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晨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先学会识字。鲁迅先生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识字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以至其它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必须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
识字教育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但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恰恰在这第一步就走错了路,才使后来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而最终无法解决。
从事教育的老师都知道,国家规定的汉字扫盲标准是能认识2000以上的常用汉字,一个人只有认识了2000以上的常用汉字,才能够阅读文章。按照目前小学识字教育的进度,儿童从六周岁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字,一直到小学毕业,六年的时间差不多才学完2500个汉字,平均每天识字量才一个多一点,这样缓慢的识字速度是世界上最落后的。也就是说,小学生必须用六年漫长的时间学习汉字,才能达到正常阅读的水平。只是到那个时候,大部分学生已经错过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很难养成阅读的习惯,更不用说借助于阅读来开拓视野,广泛学习各种知识。
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24日发表了识字小问题,背后还有大文章的署名文章,阐述了识字滞后对儿童进入小学学习后产生的后果。文章说:每年秋季开学,一年级的小学生怀着美好的憧憬,背着崭新的书包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开始学习各门课程的时候,他们的一腔热情,碰到的却是一道道难以跨过的高高的“门槛”这道高高的“门槛”便是学生学前识字太少,影响了他们对小学各科知识的学习。
现行识字教育方法的错误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变成了一件无趣而又痛苦的事情,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用了整整十六年的时间来教学生学习汉语,却使得许多大学生连一篇文理通顺的文章都写不好。现在很多的家长在小孩三、四年级的时候要送他去补习作文,可作文是靠短期培训能补习出来的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孩子没有大量的阅读,大脑里没有储存优美的词汇,你就是教再多的作文技巧,也无法让孩子写出好文章。
面对着几十年来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不断下降的不正常现象,面对着发达国家大力提倡学前阅读,提高综合国力的严峻现实,我们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反思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着手进行改革。
教育部制定颁布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的识字和阅读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制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1—2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上。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小学1—2年级的识字量从1250个提高到1800个,并第一次提出了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要求,这一要求是数十年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来都未有过的,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
应该说,新大纲和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识字教育、阅读教育等方面提出的理念是比较科学的,其目标也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根据我们在网上及实地对采用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教学的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的老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的推行中普遍出现了目标难以实现的情况。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反映,新大纲和新课标的难度太大,按照新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和学生的压力都很大,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许多老师都说新课标提出的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要从原来的1250个提高到1800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的要求过高,不切合当地的实际,甚至希望将来还是回到以前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
我们的老师不是教学不努力,我们的孩子不是学习不刻苦,为什么新大纲和新课标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法实现,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大纲和新课标只是提出了好的理念,但与新大纲和新课标配套的小学语文教材还是采用几十年来一贯制的随文分散识字法,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穿新鞋走老路”采用的是几十年来沿续下来的老方法,没有丝毫改变,使得新大纲和新课标提出的关于识字教育、阅读教育的理念缺乏有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支持,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顺利实施。
难道汉字真的这么难学,真的需要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学吗?
其实不是的,在我国古代,识字根本就是一件很简单、很容易的事。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家庭、村学之类的私塾教育,私塾老师用一年的时间,便能让五、六岁的孩子学会2000多字,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儿童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三本书,便过了识字关,然后大量地诵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过去读了六年书的人,文化修养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成为乡人尊敬的有知识的人。过去的儿童五、六岁过识字关是很正常的事,而我们现在五、六岁的儿童能识字竟被称为神童,真不知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其实只要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五、六岁时学会识字阅读,从此学习快乐轻松,家长再无烦心之忧。这种方法就是中华常用字经“快速识字、提前阅读”学习法。
中华常用字经是专门针对4—7岁儿童“快速识字、提前阅读”的培训项目。它是将中国几千年的私塾教育经验和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实务相结合,探索出的一套全新的教育方法,它只要让孩子用半年的时间学完一篇2976个汉字的韵文,便能学会2000多个常用汉字,比现行小学的识字教育效率提高十多倍,解决了儿童因为识字慢导致阅读晚,学习能力差的问题,让儿童提前几年进入阅读阶段,为知识的积累和整体学习能力的飞速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来说,早期识字阅读教育从本质上有别于诸如舞蹈、钢琴、美术等其它方面的培养,因为识字和阅读是儿童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技能,它将伴随人们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因为它关系到儿童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发展,习惯的养成。它的人生奠基作用,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越是往后,越能体现其蕴含的潜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早期识字阅读,赢在人生起步。
儿童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健康成长,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材。也衷心地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祥和,充满欢声笑语!
他先学会识字。鲁迅先生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识字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以至其它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必须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
识字教育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但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恰恰在这第一步就走错了路,才使后来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而最终无法解决。
从事教育的老师都知道,国家规定的汉字扫盲标准是能认识2000以上的常用汉字,一个人只有认识了2000以上的常用汉字,才能够阅读文章。按照目前小学识字教育的进度,儿童从六周岁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字,一直到小学毕业,六年的时间差不多才学完2500个汉字,平均每天识字量才一个多一点,这样缓慢的识字速度是世界上最落后的。也就是说,小学生必须用六年漫长的时间学习汉字,才能达到正常阅读的水平。只是到那个时候,大部分学生已经错过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很难养成阅读的习惯,更不用说借助于阅读来开拓视野,广泛学习各种知识。
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24日发表了识字小问题,背后还有大文章的署名文章,阐述了识字滞后对儿童进入小学学习后产生的后果。文章说:每年秋季开学,一年级的小学生怀着美好的憧憬,背着崭新的书包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开始学习各门课程的时候,他们的一腔热情,碰到的却是一道道难以跨过的高高的“门槛”这道高高的“门槛”便是学生学前识字太少,影响了他们对小学各科知识的学习。
现行识字教育方法的错误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变成了一件无趣而又痛苦的事情,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用了整整十六年的时间来教学生学习汉语,却使得许多大学生连一篇文理通顺的文章都写不好。现在很多的家长在小孩三、四年级的时候要送他去补习作文,可作文是靠短期培训能补习出来的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孩子没有大量的阅读,大脑里没有储存优美的词汇,你就是教再多的作文技巧,也无法让孩子写出好文章。
面对着几十年来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不断下降的不正常现象,面对着发达国家大力提倡学前阅读,提高综合国力的严峻现实,我们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反思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着手进行改革。
教育部制定颁布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的识字和阅读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制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1—2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上。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小学1—2年级的识字量从1250个提高到1800个,并第一次提出了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要求,这一要求是数十年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来都未有过的,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
应该说,新大纲和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识字教育、阅读教育等方面提出的理念是比较科学的,其目标也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根据我们在网上及实地对采用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教学的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的老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的推行中普遍出现了目标难以实现的情况。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反映,新大纲和新课标的难度太大,按照新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和学生的压力都很大,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量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许多老师都说新课标提出的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要从原来的1250个提高到1800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的要求过高,不切合当地的实际,甚至希望将来还是回到以前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
我们的老师不是教学不努力,我们的孩子不是学习不刻苦,为什么新大纲和新课标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法实现,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大纲和新课标只是提出了好的理念,但与新大纲和新课标配套的小学语文教材还是采用几十年来一贯制的随文分散识字法,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穿新鞋走老路”采用的是几十年来沿续下来的老方法,没有丝毫改变,使得新大纲和新课标提出的关于识字教育、阅读教育的理念缺乏有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支持,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顺利实施。
难道汉字真的这么难学,真的需要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学吗?
其实不是的,在我国古代,识字根本就是一件很简单、很容易的事。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家庭、村学之类的私塾教育,私塾老师用一年的时间,便能让五、六岁的孩子学会2000多字,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儿童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三本书,便过了识字关,然后大量地诵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过去读了六年书的人,文化修养能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成为乡人尊敬的有知识的人。过去的儿童五、六岁过识字关是很正常的事,而我们现在五、六岁的儿童能识字竟被称为神童,真不知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其实只要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五、六岁时学会识字阅读,从此学习快乐轻松,家长再无烦心之忧。这种方法就是中华常用字经“快速识字、提前阅读”学习法。
中华常用字经是专门针对4—7岁儿童“快速识字、提前阅读”的培训项目。它是将中国几千年的私塾教育经验和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实务相结合,探索出的一套全新的教育方法,它只要让孩子用半年的时间学完一篇2976个汉字的韵文,便能学会2000多个常用汉字,比现行小学的识字教育效率提高十多倍,解决了儿童因为识字慢导致阅读晚,学习能力差的问题,让儿童提前几年进入阅读阶段,为知识的积累和整体学习能力的飞速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来说,早期识字阅读教育从本质上有别于诸如舞蹈、钢琴、美术等其它方面的培养,因为识字和阅读是儿童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技能,它将伴随人们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因为它关系到儿童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发展,习惯的养成。它的人生奠基作用,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越是往后,越能体现其蕴含的潜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早期识字阅读,赢在人生起步。
儿童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健康成长,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材。也衷心地祝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祥和,充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