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北珂先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你是八零后,或者是九零后“三朝元老”(91、92、93),或许你会热衷于韩寒的小说,就算你对韩寒的小说不感冒,你也可能会热衷于郭敬明的小说。虽然观完后会无期我一直在琢磨一些事情,但是现在的我还是保持一定的清醒与理智——现在谈的是后会无期,而不是评分不足4分,但上映一周,票房已超过3亿的小时代。
言归正传,观完后会无期,你可以说它老套,仅凭一贯的“韩式幽默”支撑整部影片;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支“很长”的mv,仅靠粗矿而荒凉的空镜或长镜头随情节渐渐推进;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段紧接一段看不懂的文字+游戏。但是,我想说的是,透过后会无期,是韩寒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世界观,这个旁观者无疑是一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因此,这又是一个文艺青年的世界观。
——对,没错,文艺青年的世界观。
首先,基于“大而无法”层面分析,后会无期的整体故事框架很简单,讲述由陈柏霖饰演的江河要去几千公里之外的大西北入职“影片唯一正当行业”——教师,进而促使由冯绍峰饰演的马浩汉与由高华阳饰演的胡生一起离开小岛的故事。在离开小岛之前,马浩汉一把火烧掉了自己连同发小的房子,这种既夸张又富有蕴味的镜头为情节的推进奠定了基础,就像那句“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和野人又有什么区别”便昭示着他们不得不离开。
其次,基于故事情节层面分析,无论是对故事还是人物,都蕴藏着一种轻蔑。江河、马浩汉及胡生三人见了“海漂”多年,但仍是群众演员的邻居;通信多年才知道是失散多年的“兄妹”;遇到仙人跳诈骗,但却促使江河滋生爱意;遇到满嘴理想主义的摩托青年,却使江河、马浩汉二人丢失汽车。无疑,为了照应“后会无期”的主题,胡生的失踪是必然的。并且,韩寒作为导演与旁观者,对马浩汉与江河两人是偏爱的,无论是他们的行为还是思想,都被赋予了“正确”的符号,但是这更是一种假象,转而化为的符号无非就是自由、青春及成长。
再则,基于人物矛盾冲突层面分析,影片重点角色便是马浩汉与江河,所以矛盾冲突必定存在他们两人身上。如果说作为教书匠的江河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话,那么开过出租车、跑过码头的马浩汉便是十足的现实主义者。之所以在现实主义者面前加上“十足”两字,可通过一段影片情节看出:汽车被摩托青年开走后,二人无力行走在荒漠上,幸好遇到一间破屋,江河将青蛙放入锅中,然后做了一个温水煮青蛙的实验,在水温慢慢升高后,青蛙开始尝试着从锅里跳出来,江河说“这就是现实”而马浩汉则不这么认为,他将锅盖拿起,迅速盖在锅上,然后镇定地说了一句——这才是现实!
是啊,这才是现实,有些时候,我们明明身处危险地带,却安然无恙地生存着,不改变,也不想改变。但当我们开始意识带危险步步向我们逼近的时候,我们却开始慌张起来。于是我们尝试着逃脱、逃离。逃脱一个圈子,企图化险为夷;逃离一座城市,盼望能有崭新的生活。可当我们将要成功的时候,更巨大的现实之网又朝我们撒来,撒的那么及时,那么无情。
最后,基于文字层面分析,这部影片无疑是一场紧接一场的文字游戏。例如: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我的生活;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总之,用文字串联起来的电影就像是一篇难懂的散文,需要我们细细品尝。
透过后会无期,失踪的胡生没有后话、仙人跳女主角没有后话、摩托青年没有后话,就连马浩汉到最后也没有后话,只以一个在多年后关于多年前的剪切回忆镜头作为全影片的结束点。
——种种迹象都照应了“后会无期”告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没有后续故事,故事没有结果,结果只在文艺青年心中。
好的,文艺青年的世界观我是不会懂的,作为在小时候养过一条狗的我来讲,我只是感叹江河在成为著名作家之后,能把在旅途中最终选择它的那条狗养得那么大。
其实,透过那条狗选择了江河,而没有选择马浩汉,也可以辨识出马浩汉的可悲之处,从开篇他就一直讲自己人脉广、朋友多、有自己的圈子,就连到了最后他还在讲,但事实确实他根本没有多少朋友,就连最后那条狗也没有选择他
综上所述,这次国民岳父韩寒带给我们的后会无期蕴含着满满的属于文艺青年的世界观。在里面,你可以懂得的很多,但是到最后你可能什么都不懂。但是,透过影片最后,马浩汉说的“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你只需要懂得,作为平凡的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面临很多选择,但最终的选择只有一个,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你必定会告别一些事和一些人,在告别的时候,不必扭扭捏捏,坚决一点、果断一点,因为后会无期,就算你不舍得告别或不擅长告别,但你终究还是要和逃脱你本身的任何人告别啊!
因为,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又何必企图去扭转别人的生活。
因为,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自己的未来,面对每一次告别,我们都不知道重逢会在哪儿。
最后,我想问韩小野,你看懂了你父亲大人所拍摄的“散文式”的后会无期了吗?
——北珂先生于2014年7月25日18点40分
如果你是八零后,或者是九零后“三朝元老”(91、92、93),或许你会热衷于韩寒的小说,就算你对韩寒的小说不感冒,你也可能会热衷于郭敬明的小说。虽然观完后会无期我一直在琢磨一些事情,但是现在的我还是保持一定的清醒与理智——现在谈的是后会无期,而不是评分不足4分,但上映一周,票房已超过3亿的小时代。
言归正传,观完后会无期,你可以说它老套,仅凭一贯的“韩式幽默”支撑整部影片;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支“很长”的mv,仅靠粗矿而荒凉的空镜或长镜头随情节渐渐推进;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段紧接一段看不懂的文字+游戏。但是,我想说的是,透过后会无期,是韩寒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世界观,这个旁观者无疑是一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因此,这又是一个文艺青年的世界观。
——对,没错,文艺青年的世界观。
首先,基于“大而无法”层面分析,后会无期的整体故事框架很简单,讲述由陈柏霖饰演的江河要去几千公里之外的大西北入职“影片唯一正当行业”——教师,进而促使由冯绍峰饰演的马浩汉与由高华阳饰演的胡生一起离开小岛的故事。在离开小岛之前,马浩汉一把火烧掉了自己连同发小的房子,这种既夸张又富有蕴味的镜头为情节的推进奠定了基础,就像那句“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和野人又有什么区别”便昭示着他们不得不离开。
其次,基于故事情节层面分析,无论是对故事还是人物,都蕴藏着一种轻蔑。江河、马浩汉及胡生三人见了“海漂”多年,但仍是群众演员的邻居;通信多年才知道是失散多年的“兄妹”;遇到仙人跳诈骗,但却促使江河滋生爱意;遇到满嘴理想主义的摩托青年,却使江河、马浩汉二人丢失汽车。无疑,为了照应“后会无期”的主题,胡生的失踪是必然的。并且,韩寒作为导演与旁观者,对马浩汉与江河两人是偏爱的,无论是他们的行为还是思想,都被赋予了“正确”的符号,但是这更是一种假象,转而化为的符号无非就是自由、青春及成长。
再则,基于人物矛盾冲突层面分析,影片重点角色便是马浩汉与江河,所以矛盾冲突必定存在他们两人身上。如果说作为教书匠的江河是一个文艺青年的话,那么开过出租车、跑过码头的马浩汉便是十足的现实主义者。之所以在现实主义者面前加上“十足”两字,可通过一段影片情节看出:汽车被摩托青年开走后,二人无力行走在荒漠上,幸好遇到一间破屋,江河将青蛙放入锅中,然后做了一个温水煮青蛙的实验,在水温慢慢升高后,青蛙开始尝试着从锅里跳出来,江河说“这就是现实”而马浩汉则不这么认为,他将锅盖拿起,迅速盖在锅上,然后镇定地说了一句——这才是现实!
是啊,这才是现实,有些时候,我们明明身处危险地带,却安然无恙地生存着,不改变,也不想改变。但当我们开始意识带危险步步向我们逼近的时候,我们却开始慌张起来。于是我们尝试着逃脱、逃离。逃脱一个圈子,企图化险为夷;逃离一座城市,盼望能有崭新的生活。可当我们将要成功的时候,更巨大的现实之网又朝我们撒来,撒的那么及时,那么无情。
最后,基于文字层面分析,这部影片无疑是一场紧接一场的文字游戏。例如: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我的生活;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总之,用文字串联起来的电影就像是一篇难懂的散文,需要我们细细品尝。
透过后会无期,失踪的胡生没有后话、仙人跳女主角没有后话、摩托青年没有后话,就连马浩汉到最后也没有后话,只以一个在多年后关于多年前的剪切回忆镜头作为全影片的结束点。
——种种迹象都照应了“后会无期”告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没有后续故事,故事没有结果,结果只在文艺青年心中。
好的,文艺青年的世界观我是不会懂的,作为在小时候养过一条狗的我来讲,我只是感叹江河在成为著名作家之后,能把在旅途中最终选择它的那条狗养得那么大。
其实,透过那条狗选择了江河,而没有选择马浩汉,也可以辨识出马浩汉的可悲之处,从开篇他就一直讲自己人脉广、朋友多、有自己的圈子,就连到了最后他还在讲,但事实确实他根本没有多少朋友,就连最后那条狗也没有选择他
综上所述,这次国民岳父韩寒带给我们的后会无期蕴含着满满的属于文艺青年的世界观。在里面,你可以懂得的很多,但是到最后你可能什么都不懂。但是,透过影片最后,马浩汉说的“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你只需要懂得,作为平凡的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面临很多选择,但最终的选择只有一个,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你必定会告别一些事和一些人,在告别的时候,不必扭扭捏捏,坚决一点、果断一点,因为后会无期,就算你不舍得告别或不擅长告别,但你终究还是要和逃脱你本身的任何人告别啊!
因为,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又何必企图去扭转别人的生活。
因为,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自己的未来,面对每一次告别,我们都不知道重逢会在哪儿。
最后,我想问韩小野,你看懂了你父亲大人所拍摄的“散文式”的后会无期了吗?
——北珂先生于2014年7月25日18点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