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李敬业 (1/2)
八一中文网 www.zwdu.net,开局造了李二的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在武媚娘享受快意时,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传来。
李佑发兵了。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真是大言不惭,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什么本事!
这才不慌不忙传令,晋左骁卫将军李孝逸为大将军、行军大总管,立刻整备兵马征讨。
李孝逸以文学起家,早年曾担任给事中,曾以益州长史的身份镇守蜀地多年,抵抗吐蕃入侵,虽然他也立过一些军功,但明显守有余而攻不足,绝非一流将才。
现今虽无李积、苏定方之流的军神,却也不乏名将,媚娘何以选个二流人物为戡乱主帅?
重要的是李孝逸乃李唐宗室,高祖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之子,爵封梁郡公,这身份比千军万马更厉害。
这让李佑所谓的除乱毫无说服力。
李唐与我武氏一心。
孰为正义孰为叛逆,一目了然。
所以李孝逸到了汉中,便打出了为国效力的棋号。
谁知道正面的南唐军却没有进攻。
双方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状态。
静坐。
黄风到了长安之后,一边大造舆论,一边却不进攻。
反而是只派出小股部队骚扰。
原来李佑派孟晨为征北大将军。
在徐州大开府库招募兵马,旬日之间就招募到十万人。
见如此局势。
为了避免被清算。
齐国司马李崇福率先响应,率领齐州投降。
继而邻近诸县也纷纷改换城头棋表示接受领导。
这十万人虽然只短暂操练,士气却十分旺盛,他们有的是义士,有的是归顺的山东士卒。
更多的则是分不到粮食的穷苦百姓,以及做着富贵梦的流民强盗、山贼水寇。
但无论抱着何种目的,孟晨都照单全收。
他一直催促着李佑给他援军。
李佑也答应了。
正当孟晨在扬州等待援军的时候,再行进军之时。
手下徐州都督骆宾王却有不同意见,“岂不闻‘师直为壮’的道理?”
“兴兵诛暴,大义所归,虽敌众我寡有何惧哉?莫说二三十万,即便百万大敌亦必战之,况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武氏专横素为人知,只需一战得胜,敌必骇然解体!”
骆宾王这席话大有粉饰,但道理是实实在在的不拼搏无以成功,岂有侥幸之理?
再加上中原地带与武媚娘断绝。
自然可以慢慢吃。
就算输了,也无所谓。
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
假如赢了,那么泼天之功自然便是孟晨的。
而自己也功劳大。
故而孟晨听到这个理论。
也就不再等援军了。
当即率领两万老兵和十万新兵,经宋州便向郑州而去。
寒风凛凛,杀气纵横,经过数日激战,孟晨勉强夺下郑州。
虽然取得资财,也招募到一些兵马,但得失相若,没占什么便宜。
但是孟晨无所谓,他只管冲锋,后面自有援军来占领城市。
所以仅仅休战了三日。
孟晨便率军兵临洛阳城下。
孟晨并不急于攻占洛阳。
其实洛阳虽然没有那么多军队,但是司空吴王都督关东诸军事的李恪还在坐镇。
孟晨素闻李恪英武。
所以决定收取附近州县
但却在偃师一县碰壁。
因为遇上了左监门大将军刘伯英。
昔日唐军平灭百在熊津江大显神威,功劳仅次于苏定方,战后李治下诏夸赞他“功宣六豹,气掩三韩”。
李恪闻讯甚喜,立刻加封洛阳尹。
遥助其声威。
孟晨虽悍勇,但猛攻十余日就是拿不下这座小县。
然而偏师徐敬业却把相州攻克了。
相州刺史乃李积次子李思文。
也是徐敬业。
当然还是叫李敬业的叔叔。
李积死后。
也不知道是出于愧疚,还是薛万彻劝告,李佑便让李敬业进军队历练。
现在也成了李佑重视的年轻人。
官拜游击将军。
随孟晨出兵。
李思文半月前获知孟晨的消息,当然不会没有响应,他父亲身败名裂就拜李佑。
但他没想到,他侄子竟不向西去。
反而向自己而来。
李思文既已决心忠于北唐自不肯屈服,于是上城抵御并向附近州县求援。
可李敬业亲统三万大军,润州不过临时召集起三千人,哪是对手?
战了三日,城池就被攻破。
李思文、刘延嗣双双被俘。
当李敬业登上城楼,看到五花大绑的李思文时不禁大笑:“叔父既阿附于武氏,何不改姓武?”
李思文悲愤不已:“我英公一门效忠朝廷,三代富贵,位极人臣,没想到将要败在你这认贼作父的逆子手里!”
“胜败未知,咱们拭目以待吧。”
他料到叔父不肯归顺,但还念及一丝骨肉亲情,将之暂押狱中,既而又劝刘延嗣投降。
这位润州司马刘延嗣也是大名鼎鼎之人,乃先朝刑部尚书刘德威之侄,当今刘皇后的叔父。
面对李敬业的招诱,他一脸从容:“我未能战死已有负家门,岂能屈侍叛逆,为千载之辱?今日之事,得死为幸。”
李敬业大怒,即刻喝令:“推下去斩了!”
“且慢!”随军的洛宾王温赶忙阻拦,“此乃忠臣义士,虽不肯为公所用,亦不能伤之而污敬贤之名。”
“我不过故意相戏耳!”李敬业转怒为笑,“也押进大牢。”
说罢转而又逼另一个俘虏尹元贞。
尹元贞出身寒门官卑年轻,骨头却很硬。
扬州大军杀来,附近州县自度兵少都不敢救。
独他毫不迟疑,领着三百人就赶来赴难,直至此刻依旧不屈,破口大骂:“呸!朝廷何负于你?天下百姓何负于你?养狗尚知看家,你乃无义豺狼!我只愿食尔之肉、寝尔之皮!”... -->>
正在武媚娘享受快意时,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传来。
李佑发兵了。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真是大言不惭,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什么本事!
这才不慌不忙传令,晋左骁卫将军李孝逸为大将军、行军大总管,立刻整备兵马征讨。
李孝逸以文学起家,早年曾担任给事中,曾以益州长史的身份镇守蜀地多年,抵抗吐蕃入侵,虽然他也立过一些军功,但明显守有余而攻不足,绝非一流将才。
现今虽无李积、苏定方之流的军神,却也不乏名将,媚娘何以选个二流人物为戡乱主帅?
重要的是李孝逸乃李唐宗室,高祖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之子,爵封梁郡公,这身份比千军万马更厉害。
这让李佑所谓的除乱毫无说服力。
李唐与我武氏一心。
孰为正义孰为叛逆,一目了然。
所以李孝逸到了汉中,便打出了为国效力的棋号。
谁知道正面的南唐军却没有进攻。
双方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状态。
静坐。
黄风到了长安之后,一边大造舆论,一边却不进攻。
反而是只派出小股部队骚扰。
原来李佑派孟晨为征北大将军。
在徐州大开府库招募兵马,旬日之间就招募到十万人。
见如此局势。
为了避免被清算。
齐国司马李崇福率先响应,率领齐州投降。
继而邻近诸县也纷纷改换城头棋表示接受领导。
这十万人虽然只短暂操练,士气却十分旺盛,他们有的是义士,有的是归顺的山东士卒。
更多的则是分不到粮食的穷苦百姓,以及做着富贵梦的流民强盗、山贼水寇。
但无论抱着何种目的,孟晨都照单全收。
他一直催促着李佑给他援军。
李佑也答应了。
正当孟晨在扬州等待援军的时候,再行进军之时。
手下徐州都督骆宾王却有不同意见,“岂不闻‘师直为壮’的道理?”
“兴兵诛暴,大义所归,虽敌众我寡有何惧哉?莫说二三十万,即便百万大敌亦必战之,况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武氏专横素为人知,只需一战得胜,敌必骇然解体!”
骆宾王这席话大有粉饰,但道理是实实在在的不拼搏无以成功,岂有侥幸之理?
再加上中原地带与武媚娘断绝。
自然可以慢慢吃。
就算输了,也无所谓。
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
假如赢了,那么泼天之功自然便是孟晨的。
而自己也功劳大。
故而孟晨听到这个理论。
也就不再等援军了。
当即率领两万老兵和十万新兵,经宋州便向郑州而去。
寒风凛凛,杀气纵横,经过数日激战,孟晨勉强夺下郑州。
虽然取得资财,也招募到一些兵马,但得失相若,没占什么便宜。
但是孟晨无所谓,他只管冲锋,后面自有援军来占领城市。
所以仅仅休战了三日。
孟晨便率军兵临洛阳城下。
孟晨并不急于攻占洛阳。
其实洛阳虽然没有那么多军队,但是司空吴王都督关东诸军事的李恪还在坐镇。
孟晨素闻李恪英武。
所以决定收取附近州县
但却在偃师一县碰壁。
因为遇上了左监门大将军刘伯英。
昔日唐军平灭百在熊津江大显神威,功劳仅次于苏定方,战后李治下诏夸赞他“功宣六豹,气掩三韩”。
李恪闻讯甚喜,立刻加封洛阳尹。
遥助其声威。
孟晨虽悍勇,但猛攻十余日就是拿不下这座小县。
然而偏师徐敬业却把相州攻克了。
相州刺史乃李积次子李思文。
也是徐敬业。
当然还是叫李敬业的叔叔。
李积死后。
也不知道是出于愧疚,还是薛万彻劝告,李佑便让李敬业进军队历练。
现在也成了李佑重视的年轻人。
官拜游击将军。
随孟晨出兵。
李思文半月前获知孟晨的消息,当然不会没有响应,他父亲身败名裂就拜李佑。
但他没想到,他侄子竟不向西去。
反而向自己而来。
李思文既已决心忠于北唐自不肯屈服,于是上城抵御并向附近州县求援。
可李敬业亲统三万大军,润州不过临时召集起三千人,哪是对手?
战了三日,城池就被攻破。
李思文、刘延嗣双双被俘。
当李敬业登上城楼,看到五花大绑的李思文时不禁大笑:“叔父既阿附于武氏,何不改姓武?”
李思文悲愤不已:“我英公一门效忠朝廷,三代富贵,位极人臣,没想到将要败在你这认贼作父的逆子手里!”
“胜败未知,咱们拭目以待吧。”
他料到叔父不肯归顺,但还念及一丝骨肉亲情,将之暂押狱中,既而又劝刘延嗣投降。
这位润州司马刘延嗣也是大名鼎鼎之人,乃先朝刑部尚书刘德威之侄,当今刘皇后的叔父。
面对李敬业的招诱,他一脸从容:“我未能战死已有负家门,岂能屈侍叛逆,为千载之辱?今日之事,得死为幸。”
李敬业大怒,即刻喝令:“推下去斩了!”
“且慢!”随军的洛宾王温赶忙阻拦,“此乃忠臣义士,虽不肯为公所用,亦不能伤之而污敬贤之名。”
“我不过故意相戏耳!”李敬业转怒为笑,“也押进大牢。”
说罢转而又逼另一个俘虏尹元贞。
尹元贞出身寒门官卑年轻,骨头却很硬。
扬州大军杀来,附近州县自度兵少都不敢救。
独他毫不迟疑,领着三百人就赶来赴难,直至此刻依旧不屈,破口大骂:“呸!朝廷何负于你?天下百姓何负于你?养狗尚知看家,你乃无义豺狼!我只愿食尔之肉、寝尔之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