。
当时的父亲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干部,但也常年累月的经常不在家,有时带人去这里挖渠,那里去修港,一去就是几个月,家里的一切就全靠母亲一个人了。所以,记忆中的母亲常常是披星戴月地在忙碌着,好像永不知疲倦似的。而我们兄妹四个,也无一例外地很早就开始做母亲的帮手了。我就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经常是天不亮就去放牛。我头上至今还有一个小包包,就是小时候去放牛,一不小心趴在牛背上睡着了,被牛角摔了一个口子所留下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了,家里的日子也是一天天地好过起来,但唯独母亲还一如既往地过着以前的日子。
我母亲这一生,除了辛勤劳作之外就是节俭过日子了。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不是细水长流,就是不节约从哪来。我们家能有今天,可以说是一大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我母亲了。但现在在我眼里,母亲那已经不是节约,简直就是吝啬。
在母亲家里,只要是母亲用过的东西,随便找出一件都有不短的年头,即使后来再也用不上了,母亲也都当宝贝似的舍不得扔掉。记得有一回,我回去后在家里打扫卫生,从床底下扫出几只很旧的鞋底,有布的也有塑料的,一看就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没有告诉母亲,自己偷偷送到屋后面去扔了。如果跟母亲请示的话,母亲一定会让我留着的。过了不一会,我的杰作也不知怎么被母亲发现了,母亲又捡了回来,还把我这个败家子(母亲说的)狠狠地数落了我一顿,说以后不定什么时候会用上的。
以前,家里的日子过得眼巴巴的时候,母亲巴不得一分钱能当两分钱用才好。现在日子好过了,母亲仍是巴不得一分钱能当两分用。每到傍晚,不是到了实在看不见的时候,母亲是不会把电灯打开了的,更不用提什么人走灯灭了。即便这样,每到人家上门来收电费的时候,面对那很多人根本就不屑一顾的几元钱,母亲也是心疼得不得了。
有时,我们帮母亲买了衣服,母亲知道价格后一个劲地嫌贵,叫我们以后不要在买了,说镇上的衣服几十元就能买到。我们就给钱让母亲自己去买,但母亲就是舍不得。后来说多了,母亲偶尔也会买上一两件,等我回去时,母亲就拿出还没穿的衣服让我猜花了多少钱,我故意说得很贵,母亲就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说只花了几十元。
我父亲在五十多岁之前,基本上是在外面东跑西走的多,在家里的时候少。因为,我父亲从年轻时代起就一直在我们家所在的那个大队里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大小也算是个村干部。用我父亲自己的话讲,那时候是毛主席的干部,只知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话虽如此,父亲不说我们也知道,在那个年代,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享受的,能够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就是万幸了。
大队里那时是没有工资这个词的,只讲工分。我母亲说父亲的一年所得还不如村里的一个壮劳力,而我们兄妹四个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张张嘴都等着吃的,情况可想而知了。再加上父母心地善良,下放到我们村里的知青,有些人太老实了,晚去一会食堂就会连稀饭也没得吃了,父亲知道后就时常叫他们来我家吃。母亲说一到年底,别的人家还能分这分那的,而我家经常是要倒贴。
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父亲一定会帮助的。因而,大队里的知青得到父亲帮助过的就不是一两个了。父亲一直相信好人就会有好报,我也相信。知青返城后,有的知青还曾和我家有过来往,只是后来渐渐淡了。但人还是讲感情的,这是父亲说的。
父亲说他有一次去外地,在火车站碰到了一个曾经在我家吃过饭的知青,回城后在火车站上班。那知青看见我父亲,拉着我父亲的手说他家就在附近,要父亲无论如何去他家里坐一坐。父亲急着办事,但盛情难却,就去了。知青的家只有母子两个人,那母亲忙着给父亲倒茶,并要留父亲吃饭,父亲说好不容易才没让他母亲出去买菜,说坐一会就要走。
喝完茶,父亲又和母子俩说了一会闲话,就要去赶火车。那知青连忙跑去买了两包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塞进父亲的口袋里。名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父亲说过是当时最好的烟,他也是第一次见到。母子俩一直把我父亲送上火车,父亲说火车走了好半天,他还看见母子俩站在那里,直到父亲看不见了。我也相信,人是讲感情的。
前不久,我回母亲家时,听母亲说我们大队里搞了一次活动,并邀请了当年下放到我们大队里的所有的知青们。父亲说那一天大队里像过年一般很是热闹,而母亲说我们家也像过节一般很热闹。因为,当年的知青能够联系上的基本都来了,而且有好多人混得很不错,都是自己开着小车来的,并有好几个知青找到我家里去了。母亲说有个知青还带了一个好几层的大蛋糕,她和父亲吃了好几天,而且左邻右舍的还帮着吃了些。
父亲在大队里一干就是二三十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可惜没有干出什么成绩,但其中也有过机会的。有一年,县里准备从乡镇里抽调四个年轻又有能力的人去新疆支边,我父亲的名字就在四人之中。父亲说,当时一切都办好了,全家一起去,连那边的职务都定了,是某兵团的政委。但就像父亲所说的,入错了丛林走错了道。就在我们全家正准备动身的时候,二伯突然生病了,奶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抱着父亲的腿不让父亲走,父亲就决定不去了。
父亲在大队里一直到五十多岁才离开,差不多够现在退休的年龄了,但父亲并没有退休费。记得当时队里算了一笔钱给父亲,大概是一千多块,别的就什么也没有了。后来不知是从哪一年兴起的,反正是近几年的事,就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大队里会有人象征性地到我家向父亲表示慰问,并送上一百元钱。但这也不是铁的规定,还得看人家的记性,如果好就会有人来,如果不好就没了。我对那一百元钱不屑一顾,说简直是花小孩,要是我就干脆不要了。父亲说钱是不多,但是人家的一番心意。
当时的父亲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干部,但也常年累月的经常不在家,有时带人去这里挖渠,那里去修港,一去就是几个月,家里的一切就全靠母亲一个人了。所以,记忆中的母亲常常是披星戴月地在忙碌着,好像永不知疲倦似的。而我们兄妹四个,也无一例外地很早就开始做母亲的帮手了。我就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经常是天不亮就去放牛。我头上至今还有一个小包包,就是小时候去放牛,一不小心趴在牛背上睡着了,被牛角摔了一个口子所留下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了,家里的日子也是一天天地好过起来,但唯独母亲还一如既往地过着以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