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我不是汉献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这是说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状态,刘焉如今正在知天命的状态中。自黄巾之乱担任幽州太守算起,刘焉这辈子也算是戎马一生了。
刘焉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同样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汉室宗亲。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这中间就有刘焉的功劳在其内。因为造成各地军阀割据的建议,是刘焉向朝廷提出的。
在刘焉向朝廷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之前,各地的最高长官任然是刺史或是太守,中央对地方有着直接管辖权。而在采纳了刘焉的建议之后,地方最高权力归属州牧,各地也就由此摆脱了朝廷的直接控制。
刘焉做了益州牧,本来他是想要自荐做交州牧的,可就是因为听了当时朝中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刘焉这才改变主意,向朝廷请求担任益州牧。
益州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名,加上又有险关峻岭作为屏障,益州的确是个可以积蓄力量,坐观天下大变的地方。不过刘焉去的不是时候,益州当时贪婪成风,刺史郤俭是个凭借钱财买官的昏庸无能之辈,在刘焉启程前往益州上任的时候,郤俭被自号黄巾的马相、赵祗所杀,当时要不是益州从事贾龙接引刘焉入益州,刘焉能不能做益州牧还不一定。不过刘焉之后做的事情就有点不厚道,在坐稳了位置以后,他首先对付的就是当初将他迎入益州的贾龙。
益州即便是天府之国,可年年战乱,天府也会变地府。好在刘焉当时还没有昏头,在平定了贾龙的叛乱之后,开始与民休息,益州的百姓也随之过上了几天安稳日子。
刘焉是个有野心的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因为董扶的一句话就改主意来这益州。他深知汉室江山势微,这益州有天子气,又是当年汉高祖的发迹之地,那他刘焉坐了益州牧,自然也就有机会荣登九五。
自朝廷采纳刘焉建议废史立牧后,益州也就成了刘焉的益州,虽然都姓刘,可刘焉却一直想着过把皇帝瘾。但同时刘焉心里也明白,这时候登基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汉室虽弱,但气数未尽。想贾龙当时与自己关系亲密无间,但在自己向其透露了一点心声之后,立马就与自己反目成仇。虽然平定了贾龙,但刘焉也不敢再贸然行动,毕竟当初反对自己的不只贾龙一人,只不过自己行动迅速,那些暗中反对自己的人才暂时没有露头,可难保在自己想要称帝的时候这些人不会跳出来。
刘焉如今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没有几天活头了,刘焉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朝廷送来了封王的旨意。王与帝也就是一步之遥,而且天子年幼,保不齐就会遇上什么意外,只要天子出了意外,那已经封王的刘焉再进一步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刘协不知道,这世上巴不得自己出事的不是别人,就是远在益州的刘焉。
在刘焉看来,就凭王允那帮朝中老臣,保不住天子,哪怕是有被称为天下第一猛将的吕布在侧,同样也不安全。刘焉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西凉军的李傕郭汜反应过来,与朝廷反目。
可事不如意常八九,西凉军的李傕郭汜偏偏就那么蠢,竟然没有察觉到朝廷的虚弱,恨得刘焉不止一次的想要派人去告诉这二人真相。当然这也只是想想,刘焉为了可以顺理成章的称帝,身上的污点是半分也不能有。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要是叫人知道自己私底下与西凉军联系,还是免不了成为众矢之的。
眼看着朝廷越来越安稳,刘焉也就越是心急如焚。他年岁大了,总是着急难免就会出状况。岁月不饶人,哪怕是有擅长养生之道的卢氏为其调理身体,刘焉还是病倒了,而且这一病就是不起。
刘焉感觉自己寿命将尽,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就摆在了刘焉的面前,而这个问题就是继承人问题。刘焉有四个儿子,之前出任益州牧时刘焉仅将最喜爱的三子刘瑁带在身边,其余三子都留在洛阳为质。可惜三子刘瑁不是个长寿之人,随刘焉入益州不久就因为水土不服而丧命。后来朝廷为了显示封王的诚意,让法衍带着刘璋来了益州,刘璋也就此留在了刘焉身边,但刘焉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如今还在长安。
刘焉并不喜欢刘璋,总觉得刘璋优柔寡断,为人懦弱,一点都不像自己。可总归是自己的种,所以刘焉也没有亏待儿子。可在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刘焉毫不犹豫的将刘璋排除在外了。
在刘焉心目中最合适的继承人是三子刘瑁,可惜刘瑁已死,而刘璋又不堪大用,那长子刘范以及次子刘诞也就成了刘焉的选择。为了能让朝廷放自己的两个儿子回来,刘焉对外称病,说自己时日无多,想要临终前再见自己的两个儿子一面。
老父病卧在床,孝子行孝膝前,这是人之常情,再加上刘范跟刘诞的才能不怎么样,朝廷没有必要用“夺情”的手段来挽留,便应允了刘焉的请求。不过刘协却不想让刘范跟刘诞顺利回去。倒不是刘协跟这二人有什么私仇,而是这二人相比起刘璋总是要强上那么一点点的。将来的益州牧越是无能,对朝廷也就越是有利,刘协可不希望给将来自己收复益州的时候增加难度。
放刘范兄弟回去是肯定的,毕竟朝廷已经应允,轻易不能出尔发尔,但借此机会搅乱益州那也是必须的。刘协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李儒,以李儒的阴险毒辣,刘协相信他肯定能把这件事情做到完美。
刘范兄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了长安,日夜兼程的赶往益州的治所CD。只是两兄弟不知道,在他们回去的这一路上,有着无数陷阱在等候着他们。
……
CD
刘璋正在自己的府中与人交谈。在回到父亲身边以后,刘璋并没有跟父亲住在一起,而是另外安家落户。刘焉没有亏待刘璋,一切跟衣食住行有关的事情都是给刘璋最好的,可刘璋却并不希望这样。
此时的刘璋正是二十出头,想要有一番事业的时候,换言之就是野心最大的年纪,刘焉病重,让刘璋看到了一丝希望。刘家四子,刘璋排在末尾,按道理讲是没刘璋什么机会的。可如今刘焉身边就只有自己,一旦刘焉过世,那益州牧还是很有希望落到刘璋的头上。
可刘璋很快就发现父亲的态度似乎对自己很不利,病倒在床的父亲压根就没把自己当做继承人来看待,因为生病,就连平时刘璋的请安都给拒绝了,这样一来,刘璋想要见上父亲一面都不容易。
眼看到手的鸭子可能会飞走,换谁都不乐意。刘璋虽然为人懦弱,但为了自己的将来,他还是想要搏上一把,再加上益州一些世家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刘璋终于意识到自己想要成为益州牧,最大的阻碍就是自己的两个同胞兄长。
如何独吞本来需要分给四个小朋友的苹果?砍死其他三个!刘璋本就是个耳根子软的主,在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前后一忽悠后,他立马就认准了这件事,顺带着也对父亲刘焉产生了一丝怨恨。
刘璋是刘焉最小的儿子,但刘焉为了自己的事业,对刘璋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并不多,刘璋基本上就是由母亲抚养,后来母亲病逝,刘璋就跟着两个兄长生活,对父亲刘焉,刘璋的感觉并不是十分亲近。
而在被刘焉留在CD以后,刘璋平日里又总是听到一些有关父亲跟那个卢氏的闲言碎语,对父亲的不满也就愈发的深了,顺...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这是说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状态,刘焉如今正在知天命的状态中。自黄巾之乱担任幽州太守算起,刘焉这辈子也算是戎马一生了。
刘焉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同样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汉室宗亲。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这中间就有刘焉的功劳在其内。因为造成各地军阀割据的建议,是刘焉向朝廷提出的。
在刘焉向朝廷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之前,各地的最高长官任然是刺史或是太守,中央对地方有着直接管辖权。而在采纳了刘焉的建议之后,地方最高权力归属州牧,各地也就由此摆脱了朝廷的直接控制。
刘焉做了益州牧,本来他是想要自荐做交州牧的,可就是因为听了当时朝中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刘焉这才改变主意,向朝廷请求担任益州牧。
益州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名,加上又有险关峻岭作为屏障,益州的确是个可以积蓄力量,坐观天下大变的地方。不过刘焉去的不是时候,益州当时贪婪成风,刺史郤俭是个凭借钱财买官的昏庸无能之辈,在刘焉启程前往益州上任的时候,郤俭被自号黄巾的马相、赵祗所杀,当时要不是益州从事贾龙接引刘焉入益州,刘焉能不能做益州牧还不一定。不过刘焉之后做的事情就有点不厚道,在坐稳了位置以后,他首先对付的就是当初将他迎入益州的贾龙。
益州即便是天府之国,可年年战乱,天府也会变地府。好在刘焉当时还没有昏头,在平定了贾龙的叛乱之后,开始与民休息,益州的百姓也随之过上了几天安稳日子。
刘焉是个有野心的人,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因为董扶的一句话就改主意来这益州。他深知汉室江山势微,这益州有天子气,又是当年汉高祖的发迹之地,那他刘焉坐了益州牧,自然也就有机会荣登九五。
自朝廷采纳刘焉建议废史立牧后,益州也就成了刘焉的益州,虽然都姓刘,可刘焉却一直想着过把皇帝瘾。但同时刘焉心里也明白,这时候登基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汉室虽弱,但气数未尽。想贾龙当时与自己关系亲密无间,但在自己向其透露了一点心声之后,立马就与自己反目成仇。虽然平定了贾龙,但刘焉也不敢再贸然行动,毕竟当初反对自己的不只贾龙一人,只不过自己行动迅速,那些暗中反对自己的人才暂时没有露头,可难保在自己想要称帝的时候这些人不会跳出来。
刘焉如今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没有几天活头了,刘焉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朝廷送来了封王的旨意。王与帝也就是一步之遥,而且天子年幼,保不齐就会遇上什么意外,只要天子出了意外,那已经封王的刘焉再进一步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刘协不知道,这世上巴不得自己出事的不是别人,就是远在益州的刘焉。
在刘焉看来,就凭王允那帮朝中老臣,保不住天子,哪怕是有被称为天下第一猛将的吕布在侧,同样也不安全。刘焉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西凉军的李傕郭汜反应过来,与朝廷反目。
可事不如意常八九,西凉军的李傕郭汜偏偏就那么蠢,竟然没有察觉到朝廷的虚弱,恨得刘焉不止一次的想要派人去告诉这二人真相。当然这也只是想想,刘焉为了可以顺理成章的称帝,身上的污点是半分也不能有。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要是叫人知道自己私底下与西凉军联系,还是免不了成为众矢之的。
眼看着朝廷越来越安稳,刘焉也就越是心急如焚。他年岁大了,总是着急难免就会出状况。岁月不饶人,哪怕是有擅长养生之道的卢氏为其调理身体,刘焉还是病倒了,而且这一病就是不起。
刘焉感觉自己寿命将尽,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就摆在了刘焉的面前,而这个问题就是继承人问题。刘焉有四个儿子,之前出任益州牧时刘焉仅将最喜爱的三子刘瑁带在身边,其余三子都留在洛阳为质。可惜三子刘瑁不是个长寿之人,随刘焉入益州不久就因为水土不服而丧命。后来朝廷为了显示封王的诚意,让法衍带着刘璋来了益州,刘璋也就此留在了刘焉身边,但刘焉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如今还在长安。
刘焉并不喜欢刘璋,总觉得刘璋优柔寡断,为人懦弱,一点都不像自己。可总归是自己的种,所以刘焉也没有亏待儿子。可在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刘焉毫不犹豫的将刘璋排除在外了。
在刘焉心目中最合适的继承人是三子刘瑁,可惜刘瑁已死,而刘璋又不堪大用,那长子刘范以及次子刘诞也就成了刘焉的选择。为了能让朝廷放自己的两个儿子回来,刘焉对外称病,说自己时日无多,想要临终前再见自己的两个儿子一面。
老父病卧在床,孝子行孝膝前,这是人之常情,再加上刘范跟刘诞的才能不怎么样,朝廷没有必要用“夺情”的手段来挽留,便应允了刘焉的请求。不过刘协却不想让刘范跟刘诞顺利回去。倒不是刘协跟这二人有什么私仇,而是这二人相比起刘璋总是要强上那么一点点的。将来的益州牧越是无能,对朝廷也就越是有利,刘协可不希望给将来自己收复益州的时候增加难度。
放刘范兄弟回去是肯定的,毕竟朝廷已经应允,轻易不能出尔发尔,但借此机会搅乱益州那也是必须的。刘协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李儒,以李儒的阴险毒辣,刘协相信他肯定能把这件事情做到完美。
刘范兄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了长安,日夜兼程的赶往益州的治所CD。只是两兄弟不知道,在他们回去的这一路上,有着无数陷阱在等候着他们。
……
CD
刘璋正在自己的府中与人交谈。在回到父亲身边以后,刘璋并没有跟父亲住在一起,而是另外安家落户。刘焉没有亏待刘璋,一切跟衣食住行有关的事情都是给刘璋最好的,可刘璋却并不希望这样。
此时的刘璋正是二十出头,想要有一番事业的时候,换言之就是野心最大的年纪,刘焉病重,让刘璋看到了一丝希望。刘家四子,刘璋排在末尾,按道理讲是没刘璋什么机会的。可如今刘焉身边就只有自己,一旦刘焉过世,那益州牧还是很有希望落到刘璋的头上。
可刘璋很快就发现父亲的态度似乎对自己很不利,病倒在床的父亲压根就没把自己当做继承人来看待,因为生病,就连平时刘璋的请安都给拒绝了,这样一来,刘璋想要见上父亲一面都不容易。
眼看到手的鸭子可能会飞走,换谁都不乐意。刘璋虽然为人懦弱,但为了自己的将来,他还是想要搏上一把,再加上益州一些世家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刘璋终于意识到自己想要成为益州牧,最大的阻碍就是自己的两个同胞兄长。
如何独吞本来需要分给四个小朋友的苹果?砍死其他三个!刘璋本就是个耳根子软的主,在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前后一忽悠后,他立马就认准了这件事,顺带着也对父亲刘焉产生了一丝怨恨。
刘璋是刘焉最小的儿子,但刘焉为了自己的事业,对刘璋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并不多,刘璋基本上就是由母亲抚养,后来母亲病逝,刘璋就跟着两个兄长生活,对父亲刘焉,刘璋的感觉并不是十分亲近。
而在被刘焉留在CD以后,刘璋平日里又总是听到一些有关父亲跟那个卢氏的闲言碎语,对父亲的不满也就愈发的深了,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