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陈思侠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群山环抱、鲜为人知的祁连山腹地的一个小村子,在疏勒河水汤汤泱泱、小麦秕草郁郁葱葱的田野之中,竟深藏着一处惊天的人文奇观,这就是与莫高窟和榆林窟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昌马石窟。敦煌学者们普遍认为,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门昌马石窟。
尘封多年的昌马石窟,由于处地偏僻,与外界仅有黑石大坂一径相通,即使是玉门当地人,对它的情形也不十分了解。大约是在16年前,我与当时还在农村文化专干岗位上工作的王新军,踏进了这座沉寂的艺术圣殿。昌马石窟坐落于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一座南北走向的山崖间,离地面大约20米左右。守护石窟的是一位农民,他的宅院距离石窟不过百米的样子,我们抬着他家的上房梯,穿过泥土松软的麦地,就到了石窟下。
风雕雨蚀的石窟,完全没有我想象中壁垒森然的模样,倒是像农村场院里破败的圈墙。4座石窟的木门已经不见油漆,一道道暗红色的木纹明显地暴露了出来。门上的铁锁连,也是黄锈斑斑,看守人费了很大功夫才打开。“一年四季没有人进来过,锁芯都锈死了。”他无奈地说。石窟内一片黑暗,由于没有带手电筒,等我们的眼睛慢慢适应了,终于看清了斑斑驳驳的壁画像。那画中的菩萨端坐于莲花座上,还有坐佛和飞天,形象生动,色彩艳丽,栩栩如生。这与我10多年后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见到的壁画像如出一辙。在一个中间有一巨型沙石圆柱的石窟内,我们看到了不少高不盈尺的泥塑佛像,遗憾的是这些精美的塑像,已有部分被人为损坏,泥坯中的麦草茬一根根戳在了外面。看守人告诉我们:传说这些泥塑佛像的肚内有金子,一些贪婪的不法之徒,就掰开了找。我在更早些时候,也听人们传说,塑像的肚内有了金子,塑像才有了灵气。“其实塑像肚内什么也没有,全凭画匠的功夫。”看守人证实。
昌马石窟据史书记载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先后有石窟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1932年12月25日,昌马盆地发生了震级为7。7级的强烈地震,使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被全部损毁。下窑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也被这次大地震损毁,只有4座洞窟幸存,这就是我们看到的4座洞窟了。
昌马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一样,其彩绘和彩塑的手法娴熟,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壁画和雕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也渗透了较为浓厚的佛教思想。其艺术手法,与敦煌石窟艺术手法极为相似。尤其是壁画的艺术风格与敦煌莫高窟西夏壁画风格一致,人物比例准确、线条浑厚,其中的北凉造像,是早期佛教造像中的杰出作品。
西夏风格的壁画如何在这里再现?它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
翻开沉重的历史书卷,我们可以看到:远在宋代,党项族由氏族部落制发展为奴隶制,并建立了党项族奴隶主国家夏国,史称西夏。青藏高原,包括河西走廊一带,均为西夏统治的区域。辽史西夏记记载:西夏庶民穿绿色衣服,文武百官戴冠,着红色衣服,佩短刀,穿靴,秃发,耳重环。这一西夏人或典型或普遍的装束特征在不少石窟的壁画像中都有体现。西夏时代的人们还崇信过佛教,尤其是在后期。安西榆林窟3窟西夏壁画中的乐舞图,所描绘的两个舞女上身半裸,斜披绸带,露一肩,下着长裙短裤,戴冠。颈、手臂有璎珞、臂钏、手镯等饰品。二人各持长长的飘带,赤足,左边舞者吸右腿,右边舞者吸左腿,相对而舞,姿态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而莫高窟壁画中的童子飞天像,舞者秃顶,梳一小辫,双足着靴,由此可以想见这必是西夏的儿童舞蹈。昌马石窟下窖3窟的西夏持莲蕊飞天,舞伎戴花冠,手持莲蕊,飘带飞舞的画像,也是极为珍贵的。
我想能否这样来看:沿着疏勒河这条主线,也就是逐水草而牧的西夏游牧民族,在祁连山以北地区的牧场分布,昌马石窟在上游,榆林窟在中游,莫高窟在下游。它们交相辉映,生发了艺术的桂冠。在它们必然的联接中,该有一条剪不断的纽带在。在同一个时期,这些画匠们都在大河的悬壁上选择了绘画艺术的高地。他们所用的颜料,所习惯的色彩,所崇尚的姿态,所要表达的宗教情感和生活场景,让这一条大河传输出了一个民族的思想,运载了千年历史的风尚和底蕴。我不知道今天的敦煌学家们有没有大河说的思考,但是,这是确确实实存在过的,存在的。
1981年,昌马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和王新军去的那一次,距命名已过了10年时间。但是在石窟内,我看到墙角下堆积着不少的彩色粘土片。这大约是风蚀和病害的缘故吧?后来听说文物部门对石窟内的壁画做了部分复原,但又遭到了一些不法分子的破坏。
最近,昌马石窟旅游景区的建设已列入政府的重要议程,并启动了修复工程。这座尘封多年的艺术宝窟对外开放,已为期不远了。
在群山环抱、鲜为人知的祁连山腹地的一个小村子,在疏勒河水汤汤泱泱、小麦秕草郁郁葱葱的田野之中,竟深藏着一处惊天的人文奇观,这就是与莫高窟和榆林窟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昌马石窟。敦煌学者们普遍认为,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门昌马石窟。
尘封多年的昌马石窟,由于处地偏僻,与外界仅有黑石大坂一径相通,即使是玉门当地人,对它的情形也不十分了解。大约是在16年前,我与当时还在农村文化专干岗位上工作的王新军,踏进了这座沉寂的艺术圣殿。昌马石窟坐落于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一座南北走向的山崖间,离地面大约20米左右。守护石窟的是一位农民,他的宅院距离石窟不过百米的样子,我们抬着他家的上房梯,穿过泥土松软的麦地,就到了石窟下。
风雕雨蚀的石窟,完全没有我想象中壁垒森然的模样,倒是像农村场院里破败的圈墙。4座石窟的木门已经不见油漆,一道道暗红色的木纹明显地暴露了出来。门上的铁锁连,也是黄锈斑斑,看守人费了很大功夫才打开。“一年四季没有人进来过,锁芯都锈死了。”他无奈地说。石窟内一片黑暗,由于没有带手电筒,等我们的眼睛慢慢适应了,终于看清了斑斑驳驳的壁画像。那画中的菩萨端坐于莲花座上,还有坐佛和飞天,形象生动,色彩艳丽,栩栩如生。这与我10多年后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见到的壁画像如出一辙。在一个中间有一巨型沙石圆柱的石窟内,我们看到了不少高不盈尺的泥塑佛像,遗憾的是这些精美的塑像,已有部分被人为损坏,泥坯中的麦草茬一根根戳在了外面。看守人告诉我们:传说这些泥塑佛像的肚内有金子,一些贪婪的不法之徒,就掰开了找。我在更早些时候,也听人们传说,塑像的肚内有了金子,塑像才有了灵气。“其实塑像肚内什么也没有,全凭画匠的功夫。”看守人证实。
昌马石窟据史书记载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先后有石窟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1932年12月25日,昌马盆地发生了震级为7。7级的强烈地震,使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被全部损毁。下窑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也被这次大地震损毁,只有4座洞窟幸存,这就是我们看到的4座洞窟了。
昌马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一样,其彩绘和彩塑的手法娴熟,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壁画和雕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也渗透了较为浓厚的佛教思想。其艺术手法,与敦煌石窟艺术手法极为相似。尤其是壁画的艺术风格与敦煌莫高窟西夏壁画风格一致,人物比例准确、线条浑厚,其中的北凉造像,是早期佛教造像中的杰出作品。
西夏风格的壁画如何在这里再现?它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
翻开沉重的历史书卷,我们可以看到:远在宋代,党项族由氏族部落制发展为奴隶制,并建立了党项族奴隶主国家夏国,史称西夏。青藏高原,包括河西走廊一带,均为西夏统治的区域。辽史西夏记记载:西夏庶民穿绿色衣服,文武百官戴冠,着红色衣服,佩短刀,穿靴,秃发,耳重环。这一西夏人或典型或普遍的装束特征在不少石窟的壁画像中都有体现。西夏时代的人们还崇信过佛教,尤其是在后期。安西榆林窟3窟西夏壁画中的乐舞图,所描绘的两个舞女上身半裸,斜披绸带,露一肩,下着长裙短裤,戴冠。颈、手臂有璎珞、臂钏、手镯等饰品。二人各持长长的飘带,赤足,左边舞者吸右腿,右边舞者吸左腿,相对而舞,姿态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而莫高窟壁画中的童子飞天像,舞者秃顶,梳一小辫,双足着靴,由此可以想见这必是西夏的儿童舞蹈。昌马石窟下窖3窟的西夏持莲蕊飞天,舞伎戴花冠,手持莲蕊,飘带飞舞的画像,也是极为珍贵的。
我想能否这样来看:沿着疏勒河这条主线,也就是逐水草而牧的西夏游牧民族,在祁连山以北地区的牧场分布,昌马石窟在上游,榆林窟在中游,莫高窟在下游。它们交相辉映,生发了艺术的桂冠。在它们必然的联接中,该有一条剪不断的纽带在。在同一个时期,这些画匠们都在大河的悬壁上选择了绘画艺术的高地。他们所用的颜料,所习惯的色彩,所崇尚的姿态,所要表达的宗教情感和生活场景,让这一条大河传输出了一个民族的思想,运载了千年历史的风尚和底蕴。我不知道今天的敦煌学家们有没有大河说的思考,但是,这是确确实实存在过的,存在的。
1981年,昌马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和王新军去的那一次,距命名已过了10年时间。但是在石窟内,我看到墙角下堆积着不少的彩色粘土片。这大约是风蚀和病害的缘故吧?后来听说文物部门对石窟内的壁画做了部分复原,但又遭到了一些不法分子的破坏。
最近,昌马石窟旅游景区的建设已列入政府的重要议程,并启动了修复工程。这座尘封多年的艺术宝窟对外开放,已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