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空间之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创作的经验之谈
更新时间2009-1-25:41:16字数:8685
在当今小说泛滥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小说慢慢都忽略了创作技巧,盲目地追求快感、发泄、滥竽充数等现象也越来越多。
文笔再好,语句再华丽,情节再夸张,那都只是表面的,犹如一个帅哥、美女,这类小说可能一开始很吸引人,但接下去,能不能把那批读者留住就要看作者真正的
本事了。
我认为文章离不开人性,据我所知,当今最热门最受欢迎的动漫,往往是那些绘画水平一般,但在故事方面引人入胜的作品,特别是在人性方面塑造成功的作品;而
那些绘画水平已达到“大师”级的,就因为故事方面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而被打入冷宫的作品很多。举例,比较成功的动漫作品高达,主要描述了战争的本性——是
因为强大的力量才带来战争还是因为需要和平才需要力量来维护和平?战争是对是错一直是大家寻找的问题。它把战争描述的淋漓尽致,更是运用战争衬托出人性的多面
现象。所以,日本高达系列的动漫一直高居榜首。
现在我们来讨论小说的创作技巧:
小说剧情是有节奏感的,它就像一首钢琴曲,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曲子在缓和、温顺的时候,或激情、高昂的时候,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才可以完成。
一个旋律很没的曲子,听起来会很舒服、感动。但如果曲子是杂乱无章、不和谐,听起来就显得格外刺耳、不舒服,也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曲子有抑扬顿挫,那故事的
结构也是一样的。
一、人物个性的刻画
1、人物表现的要素有:
a、独有的表情
b、习惯的动作
c、常用的对白
d、思想
y、意念和**
f、弱点和缺陷
g、角色的好恶习性
2、这些要素的运用:
以上要素都可以当作创作的工具,这些工具一定要善于运用,你可以将这些设定条列出来,然后有表现的部分做出记号,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
现出来,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二、配角的运用和衬托
有那么句笑话,帅哥美女总喜欢跟比自己丑或矮的人呆在一起,因为那时衬托。故事创作也一样,也需要这种衬托,特别是配角的衬托,不断地运用配角来衬托主角
,全力将你的主角塑造成偶像。所以,所有的配角,都是为衬托主角而设定出来的。
1、配角的类型:
正面——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
不确定——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
负面——陷害型
2、协助型:时常和主角形影不离地出现,有难同当,有富同享的必备角色。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
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畏惧,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色。
3、每个角色都有他必要的功能,就象在线游戏一样,在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强时,
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
三、桥段的发挥和设定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剑术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
了,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
。原则是,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四、善用伏笔
伏笔是作者为了表现某段重要的剧情,在先前便设了相关的桥段或提示,到故事进行了一个程度后,再将这个桥段或提示呼应出来的手法。
伏笔就象是一个隐藏的炸弹,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
,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这样,读者的记忆可能会消失,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最后在全部
组合起来,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时间不断向后延伸。
1、伏笔离不开主题这是一个不变的原则,故事的重点只有一个,所有的因素都要因这样的原则而产生,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题无关,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也有可能
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过多不同的伏笔,反而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失去了伏笔的意义,除非是有连贯性的伏笔,做连续性的埋设;过度的买弄伏笔,也会让故事
的主题变的模糊不清。
3、成为转化的力量与**的爆发点伏笔的设计,目的是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这样的设计,也是剧情中转变的一种方式。伏笔的揭晓和呼应,时间点相当重要,这也
牵涉到剧情的节奏问题,如果我们能善用伏笔,并在**点爆发,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4、记得收尾对伏笔的埋设,我们一定要相当的清楚,否则会变得虎头蛇尾,到最后突然小时了却没有清楚交代;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
伏笔,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建议最好能做笔记,再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以免剧情结束后有所遗漏。
五、剧情的节奏
1、过山车原理我们说平淡的戏,可能提不起读者的兴趣,但是都是**的戏也会让读者过度紧张,变得麻痹;假设剧情的高低,就像一条起伏的曲线,我们可以分析
出一个原则,就是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刺激的过程越高。我们
可以称这样的原理叫做过山车原理。
2、剧情的拍子但是这里我们还要补充的是节奏。如果高低起伏是坐标上的y轴,那么x轴的部分可以说是拍子;音乐中一个小节可以是一拍,二分之一拍,也可以快到
八分之一拍;节奏的快慢,相对的影响到人的情绪起伏,慢的拍子,给人平稳的情绪,而越快的拍子,则给人紧张的情绪,这样的原理也适用在剧情的结构上。
这里,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为什么说艺术是相同的原理,这个节奏同样的也可以体现在美术作品、书法、颜色及符号上等,都是同样的原理。
3、运用快慢的搭配来控制读者的情绪
a、平稳剧情搭配慢节奏
b、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六、吊读者的胃口
很多新人编的故事常犯的错误,就是直肠子一路通到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不错的点子,还没有酝酿的过程,就直接演出来了。上面已经说了很多的激发,目
的是在增加我们可以表演的手法,将我们想表达的重点,酝酿到最佳时机再爆发出来。明白地说,小说就像作家与读者的斗智,当我们安排的剧情,在一开始就已经被读
者知道结局的话,读者还有想看下去的**吗?
1、让读者上钩
其实作者就是故事的主宰,你就是神,可以决定剧中任何角色的命运;同样的,你也可以决定你最精彩的点子,要在什么时候出现,只要是读者最想知道的答案,你
就肯定不能太早让读者知道,但是每个过程却透露出一点点片段的信息,让读者急着想知道,又不能知道,然后便慢慢地被你的剧情牵着走。
2、最佳时机谜底揭晓
而让读者知道解答的时机,就像是在钓鱼一样,拉杆的时间点一定要准确,当鱼上钩时,太早拉了,诱饵还没有进到鱼嘴,鱼会跑掉;太晚拉了,诱饵已经被吃了,
鱼也会跑。太早将答案说出,读者对你的需求还没形成,效果会打折扣;而太晚将答案说出来,读者失去耐心也会跑了。收放之间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没有信心的话,不
妨多让几个好友看看,给予一些意见,作为你修正的参考。
七、掌握主题
小说最重要原则应该就是掌握主题。当我们在进行创作时,无论有什么再好的点子,都应该以不偏离主题为最高原则。
觉得什么好就加入什么,没有想法就不断地假如其他的想法,这样的编剧方式是不正确的。我看到不少的小说都偏离的主题,常常是因为有了突发灵感,或许是没有
好的想法,编不下去,就加入很多与主题不相干的进去,违背了主题。
1、如何不偏题
如果是能够加分的灵感,那是求之不得,一定要加进去,如果没有任何可以结合的可能,那么,就请将这个想法储存起来,说不定可以作为下一部作品的创意。如
果真的想不出点子,建议你回到原点,看看你先前的设定,只要之前的工作都做足了,一定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方向的,你也可以在看看已经完成的剧情,是否有什么地方
是忘了交代,或者可以延伸的;以读者的角度,反复地在你的作品中观察找寻可以接续的方向,也是一种方法;再不然,你就搁下笔,离开你的作品,做些其他的事情,
让自己放松一下,因为可能你已经钻进牛角里无法自拔。
2、多线架构的使用原则
有时我们也会使用难度较高的多线架构,这样的编剧手法需要比较熟练的经验,对于大长篇的剧情,多线构架也变得必要,因为出现的人物越来越多,要交代的故事
也不会仅限于一个故事,多线架构的注意重点大致如下:a、前后呼应:故事的主构架是固定的,在剧情当中会出现分支的剧情,但是记住,分支剧情最后必须在归于主题
上,,否则会变成无法收尾。
b、主次分明:就是主题在分支架构出现后,逐渐被分支架构取代,分支架构变成主架构,这就是主题产生偏移,也是我们最当心的忌讳。因此,我们必须分清架构的
主从系,才不至于编到最后反客为主。
c、懂得割爱:志气那也提过,有时候我们回有太多的点子,巴不得全部都挤到一部作品上。其实,当我们的剧情已经相当扎实的时候,就不要再画蛇添足,这会让读
者产生麻痹,或者边得难以阅读。太复杂的剧情,通常也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毕竟,小说是一种大众化的商品,我们要符合的对象也是一般的读者,因此,有时候割爱
是必须的,保留一些好的创意,做瑕疵长做的题材。
八、制造**
平淡的剧情未尝不是一种表现的形式,如果你能将故事说的很平淡,却有撼动人心,那你的功力可就非比寻常了;平淡的手法其实也暗藏**,只是埋藏的很好不被
看到罢了,对于创作的新人来说,**起伏的剧情会远比平淡的剧情容易处理多了,我们要先学会如何制造**,待经验丰富之后,再慢慢学者如何将**暗藏在剧情中
。
读者在阅读你的作品时,总是在期待着你制造的**,你精心的规划,漫长的经营,为的就是将剧情中最精彩的部分,深刻地表现出来,感动读者的心,让读者为你
哭为你笑。但如果没有表现好,这个作品其实就算失败了。
1、集中所有力量为了**:当剧情顺利的进展了,我们就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制造出剧情中的**,我们应当集中所有的技巧,在关键的**点爆发出来,这样的
剧情才会深入人心。
所谓的技巧,如:时间的流动、节奏、吊胃口、创意、主线、人物、场景、伏笔等
2、多不如好:剧情中的**不要放在架构上无关紧要的地方,其实也等同于不要偏离主线,等同于前面所有经营的方向不要偏离主题,这样的效果才能扎扎实实地呈
现出来。
3、出人意外:另外,**的表现方式,希望哪个不要太过公式化,以往见过的各种表现方式是可以供作参考,但是最好我们能在多用点心思去变化,虚则实之,实则
虚之,在与读者的斗智过程中,尽量能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才会让读者惊叹,总之,多想一点,就会有所不同。
4、持续的**:持续性的**是否是一种忌讳呢?我们希望与众不同,就必须要脱离框架,有时,忌讳的使用也是非常手段,能够达到非常的效果,如果我们在前期
积蓄的能量是足以发挥到第二甚至第三次的**,那么,我们使用持续的**又未尝不可。
但是使用连续**时,须注意对读者的刺激性会产生麻痹,因此,该收的时候就要收,适可而止。
九、人性是故事的心脏
这里以漫画为题材来讲述这个道理。
有不少画技超高的作品,却不是最热门的作品,而有些热门的作品画技却相当平庸,道理其实简单,画面只是吸引读者第一印象的要素。就像是我们在街上见到一个
帅哥一样,通常会不自觉地看上一眼,只能说是喜欢,但是要真正爱上他,甚至一生一世,那你就会考虑他的内在了。如果他像个木头人虚有其表,可能放在你身边一星
期你都会觉得碍眼。因此,除了吸引读者的第一眼之外,如何留住读者完整地看完你的作品而不觉得厌倦,就是决胜的关键了,想想看那些连载数十册的漫画巨著,是如
何留住读者的心长达十年以上的光阴而不变,更是为之而疯狂地追捧。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前几年,就是漫画作品棋魂很红的那段时期,中国的围棋协会,不知道叫什么来这,忘名了,只知道他在中国的围棋界享有很高的知名
度,在他新出的围棋小说中却大量地抄袭棋魂这部作品,结果使他在上海签名会时被大量的棋魂迷臭骂,更是有人流着泪当着他的面撕掉他的小说。这是何等的
痛心啊!中国的名人尽抄袭了日本的作品,作为棋魂迷的读者(包括大部分的漫画迷),是无法忍受的!结果他的网站论坛被骂的帖子超过10000页,每天骂人的帖子
接近1000页的数字增长。
想想看,当是一部漫画作品就有那么多人的拥戴,这需何等的魅力。我想问问看,中国有几部的小说能达到这种效果?
还有部海贼王的漫画,我看连载起码有个12年以上,拥护、支持它,为它而疯狂的漫迷有多少啊!他的销售书册有好几次位居日本漫画榜首,为什么?说白了,
就因为是它可以让人大笑,也可以让人大哭的动漫作品,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发展令人匪夷所思,紧紧扣住“人性”来描述的作品。)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人性!我们必须给予剧中的角色有独特的性格,运用这些强烈的角色,将人性完整的表达出来。我们必须能控制读者的情绪,引发读者的人性
,让读者该哭时狂哭,该笑时狂笑,这也就是戏剧的独特魅力。
因此设计选题时,人物也是担任相当重要的部分,有些好的题材,其实也是在人设前就已经成功了。
记住设定选材时,也将人物与人性的表达重点预设进去。任何作品吸引读者目光的地方不是单纯的画技、华丽的语句,而是动人的故事,而动人的故事往往是由人性
表现出来的。
十、同中求异
很多的经典题材或是成功的作品都是值得吸收参考的,世界上没有被创作出来的题材似乎已经很少了,对于我们的创作来说,经常会发现一个很多的创意题材,可能
在很久以前已经有人做过了,或不久之后市面上出现雷同的题材,令你十分惋惜,这种撞车的情形是常常发生的。试想,当你的作品被忍耐怀疑有抄袭嫌疑的时候,你是
不是会觉得无辜呢?
我们如何在信息和创意不断爆炸的年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是在已经成功的题材中发现新的课题。即便是再经典的题材,因为时空的转换,和创作者成长环境的
不同,也有机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内涵,因此,找出成功作品的骨架、精神及精彩的要素,加入自己新的想法及个人的特色重新包装,不难找出好的作品方向。
十一、格局的创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的一些影视分析,大家都说张艺某的片子都是大格局,能做到像张艺某一样大格局的人为数不多的。
1、点型创意:这类型的创意,通常只用于一个小细节上,不适合做太长的延伸,在创作上是属于点缀的作用。
点型创意是一个独立的创意类型,她可以单独的存在,也可以任意地置入到剧情中需要的部分。
类似一句有趣的对白,或是一个搞笑的动作,这样的创意也能转换成为角色的口头禅或习惯动作。
在一个好的剧本里面,点型的创意是随时存在的,因为他就像一张完美的家具的装饰一样,让读者随时随刻都体会到作者的用心。
这样的创意是不具备延伸性的,我们在发想的阶段,如果是长篇的故事,则必须将这样的创意记录下来,无需放进故事骨架当中,因为发想阶段,筛选出重点是相当
重要的,必须时割舍这样的创意也没有关系。
2、关键型创意:这类型的创意是属于剧情中重要桥段或转折点上的关键,他会影响到故事的延伸发展和呼应前头的伏笔,这样的创意也有可能形成一个短篇的故事关
键型创意的特点就是他只为了某个单一的目的所产生的点子,不同于典型的创意,他的框架足以发挥到一个简单完整的故事。
关键型创意在长篇的故事当中,可以是一个段落的重要环节,数个关键型创意,便足以架构出一个长篇的故事。
发想时的重点,在于出人意料的情节转变,目的在于短时间内压缩读者的情绪,或引读者的注目。
长篇故事开场时的关键创意更是重要,因为读者在前几回的反应,决定了你这篇作品的后续生命,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运用关键型创意吸引住读者,后续的故事再精
彩都可能徒劳无功。
3、架构型创意:也就是足以支撑个长篇故事或单元性故事的主要架构创意,这样的架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骨架,而故事骨架的好坏取决于构架型创意是否够力。
关于创意,除了及时捕捉突如其来的灵感之外,平时的积累也是很内重要的,拥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日后的创作会非常有帮助。
当以上所提到的创意灵感充分集合之后,才能构思出有趣深动的故事情节。
十二、发想创意的方法
1、市场分析法:观察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素材,若是现有的素材大多已开发,则可运用两种以上的流行素材结合成为新的创作题材,这类的手法常常出现在偶像剧的创
作上。小说也一样,奇幻的故事可以结合武侠,都市的故事可以结合奇幻等等!
首先,我们必须先关注流行的信息,针对你有兴趣的题材,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基本的功课,最好也能到相关的场所实际体验,并与相关的人物进行访谈,会让
创作的内容更贴近现实,当然,若是该题材是你亲身的经历将会更好,因为很多细节的部分描写更为主动。
2、趋势发想法:未来的世界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研究的方向,以往这样的想象都仅能从想象力丰富的脑袋中挖掘出来,庆幸的是现在这些对未来的预测我们也能在各
类媒体中轻易地得知,而且也极可能的被实现,因此,除了以现在有的环境当作创意发想的方向之外,我们也可以多注意未来的趋势方向,越遥远的未来,想象的空间也
就越大。
3、逆向思维法:一般人的思考模式会依寻自我或前人的经验甚至书本上的资料作为依据,而这样的方向也往往让创意受到了局限,尚若问题和答案在同一个圆圈的两
个点上,而两个点又极为相近,如果依照经验,必须要绕完一圈才能获得答案,那么反过来走,可能答案就近在眼前了。
另外,与常人的思考逻辑完全相同,也就等同于没有新鲜感,没有刺激性。如果违反常人的思考方式,你可能就会轻易地找到的全新创意。
4、**满足法:其实许多创作都在满足人们对现实环境的不满足。人会有很多**,但是这些**大部分人一生都很难达成,小到希望能知道明天考试的答案,希望
哪个同桌讨厌的小胖不要再欺负我:希望有一个超级帅哥或美女当你的异性朋友,等等。
现实生活达不到的事,人们希望能由幻想来满足自己。
十三、最后要注意的
永远觉得不足,在创作中不断地修正。
作为一个创作者,应该有求新求变的精神,因为读者不断地成长,市面上的作品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如果没有挑战的心态,作品便会变的陈旧,而渐渐脱离市场,
你也会慢慢也退居幕后。
记住保留一种心态,就是永远觉得不足,也只有不足才会想要进步,也才会不断地吸收成长,你认为的高有多高,宇宙的尽头到得了吗?人类永远是渺小的,学习永
远都不会结束。而在创作中,也不要自满,随时检视自己的作品是否还有更好的可能,因为作品面对的是各式各样挑剔的读者。特别是新的写手,很容易会被一些花言巧
语的评语捧得天花乱坠,不能自我,还真以为自己写得很好了。我们面对的评语无论好坏,都必须朝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方向努力,这也应该是创作者
的坚持。
小说创作
更新时间2009-1-25:41:45字数:3580
一ˋ小说的创作程序
这里的想法是一个一个加上去的,就是说先要有背景设定,才能去资料收集,接下来再去写人物细部分析,然后用前面三个要素去写内容大纲,之后才是去写内容,
然后再修改。
1。“背景设定”
2。按照“背景设定”来做“资料收集”
3。以“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人物分析(设定)”
4。以“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写出“故事大纲”
5。集合“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内容撰写”
6。依照“内容撰写+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修改”
二ˋ故事发展的基本原则
1。时间的顺序
就是说,在小说的发展里面,时间轴要让读者清楚的知道,让读者知道你故事进行的流程,进行到了哪里,即使要回溯过往,也要写明时间,让人家知道现在进行到
了哪里。如果时间轴一乱,就好像你正在说故事,却没有照顺序说,也没有连续,让听的人,自己去组合,你说的内容,这样的故事,我想听的懂的人并不多吧。
2。发展(广义空间的概念)的顺序
就是说,在小说的发展里面,空间的概念要清楚的表示,可以让人感受到画面是怎么发生的,不要写出来之后,让读者不能对事件的进行和这个空间的具体化,对于
动作和景色,还有人物的描写,要合乎常理,如果有特殊的想法,一定要加以说明,例如空间描写
3。中心(中心思想)
即是主轴,也就是这部作品的主要想法,这是不能违背的,如果你的主轴是跟着你的主角走的话,结果主角前后矛盾,那她的主轴也会跟着破坏,依此类推,每一种
主轴类型,都有她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在小说中是不能破坏的,除非你有特殊理由。
4。逻辑
小说必定要符合,而上面三点也要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才成立。这里的逻辑并不是指日常生活的逻辑,而是作者赋予小说之中的逻辑。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前后矛盾
。
三ˋ故事发展的基本条件与限制
1。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时间是背景,即使你的时间乱跳,也要有一个系统让角色遵循;而空间就是要依照拟定出来的空间概念去走。
2。表现媒介的限制
第一、必须确定你的表现媒体
例:网路。
网路上的的表现媒体为电脑,电脑的显示介面为萤幕,受限于萤幕的特性,在网路上留下的文章,就必须顾虑到这一层,注重分段清楚,每篇的长度也要考量。
第二、读者的限制
必须考虑你的作品读者群,写出来的东西要给谁看,来控制作品的文学的层次和品味的层次,去符合一个读者群以红楼梦和西游记为例,由于某些人因口味(习惯与
嗜好)和品味(阅读观)的不同,有人偏向红楼梦而也会有人偏向西游记。这就是读者的限制。
第三、作者的功力
某些的人作品构思虽好,架构也大,但是功力(笔力)不足。不能清楚表达意念,反而引起反效果,让人不想阅读,抑或说,读不懂他的作品。也就是说,当一名作
者在构思故事情节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自己能表现出来的层次到哪里而设定才对。这样构思出来的故事完成度才会够高。
3。情绪效果
情绪效果,就是说给人在情感上的感受。作者能影响阅读时情绪的强弱而言,这就是情绪效果。
4。幻觉效果
幻觉效果,简单的说,就是景物和人物的具像化。也就是作者所塑造出的主人公,他身处的世界和举动,能否让读者有的清楚的概念。
四ˋ从作者的观点来谈小说的几大形式
有传统的。和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剧本形式
笔记小说。日记式,另外还有意识流。魔幻写实等形式。
但简单来说观点只有两个:
1。第一人称
2。第三人称
当然也可以一三人称混用。
五ˋ小说的结构
1。情节结构
在情节结构中有五个部分。发现。急转。受难。冲突[注一]。危机
为求解释清楚,便顺着此一流程举例说明。
一个人走在路上发现某事物(发现)
然后要捡那个东西时有人先捡走(急转)
然后那个人的心理会难过(受难)
两个人为了那东西吵了起来(冲突)
然后对方要打你(危机)
情节结构和其他的关连:
a。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例如因两个人的个性而起的冲突,或是两个人的职业而发生的危急(如赤川的小偷和刑警的夫妻档),其实人物跟情节几乎密不可分,因为每个人物的特质不同,一
旦相遇必然会产生某些情节,这就是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b。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作者想让读者知道什么,就必须要设计出情节出来。例如,一个作家想让大家了解,有强大的力量不一定可以解决任何事的悲哀,就要设计出一个情节,然后,故事
会因为这一段情节,而有所变化,这就是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c。语言情节结构的影响
双关词是最常出现的一种用法,譬如说再见通常是招呼语,代表离开的意思,但他也含有再次见面的意思,从此就可以产生一段情节;还可以利用语言特性来辅助剧
情,例如听错话,然后去作了一件不需要做的事,然后又扯出了一大段故事,这就是语言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d。节奏跟情节结构的关系
在你编完剧情之后,故事就会产生应该有的长度,也就是最适合故事的长度。如果你把长度写的更简洁一点,那节奏就快了一点,反之,写的细一点,节奏就会变慢
了
例如,一个男人,在舞会上吻了一个女人的手,会有下列几种写法。
正常: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轻轻的牵起了她的手,然后吻了她一下。
快版:约克兰吻了女生的手一下。
慢板: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然后用眼睛的余光,快速的看了舞厅里面的女姓,确认了站在她面前的女生是其中最美的一个,于是轻轻的牵起了她那有如玉一般的手
,然后举高了30公分,自己也低了下头。深情的吻了她一下。
e。景观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景观来增加剧情张力,例如batman里的高谭市就为它增加了不少情节。
注一;冲突有下列几种
1。个人,心理生理习惯
2。社会,他人。集团。人为的法律。风俗。制度
3。自然,如科学,
2。人物
用遇到一件事的反应来表现人物的个性,要先决定人物的特性、个性,接着用个性去推人物的生平。然后,在用这一些去决定她在小说里会有的发展和结局。
人物与其他的关连:
a。情节:情节的安排可以人物的个性产生改变,例如,有一个角色,贪生怕死。去被作者的情节设计,让他阴错阳差变成勇者,然后,因为这个身分,渐渐的改变
他的个性去配合这个故事的发展和职业身份。
b。思想:思想可以改变人物
c。语言:每一个人,一定有她的说话特色。
d。节奏:利用节奏,可以加强人物的观感,例如,一个人,每次出场都是快节奏,那他给人的紧张感,会跟着加重。
e。景观:就是利用景色的描写,使的人物的感觉出来,例如,一个人出场时,总是偏重描写冷酷感觉的景色,久之,这一个人给人的观感就会是冷酷。
3。思想
就是你要给人家知道的是什么意念、思想,换句话说也就是决定故事脚色的想法和行为模式。
4。语言
语言,狭义的说是对话,广义的说,则是作品风格。
5。节奏
节奏说的是作品的节奏分布,该紧张的就紧张,该缓慢的就缓慢。
节奏与其他项目的关连:
a。利用时间的经过长短来改变节奏。
b。根据人的对话里的紧张感,或是话里的含意感觉来影响节奏。
c。例如写一个换然人觉得紧张的景。就会使得一场普通的对话,变得较为紧张。例如两个人,在平地下棋跟在悬崖下棋,给人的感觉会不一样吧!
6。景观
第一种是移动视点
简单的说,就是作家视点,也可以说是读者的切换。
例:写从远景写一栋房子,然后慢慢拉近,拉到了房子外面、看到窗户,从窗户看进去,有两个人在里面吵架,吵完一个出去、一个留下来。
这时产生两个选择,一个是写出去那一个人,视点跟着她走;一个是写留着的那一个,当然也可以依着一开始描写的方向倒回去。
第二种是空间透视
就是以远观、近见、仰视、俯瞰、前瞻、后顾等六种角度去摄取景物,造成空间的凝聚或扩张,和角度转换,加上三远法(平远、深远、高远)的运用,来把作家心
中的景物具体化。
小说构思
更新时间2009-1-25:42:21字数:6796
因为创作当中都遇到一个思路问题,一个思维方式问题,一个作品怎么考虑,写小说与报道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能不讲。我是从大家的角度来分析这
个问题,这是一个可以比较说明的问题,我们想法尽量来说明一下。
第一个问题,就是小说的思路的分析。
尤其是初学者常问的,小说从哪开始。回答不一致,因人而异。有的大作家说从人物入手,这类说的是有了人物情节故事自然就出来;有一类说没有情节你写什么?
主张从情节入手;又有一类说从典型场面开始,还有说从思想开始,从主题开始,另一种反对的说这是主题先行,凡是这样写是不会成功的。
那么小说到底怎么写?我们分析一下,分解之后会发现每个因素都是情感符号的片断,一个大的作品总是各方面都可能有的,不能规定必须从什么开始,但是我们可
以确认确实有不同的思路。我们前辈的著名作家曾经是有过类似的运用的。
下面我把这种动作思路分为几个,一为场面,二为认识,三为细节,四为人物,五为情绪,六为情节,七为题材,八为情境,九为心理。
我想我们大概可以把这九种思路作为我们常用的思路,至少会因此而获得你自己的信心。这是我们头一部分所讲的意义。
先讲从场面出发。
一个场面成为小说想象的基础,好像不太实际,但屠格涅夫写阿霞,就是从场面开始。是他坐一个小船时看到一个窗口有一老妇,一位少女,突然激发了他的想
象,就因此而写出了这部有名的作品。那么我们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这种类似的经历?如果有就是有意义的。福格纳看到一个小姑娘趴在墙头偷看她奶奶的葬礼,一
边看一边对摇她在下面的弟弟讲怎么样怎么样,这样一个场面使他后来写出了著名的喧嚣与骚动,这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这样的场面实际已经揭示了当时的一定的
人物和人际关系,通过方方面面地联想与分析,这种固定的场景是比较鲜明和易于把握的。我们想人物可能会比较容易变幻,想情节也可能转变,而一个场面是非常直观
的,富于色彩的,这就可以不断地激发作者的想象与构思。像福格纳看到小女孩看葬礼,他认为这是非常富有象征意味的,这就是生活,是思想深度,是我们与大作家的
差距。福格纳说,写小说无非是围绕这样一种特定场面罗致情节,叙述如何,作家就是要在这样的场面里用可信的程度来创作可信的作品。福格纳的小说大多数是这
样通过场面来想象完成的。还有史蒂文斯写金银岛,写强盗与正义者之间在岛上抢夺财宝的故事。他就是有一次在海滩上和孩子玩,孩子要求讲故事,他就现编,拿
纸画,边讲边画,越画越细致,人物越来越多,后来就画了许多张图,他相信这些图是真的,故事是真的,后来就写成功了。这种方法很好,一个场面可以让你有一种固
定的形象,可以给你保持一种鲜明的形象思维,从场面出发,可以保持一种原始的调子和符号。像这个作品,它就有很具体的图案,布局等等,写起来非常生动。从一个
场面出发,往往引起对自己过去一种生命体验的回忆,这是以自己过去的经历为基础的,但它往往需要有一个场面刺激所引起的情感想象,我们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
要放过,写出作品就可以写不干的作品。像马尔克斯写枯枝败叶时,就是因为看到一个在码头焦急地看着大海苦苦等待的形象,才引伸出了这个作品。就是这个场面
给他提供了形象的思维。后面写的百年孤独,也是考虑很久以后,由他有一天想起小时候外祖父带他去一个仓库里看冰,见到这种神奇的叫冰的东西,他把手摸上去
,当时一摸他感觉很神秘,冰是这样的啊,这简直就像魔鬼手里的一个法宝一样。他这样的体会被想起时,他觉得这个小说可以写了。就是因为他把整个作品的调子规定
下来了,既现实又魔幻的调子。这些都证明了这种思路的重要。我们要对场面加以改造,但不要放过这种场面。
其次是从认识出发。
从考虑小说构思开始,是奔主题、思想意义的。这就是要研究小说的思想本质,是一种具体地认识了本质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托尔斯泰写一个俄国地主的故事,就
是因为他在高加索对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作了很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他的创作思路大量留在他的笔记里,他有很多东西都是从认识出发,从本质把一些事搞清楚。托
马斯。曼写远山的磨砺,看一些理论书,谈话交换意见,养成了自己对死与病的很深刻的见解,这样再开始写小说。作家在初期时,对作品形成了初步理解,写作就
是把这些思想变成形象核心,再从形象核心里生发出作品的文本。我们的学员里也有人在写部队生活当中提拔干部时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要写这样一个小说,某干部工
作好不走关系提不上去,某干部工作不好走关系就提上去这样的现象对于托尔斯泰这类作家来说,他不会马上就写,而是会深入去琢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人会在其中怎么想,在事中如何改变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想得很深入了,才去写这个题材。经过这样的认识以后,往往能把这样的题材写得更加深入。这是我们从大作
家那里得来的启示。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是通过对家庭长期的研究开始的。他开始关注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人,他研究家庭,作了大量研究,之后,他遇上了
作品主人翁原形的例子,才开始写。这说明有的作家从构思小说来说,是有理性渗入的,带有明显的理性的思考。这种理性的思考当然要结合形象,但我们有的学员不能
研究透彻同一个题材背后具体的本质,效果就写不出来。写一个题材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写出别人没写出的意思。要像大作家一样对生活的认识更深一点,不是题材有意
思就拿来写,不能一下理解题材的价值,就必须稍微加以理解和认识之后才动手写。还有一点,就是说甚至有的作品完全是主题先行的。当然---后批---的主题先行,
如果主题没有生活基础是不行的,如果主题错了也是不行的。比如说詹姆斯听到人家说,你就尽情地享受人生吧!他从这个思想出发,写出了著名的使节。还有很多
作家都坚持认为自己是主题先行者,认为写作品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写小说的思路,人家是成功的,也是大家。先有一个主题,其他故事也好人物也
好都是围绕主题的,如果有生活积累,有正确的好主题,都是可以写出好作品的。反过来说,我们这样去写也不必怀疑自己。
第三种,从细节出发。
一般来讲,这个细节是作品中一种富有强力度的情感符号,作者在生活中偶尔接触到这个细节,就围绕细节展开想象,这样的思路也是存在的。
比如说普希金的黑桃皇后,就是一个老伯爵夫人的孩子打牌,老打老输,去跟老伯爵要钱,伯爵给他三张牌,结果一打就赢。他认为这个细节很有魔力,就写成
了作品。还有桃花扇,就是扇面上的血像桃花的细节。还有海鸥,也是一个人把死海鸥扔出来威胁别人的细节。还有木工,是老仆人从此后再也不看主人的
狗一眼,通过这一眼的细节写出了地主与奴隶的关系。还有白毛女,一个躲进山里没吃盐的女人白了毛发,就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细节。沂蒙颂就是一个农村妇女
解开衣襟给一个口渴的伤兵喂奶的细节,这个细节是全剧的基础,决定了全剧的分量。幸福的黄手绢也是生活中能看到的。所谓细节是非常有含量的一个点,这个点
上人物感情人物关系都会有很突出的表现,这就是细节被发现之后的价值。你很有可能通过一个生活中非常有感情含量非常有艺术质量的细节,就一举成功。
第四种,是从人物出发。
这种容易理解,写的理论文章也最多。这种论点的意思就是要先有人,把人写出来,像砣螺一转,就动起来。人物是考虑的出发点,有几个阶段,第一是考察人物,
主人公的意义,由此产生主题;二是设定不同关系的人物,展现主人公性格的机会;三是把所有人物连接起来,安排情节和动机;四是任所有设定好的人物自身线索自己
去走。这是很多作家都比较赞赏的一种思路。有的作家就是从人物出发,任何情节都不考虑。像李准写李双双,就非常典型,最早写李双双是为了让李双双成为一个
大办食堂大办公社的典型,想写一个新型农村妇女的形象,就让她办食堂,小说写出来很生动。后来改电影,办食堂在农村不适应,成了不对的事情,就把李双双办食堂
改成了计工分。有一点立得住,就是李双双这个人物写得活,情节即使变了,价值仍在。有的作品在考虑时的确是先考虑人物,一般把一个人物写生动写活,成功的可靠
性更大点。茅盾就是这么写,他主张别的不管,先有人物,主人公有了以后,再看他与周围其他还有什么人物可以搁进来,再看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形成了情节,再从
情节中展示各自的命运,这是很典型的一种写小说的思路,这样写没什么问题。比如我给大家讲课,写我时,就要写几个学员,还不够,又写王祥等老师,还不够,就把
我儿子老婆写进去了。我在你们面前是一副嘴脸,但在某人面前又是一副嘴脸,回家里跟老婆、孩子又是一副嘴脸,这就是表现我这个人的几个侧面。一个人跟第二个人
接触是一个嘴脸,跟几个人接触都有不同的嘴脸,你就要设定他跟不同的人接触,就能表现他丰富的性格,写活这个人。茅盾就常在作品中对他写的人物进行一些刻意的
安排,他从不想情节。这种办法比较正宗,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首肯。但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慢慢少起来了,换成了一种观念,即一个小说或文学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
,而是以人为中心。人物与人有什么区别呢?即只要是人,在里面起主导作用就行了。而人物必须具有丰富的性格特征,从外到内都有特色的人,要有外貌、性格、方方
面面等。现在不太主张这样,只要写一个人,甚至名字都没有也可以,外貌怎样不写也可以。从头读到尾,一个人长怎么样你不一定想得出来。这是我们值得注意的一个
方面。人与人有区别,不一定要像刘再复说的性格组合那种,反过来也可以。
第五种是从情绪出发。
这是指一种比较缥渺和朦胧的情绪,是一种情绪笼罩着,就想表达这种情绪。比如说铁流。作家是写一个红军部队撤退的血与火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产生于很
早的时候,连十月革命都没发生时,作家从高加索一个山脉上看到一个非常雄浑的壮美的场面,那种情绪激励了他一定要写一个小说写出这种情绪。当时他就怎么都想写
,想不清写什么内容,就搁着。后来他想写山间的农民,后来又想写一群沿着滨海大道跑的农民,直到后来听说十月革命后红军的行动,非常精采,经过调查,就把希望
写的这种情绪的主题调查了出来。这是一种写法,像雷雨也是,就是要表达一种像夏天一样火热的情绪。
第六种是从情节出发。
从情节出发写有很多人,有很多人只能从情节出发写,比如商业、通俗、公安题材、电视局。情节重要还是人物重要呢?毫无疑问,是人物重要。但有很多确实是从
情节出发,说的是先有一个故事轮廊,再考虑由什么人来干什么事,这样写。如果有一个好的情节基础,是没有必要放弃的。也许这篇小说是从人物开始,也可以下篇从
情节开始。有的作品如果没有情节推动,人物是静止的,表面的。我们有时写一个人物,情节总是不能展现魅力,这是因为编故事的能力不够。你看苔丝这个人物,一个
受压迫受污辱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不错的,但这个人物不新奇,就是靠情节推动才受人同情,最后她迫不得已把亚泽杀死说明自己爱克莱尔不爱他,跟克莱尔走,正因为
这样的情节,小说才说明了苔丝的性格。所以我们写小说人物光有代表性是不够的,我们有的作品写得比较简单,就是因为没有把人物通过情节充分展示到那个程度,但
是到最后一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叫好,往往是在情节当中不能经受一种更严厉的考验。仅仅表现了苔丝对克莱尔的爱情让观众明白了这一点是不够的,最后只有通过这个
情节才能把人物充分写到根子上。一个好作品的根本的标志就是要感动人,一定要把人感动得很强烈才成功。我们很多人能写出人物的性格,能诉诸于人的认识,却不能
写出一种感动。必须要让人充分地感动,才达到文艺作品的层次。所以说一个好的文艺作品的判别仅仅凭此感动不感动一点,就可以说明问题。比如沙汀写医生,是
听说解放前金融大乱钱不值钱时,一个医生把钱拿来做膏药卖,觉得这个很好。这就说明了情节的重要作用。但有了情节后把什么人用上去,沙汀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选
择。他把这个医生设定为很吝啬的人,不舍得用钱,等钱贬值后才拿来做膏药卖。后来觉得不够味,又改了,改成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还是不够味。后又改成一个不爱钱
的对统治者不满的人,后来就发挥了情节的作用,写成了一个很好的作品。这就是情节的作用,和情节的运用方式。
第七种从题材出发。
这种思路很常见。比如说武警就是从题材出发。要办一个武警班,目的是为了发挥武警题材的文学创作,来的学员多多少少是有过类似经历的武警,所以大家面临的
首要的是题材的问题,不是其它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说你需要写一个其它行业的作品,也没告诉你具体素材和人物,比如你写公安题材,那么就是写一个反映公安
战线生活的作品,那个就叫从题材出发。可能有的人会发疑问,这样好不好?甭管它好坏,的确有人从题材出发写出了好的作品,而且从一个作家出发,他局限于自己的
职业和生活,就不会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我们要主要考虑从题材出发的创作的经验。比如老舍,这样一个很有生活经验的人,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就是从题材出发。如解放
后政府和百姓要求他写一些解放后的新生活的作品,他就从接任务入手,写出了龙须沟。他实际去龙须沟才两次,后面托人了解了些情况,再翻翻材料,结果写出了
伟大的作品。他从一个院子写起,也是从歌颂新社会的主题出发,这必须得承认人家的能耐。再比如意大利著名作家黑利,这个通俗作家很有本事,他有一个庞大的计划
,他要写各行各业的作品,对所有感兴趣的行业全部写到。后来真的实现了,他的作品都很棒,都成了汽车业、航空业、旅馆业、银行业等行业的名篇,这就是从深入生
活了解生活开始创作的一种方式。这种生活每写一部要花三年去了解行业知识,翻书本,谈话知人,广泛观察体验材料;设定环境;出现轮廓;写出作品。他每到一个行
业,就广泛接触人,观察他们行业的外表、所有的语言表达特征、而且包括专门列出一些专有名词、还记住每一种物质方面包括场景的细节、详细画出每一个场景的地图
,包括城市、房间平面图、街道上的树和狗等都画出来,这样一个故事就出来了。这样是很专业的,一下就能抓住特征,把握事件、语言和矛盾等,都很扎实。在这个基
础上,开始出人物,出什么人物来表现行业。为此,他要写很详细的人物小传,把人的所有出生经历都安排出来,有了这样的经历,就把握了人,就像一个真人一样,写
出来份量就很重。然后结构故事,而且他很善于发掘一个题材的特点。比如他写航空港,选择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事件,就写了一个劫机事件。搞三年的积累,出这个
作品,这就是一个概括能力。写武警的长篇,也应该是要有一个能非常概括武警生活的作品,也需要深入生活,不能局限于一个小小单位。不要鄙视武警题材,我们干这
一行有干这一行的优点,这是你的优势。我们经常想想黑利,就能得到信心。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非常典型的环境来综合反映武警的生活,那就不致于写出来都和解放军一
样。比如写武警的艰苦,这样的作品很多了,就不需要。我们要研究其它军兵种写不出来的题材内容,这个题材内容本身具有的特点,能使我们看得高一点更广一点。
第八是从情境出发。
情节是指从开始到结尾,而情境是事情一发端的感觉。如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一个假钦差到一个地方,这样一开始,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情境。比如说死魂灵
,也是普希金给的一个题材的情境作品。百万英磅也是一个情境的作品。这些东西都是不寻常的东西,但很有戏剧性。所以有的作家没一个好的情境就觉得没法开
始写。像张贤亮写灵与肉,一直没写出意思,最后跟人聊天听到去留的问题,就加入了出国还是留下的选择,获得了一个好的情境,就写成了。好多作品,如好的细
节、情境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第九是从心理出发。
这是指从一开始就写心理,到最后还是写心理。有一种理论,我们过去的小说表现外在的东西多,表现内在的东西少,尤其是写潜意识的东西更少,所以他们提出要
转向描写相对影视所不易表达的内心。所以有的小说就强调潜意识的描写,有的还有叫什么自动写作,根本不计任何手法,信手由缰,一任写下去。这样的东西市场价值
不大,但还是可以作为一种创作方式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学习其心理描写和潜意识描写的对象。
我们认识了小说创作的不同方式,牢固了我们的信心,知道了大作家创作会是一个大概的什么过程。名作家们证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每种创作思路都有一定的过程
,我们要学习这些作家构思的过程,来形成我们创作的自觉性,这样一些创作过程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我们毕竟要师承一些东西,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
小说结构
更新时间2009-1-25:42:58字数:4065
结构的方式是指小说总体是用何种结构形式组织全篇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a。单线型结构
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白始至终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有头有尾的情节,使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众这是中国小
说创作的传统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其实也在目前的中外小说创作中广泛使用。特别在我国,不仅在短篇、中篇中广泛使用,在长篇中也是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短篇小
说伤痕写晓华在突然变故的打击之下,断绝了和母亲的关系,十六岁就下了乡。可是“叛被母亲的“黑锅”一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入不了团,连和另朋友好下去
的勇气也没有了。打倒“---”后,她在母亲病危的情况下赶回上海,可是母亲已经病逝。整个故事只有一条线索,就是晓华的遭遇。美国丈夫里&:#8226:科尔曼的社
会问题小说克莱默夫妇(大中篇)提出了西方社会存在的“家庭崩溃”的社会问题,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成为畅销书,共主要情节线索只有一条,即将德和乔安职的
关系及儿子的抚养问题,结构形式也是单线型的。
这种结构有两个特点:、
第一,多是围绕一两个主要人物展开情节描写。乔厂长上任记、小镇上的将军、悠悠寸草心、如意、蝴蝶、大埔下的红玉兰、蒲柳人家
、张铁匠的罗曼虫、人生等中篇、短篇小说就是这样安排情节的。长篇小说,围绕一两个人物单线型地组织情节也有不少,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磋蛇
岁月(人物略多,主要情节线索仍然是单线型的)、英蓉短等。
第二,作品只安排一条线索。上面是从人物安排上说的,这里则是从情节线索安排上进行分析。这条单线要贯穿始终,没有第二线索干扰,更没有两条以上线索穿插
。中国古典小说,如“三言”、“二掐”中记述的大量短篇小比大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小说的情节内发端——展开——结局直至尾声,次第展开,环环相扣,所以它的
结构形式也可以说是“链条式”的。
b。复线型结构
小说安排的线索有两个,就构成复线式结构。安娜&:#8226:卡列尼娜的主要线索就有两条:一条以涅伦斯基和安娜&:#8226:卡列尼绷为主;一条以列文为主。长
篇中的线索往往在两条以上(不全如此);中篇、短篇中也可以有两条以上的线京,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线索就有两条——存妮一条、荒抹一条。前者为主,后者为
辅。在长篇中,这种复线型结构,出于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使得小说反映的生活内容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c。辐射型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作者的“透视点”很集中,整篇小说的情节线索都从这一点救射出去。王蒙和湛容的一些作品格这种方式运用得很娴熟。典型的文例是人到
中年。小说的复杂内存是从陆文镕躺在床上的朦胧追忆中散射出去的。
意识流小说常用这种结构方式。
d。蛛网型结构
三条以上线素互相交又,盘根错食象一个蛛网。水浒传的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线索,其中的很多线索是交织在一起的,使得结构有气魄,生活内容复杂
丰民战争与和平也是如此。象红楼梦入情节线索繁多,互相交叉,把生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用蛛网形式组织起来。又如柳青的创业史有四条线索同时展开:一
条是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贫下中农的活动线索,一条是以郭振山为代表的党内的反对派的话动线索;一条是以姚世瘸、郭世富为代表酌坚决反对合作
化妄图恢复旧秩序的复辟势力的活动线氯一条是以梁三老汉为代表的“中间人物”的活动线索。这四柬线索,互相冲突,互棉交叉,织成了一个有机的网,组织了这部长
篇小说的巨大结构架式。
蛛网型结构在推理小说中往往表现丸同时写几条表面上看不出来联系的线索——把情节的网撤出去,随后收网,使各条线索的必然联系浙沥显露出免把各条线索集中
在案件的结局上。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如蓝宝石、英犬、恐怖
谷就惯用此法。当代日本推理小说家仁水悦子的猫知道(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把这种结构形式用得很到家。
e。回环型结构
这种方式的作用在于使情节线索之间能“咬得很紧,前后融为一体。张弦的扯不断的红丝线可作为典型文例。杨玉洁参加了文工团,组织股长马秀花把她介绍给
齐副师长,她不同意,她的女友汪婉芬取代了她;她则和苏骏结了婚。苏被打成右派,思想、性格发生很大变化,他们离了婚。而齐副师长的妻子汪腕芬也病故了。二十
六七年后,马秀花又来把博再介绍给齐;傅终于没有扯断这根红丝线。博转了一大圈,终于转回来了。在结构上,人物关系形成一种回文式的回环:博齐——苏博——齐
傅。情节的发展沿着倒转回环的方式展开。
f。情特型结构
有的小说,在结构上,看不出情节线象故事性不强,或根本无故事性可言,只写一些事,全篇侧重于作者情绪的抒写。组成小说结构的主要部分就是馆结朗描写。它
用以吸引读者的并不是生动的信节,而是流动的意识,对细节的精彩描绘和对感情的细致生动的抒写。意识流小说常用这种结构形式。所谓无情节小说,采用的也是这种
结构形式。
近年国内小说创作中,不少作者在作品中,或局部或整体地运用这种结构形式,不注重情节,不讲故事,如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竿。又如张洁的爱,是
不能忘记的,使情绪贯彻全篇,成为组织小说材料的无形线索。
g。板块型结构
现代小说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不少作者已不道扼以上的情爷结构形式,使小说结构有很大的“随意性”作者在小说中‘随意”地写出一个人物,并对
他进行描写,然后放在一边;或“随意”描写某种心别、景物,又放在一边,这种胡写白成一统,有一定独立性,有它白己特定的内容,形成一个稳定的板块。这些板坎
有时互相靠拢、碰撞,发生联结,仍能使人了解整个情节的过程;也有的板块在表面上根本无任何联系,更谈不到联结,但是读完全篇,却可以由读者自己把它们联结起
来,或者说,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线索,无形地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然后作用于读者的意识,使读者意识到板块之间的关系。各个部分自成板块,这是与以上方式不同的
地方。
这种结构形式显然已经丢弃了“过渡段”、“过渡句”等常闻的过渡方法,甚至丢弃了有过渡作用的标点;如冒号、则节号等,而直接把前后完全不相干的板坎“前
言不接后语”地联在一起。
这种结构形式,可能有贯串情书,也可能没有。有贯申馆节的,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形成一块独立的板块,但情节人物又是贯串前后的,这种结构形式叫
“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没有贯穿情节的板块结构,如意识流的某些小说——象法国作家普鲁斯持的意识流小说斯万的爱情即其一例。在国内小说中,很少完全没有
贯串线索的这种结构形式。现代西方的这种结构形式的作品,往往写了较多的下意识的活动,甚至是梦境、“魔幻”以及施催眠术后的“无意识”幻觉等。也正因此,自
成一块的具体内容,不仅可以与主体毫无关系,而见在小说中,某些板块毫无可取和必要。在一些现代
派小说家中,这种结构形式已成为纯粹的形式主义,究竟能有多少读者,究竟又有多少读者能加以卒读,是很难说的。人们已经越来越看不懂这种现代派小说了。
顺便说一下,现代国外最引入注目和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大多是有贯串线索的或有贯串情节的,得诺贝尔奖金的大多数作品都届此类。板拍成电影,产生巨大影响的
也是此类作用,如科尔曼的克莱默夫妇的同名影片在1980年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第五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获得五个最佳奖。
在国内,由于长期存在的民族形式相传统的影响,一般来说,读者喜欢该的小说(即拥有最多读者的)是有贯串线索和有比较精彩的情节的小说。我国的作家们必须考
虑到读者的这种欣赏和阅读习惯。
国内有贯串线索的扳块结构作品,如西西的四等舱写得就比较好。这篇小说在形式... -->>
小说创作的经验之谈
更新时间2009-1-25:41:16字数:8685
在当今小说泛滥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小说慢慢都忽略了创作技巧,盲目地追求快感、发泄、滥竽充数等现象也越来越多。
文笔再好,语句再华丽,情节再夸张,那都只是表面的,犹如一个帅哥、美女,这类小说可能一开始很吸引人,但接下去,能不能把那批读者留住就要看作者真正的
本事了。
我认为文章离不开人性,据我所知,当今最热门最受欢迎的动漫,往往是那些绘画水平一般,但在故事方面引人入胜的作品,特别是在人性方面塑造成功的作品;而
那些绘画水平已达到“大师”级的,就因为故事方面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而被打入冷宫的作品很多。举例,比较成功的动漫作品高达,主要描述了战争的本性——是
因为强大的力量才带来战争还是因为需要和平才需要力量来维护和平?战争是对是错一直是大家寻找的问题。它把战争描述的淋漓尽致,更是运用战争衬托出人性的多面
现象。所以,日本高达系列的动漫一直高居榜首。
现在我们来讨论小说的创作技巧:
小说剧情是有节奏感的,它就像一首钢琴曲,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曲子在缓和、温顺的时候,或激情、高昂的时候,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才可以完成。
一个旋律很没的曲子,听起来会很舒服、感动。但如果曲子是杂乱无章、不和谐,听起来就显得格外刺耳、不舒服,也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曲子有抑扬顿挫,那故事的
结构也是一样的。
一、人物个性的刻画
1、人物表现的要素有:
a、独有的表情
b、习惯的动作
c、常用的对白
d、思想
y、意念和**
f、弱点和缺陷
g、角色的好恶习性
2、这些要素的运用:
以上要素都可以当作创作的工具,这些工具一定要善于运用,你可以将这些设定条列出来,然后有表现的部分做出记号,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
现出来,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二、配角的运用和衬托
有那么句笑话,帅哥美女总喜欢跟比自己丑或矮的人呆在一起,因为那时衬托。故事创作也一样,也需要这种衬托,特别是配角的衬托,不断地运用配角来衬托主角
,全力将你的主角塑造成偶像。所以,所有的配角,都是为衬托主角而设定出来的。
1、配角的类型:
正面——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
不确定——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
负面——陷害型
2、协助型:时常和主角形影不离地出现,有难同当,有富同享的必备角色。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
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畏惧,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色。
3、每个角色都有他必要的功能,就象在线游戏一样,在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强时,
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
三、桥段的发挥和设定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剑术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
了,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
。原则是,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四、善用伏笔
伏笔是作者为了表现某段重要的剧情,在先前便设了相关的桥段或提示,到故事进行了一个程度后,再将这个桥段或提示呼应出来的手法。
伏笔就象是一个隐藏的炸弹,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
,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这样,读者的记忆可能会消失,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最后在全部
组合起来,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时间不断向后延伸。
1、伏笔离不开主题这是一个不变的原则,故事的重点只有一个,所有的因素都要因这样的原则而产生,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题无关,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也有可能
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过多不同的伏笔,反而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失去了伏笔的意义,除非是有连贯性的伏笔,做连续性的埋设;过度的买弄伏笔,也会让故事
的主题变的模糊不清。
3、成为转化的力量与**的爆发点伏笔的设计,目的是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这样的设计,也是剧情中转变的一种方式。伏笔的揭晓和呼应,时间点相当重要,这也
牵涉到剧情的节奏问题,如果我们能善用伏笔,并在**点爆发,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4、记得收尾对伏笔的埋设,我们一定要相当的清楚,否则会变得虎头蛇尾,到最后突然小时了却没有清楚交代;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
伏笔,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建议最好能做笔记,再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以免剧情结束后有所遗漏。
五、剧情的节奏
1、过山车原理我们说平淡的戏,可能提不起读者的兴趣,但是都是**的戏也会让读者过度紧张,变得麻痹;假设剧情的高低,就像一条起伏的曲线,我们可以分析
出一个原则,就是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刺激的过程越高。我们
可以称这样的原理叫做过山车原理。
2、剧情的拍子但是这里我们还要补充的是节奏。如果高低起伏是坐标上的y轴,那么x轴的部分可以说是拍子;音乐中一个小节可以是一拍,二分之一拍,也可以快到
八分之一拍;节奏的快慢,相对的影响到人的情绪起伏,慢的拍子,给人平稳的情绪,而越快的拍子,则给人紧张的情绪,这样的原理也适用在剧情的结构上。
这里,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为什么说艺术是相同的原理,这个节奏同样的也可以体现在美术作品、书法、颜色及符号上等,都是同样的原理。
3、运用快慢的搭配来控制读者的情绪
a、平稳剧情搭配慢节奏
b、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六、吊读者的胃口
很多新人编的故事常犯的错误,就是直肠子一路通到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不错的点子,还没有酝酿的过程,就直接演出来了。上面已经说了很多的激发,目
的是在增加我们可以表演的手法,将我们想表达的重点,酝酿到最佳时机再爆发出来。明白地说,小说就像作家与读者的斗智,当我们安排的剧情,在一开始就已经被读
者知道结局的话,读者还有想看下去的**吗?
1、让读者上钩
其实作者就是故事的主宰,你就是神,可以决定剧中任何角色的命运;同样的,你也可以决定你最精彩的点子,要在什么时候出现,只要是读者最想知道的答案,你
就肯定不能太早让读者知道,但是每个过程却透露出一点点片段的信息,让读者急着想知道,又不能知道,然后便慢慢地被你的剧情牵着走。
2、最佳时机谜底揭晓
而让读者知道解答的时机,就像是在钓鱼一样,拉杆的时间点一定要准确,当鱼上钩时,太早拉了,诱饵还没有进到鱼嘴,鱼会跑掉;太晚拉了,诱饵已经被吃了,
鱼也会跑。太早将答案说出,读者对你的需求还没形成,效果会打折扣;而太晚将答案说出来,读者失去耐心也会跑了。收放之间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没有信心的话,不
妨多让几个好友看看,给予一些意见,作为你修正的参考。
七、掌握主题
小说最重要原则应该就是掌握主题。当我们在进行创作时,无论有什么再好的点子,都应该以不偏离主题为最高原则。
觉得什么好就加入什么,没有想法就不断地假如其他的想法,这样的编剧方式是不正确的。我看到不少的小说都偏离的主题,常常是因为有了突发灵感,或许是没有
好的想法,编不下去,就加入很多与主题不相干的进去,违背了主题。
1、如何不偏题
如果是能够加分的灵感,那是求之不得,一定要加进去,如果没有任何可以结合的可能,那么,就请将这个想法储存起来,说不定可以作为下一部作品的创意。如
果真的想不出点子,建议你回到原点,看看你先前的设定,只要之前的工作都做足了,一定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方向的,你也可以在看看已经完成的剧情,是否有什么地方
是忘了交代,或者可以延伸的;以读者的角度,反复地在你的作品中观察找寻可以接续的方向,也是一种方法;再不然,你就搁下笔,离开你的作品,做些其他的事情,
让自己放松一下,因为可能你已经钻进牛角里无法自拔。
2、多线架构的使用原则
有时我们也会使用难度较高的多线架构,这样的编剧手法需要比较熟练的经验,对于大长篇的剧情,多线构架也变得必要,因为出现的人物越来越多,要交代的故事
也不会仅限于一个故事,多线架构的注意重点大致如下:a、前后呼应:故事的主构架是固定的,在剧情当中会出现分支的剧情,但是记住,分支剧情最后必须在归于主题
上,,否则会变成无法收尾。
b、主次分明:就是主题在分支架构出现后,逐渐被分支架构取代,分支架构变成主架构,这就是主题产生偏移,也是我们最当心的忌讳。因此,我们必须分清架构的
主从系,才不至于编到最后反客为主。
c、懂得割爱:志气那也提过,有时候我们回有太多的点子,巴不得全部都挤到一部作品上。其实,当我们的剧情已经相当扎实的时候,就不要再画蛇添足,这会让读
者产生麻痹,或者边得难以阅读。太复杂的剧情,通常也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毕竟,小说是一种大众化的商品,我们要符合的对象也是一般的读者,因此,有时候割爱
是必须的,保留一些好的创意,做瑕疵长做的题材。
八、制造**
平淡的剧情未尝不是一种表现的形式,如果你能将故事说的很平淡,却有撼动人心,那你的功力可就非比寻常了;平淡的手法其实也暗藏**,只是埋藏的很好不被
看到罢了,对于创作的新人来说,**起伏的剧情会远比平淡的剧情容易处理多了,我们要先学会如何制造**,待经验丰富之后,再慢慢学者如何将**暗藏在剧情中
。
读者在阅读你的作品时,总是在期待着你制造的**,你精心的规划,漫长的经营,为的就是将剧情中最精彩的部分,深刻地表现出来,感动读者的心,让读者为你
哭为你笑。但如果没有表现好,这个作品其实就算失败了。
1、集中所有力量为了**:当剧情顺利的进展了,我们就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制造出剧情中的**,我们应当集中所有的技巧,在关键的**点爆发出来,这样的
剧情才会深入人心。
所谓的技巧,如:时间的流动、节奏、吊胃口、创意、主线、人物、场景、伏笔等
2、多不如好:剧情中的**不要放在架构上无关紧要的地方,其实也等同于不要偏离主线,等同于前面所有经营的方向不要偏离主题,这样的效果才能扎扎实实地呈
现出来。
3、出人意外:另外,**的表现方式,希望哪个不要太过公式化,以往见过的各种表现方式是可以供作参考,但是最好我们能在多用点心思去变化,虚则实之,实则
虚之,在与读者的斗智过程中,尽量能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才会让读者惊叹,总之,多想一点,就会有所不同。
4、持续的**:持续性的**是否是一种忌讳呢?我们希望与众不同,就必须要脱离框架,有时,忌讳的使用也是非常手段,能够达到非常的效果,如果我们在前期
积蓄的能量是足以发挥到第二甚至第三次的**,那么,我们使用持续的**又未尝不可。
但是使用连续**时,须注意对读者的刺激性会产生麻痹,因此,该收的时候就要收,适可而止。
九、人性是故事的心脏
这里以漫画为题材来讲述这个道理。
有不少画技超高的作品,却不是最热门的作品,而有些热门的作品画技却相当平庸,道理其实简单,画面只是吸引读者第一印象的要素。就像是我们在街上见到一个
帅哥一样,通常会不自觉地看上一眼,只能说是喜欢,但是要真正爱上他,甚至一生一世,那你就会考虑他的内在了。如果他像个木头人虚有其表,可能放在你身边一星
期你都会觉得碍眼。因此,除了吸引读者的第一眼之外,如何留住读者完整地看完你的作品而不觉得厌倦,就是决胜的关键了,想想看那些连载数十册的漫画巨著,是如
何留住读者的心长达十年以上的光阴而不变,更是为之而疯狂地追捧。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前几年,就是漫画作品棋魂很红的那段时期,中国的围棋协会,不知道叫什么来这,忘名了,只知道他在中国的围棋界享有很高的知名
度,在他新出的围棋小说中却大量地抄袭棋魂这部作品,结果使他在上海签名会时被大量的棋魂迷臭骂,更是有人流着泪当着他的面撕掉他的小说。这是何等的
痛心啊!中国的名人尽抄袭了日本的作品,作为棋魂迷的读者(包括大部分的漫画迷),是无法忍受的!结果他的网站论坛被骂的帖子超过10000页,每天骂人的帖子
接近1000页的数字增长。
想想看,当是一部漫画作品就有那么多人的拥戴,这需何等的魅力。我想问问看,中国有几部的小说能达到这种效果?
还有部海贼王的漫画,我看连载起码有个12年以上,拥护、支持它,为它而疯狂的漫迷有多少啊!他的销售书册有好几次位居日本漫画榜首,为什么?说白了,
就因为是它可以让人大笑,也可以让人大哭的动漫作品,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发展令人匪夷所思,紧紧扣住“人性”来描述的作品。)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人性!我们必须给予剧中的角色有独特的性格,运用这些强烈的角色,将人性完整的表达出来。我们必须能控制读者的情绪,引发读者的人性
,让读者该哭时狂哭,该笑时狂笑,这也就是戏剧的独特魅力。
因此设计选题时,人物也是担任相当重要的部分,有些好的题材,其实也是在人设前就已经成功了。
记住设定选材时,也将人物与人性的表达重点预设进去。任何作品吸引读者目光的地方不是单纯的画技、华丽的语句,而是动人的故事,而动人的故事往往是由人性
表现出来的。
十、同中求异
很多的经典题材或是成功的作品都是值得吸收参考的,世界上没有被创作出来的题材似乎已经很少了,对于我们的创作来说,经常会发现一个很多的创意题材,可能
在很久以前已经有人做过了,或不久之后市面上出现雷同的题材,令你十分惋惜,这种撞车的情形是常常发生的。试想,当你的作品被忍耐怀疑有抄袭嫌疑的时候,你是
不是会觉得无辜呢?
我们如何在信息和创意不断爆炸的年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是在已经成功的题材中发现新的课题。即便是再经典的题材,因为时空的转换,和创作者成长环境的
不同,也有机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内涵,因此,找出成功作品的骨架、精神及精彩的要素,加入自己新的想法及个人的特色重新包装,不难找出好的作品方向。
十一、格局的创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的一些影视分析,大家都说张艺某的片子都是大格局,能做到像张艺某一样大格局的人为数不多的。
1、点型创意:这类型的创意,通常只用于一个小细节上,不适合做太长的延伸,在创作上是属于点缀的作用。
点型创意是一个独立的创意类型,她可以单独的存在,也可以任意地置入到剧情中需要的部分。
类似一句有趣的对白,或是一个搞笑的动作,这样的创意也能转换成为角色的口头禅或习惯动作。
在一个好的剧本里面,点型的创意是随时存在的,因为他就像一张完美的家具的装饰一样,让读者随时随刻都体会到作者的用心。
这样的创意是不具备延伸性的,我们在发想的阶段,如果是长篇的故事,则必须将这样的创意记录下来,无需放进故事骨架当中,因为发想阶段,筛选出重点是相当
重要的,必须时割舍这样的创意也没有关系。
2、关键型创意:这类型的创意是属于剧情中重要桥段或转折点上的关键,他会影响到故事的延伸发展和呼应前头的伏笔,这样的创意也有可能形成一个短篇的故事关
键型创意的特点就是他只为了某个单一的目的所产生的点子,不同于典型的创意,他的框架足以发挥到一个简单完整的故事。
关键型创意在长篇的故事当中,可以是一个段落的重要环节,数个关键型创意,便足以架构出一个长篇的故事。
发想时的重点,在于出人意料的情节转变,目的在于短时间内压缩读者的情绪,或引读者的注目。
长篇故事开场时的关键创意更是重要,因为读者在前几回的反应,决定了你这篇作品的后续生命,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运用关键型创意吸引住读者,后续的故事再精
彩都可能徒劳无功。
3、架构型创意:也就是足以支撑个长篇故事或单元性故事的主要架构创意,这样的架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骨架,而故事骨架的好坏取决于构架型创意是否够力。
关于创意,除了及时捕捉突如其来的灵感之外,平时的积累也是很内重要的,拥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日后的创作会非常有帮助。
当以上所提到的创意灵感充分集合之后,才能构思出有趣深动的故事情节。
十二、发想创意的方法
1、市场分析法:观察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素材,若是现有的素材大多已开发,则可运用两种以上的流行素材结合成为新的创作题材,这类的手法常常出现在偶像剧的创
作上。小说也一样,奇幻的故事可以结合武侠,都市的故事可以结合奇幻等等!
首先,我们必须先关注流行的信息,针对你有兴趣的题材,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基本的功课,最好也能到相关的场所实际体验,并与相关的人物进行访谈,会让
创作的内容更贴近现实,当然,若是该题材是你亲身的经历将会更好,因为很多细节的部分描写更为主动。
2、趋势发想法:未来的世界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研究的方向,以往这样的想象都仅能从想象力丰富的脑袋中挖掘出来,庆幸的是现在这些对未来的预测我们也能在各
类媒体中轻易地得知,而且也极可能的被实现,因此,除了以现在有的环境当作创意发想的方向之外,我们也可以多注意未来的趋势方向,越遥远的未来,想象的空间也
就越大。
3、逆向思维法:一般人的思考模式会依寻自我或前人的经验甚至书本上的资料作为依据,而这样的方向也往往让创意受到了局限,尚若问题和答案在同一个圆圈的两
个点上,而两个点又极为相近,如果依照经验,必须要绕完一圈才能获得答案,那么反过来走,可能答案就近在眼前了。
另外,与常人的思考逻辑完全相同,也就等同于没有新鲜感,没有刺激性。如果违反常人的思考方式,你可能就会轻易地找到的全新创意。
4、**满足法:其实许多创作都在满足人们对现实环境的不满足。人会有很多**,但是这些**大部分人一生都很难达成,小到希望能知道明天考试的答案,希望
哪个同桌讨厌的小胖不要再欺负我:希望有一个超级帅哥或美女当你的异性朋友,等等。
现实生活达不到的事,人们希望能由幻想来满足自己。
十三、最后要注意的
永远觉得不足,在创作中不断地修正。
作为一个创作者,应该有求新求变的精神,因为读者不断地成长,市面上的作品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如果没有挑战的心态,作品便会变的陈旧,而渐渐脱离市场,
你也会慢慢也退居幕后。
记住保留一种心态,就是永远觉得不足,也只有不足才会想要进步,也才会不断地吸收成长,你认为的高有多高,宇宙的尽头到得了吗?人类永远是渺小的,学习永
远都不会结束。而在创作中,也不要自满,随时检视自己的作品是否还有更好的可能,因为作品面对的是各式各样挑剔的读者。特别是新的写手,很容易会被一些花言巧
语的评语捧得天花乱坠,不能自我,还真以为自己写得很好了。我们面对的评语无论好坏,都必须朝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方向努力,这也应该是创作者
的坚持。
小说创作
更新时间2009-1-25:41:45字数:3580
一ˋ小说的创作程序
这里的想法是一个一个加上去的,就是说先要有背景设定,才能去资料收集,接下来再去写人物细部分析,然后用前面三个要素去写内容大纲,之后才是去写内容,
然后再修改。
1。“背景设定”
2。按照“背景设定”来做“资料收集”
3。以“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人物分析(设定)”
4。以“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写出“故事大纲”
5。集合“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内容撰写”
6。依照“内容撰写+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修改”
二ˋ故事发展的基本原则
1。时间的顺序
就是说,在小说的发展里面,时间轴要让读者清楚的知道,让读者知道你故事进行的流程,进行到了哪里,即使要回溯过往,也要写明时间,让人家知道现在进行到
了哪里。如果时间轴一乱,就好像你正在说故事,却没有照顺序说,也没有连续,让听的人,自己去组合,你说的内容,这样的故事,我想听的懂的人并不多吧。
2。发展(广义空间的概念)的顺序
就是说,在小说的发展里面,空间的概念要清楚的表示,可以让人感受到画面是怎么发生的,不要写出来之后,让读者不能对事件的进行和这个空间的具体化,对于
动作和景色,还有人物的描写,要合乎常理,如果有特殊的想法,一定要加以说明,例如空间描写
3。中心(中心思想)
即是主轴,也就是这部作品的主要想法,这是不能违背的,如果你的主轴是跟着你的主角走的话,结果主角前后矛盾,那她的主轴也会跟着破坏,依此类推,每一种
主轴类型,都有她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在小说中是不能破坏的,除非你有特殊理由。
4。逻辑
小说必定要符合,而上面三点也要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才成立。这里的逻辑并不是指日常生活的逻辑,而是作者赋予小说之中的逻辑。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前后矛盾
。
三ˋ故事发展的基本条件与限制
1。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时间是背景,即使你的时间乱跳,也要有一个系统让角色遵循;而空间就是要依照拟定出来的空间概念去走。
2。表现媒介的限制
第一、必须确定你的表现媒体
例:网路。
网路上的的表现媒体为电脑,电脑的显示介面为萤幕,受限于萤幕的特性,在网路上留下的文章,就必须顾虑到这一层,注重分段清楚,每篇的长度也要考量。
第二、读者的限制
必须考虑你的作品读者群,写出来的东西要给谁看,来控制作品的文学的层次和品味的层次,去符合一个读者群以红楼梦和西游记为例,由于某些人因口味(习惯与
嗜好)和品味(阅读观)的不同,有人偏向红楼梦而也会有人偏向西游记。这就是读者的限制。
第三、作者的功力
某些的人作品构思虽好,架构也大,但是功力(笔力)不足。不能清楚表达意念,反而引起反效果,让人不想阅读,抑或说,读不懂他的作品。也就是说,当一名作
者在构思故事情节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自己能表现出来的层次到哪里而设定才对。这样构思出来的故事完成度才会够高。
3。情绪效果
情绪效果,就是说给人在情感上的感受。作者能影响阅读时情绪的强弱而言,这就是情绪效果。
4。幻觉效果
幻觉效果,简单的说,就是景物和人物的具像化。也就是作者所塑造出的主人公,他身处的世界和举动,能否让读者有的清楚的概念。
四ˋ从作者的观点来谈小说的几大形式
有传统的。和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剧本形式
笔记小说。日记式,另外还有意识流。魔幻写实等形式。
但简单来说观点只有两个:
1。第一人称
2。第三人称
当然也可以一三人称混用。
五ˋ小说的结构
1。情节结构
在情节结构中有五个部分。发现。急转。受难。冲突[注一]。危机
为求解释清楚,便顺着此一流程举例说明。
一个人走在路上发现某事物(发现)
然后要捡那个东西时有人先捡走(急转)
然后那个人的心理会难过(受难)
两个人为了那东西吵了起来(冲突)
然后对方要打你(危机)
情节结构和其他的关连:
a。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例如因两个人的个性而起的冲突,或是两个人的职业而发生的危急(如赤川的小偷和刑警的夫妻档),其实人物跟情节几乎密不可分,因为每个人物的特质不同,一
旦相遇必然会产生某些情节,这就是人物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b。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作者想让读者知道什么,就必须要设计出情节出来。例如,一个作家想让大家了解,有强大的力量不一定可以解决任何事的悲哀,就要设计出一个情节,然后,故事
会因为这一段情节,而有所变化,这就是思想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c。语言情节结构的影响
双关词是最常出现的一种用法,譬如说再见通常是招呼语,代表离开的意思,但他也含有再次见面的意思,从此就可以产生一段情节;还可以利用语言特性来辅助剧
情,例如听错话,然后去作了一件不需要做的事,然后又扯出了一大段故事,这就是语言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d。节奏跟情节结构的关系
在你编完剧情之后,故事就会产生应该有的长度,也就是最适合故事的长度。如果你把长度写的更简洁一点,那节奏就快了一点,反之,写的细一点,节奏就会变慢
了
例如,一个男人,在舞会上吻了一个女人的手,会有下列几种写法。
正常: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轻轻的牵起了她的手,然后吻了她一下。
快版:约克兰吻了女生的手一下。
慢板:约克兰看了面前的女生然后用眼睛的余光,快速的看了舞厅里面的女姓,确认了站在她面前的女生是其中最美的一个,于是轻轻的牵起了她那有如玉一般的手
,然后举高了30公分,自己也低了下头。深情的吻了她一下。
e。景观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景观来增加剧情张力,例如batman里的高谭市就为它增加了不少情节。
注一;冲突有下列几种
1。个人,心理生理习惯
2。社会,他人。集团。人为的法律。风俗。制度
3。自然,如科学,
2。人物
用遇到一件事的反应来表现人物的个性,要先决定人物的特性、个性,接着用个性去推人物的生平。然后,在用这一些去决定她在小说里会有的发展和结局。
人物与其他的关连:
a。情节:情节的安排可以人物的个性产生改变,例如,有一个角色,贪生怕死。去被作者的情节设计,让他阴错阳差变成勇者,然后,因为这个身分,渐渐的改变
他的个性去配合这个故事的发展和职业身份。
b。思想:思想可以改变人物
c。语言:每一个人,一定有她的说话特色。
d。节奏:利用节奏,可以加强人物的观感,例如,一个人,每次出场都是快节奏,那他给人的紧张感,会跟着加重。
e。景观:就是利用景色的描写,使的人物的感觉出来,例如,一个人出场时,总是偏重描写冷酷感觉的景色,久之,这一个人给人的观感就会是冷酷。
3。思想
就是你要给人家知道的是什么意念、思想,换句话说也就是决定故事脚色的想法和行为模式。
4。语言
语言,狭义的说是对话,广义的说,则是作品风格。
5。节奏
节奏说的是作品的节奏分布,该紧张的就紧张,该缓慢的就缓慢。
节奏与其他项目的关连:
a。利用时间的经过长短来改变节奏。
b。根据人的对话里的紧张感,或是话里的含意感觉来影响节奏。
c。例如写一个换然人觉得紧张的景。就会使得一场普通的对话,变得较为紧张。例如两个人,在平地下棋跟在悬崖下棋,给人的感觉会不一样吧!
6。景观
第一种是移动视点
简单的说,就是作家视点,也可以说是读者的切换。
例:写从远景写一栋房子,然后慢慢拉近,拉到了房子外面、看到窗户,从窗户看进去,有两个人在里面吵架,吵完一个出去、一个留下来。
这时产生两个选择,一个是写出去那一个人,视点跟着她走;一个是写留着的那一个,当然也可以依着一开始描写的方向倒回去。
第二种是空间透视
就是以远观、近见、仰视、俯瞰、前瞻、后顾等六种角度去摄取景物,造成空间的凝聚或扩张,和角度转换,加上三远法(平远、深远、高远)的运用,来把作家心
中的景物具体化。
小说构思
更新时间2009-1-25:42:21字数:6796
因为创作当中都遇到一个思路问题,一个思维方式问题,一个作品怎么考虑,写小说与报道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能不讲。我是从大家的角度来分析这
个问题,这是一个可以比较说明的问题,我们想法尽量来说明一下。
第一个问题,就是小说的思路的分析。
尤其是初学者常问的,小说从哪开始。回答不一致,因人而异。有的大作家说从人物入手,这类说的是有了人物情节故事自然就出来;有一类说没有情节你写什么?
主张从情节入手;又有一类说从典型场面开始,还有说从思想开始,从主题开始,另一种反对的说这是主题先行,凡是这样写是不会成功的。
那么小说到底怎么写?我们分析一下,分解之后会发现每个因素都是情感符号的片断,一个大的作品总是各方面都可能有的,不能规定必须从什么开始,但是我们可
以确认确实有不同的思路。我们前辈的著名作家曾经是有过类似的运用的。
下面我把这种动作思路分为几个,一为场面,二为认识,三为细节,四为人物,五为情绪,六为情节,七为题材,八为情境,九为心理。
我想我们大概可以把这九种思路作为我们常用的思路,至少会因此而获得你自己的信心。这是我们头一部分所讲的意义。
先讲从场面出发。
一个场面成为小说想象的基础,好像不太实际,但屠格涅夫写阿霞,就是从场面开始。是他坐一个小船时看到一个窗口有一老妇,一位少女,突然激发了他的想
象,就因此而写出了这部有名的作品。那么我们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这种类似的经历?如果有就是有意义的。福格纳看到一个小姑娘趴在墙头偷看她奶奶的葬礼,一
边看一边对摇她在下面的弟弟讲怎么样怎么样,这样一个场面使他后来写出了著名的喧嚣与骚动,这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这样的场面实际已经揭示了当时的一定的
人物和人际关系,通过方方面面地联想与分析,这种固定的场景是比较鲜明和易于把握的。我们想人物可能会比较容易变幻,想情节也可能转变,而一个场面是非常直观
的,富于色彩的,这就可以不断地激发作者的想象与构思。像福格纳看到小女孩看葬礼,他认为这是非常富有象征意味的,这就是生活,是思想深度,是我们与大作家的
差距。福格纳说,写小说无非是围绕这样一种特定场面罗致情节,叙述如何,作家就是要在这样的场面里用可信的程度来创作可信的作品。福格纳的小说大多数是这
样通过场面来想象完成的。还有史蒂文斯写金银岛,写强盗与正义者之间在岛上抢夺财宝的故事。他就是有一次在海滩上和孩子玩,孩子要求讲故事,他就现编,拿
纸画,边讲边画,越画越细致,人物越来越多,后来就画了许多张图,他相信这些图是真的,故事是真的,后来就写成功了。这种方法很好,一个场面可以让你有一种固
定的形象,可以给你保持一种鲜明的形象思维,从场面出发,可以保持一种原始的调子和符号。像这个作品,它就有很具体的图案,布局等等,写起来非常生动。从一个
场面出发,往往引起对自己过去一种生命体验的回忆,这是以自己过去的经历为基础的,但它往往需要有一个场面刺激所引起的情感想象,我们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
要放过,写出作品就可以写不干的作品。像马尔克斯写枯枝败叶时,就是因为看到一个在码头焦急地看着大海苦苦等待的形象,才引伸出了这个作品。就是这个场面
给他提供了形象的思维。后面写的百年孤独,也是考虑很久以后,由他有一天想起小时候外祖父带他去一个仓库里看冰,见到这种神奇的叫冰的东西,他把手摸上去
,当时一摸他感觉很神秘,冰是这样的啊,这简直就像魔鬼手里的一个法宝一样。他这样的体会被想起时,他觉得这个小说可以写了。就是因为他把整个作品的调子规定
下来了,既现实又魔幻的调子。这些都证明了这种思路的重要。我们要对场面加以改造,但不要放过这种场面。
其次是从认识出发。
从考虑小说构思开始,是奔主题、思想意义的。这就是要研究小说的思想本质,是一种具体地认识了本质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托尔斯泰写一个俄国地主的故事,就
是因为他在高加索对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作了很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他的创作思路大量留在他的笔记里,他有很多东西都是从认识出发,从本质把一些事搞清楚。托
马斯。曼写远山的磨砺,看一些理论书,谈话交换意见,养成了自己对死与病的很深刻的见解,这样再开始写小说。作家在初期时,对作品形成了初步理解,写作就
是把这些思想变成形象核心,再从形象核心里生发出作品的文本。我们的学员里也有人在写部队生活当中提拔干部时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要写这样一个小说,某干部工
作好不走关系提不上去,某干部工作不好走关系就提上去这样的现象对于托尔斯泰这类作家来说,他不会马上就写,而是会深入去琢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人会在其中怎么想,在事中如何改变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想得很深入了,才去写这个题材。经过这样的认识以后,往往能把这样的题材写得更加深入。这是我们从大作
家那里得来的启示。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是通过对家庭长期的研究开始的。他开始关注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人,他研究家庭,作了大量研究,之后,他遇上了
作品主人翁原形的例子,才开始写。这说明有的作家从构思小说来说,是有理性渗入的,带有明显的理性的思考。这种理性的思考当然要结合形象,但我们有的学员不能
研究透彻同一个题材背后具体的本质,效果就写不出来。写一个题材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写出别人没写出的意思。要像大作家一样对生活的认识更深一点,不是题材有意
思就拿来写,不能一下理解题材的价值,就必须稍微加以理解和认识之后才动手写。还有一点,就是说甚至有的作品完全是主题先行的。当然---后批---的主题先行,
如果主题没有生活基础是不行的,如果主题错了也是不行的。比如说詹姆斯听到人家说,你就尽情地享受人生吧!他从这个思想出发,写出了著名的使节。还有很多
作家都坚持认为自己是主题先行者,认为写作品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写小说的思路,人家是成功的,也是大家。先有一个主题,其他故事也好人物也
好都是围绕主题的,如果有生活积累,有正确的好主题,都是可以写出好作品的。反过来说,我们这样去写也不必怀疑自己。
第三种,从细节出发。
一般来讲,这个细节是作品中一种富有强力度的情感符号,作者在生活中偶尔接触到这个细节,就围绕细节展开想象,这样的思路也是存在的。
比如说普希金的黑桃皇后,就是一个老伯爵夫人的孩子打牌,老打老输,去跟老伯爵要钱,伯爵给他三张牌,结果一打就赢。他认为这个细节很有魔力,就写成
了作品。还有桃花扇,就是扇面上的血像桃花的细节。还有海鸥,也是一个人把死海鸥扔出来威胁别人的细节。还有木工,是老仆人从此后再也不看主人的
狗一眼,通过这一眼的细节写出了地主与奴隶的关系。还有白毛女,一个躲进山里没吃盐的女人白了毛发,就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细节。沂蒙颂就是一个农村妇女
解开衣襟给一个口渴的伤兵喂奶的细节,这个细节是全剧的基础,决定了全剧的分量。幸福的黄手绢也是生活中能看到的。所谓细节是非常有含量的一个点,这个点
上人物感情人物关系都会有很突出的表现,这就是细节被发现之后的价值。你很有可能通过一个生活中非常有感情含量非常有艺术质量的细节,就一举成功。
第四种,是从人物出发。
这种容易理解,写的理论文章也最多。这种论点的意思就是要先有人,把人写出来,像砣螺一转,就动起来。人物是考虑的出发点,有几个阶段,第一是考察人物,
主人公的意义,由此产生主题;二是设定不同关系的人物,展现主人公性格的机会;三是把所有人物连接起来,安排情节和动机;四是任所有设定好的人物自身线索自己
去走。这是很多作家都比较赞赏的一种思路。有的作家就是从人物出发,任何情节都不考虑。像李准写李双双,就非常典型,最早写李双双是为了让李双双成为一个
大办食堂大办公社的典型,想写一个新型农村妇女的形象,就让她办食堂,小说写出来很生动。后来改电影,办食堂在农村不适应,成了不对的事情,就把李双双办食堂
改成了计工分。有一点立得住,就是李双双这个人物写得活,情节即使变了,价值仍在。有的作品在考虑时的确是先考虑人物,一般把一个人物写生动写活,成功的可靠
性更大点。茅盾就是这么写,他主张别的不管,先有人物,主人公有了以后,再看他与周围其他还有什么人物可以搁进来,再看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形成了情节,再从
情节中展示各自的命运,这是很典型的一种写小说的思路,这样写没什么问题。比如我给大家讲课,写我时,就要写几个学员,还不够,又写王祥等老师,还不够,就把
我儿子老婆写进去了。我在你们面前是一副嘴脸,但在某人面前又是一副嘴脸,回家里跟老婆、孩子又是一副嘴脸,这就是表现我这个人的几个侧面。一个人跟第二个人
接触是一个嘴脸,跟几个人接触都有不同的嘴脸,你就要设定他跟不同的人接触,就能表现他丰富的性格,写活这个人。茅盾就常在作品中对他写的人物进行一些刻意的
安排,他从不想情节。这种办法比较正宗,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首肯。但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慢慢少起来了,换成了一种观念,即一个小说或文学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
,而是以人为中心。人物与人有什么区别呢?即只要是人,在里面起主导作用就行了。而人物必须具有丰富的性格特征,从外到内都有特色的人,要有外貌、性格、方方
面面等。现在不太主张这样,只要写一个人,甚至名字都没有也可以,外貌怎样不写也可以。从头读到尾,一个人长怎么样你不一定想得出来。这是我们值得注意的一个
方面。人与人有区别,不一定要像刘再复说的性格组合那种,反过来也可以。
第五种是从情绪出发。
这是指一种比较缥渺和朦胧的情绪,是一种情绪笼罩着,就想表达这种情绪。比如说铁流。作家是写一个红军部队撤退的血与火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产生于很
早的时候,连十月革命都没发生时,作家从高加索一个山脉上看到一个非常雄浑的壮美的场面,那种情绪激励了他一定要写一个小说写出这种情绪。当时他就怎么都想写
,想不清写什么内容,就搁着。后来他想写山间的农民,后来又想写一群沿着滨海大道跑的农民,直到后来听说十月革命后红军的行动,非常精采,经过调查,就把希望
写的这种情绪的主题调查了出来。这是一种写法,像雷雨也是,就是要表达一种像夏天一样火热的情绪。
第六种是从情节出发。
从情节出发写有很多人,有很多人只能从情节出发写,比如商业、通俗、公安题材、电视局。情节重要还是人物重要呢?毫无疑问,是人物重要。但有很多确实是从
情节出发,说的是先有一个故事轮廊,再考虑由什么人来干什么事,这样写。如果有一个好的情节基础,是没有必要放弃的。也许这篇小说是从人物开始,也可以下篇从
情节开始。有的作品如果没有情节推动,人物是静止的,表面的。我们有时写一个人物,情节总是不能展现魅力,这是因为编故事的能力不够。你看苔丝这个人物,一个
受压迫受污辱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不错的,但这个人物不新奇,就是靠情节推动才受人同情,最后她迫不得已把亚泽杀死说明自己爱克莱尔不爱他,跟克莱尔走,正因为
这样的情节,小说才说明了苔丝的性格。所以我们写小说人物光有代表性是不够的,我们有的作品写得比较简单,就是因为没有把人物通过情节充分展示到那个程度,但
是到最后一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叫好,往往是在情节当中不能经受一种更严厉的考验。仅仅表现了苔丝对克莱尔的爱情让观众明白了这一点是不够的,最后只有通过这个
情节才能把人物充分写到根子上。一个好作品的根本的标志就是要感动人,一定要把人感动得很强烈才成功。我们很多人能写出人物的性格,能诉诸于人的认识,却不能
写出一种感动。必须要让人充分地感动,才达到文艺作品的层次。所以说一个好的文艺作品的判别仅仅凭此感动不感动一点,就可以说明问题。比如沙汀写医生,是
听说解放前金融大乱钱不值钱时,一个医生把钱拿来做膏药卖,觉得这个很好。这就说明了情节的重要作用。但有了情节后把什么人用上去,沙汀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选
择。他把这个医生设定为很吝啬的人,不舍得用钱,等钱贬值后才拿来做膏药卖。后来觉得不够味,又改了,改成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还是不够味。后又改成一个不爱钱
的对统治者不满的人,后来就发挥了情节的作用,写成了一个很好的作品。这就是情节的作用,和情节的运用方式。
第七种从题材出发。
这种思路很常见。比如说武警就是从题材出发。要办一个武警班,目的是为了发挥武警题材的文学创作,来的学员多多少少是有过类似经历的武警,所以大家面临的
首要的是题材的问题,不是其它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比如说你需要写一个其它行业的作品,也没告诉你具体素材和人物,比如你写公安题材,那么就是写一个反映公安
战线生活的作品,那个就叫从题材出发。可能有的人会发疑问,这样好不好?甭管它好坏,的确有人从题材出发写出了好的作品,而且从一个作家出发,他局限于自己的
职业和生活,就不会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我们要主要考虑从题材出发的创作的经验。比如老舍,这样一个很有生活经验的人,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就是从题材出发。如解放
后政府和百姓要求他写一些解放后的新生活的作品,他就从接任务入手,写出了龙须沟。他实际去龙须沟才两次,后面托人了解了些情况,再翻翻材料,结果写出了
伟大的作品。他从一个院子写起,也是从歌颂新社会的主题出发,这必须得承认人家的能耐。再比如意大利著名作家黑利,这个通俗作家很有本事,他有一个庞大的计划
,他要写各行各业的作品,对所有感兴趣的行业全部写到。后来真的实现了,他的作品都很棒,都成了汽车业、航空业、旅馆业、银行业等行业的名篇,这就是从深入生
活了解生活开始创作的一种方式。这种生活每写一部要花三年去了解行业知识,翻书本,谈话知人,广泛观察体验材料;设定环境;出现轮廓;写出作品。他每到一个行
业,就广泛接触人,观察他们行业的外表、所有的语言表达特征、而且包括专门列出一些专有名词、还记住每一种物质方面包括场景的细节、详细画出每一个场景的地图
,包括城市、房间平面图、街道上的树和狗等都画出来,这样一个故事就出来了。这样是很专业的,一下就能抓住特征,把握事件、语言和矛盾等,都很扎实。在这个基
础上,开始出人物,出什么人物来表现行业。为此,他要写很详细的人物小传,把人的所有出生经历都安排出来,有了这样的经历,就把握了人,就像一个真人一样,写
出来份量就很重。然后结构故事,而且他很善于发掘一个题材的特点。比如他写航空港,选择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事件,就写了一个劫机事件。搞三年的积累,出这个
作品,这就是一个概括能力。写武警的长篇,也应该是要有一个能非常概括武警生活的作品,也需要深入生活,不能局限于一个小小单位。不要鄙视武警题材,我们干这
一行有干这一行的优点,这是你的优势。我们经常想想黑利,就能得到信心。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非常典型的环境来综合反映武警的生活,那就不致于写出来都和解放军一
样。比如写武警的艰苦,这样的作品很多了,就不需要。我们要研究其它军兵种写不出来的题材内容,这个题材内容本身具有的特点,能使我们看得高一点更广一点。
第八是从情境出发。
情节是指从开始到结尾,而情境是事情一发端的感觉。如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一个假钦差到一个地方,这样一开始,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情境。比如说死魂灵
,也是普希金给的一个题材的情境作品。百万英磅也是一个情境的作品。这些东西都是不寻常的东西,但很有戏剧性。所以有的作家没一个好的情境就觉得没法开
始写。像张贤亮写灵与肉,一直没写出意思,最后跟人聊天听到去留的问题,就加入了出国还是留下的选择,获得了一个好的情境,就写成了。好多作品,如好的细
节、情境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第九是从心理出发。
这是指从一开始就写心理,到最后还是写心理。有一种理论,我们过去的小说表现外在的东西多,表现内在的东西少,尤其是写潜意识的东西更少,所以他们提出要
转向描写相对影视所不易表达的内心。所以有的小说就强调潜意识的描写,有的还有叫什么自动写作,根本不计任何手法,信手由缰,一任写下去。这样的东西市场价值
不大,但还是可以作为一种创作方式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学习其心理描写和潜意识描写的对象。
我们认识了小说创作的不同方式,牢固了我们的信心,知道了大作家创作会是一个大概的什么过程。名作家们证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每种创作思路都有一定的过程
,我们要学习这些作家构思的过程,来形成我们创作的自觉性,这样一些创作过程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我们毕竟要师承一些东西,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
小说结构
更新时间2009-1-25:42:58字数:4065
结构的方式是指小说总体是用何种结构形式组织全篇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a。单线型结构
构成小说情节的线索只有一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小说白始至终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有头有尾的情节,使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众这是中国小
说创作的传统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其实也在目前的中外小说创作中广泛使用。特别在我国,不仅在短篇、中篇中广泛使用,在长篇中也是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短篇小
说伤痕写晓华在突然变故的打击之下,断绝了和母亲的关系,十六岁就下了乡。可是“叛被母亲的“黑锅”一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入不了团,连和另朋友好下去
的勇气也没有了。打倒“---”后,她在母亲病危的情况下赶回上海,可是母亲已经病逝。整个故事只有一条线索,就是晓华的遭遇。美国丈夫里&:#8226:科尔曼的社
会问题小说克莱默夫妇(大中篇)提出了西方社会存在的“家庭崩溃”的社会问题,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成为畅销书,共主要情节线索只有一条,即将德和乔安职的
关系及儿子的抚养问题,结构形式也是单线型的。
这种结构有两个特点:、
第一,多是围绕一两个主要人物展开情节描写。乔厂长上任记、小镇上的将军、悠悠寸草心、如意、蝴蝶、大埔下的红玉兰、蒲柳人家
、张铁匠的罗曼虫、人生等中篇、短篇小说就是这样安排情节的。长篇小说,围绕一两个人物单线型地组织情节也有不少,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磋蛇
岁月(人物略多,主要情节线索仍然是单线型的)、英蓉短等。
第二,作品只安排一条线索。上面是从人物安排上说的,这里则是从情节线索安排上进行分析。这条单线要贯穿始终,没有第二线索干扰,更没有两条以上线索穿插
。中国古典小说,如“三言”、“二掐”中记述的大量短篇小比大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小说的情节内发端——展开——结局直至尾声,次第展开,环环相扣,所以它的
结构形式也可以说是“链条式”的。
b。复线型结构
小说安排的线索有两个,就构成复线式结构。安娜&:#8226:卡列尼娜的主要线索就有两条:一条以涅伦斯基和安娜&:#8226:卡列尼绷为主;一条以列文为主。长
篇中的线索往往在两条以上(不全如此);中篇、短篇中也可以有两条以上的线京,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线索就有两条——存妮一条、荒抹一条。前者为主,后者为
辅。在长篇中,这种复线型结构,出于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使得小说反映的生活内容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c。辐射型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作者的“透视点”很集中,整篇小说的情节线索都从这一点救射出去。王蒙和湛容的一些作品格这种方式运用得很娴熟。典型的文例是人到
中年。小说的复杂内存是从陆文镕躺在床上的朦胧追忆中散射出去的。
意识流小说常用这种结构方式。
d。蛛网型结构
三条以上线素互相交又,盘根错食象一个蛛网。水浒传的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线索,其中的很多线索是交织在一起的,使得结构有气魄,生活内容复杂
丰民战争与和平也是如此。象红楼梦入情节线索繁多,互相交叉,把生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用蛛网形式组织起来。又如柳青的创业史有四条线索同时展开:一
条是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贫下中农的活动线索,一条是以郭振山为代表的党内的反对派的话动线索;一条是以姚世瘸、郭世富为代表酌坚决反对合作
化妄图恢复旧秩序的复辟势力的活动线氯一条是以梁三老汉为代表的“中间人物”的活动线索。这四柬线索,互相冲突,互棉交叉,织成了一个有机的网,组织了这部长
篇小说的巨大结构架式。
蛛网型结构在推理小说中往往表现丸同时写几条表面上看不出来联系的线索——把情节的网撤出去,随后收网,使各条线索的必然联系浙沥显露出免把各条线索集中
在案件的结局上。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如蓝宝石、英犬、恐怖
谷就惯用此法。当代日本推理小说家仁水悦子的猫知道(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把这种结构形式用得很到家。
e。回环型结构
这种方式的作用在于使情节线索之间能“咬得很紧,前后融为一体。张弦的扯不断的红丝线可作为典型文例。杨玉洁参加了文工团,组织股长马秀花把她介绍给
齐副师长,她不同意,她的女友汪婉芬取代了她;她则和苏骏结了婚。苏被打成右派,思想、性格发生很大变化,他们离了婚。而齐副师长的妻子汪腕芬也病故了。二十
六七年后,马秀花又来把博再介绍给齐;傅终于没有扯断这根红丝线。博转了一大圈,终于转回来了。在结构上,人物关系形成一种回文式的回环:博齐——苏博——齐
傅。情节的发展沿着倒转回环的方式展开。
f。情特型结构
有的小说,在结构上,看不出情节线象故事性不强,或根本无故事性可言,只写一些事,全篇侧重于作者情绪的抒写。组成小说结构的主要部分就是馆结朗描写。它
用以吸引读者的并不是生动的信节,而是流动的意识,对细节的精彩描绘和对感情的细致生动的抒写。意识流小说常用这种结构形式。所谓无情节小说,采用的也是这种
结构形式。
近年国内小说创作中,不少作者在作品中,或局部或整体地运用这种结构形式,不注重情节,不讲故事,如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竿。又如张洁的爱,是
不能忘记的,使情绪贯彻全篇,成为组织小说材料的无形线索。
g。板块型结构
现代小说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不少作者已不道扼以上的情爷结构形式,使小说结构有很大的“随意性”作者在小说中‘随意”地写出一个人物,并对
他进行描写,然后放在一边;或“随意”描写某种心别、景物,又放在一边,这种胡写白成一统,有一定独立性,有它白己特定的内容,形成一个稳定的板块。这些板坎
有时互相靠拢、碰撞,发生联结,仍能使人了解整个情节的过程;也有的板块在表面上根本无任何联系,更谈不到联结,但是读完全篇,却可以由读者自己把它们联结起
来,或者说,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线索,无形地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然后作用于读者的意识,使读者意识到板块之间的关系。各个部分自成板块,这是与以上方式不同的
地方。
这种结构形式显然已经丢弃了“过渡段”、“过渡句”等常闻的过渡方法,甚至丢弃了有过渡作用的标点;如冒号、则节号等,而直接把前后完全不相干的板坎“前
言不接后语”地联在一起。
这种结构形式,可能有贯串情书,也可能没有。有贯申馆节的,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形成一块独立的板块,但情节人物又是贯串前后的,这种结构形式叫
“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没有贯穿情节的板块结构,如意识流的某些小说——象法国作家普鲁斯持的意识流小说斯万的爱情即其一例。在国内小说中,很少完全没有
贯串线索的这种结构形式。现代西方的这种结构形式的作品,往往写了较多的下意识的活动,甚至是梦境、“魔幻”以及施催眠术后的“无意识”幻觉等。也正因此,自
成一块的具体内容,不仅可以与主体毫无关系,而见在小说中,某些板块毫无可取和必要。在一些现代
派小说家中,这种结构形式已成为纯粹的形式主义,究竟能有多少读者,究竟又有多少读者能加以卒读,是很难说的。人们已经越来越看不懂这种现代派小说了。
顺便说一下,现代国外最引入注目和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大多是有贯串线索的或有贯串情节的,得诺贝尔奖金的大多数作品都届此类。板拍成电影,产生巨大影响的
也是此类作用,如科尔曼的克莱默夫妇的同名影片在1980年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第五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获得五个最佳奖。
在国内,由于长期存在的民族形式相传统的影响,一般来说,读者喜欢该的小说(即拥有最多读者的)是有贯串线索和有比较精彩的情节的小说。我国的作家们必须考
虑到读者的这种欣赏和阅读习惯。
国内有贯串线索的扳块结构作品,如西西的四等舱写得就比较好。这篇小说在形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